切换到宽版
  • 3508阅读
  • 12回复

[城市景观]光临港岛 缩影人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8-29
連結:
http://news2.mingpao.com/pns/%E8%A1%97%E7%9F%A5%E5%B7%B7%E8%81%9E%EF%B9%95%E5%85%89%E8%87%A8%E6%B8%AF%E5%B3%B6%20%E7%B8%AE%E5%BD%B1%E4%BA%BA%E6%83%85/web_tc/article/20140824/s00005/1408816520775


国际级摄影师何藩,镜头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诗意盎然。有人更说他是「香港Ansel Adams」、「香港 Henri Carter-Bresson」。他所获与摄影、电影有关的奖项超过 280个。年轻时的何藩,拍过八米厘实验电影,更在国际电影节得奖。他当过邵氏电影演员,演过《西游记》的唐三藏,后来更当上了「千万导演」,虽然卖座的是他不愿多提、自言是为了「三斗米」折腰而拍下的三级艳情片。但他对光影的敏感与追求,有理由令人相信他的电影成就是被低估。八九十年代,他到过台湾、香港不少大学讲课。(中环‧石板街酒店提供)

街知巷闻:光临港岛 缩影人情

【明报专讯】近日,新酒店「中环‧石板街」,于店内摆设了10张摄影大师何藩的作品,相片中尽是横街窄巷、通往山城的石级、电车路轨、「骑楼」底下支柱写着地铺宝号的两三层唐楼——这些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西区以至铜锣湾、筲箕湾一带港岛居民的生活写照。

他自言尤其爱拍中环,因为他曾住在那里,对于中环有份特别的情感。

不过他的镜头,总是瞄准当年繁华热闹的中环的另一面。

跟身在美国三藩市的何藩作电话访问时,我这边是上午,他那边是晚上。八十三岁的他,至今仍追求在光影创作上的创新。我们从他五六十年前的「街拍」说起。

「我很少要到海外拍风景,始终我对拍摄人的兴趣多于名山大川。跟家人旅行,唔通要成团人等我摆镜,陪我等光线咩?世界这样大,其实无处不是题。个人喜欢拍穷街陋巷,影一些『小品嘢』。」以前因为公事忙,喜欢摄影的他于是「行到边影到边」,对他来说街头巷尾是更自由、更随心的摄影场景。

情陷老中环

十几岁的他便拿着爸爸送的相机,在上海外滩拍照。一九四九年他来到香港,住在铜锣湾,后来搬到中环半山麦当劳道,直至他九十年代移居美国。中环是他所爱︰「我跟中环有特别的情感,可说是日久生情。」他想起以前往山下走便是中环,除了工作,还去看电影,最爱是娱乐和皇后两间影院。「还在吗?」是多年没有回港的他访问中经常问我的问题,而我的回答亦多是︰「不在了。」

记得建筑师林和起说过,五六十年代的中环海旁尽是殖民地建筑,「就像上海的外滩」。于是问着「影匀」上海外海与中环的何藩,两个城市是否相像?他说「你讲起又真系喎」。

不过,何藩照片的「老中环」,其实很少看到高楼大厦或那些典型富「殖民地色彩」的建筑。他镜头的香港岛景色,是两旁都是商店与牌档的上山楼梯、半山的横街窄巷、交错的电车路轨、营营役役为生活的小市民……

「我个人爱拍那穷街陋巷,多于高楼大厦。讲真,纸醉金迷的世界,我在电影行时已『见尽唔少』。自己的兴趣还是在于大城市里的小市民。」早在 一九六三年,他拍过一出八米厘独立电影《大城市,小市民》(Big City, Little man),并在一九六四年日本的电影节获奖。「总觉得在艺术作品中要有人道主义情怀。觉得自己有责任去记下小人物生活的贫穷和凄苦,并让其他人知道。不过那时候的人都有一种拼搏精神,不屈不挠,迎难而上。」那时社会上的「基层」——小贩、童工、电车车长、送豆腐工人、劳动妇女,以及搭棚的、矿场的、拆楼修路的工人,他都以不愠不火不煽情的镜头、诗意的构图呈现出来。

「当年我也受到社会纪实摄影的影响,但又不想只当摄影为一种『纪录』,想表达一些个人性格、哲学,最想是将写实与画意给合。」总觉得他在复杂纷乱的环境中,靠着可遇不可求的光线、路人,便能以画面说故事。「起初影相时无特别目标,主要凭直觉。可能是天分与直觉使然,对于线条、图案、光影好着迷。」他爱光影,光与影也选择了他。

最后问他这幅那幅相究竟是在哪里拍的呀?他说其实拍摄时很少留意街名。「几年前回来,走回以前拍摄过的地方,根本找不到从前的地方,又或者经过也认不出来。」唯有靠他的诗意纪录,才确定那些相片中的人、地方与气氛,原来曾经出现过。


坚尼地城海旁 As Evening Hurries By (1955)

「有时我谂,如果我这一世人有一张相可以流传后世的,一定系呢张。」

记者并没有问及「你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张呀?」这条难题,只是提起那张1950年代摄于西环坚尼地城海旁的《日暮途远》(As Evening Hurries By, 1955),他马上说那张是最心爱的作品。那阵子他常到西环一带拍照,拍了一天、两天,终有一次,在轻涛拍岸的午后,海旁、电车路与旁边两三层的建筑物之间,来了一个车夫,推着三轮货车,回去——这时他觉得光线、影与气氛都属于「决定的瞬间」,于是便按下相机快门,凝定了这个至今他仍为之触动的瞬间。为什么是最心爱?他也自言「好难讲」︰「这张相带给我的奖项与名誉都不是最多,又不是很出名。但我自己揿掣的一刻,几乎将自己整个灵魂都投入去。」他说其他那些卖得好的、出名的,其实都「唔襟睇」,太过卖弄,又或形式主义。

「你有没有读过庾信《哀江南赋序》?」读过,考试也考过,不过已忘得一乾二净。每当有人问及何藩作品中的诗意何来?他总提及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你知嘛,我在大学读过文学。」他说。原来他曾在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读过中国文学。

「我替相片起名作『日暮途远』,便是来自文中的『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哀江南赋序》所写的是国家覆亡、离乡别井的忧愁。1949年从上海来到港,90年代又移居美国的何藩,对于古人的离乱悲哀、什么是「乡愁」,应该不会陌生。1950年代时的他不过是20出头的少年,似乎那一代人总是很早便明白「苍凉」的意思。


铜锣湾皇仁书院Approaching Shadow (1956)

提起何藩的摄影作品,很多人都会想起这张Approaching Shadow︰相中俯首低眉的女子站在白墙之下,墙上还「刚巧」来个将墙分成黑白两半三角的阴影。这张照片,获奖无数,在国际也有名声——网上更有不少仿效的「二次创作」,向先生「致敬」。

「那时很多拍友兴影『靓女相』。我也叫了一名女亲戚做模特儿去拍post相,以铜锣湾皇仁书院的白色外墙作背景,叫她摆了一个『想象自己面对着阴影』的post。」回到黑房,他以黑房技巧将相片加工,在墙上加上一个三角阴影。「这张相不过是玩一些线条、黑白和深灰浅灰色调,纯粹是『游戏文章』。怎料它最出名,广受欢迎,拿它去参加摄影比赛,几乎99%机会得奖。」大师之作,竟是来自「靓女相」。不过是一幅白墙,他也能发挥想象,把握在上面掠过的光影。


中环街市 Afternoon Chat(1959)

无论是室内还是露天的街市,都是货物的集散之地、人来人往的场所,最爱拍人的何藩经常走到当中留影。「中环街市还在吗?」他问。我说好像顶层几间铺头还在运作。

街市里寓买餸于娱乐的几名女士的这幅相片,曾带给他不少荣誉。「这张相我等了几个月,才等到对的光线、对的人物。最难是楼梯位那个窿的光线。拍照时我一定要钟意那一刻的光影气氛,即等到Henri Cartier-Bresson所说的decisive moment,才能拍出相片的灵魂,无我宁愿唔影。第一次等唔到,我就去等第二次。所以都看机缘巧合。不过有时个天见你勤力,到适当时候便会赐一些光给你、赐一个人给你,让你拍下照片。」他常说他的街拍是很随意,但没有说出更重要的「精诚所至」——这道街市里的楼梯,他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论黑白还是彩色,拍过不知多少格菲林。他的摄影集Hong Kong Yesterday里特多街市天井及楼梯为背景的作品。


湾仔南固台楼梯Daily Routine (1961)
湾仔南固台楼梯上是返学放学,「天天向上」的小孩。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8-29

中环石板街Ladder Street (1961)

中环石板街、中环街市,还有湾仔这排楼梯石级,是山城小岛的标记。问他为何钟情楼梯?他说可能是自己对线条与光线特别敏感,城市中的楼梯常会引领他按下相机快门。相片中的阶梯仍在,但周围都变了废墟或工地。拾级而上的光影顿成了时间的皱折。


梦回香港 Hong Kong Venice

有张相片,是在「疑似」半世纪前的中上环那些陋巷之中,有人在撑船!于是问他是否纪录某年香港雨灾水浸之处?他笑着说这是他近年的新尝试︰「迭菲林。」「有时在屋企翻出以前拍下的菲林。这相其实是将两张菲林交迭,一张拍中环旧巷,另一张是香港仔渔港。我用电脑scan了这两张相,然后用photoshop将两张相交迭,加啲减啲,做出这样的效果。这照片的意境有点dreamy,可说是我借来『梦回香港』。」窄巷、渔港、水上生活的人,都是过去香港的标志。幸好他拍下了这些光景,好让他不用做梦也能回到过去,还把那个一去不返的时空带到今天。

相片的名字是「香港威尼斯」,倒令人联想到他提到的,与他「偶像」意大利导演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相遇。「后生时跟朋友去意大利看费里尼拍戏。费里尼唔多同记者做访问,但他愿意畀我问两条问题。」他当然把握机会,问费氏︰「影评人说你电影中每个分镜都很有内涵,都是精心设计,是不是真的呢?」费氏答他︰「Bullshit!一出戏咁多分镜,边有咁多时间精心设计。只是当你成功的时候,影评人会说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对的;到你失败时,自然一沉百踩。」至今,他仍满怀感触的说,「真是至理名言呀。」

文 蔡琇莹
图 何藩(黑白照片)、李泽彤、刘焌陶
编辑 王芷伦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8-29
如果對何藩先生的作品有興趣,還可以瀏覽以下的網頁介紹:

1950s Hong Kong Captured In Street Photography By Fan Ho
http://www.boredpanda.com/hong-kong-street-photography-memoir-fan-ho/

Fan Ho’s Fantastic Black-and-White Street Photographs of 1950s Hong Kong
http://petapixel.com/2014/08/25/fan-hos-incredible-black-and-white-street-photography-of-1950s-hong-kong/

Street life: Hong Kong in the 1950s as seen through a teenage photographer's lens
http://www.scmp.com/news/hong-kong/article/1570201/photographer-ho-fans-pictures-old-hong-kong-go-display-new-hotel


「私人」


Working Skyward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8-29

「做家課」


「相反方向」


「東西匯」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8-29
不错的黑白照片。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8-30
让人回味的老照片。
大中华帝国党政军总理大臣、大唐帝国复兴委员会委员长、大中华安全与发展事业执行总监、大中华散失领土收复指挥部总司令、大中华海外殖民委员会主席、大中华文化与产业海外推广应用委员会主席、大中华帝国驻联合国全权代表、国家复兴与管理学博士、海陆空三军元帅。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8-30
香港太小,两下就把中心区走完。。
bon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9-18
他的照片真心不错,
很多摄影教材都有提及引用。
华人摄影师来说,他的地位相当高的了。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9-19
香港的组团很多,中环、尖沙嘴、铜锣湾、湾仔、油麻地、荃湾、屯门、元朗、中坜、粉领、土瓜湾、天水围等等。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11-05
香港不是大陸式一市諸城。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6-22
何藩先生 19 日辭世。一路走好,感謝您留下那些動人的光與影。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6-22


下午3時45份至4時這15分鐘,太陽光由天井口落下的獨特氣氛。

-----
中環街市 Afternoon Chat(1959)

無論是室內還是露天的街市,都是貨物的集散之地、人來人往的場所,最愛拍人的何藩經常走到當中留影。「中環街市還在嗎?」他問。我說好像頂層幾間舖頭還在運作。

街市裏寓買餸於娛樂的幾名女士的這幅相片,曾帶給他不少榮譽。「這張相我等了幾個月,才等到對的光線、對的人物。最難是樓梯位那個窿的光線。拍照時我一定要鍾意那一刻的光影氣氛,即等到Henri Cartier-Bresson所說的decisive moment,才能拍出相片的靈魂,無我寧願唔影。第一次等唔到,我就去等第二次。所以都看機緣巧合。不過有時個天見你勤力,到適當時候便會賜一些光給你、賜一個人給你,讓你拍下照片。」

他常說他的街拍是很隨意,但沒有說出更重要的「精誠所至」——這道街市裏的樓梯,他在不同角度、不同時間、不論黑白還是彩色,拍過不知多少格菲林。他的攝影集Hong Kong Yesterday裏特多街市天井及樓梯為背景的作品。

〈蔡琇瑩:光臨港島 縮影人情〉全文詳閱:http://goo.gl/nYIwsO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6-22



下午3時45份至4時這15分鐘,太陽光由天井口落下的獨特氣氛。

-----
中環街市 Afternoon Chat(1959)

無論是室內還是露天的街市,都是貨物的集散之地、人來人往的場所,最愛拍人的何藩經常走到當中留影。「中環街市還在嗎?」他問。我說好像頂層幾間舖頭還在運作。

街市裏寓買餸於娛樂的幾名女士的這幅相片,曾帶給他不少榮譽。「這張相我等了幾個月,才等到對的光線、對的人物。最難是樓梯位那個窿的光線。拍照時我一定要鍾意那一刻的光影氣氛,即等到Henri Cartier-Bresson所說的decisive moment,才能拍出相片的靈魂,無我寧願唔影。第一次等唔到,我就去等第二次。所以都看機緣巧合。不過有時個天見你勤力,到適當時候便會賜一些光給你、賜一個人給你,讓你拍下照片。」

他常說他的街拍是很隨意,但沒有說出更重要的「精誠所至」——這道街市裏的樓梯,他在不同角度、不同時間、不論黑白還是彩色,拍過不知多少格菲林。他的攝影集Hong Kong Yesterday裏特多街市天井及樓梯為背景的作品。

〈蔡琇瑩:光臨港島 縮影人情〉全文詳閱:http://goo.gl/nYIwsO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