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之交我跟隨了一個本地歷史考察團,參觀了位於跑馬地的祅教巴斯墳場、以基督教為主的公共香港墳場,還有不遠處的香港錫克敎廟。
先上圖,以後有時間才慢慢解說歷史資料。
祅教,又名瑣羅亞斯德教,
中國俗稱「拜火教」。這個宗教起源於波斯(今伊朗),在波斯伊斯蘭化後,一批祅教徒為了尋求宗教自由,逃到今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向當地土王要求定居。據印度祅教社群的傳說,當時土王跟他們說:「我們這裏已人滿為患了,容不下你們,請你們離開吧」然後取出一個杯子,盛上牛奶至幾乎滿瀉,指著說:「你們看,就如這杯牛奶一樣,再加進去就要滿瀉了!」這是,聰明的祅教首領取出一些沙糖,輕輕地放進牛奶,沙糖溶了,牛奶並沒有滿瀉。他向土王說:「陛下,我們好像這些沙糖,我們到來不單不會令這牛奶滿瀉,反而會令牛奶更加甜美。」土王折服於祅教領導的智慧,就允許他們在當地定居,形成今日的印度祅教社群。
由於最初的協議,祅教徒到印度後,不能佔有原居民的土地,也不能向原居民傳教。他們成為了出色的商人,同時保持著父系承襲的宗教身份,不向外傳教也不准外人入教,一直至今。
十八世紀,英人在印度擴張勢力,與古吉拉特邦首府蘇拉特的祅教徒接觸。祅教徒的
文化包袱較少,因此很快就接受了英式的
教育,成為最早「英化」的印度
民族。然後,祅教徒與英人形成了共生的商業利益關係,隨著英國的勢力擴展,祅教徒的商業足跡也遍佈了整個東南亞、東亞。
早期廣州十三行貿易和香港開埠的歷史裏,都能找到祅教徒的身影。現在廣州、澳門、香港、上海,都依然有保留祅教的廟宇或墳場,但真正依然運作中的只有香港這一個(澳門的那一個也是由香港祅教社群來打理)。香港祅教墳場建於1852年,至今依然由香港人數不多的祅教社群打理和保養,也定期舉辦導賞團向公眾介紹他們獨特的歷史文化。
巴斯(祅教)墳場外石刻「此園內係巴士國人所建,安葬本國之人,別人不得侵葬。建立於本國紀一千二百二十二年,耶穌一千八百五十二年特啟。」
美麗的巴斯墳場。平日也是開放的,但畢竟是私人地方,也是逝者安息之所,所以遊覽時必須保持莊重蕭穆、不得喧嘩。
有趣的是,由於香港的祅教徒人數的確不多,打理那麼大的墳場也不容易,所以他們把其中一部份地方租出去給人家做花圃了,然後由人家協助打理墳場內的園林景色。一舉兩得。你說他們是不是很懂得做生意呢?
墳場內的一所小型祅教廟。不過這裏只是用來做逝者安息儀式的。平日的宗教儀式在銅鑼灣的祅教廟內。那祅教廟內有長明火,但不隨便接受外人參觀。
據當天給我們介紹的祅教祭司說,這廟內的石桌子(當時就在眼前,但不方便拍照)就是安放遺體的地方。按照祅教的傳統,要找來一隻「四目犬」(即是眼上有大斑點的狗)到來,測試一下這人是否真的已經去世。如果那人還未去世,這四目犬是能感應得到的。當然這是因為古代醫學不發達的做法,但現在依然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古代祅教徒是要求「天葬」的,今日伊朗殘留的祅教社群依然進行天葬,但遷至印度的祅教社群因當地環境條件限制,難以實行天葬,已改為土葬了。墳場內還有一口古井,是用來打水沫淨遺體的。
律敦治先生的墓。他的家族本來是香港殷商,日佔淪陷期間他的女兒因肺癆缺醫缺葯失救致死。律敦治先生感到極之悲痛,決心不要再令其他的父母經歷同樣的痛苦。因此在光復和平後,捐款把原本的灣仔海軍醫院改建為給老百姓的肺癆醫院,即今日的律敦治醫院。他還創立了香港防癆會,為戰後香港抑止肺癆的工作貢獻極大。
麼地爵士的墓。他是香港大學的主要捐建人。沒有他的捐款就不會有香港大學。他也是香港早年的著名地產商,曾經是尖沙咀的大地主。尖沙咀的麼地道就是以他命名。
[ 此帖被香港來的沛在2014-08-23 18: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