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州邈县
:澄清一下,我说的这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概念范畴是狭义的。跟四川盆地一样,属于跨行政区的同一个自然和经济地理区域单元。
其实,成渝地区,严格的来说,属于一个封闭的自然经济地理区域但非一个都市圈。因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只是成都市和老重庆市,而龙泉山以东和华蓥山以西 ..
(2017-06-04 22:46)
理解兄台的澄清。
兄台说得很对,成渝其实不是一个都市圈,其实所谓的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三角真按这密度来,改叫沿海城市群才对。
按长三角的标准,就算在四川盆地再放宽,那也最多是成绵乐城市群和渝永涪城市群而已。
只能说我朝的区域规划比较长远和宏观(虽然长远时期密度也没那么高)。
这就有一个问题,长三角与苏北、皖地、浙南的联系(无论自然还是交通),似乎也不比成渝与各市之间的小。这也是我没有用狭义的概念的缘由。
之所以长三角的范围没有很大,那也不过是长三角以西以北比较开敞,以南多山地,没有像四川盆地那样自成一体而已。
这不代表狭义的长三角之外的苏浙皖区域的城市密度和经济水平会比成都、德阳、重庆一圈之外差(虽然按规划,苏北、皖地、浙南在极外,成渝区在极内)。
川中出核心城市,这个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古代四川盆地最富饶的区域,还是成都平原,其次重要的就是重庆(江洲),地形所致吧。即使是重庆这样多派并流的优势区,也曾隶属过以汉中和奉节为首府的政区。因此四川自古以来的中心,就必然在盆地的边缘。
当然,在现代的交通条件改变了,我其实比较看好遂宁,但在规划中,遂宁的地位不高,历史变迁而来的地位,改变起来并非那么容易。
中原的发展,我仍然比较看好。兄台提到开敞的问题,有道理,这某种意义上也是成渝区的优势,鲁豫离京津冀太近了。
但个人认为京津冀的容纳空间,是有限的,每一极那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东京首都圈一样,吸引几千万人口是可能的,但三极加在一起,也不超过2亿。
这么算起来,全国绝大多数的人口集聚,仍然要靠省内解决。
且京津冀吸引的人口来自全国,并非专针对河南。
因此河南的绝大部分人口仍需内部消化,这是郑州发展的人口条件(西安就没有这个条件)。
郑州与汉、渝、蓉之间的差距,个人认为还是起步差距主导的。
成都自古以来为四川之重;武汉做了七百多年的湖北(湖广)省会,又曾为国府驻地和院辖市;重庆自巴郡首府以来,历来为川东之重,做过陪都。郑州却因管叔谋逆,失牧守一方之位,解放后才成为河南省会。郑州在发展,武汉、重庆、成都也在发展,虽然郑州城市扩展得比武汉快,但总量上仍是武汉居上。
四川(盆地,包括重庆)的人口外流,甚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只是去沿海地区的,也有去往新疆等地的。
但从长期来说,兄台也认为四川还是有人口不大量外流的可能性的,这已经胜过一些区域了。
靠海当然是最大的优势,但是沿海的辽宁、山东、福建、广西与三个极太近,且只有山东的人口最多,这也算是湖北、成渝的一个比较优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