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71阅读
  • 22回复

[综合]經濟體制與生育政策(提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9-19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因爲(消費品的)產能總是遠遠小於需求(“產能不足”),有了產品纔能實現消費,所以有必要以節育來縮小這個缺口。
相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能總是大於需求(“需求不足”),有了需求纔能進行生産,鼓勵生育增加消費纔是合理的選擇。

當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由於往往同時實行加強軍備的政策,因此也有鼓勵生育增加兵源的需求,也有鼓勵生育的實例。不過這已經不是經濟體制本身與生育政策之間的關係了。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9-19
计划生育与计划经济确实同出一门。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0-24
引用楼主Franc.She于2009-09-19 17:53发表的 經濟體制與生育政策(提綱) :
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因爲(消費品的)產能總是遠遠小於需求(“產能不足”),有了產品纔能實現消費,所以有必要以節育來縮小這個缺口。
相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能總是大於需求(“需求不足”),有了需求纔能進行生産,鼓勵生育增加消費纔是合理的選擇。
當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由於往往同時實行加強軍備的政策,因此也有鼓勵生育增加兵源的需求,也有鼓勵生育的實例。不過這已經不是經濟體制本身與生育政策之間的關係了。

但是苏联时期一直奉新鼓励生育的政策,而市场经济后,除了中亚国家外,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一色的人口负增长,想增加也增加不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0-24
相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能總是大於需求(“需求不足”),有了需求纔能進行生産,鼓勵生育增加消費纔是合理的選擇。
----------------------------------------
世界上有 这种“市场经济”吗?非洲国家產能總是小於需求,所以非洲国家都是计划经济?苏联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因爲(消費品的)產能總是遠遠小於需求(“產能不足”),所以苏联鼓励節育來縮小這個缺口???

信口开河是你们这些易水寒粉丝的 唯一特长!

hechengzi留: 易水寒是谁?
[ 此帖被hechengzi在2009-10-24 21:3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3楼dbfdbf于2009-10-24 20:14发表的  :
相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能總是大於需求(“需求不足”),有了需求纔能進行生産,鼓勵生育增加消費纔是合理的選擇。
----------------------------------------
世界上有 这种“市场经济”吗?非洲国家產能總是小於需求,所以非洲国家都是计划经济?苏联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因爲(消費品的)產能總是遠遠小於需求(“產能不足”),所以苏联鼓励節育來縮小這個缺口???
信口开河是你们这些易水寒粉丝的 唯一特长!
.......
我已经说过了,这是因为苏联等国要扩军备战、增加兵员。所以计划经济国家的生活水平与实行市场经济、人均工业产值相近的国家相比,前者总是明显地低于后者。
至于非洲,除了南非共和国,其他国家根本还是前工业化国家,谈什么市场、计划?
[ 此帖被Franc.She在2009-11-26 17:11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2楼燕山雪于2009-10-24 16:46发表的  :
但是苏联时期一直奉新鼓励生育的政策,而市场经济后,除了中亚国家外,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一色的人口负增长,想增加也增加不了
就是因为苏联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备战活动,所以需要士兵来使用这些武器。
现在苏联各原成员国则是因为苏联时期的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发展乏力,所以仍然维持人口负增长的趋势。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5楼Franc.She于2009-11-26 17:03发表的  :
就是因为苏联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备战活动,所以需要士兵来使用这些武器。
现在苏联各原成员国则是因为苏联时期的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发展乏力,所以仍然维持人口负增长的趋势。

您的签名。。。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5楼Franc.She于2009-11-26 17:03发表的  :
就是因为苏联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备战活动,所以需要士兵来使用这些武器。
现在苏联各原成员国则是因为苏联时期的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发展乏力,所以仍然维持人口负增长的趋势。

现代战争形式已经不是二战以前了,与人相比,装备才是更稀缺的。因此,您的解释是很牵强的。人不仅是消费者而且是生产者,苏联奉行鼓励生育政策的原因是因为苏联地大物博,所谓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并不显著,在大规模的社会工业化建设中,在开发辽阔的西伯利亚与南方国土的过程中劳动力不是过剩而是不足,当然苏联也需要有人来守卫他漫长的国境线。
苏联解体后,由于社会福利体系垮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上升,预期寿命下降,因此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弗.弗.普京说过,苏联解体是俄罗斯民族历史上最大的灾难,的确如此。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11-26 17:3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7楼燕山雪于2009-11-26 17:24发表的  :
现代战争形式已经不是二战以前了,与人相比,装备才是更稀缺的。
在常规战争中,只要交战双方的军队处在同一个时代(换言之就是互相能打得到,互相能形成有效杀伤),那么就是数量多的、生产补充能力强的国家最终获胜。这种生产补充能力既包括对装备的生产和补充,也包括对兵员军官的训练和补充。
没有士兵,再好的装备,你也没法开动,于是等于零。而且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应该是人力相对于装备(物质)会越来越稀缺才对。所以扩军备战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鼓励生育。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8楼Franc.She于2009-11-26 17:29发表的  :
在常规战争中,只要交战双方的军队处在同一个时代(换言之就是互相能打得到,互相能形成有效杀伤),那么就是数量多的、生产补充能力强的国家最终获胜。这种生产补充能力既包括对装备的生产和补充,也包括对兵员军官的训练和补充。
没有士兵,再好的装备,你也没法开动,于是等于零。而且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应该是人力相对于装备(物质)会越来越稀缺才对。所以扩军备战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鼓励生育。

决定战争命运的不是前线战场上的兵员,而是后勤补给能力,因为战场空间的限制,每场会战投入战场的兵员都是有限的。因此,你的再多的士兵,对于决定命运的战略决战而言也是冗余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前,国民党军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占优势的,但是还是打败了战略决战,不仅是因为他的不对零零散散的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阔地域,而且也是因为“三大战”已经是热兵器时代的顶峰之战,从战场规模、战争组织形式来看,甚至说可以是空前绝后的。由于战场空间的限制,双方即使有再多的人力、兵器也难以投入到战场。即使有剩余的人力、战力,但没有足够的后勤能力,来保证战争行动,对于双方都是这样,这也就是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原因吧。
兵败后勤,从拿破仑皇帝的时代,就是这个道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9楼燕山雪于2009-11-26 17:51发表的  :
决定战争命运的不是前线战场上的兵员,而是后勤补给能力,因为战场空间的限制,每场会战投入战场的兵员都是有限的。因此,你的再多的士兵,对于决定命运的战略决战而言也是冗余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前,国民党军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占优势的,但是还是打败了战略决战,不仅是因为他的不对零零散散的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阔地域,而且也是因为“三大战”已经是热兵器时代的顶峰之战,从战场规模、战争组织形式来看,甚至说可以是空前绝后的。由于战场空间的限制,双方即使有再多的人力、兵器也难以投入到战场。即使有剩余的人力、战力,但没有足够的后勤能力,来保证战争行动,对于双方都是这样,这也就是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原因吧。
兵败后勤,从拿破仑皇帝的时代,就是这个道理
我所说的补充能力,已经包括后勤能力在内。
另外说句题外话,内战时解放军的实力强于国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解放军拥有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就是东北,因而有比国军更加充足的武器装备,特别是自产能力。虽然国军拥有一些美式装备,但美式装备的消耗大,持久性不好,加上国府自身不能进行补充,因此在持久作战中实际的效率还不如解放军的那些仿日式装备。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8楼Franc.She于2009-11-26 17:29发表的  :
在常规战争中,只要交战双方的军队处在同一个时代(换言之就是互相能打得到,互相能形成有效杀伤),那么就是数量多的、生产补充能力强的国家最终获胜。这种生产补充能力既包括对装备的生产和补充,也包括对兵员军官的训练和补充。
没有士兵,再好的装备,你也没法开动,于是等于零。而且随着生产能力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应该是人力相对于装备(物质)会越来越稀缺才对。所以扩军备战的同时,一定不能放松鼓励生育。

二战期间,苏联生产了四万架飞机,修复了13万架次的飞机。生产、修复的坦克、装甲车辆,火炮更是数以10万计。但是这种场面恐怕永远不会再次出现了,随着装备作战性能的提升,装备规模只能不会断得缩小,现在技术兵种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兵士,而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当然随着武器职能化水平的提高,未来战争中对人的要求可能有可能降低。当然人比武器重要,但是这是说人的素质,而不是数量。现代战争将是一种职业化的行为,如果冷兵器时代可以人人皆兵,人多力量大,决定现在战争的更重要的不是兵员的数量,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一线战场可能投不了多少兵力,决定胜败是作战的战略、战术与技术水平。这就如同踢足球一样,因为上场的只有11个人,拿世界杯也不需要你有多少人,中国、印度人都多,但足球踢得都一塌糊涂。就是足球强国中也有大国,也有小国。几千万人、上亿人口的大国踢不过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也很正常。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大群人揭竿而起,采用蚊子叮大象的战术,最后不能以弱胜强,但这是非对称战争了。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11-26 18:2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11楼燕山雪于2009-11-26 18:10发表的  :
二战期间,苏联生产了四万架飞机,修复了13万架次的飞机。生产、修复的坦克、装甲车辆,火炮更是数以10万计。但是这种场面恐怕永远不会再次出现了,随着装备作战性能的提升,装备规模只能不会断得缩小,现在技术兵种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兵士,而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当然随着武器职能化水平的提高,未来战争中对人的要求可能有可能降低。当然人比武器重要,但是这是说人的素质,而不是数量。现代战争将是一种职业化的行为,如果冷兵器时代可以人人皆兵,人多力量大,决定现在战争的更重要的不是兵员的数量,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一线战场可能投不了多少兵力,决定胜败是作战的战略、战术与技术水平。这就如同踢足球一样,因为上场的只有11个人,拿世界杯也不需要你有多少人,中国、印度人都多,但足球踢得都一塌糊涂。族群强国中几千万人、上亿人口的大国踢不过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也很正常。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大群人揭竿而起,采用蚊子叮大象的战术,最后不能以弱胜强,但这是非对称战争了。
足球比赛的替补有限制,也就是限制了补充能力。如果允许国足单方面无限制换人,俺们国足每5分钟换一套阵容,跑也跑死对方。等到对方两腿发软的时候,国足就可以随意射门了。哈哈。
PS:国足其实经常能踢出半场好球,然后下半场被对手狂灌。
[ 此帖被Franc.She在2009-11-26 18:21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10楼Franc.She于2009-11-26 17:55发表的  :
我所说的补充能力,已经包括后勤能力在内。
另外说句题外话,内战时解放军的实力强于国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解放军拥有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就是东北,因而有比国军更加充足的武器装备,特别是自产能力。虽然国军拥有一些美式装备,但美式装备的消耗大,持久性不好,加上国府自身不能进行补充,因此在持久作战中实际的效率还不如解放军的那些仿日式装备。

东北的炮弹,或许华东的陈毅、粟裕、谭震林、许世友可以用的上,但西北晋绥的彭德怀、贺龙,华中的刘邓就用不上了。华北的聂荣臻、徐向前估计也够呛,因为三大战役之前,个根据地还处于被分割、封锁的割据状态。东北的军工对于关内的战局是没有太大作用的,当然国民党方面还要好些,一方面东北的大城市和工厂还是国民党占得多,还掌握着铁路、水路和航空,不象我党方面的各位大佬只能各自为战,自己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后勤问题,不要指望中央、指望东北。就是南满的陈云、肖劲光、肖华,也不能指望东野总部、东北局给他们什么物资之源,要支援的话也得去鸭绿江对面,找朝鲜人和苏联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12楼Franc.She于2009-11-26 18:15发表的  :
足球比赛的替补有限制,也就是限制了补充能力。如果允许国足单方面无限制换人,俺们国足每5分钟换一套阵容,跑也跑死对方。等到对方两腿发软的时候,国足就可以随意射门了。哈哈。
PS:国足其实经常能踢出半场好球,然后下半场被对手狂灌。

对了,还要不限制比赛时间。不过换上去的都是业余球员的话,估计和世界明星联队怎么踢也赢不了。
冷兵器时代,全民皆兵,任何一个人拎着菜刀棍棒就可以上战场。
但是现代战争,特别是技术兵种,对军事技术的要求很高,而这种技术并不是任何人都有的,也不是很快就能培养起来的。比如说航空兵,飞行员打光了,这仗就没法打了。这就是您说的现代战争中人更重要的原因。但是这里的人不是抽象意义的人,也不是随便任何一个人,而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军事人员”,这样的军事人员并不需要有多少数量,守卫我们国家和平天空的可能只有几万个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现代战争的旁观者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11-26 18:3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11-26
      军国主义下的经济体制鼓励老百姓多生是为了保证兵源,但是老百姓是不愿意生的——自己不愿意被服役,也不希望看见自己的儿子被服役。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15楼天各一方于2009-11-26 18:25发表的  :
      军国主义下的经济体制鼓励老百姓多生是为了保证兵源,但是老百姓是不愿意生的——自己不愿意被服役,也不希望看见自己的儿子被服役。
不一定,因为可以通过全方面的宣传进行洗脑。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16楼Franc.She于2009-11-26 18:28发表的  :
不一定,因为可以通过全方面的宣传进行洗脑。

       光洗脑还不行,国家还要保证补贴供养。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17楼天各一方于2009-11-26 18:35发表的  :
       光洗脑还不行,国家还要保证补贴供养。

所以,当年苏联的国家福利体系中有一整套鼓励生育的政策和制度。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11-26
FRANC有点强辩的味道了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11-26
引用第17楼天各一方于2009-11-26 18:35发表的  :
光洗脑还不行,国家还要保证补贴供养。
引用第18楼燕山雪于2009-11-26 18:37发表的  :
所以,当年苏联的国家福利体系中有一整套鼓励生育的政策和制度。
在很多计划经济国家,这些鼓励往往都是以精神鼓励为主。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11-27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l/post/1320079831
霸權與中國人口政策
包淳亮

七月中在廣州發生了警察與非洲商人對峙的事件。從法律上來說,警察維持秩序、逮捕並遣送非法移民,是完全正確的,不過不僅現實中非法移民數量太大,按既有政策無法有效管理,且究竟應如何對待嚮往中國的外籍人士,也是一個具有重大道德與戰略意涵的問題。


在霸權興衰史中,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作為失敗的一方,自發性地出現了限制人口的社會現象,彷彿百多年前的一胎化翻版。而再霸權競爭中勝利的一方,由於可從國際貿易中獲得所需的任何產品,因此不管怎麼「超生」都沒有人口壓力。到今天英國已經超過荷蘭成為整個歐洲人口密度最大之處,而美國則還擁有西方國家最高的生育率。

具有生產、貿易優勢的國家不僅出生人口較多,且還能持續吸引大量的移民。倫敦、紐約之所以成為世界性都會,都由於包含了最為多樣的移入人群。據估計每年進入美國的移民多達百萬,這些人不僅成為美國夢的見證者,且成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重要聯繫支柱。

文革後期中國在生產與貿易上都居於絕對劣勢,故此也完全不敢奢望來自外國的糧食生產,導致一胎化政策的盛行。一個世代過去,不僅中國人口趨於穩定,且成為世界生產與貿易的主導國家之一。逐漸放鬆人口控制是時代趨勢,如何看待外籍人士,也應同時加以縝密考慮。

我們不可能主張限制本國人生育的同時開放外國移民;但在中國國際地位逐漸上升的同時,我們應當轉變為支持開放乃至鼓勵生育,同時對於外籍人士的入境乃至於歸化採取寬鬆的政策。這種嶄新的人口政策是鑄造世界性的中國夢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發展內外聯繫、增進互信的必要基礎。

中國人口比美國多近五倍,如果中國的社會彈性與美國相當,一年可接受多達五百萬移民。沒有人認真設想過這種可能性,但此一趨勢會隨著中國逐漸成為世界體系的核心國家而增強。比起美國,中國更少種族歧視的歷史,且具有更大的人口基礎,理當更能應對更大量的世界移民,也理當比美國更加開放。這種開放將是強大的軟實力的基礎,具有以中國崛起為契機鑄造世界大同的道德意涵。

回到現實,中國經濟實力趕超美國還需一段時間,人們不妨開始學習、規畫作為核心國家的人口政策。短期內不妨進一步開放工作簽證、商務簽證的申請,在外籍人口較多的城市聘請外籍人士擔任「協警」,並提高歸化的可能性。有朝一日中國夢可以替代美國夢,因為中國有更大的肚量,這種肚量將是無可超越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11-28
引用第5楼Franc.She于2009-11-26 17:03发表的  :
就是因为苏联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备战活动,所以需要士兵来使用这些武器。
现在苏联各原成员国则是因为苏联时期的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发展乏力,所以仍然维持人口负增长的趋势。

----------------------------------
1945年以前欧洲就普遍陷入低生育率,跟什么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没什么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