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83阅读
  • 6回复

[河南]汤阴、浚县、内黄交界一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7-04
  前几天我去了汤阴县五陵镇,路过汤阴、浚县、内黄交界一带,颇有感触。
  这里属于卫河边上,古时候卫河航运,这一带比较发达。这一带卫河基本属于东西走向。卫河北岸是汤阴县五陵镇。五陵镇是大镇,有五陵一街、二街、三街、四街四个行政村,历史上是汤阴县最重要的卫河码头。卫河南岸靠西侧的是浚县王庄乡的苏村。卫河南岸靠东侧的是内黄县二安乡的码头村。也就是汤阴县五陵镇、浚县苏村、内黄县码头村“三国鼎立”。
  这一带除了卫河,还有铁路和公路。铁路最早是汤阴到清丰的“汤清小铁路”,后来改成汤阴到濮阳的“汤濮铁路”,最近又改成山西煤炭外运的“瓦日铁路”。铁路从汤阴县五陵镇往南,在浚县苏村北边跨越卫河,有相邻的新旧两座铁路桥。公路从汤阴县五陵镇往南,在浚县苏村北边跨越卫河,有公路桥,公路桥在铁路桥上游仅仅几十米。铁路、公路过卫河后,再折往东,进入内黄县境内。
  铁路、公路在浚县境内仅仅有一两公里的路程,就进入内黄县了。可是就是这有一两公里,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个卫河公路桥,你是不是以为它归汤阴县、浚县共管?错了。卫河公路桥归浚县一家管。整个卫河都归浚县管。北大堤以南,卫河河道,都是浚县的。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7-04
  6月25日,我坐小王的车从濮阳去五陵,从内黄县南部一路向西。我觉得汤阴、内黄以卫河为界,一路向西,到了卫河一直是内黄县,过了卫河就是汤阴县。可是到了内黄县二安乡的码头村,离卫河桥还很远,路边就有牌子:“离开内黄县”。然后路就很难走了。路过一个破村,就是苏村,然后上坡,就是卫河南大堤。过了大堤就是卫河公路桥。桥很窄,只能单行,还很破,路面还不平。小王开车摇摇晃晃地过了桥。在卫河北大堤看到一牌子:“进入汤阴县”。我说:“奇怪,刚才就离开内黄县,现在才进入汤阴县,中间这一段归谁管?”
  从五陵回来,又路过苏村,看到路边有牌子:“浚县XX”,我这才发现,中间这一段归浚县管,卫河桥也归浚县管。怪不得这一段路这么破,卫河桥也这么破,原来是各县都不管。浚县不愿意管,因为主要是汤阴、内黄的车从这里过,浚县的车很少从这里过。汤阴、内黄管不了,因为是浚县的地盘。而且还不是一个“市”,汤阴、内黄归安阳市,浚县归鹤壁市。
  可能有人奇怪,为什么整个卫河都归浚县管?这就是浚县厉害的地方了。你想一下,浚县和淇县以淇河为界,号称“淇河浚地”,就是河虽然叫淇河,但是整个河,包括河底、河岸都归浚县管。整个卫河都归浚县管,也不希奇,浚县古代太“牛”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7-05
是啊,现在浚县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来着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07-05
交界处,扯皮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一省之内尚且如此,互联互通,何其难也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07-05
我们村也是这样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07-10
最新考据。我们经过的那个“公路桥”其实原来不是公路桥,是汤清小铁路桥。这一片根本就没有“公路桥”。
这里先后有三个铁路桥。
一、汤清小铁路桥。60年代修建。80年代铁路改建成汤濮准轨铁路,小铁路桥依然保留,改成通行汽车和行人,就是我们经过的“公路桥”。由于是60年代修建的,所以破烂。
二、汤濮准轨铁路桥。80年代修建,还存在,具体用处不详。
三、瓦日铁路桥。最近修建,正在通行火车。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7-12
内黄南部有一溜儿地盘在1949年前原属濮阳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