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29阅读
  • 33回复

[地名探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08-17
武川县大蓝旗村,名字代表着曾属于察哈尔镶蓝旗。
先尊重个体无法选择的随生长而被赋予的地域文化之平等,再谈提倡正统文化。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08-17
乡土文化,博大精深
桂林恭城县江贝村九队人士,基层文物工作者;擅水果种植,喜花鸟鱼虫。

贺州乏力,荔浦当立;北连桂柳,南接贺梧。
广西茶江流域——中国最大的柿子,柚子产区。

君不见:那姓盛的修铁路,那姓李的坐中堂,
                 来年复又逢甲午,水师旗舰在北洋。
哎呀呀:勤政殿上忙泡面,中南海的包子香,
                 钓鱼台上姜尚去,抗俄还数杨凤翔。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08-17
区县一级的政府开展此类工作比较合适,有的县志专门就有地名志。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4-08-18
回 galilyue 的帖子
galilyue:历史地理学里面对这个是有研究的。
2012年在天津召开的的历史地理学年会上,有位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者搞了一篇文章,通过考察关中地区的村落名称等方法来探究同治回乱之前回民在关中等地的分布。
根据聚落名称来考察历史地理状况,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是比较常见的。 (2014-08-17 13:00) 

汉中周边就有不少地名为X营、X寨。据当地史志专家考证,这些地名的得名大多和长毛之乱有关。其中x 营,基本以驻军长官的姓氏命名。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4-08-18
————————
[ 此帖被华彩在2022-11-14 16:35重新编辑 ]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4-08-19
地名有许多历史文化在里面,可现在改地名改的一塌糊涂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4-08-20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悠长假日:其实新疆,很多地名,不管你汉语改什么名字,维族,哈族,蒙族,柯族等其他民族仍然用他们另外一个传统的名字或者是全称。。。。
比如塔城市吧,其他少数民族在用自己的语言的时候,都叫做 塔尔巴哈台。叶城,仍然叫叶尔羌
(YARKAND)。新源叫 kunais, (2014-08-17 18:24) 

那家伙离题万里,基本上是牛头不对马嘴,他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讨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5-07-26

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西古城村,原常山郡治、真定县治

东垣故城,就是滹沱河流域最早产生的城邑之一,正定古城的前身。

作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源头、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的前世,东垣作为城邑,其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屈指算来,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都是和战争连在一起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滹沱河流域优裕的地理和自然条件,成为各个族群和诸侯争夺的要地。在你来我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斗中,不经意间崛起了一个新的诸侯国——中山国。到了中山国的灵寿时期(始于公元前381年),中山国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和周边国家的纠纷就格外多了起来,尤其是和赵国、燕国,不断发生摩擦。于是,在和周围大国的抗衡中,发挥重要防御作用的城邑便应运而生。在滹沱河中下游地区,中山国先后建成了灵寿、房子(今高邑县故城村)、棘蒲(今赵县南)等重要城邑。

东垣城就是在这一时期由中山国建造的。它傍依滹沱河南岸,西依太行山东麓、东邻滹沱河冲击平原,扼守太行出口,衔燕赵、控中原的地理位置,一经产生,便成为这一区域的战略要邑。在中山国和赵国的南部边境争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垣城作为滹沱河流域的中心城市,经历了郡、国治所时期。其起点,是从秦开始的。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国,在原赵地推广郡县制,设立恒山郡,疆域:北岳恒山(今阜平县东北的神仙山)以南,鄗邑(今柏乡县固城店)以北,上艾县(今山西平定县北)以东,钜鹿郡以西,方圆五百里的区域,领有十余县。东垣为恒山郡的治所。由此拉开了东垣作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序幕。

秦王朝后期,东垣作为恒山郡城,政治和军事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各派势力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部将武臣控制赵国故地,自立为王,急派大将李良攻占恒山郡地,控制东垣城,并以此为基地,发兵西攻太原。次年九月,秦朝大将王翦、章邯等率军围攻赵王和张耳,赵大将陈余据东垣与秦军对峙,由此可见东垣城的战略地位不同寻常。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项羽大封诸侯,封张耳为恒山王,东垣城是都城,仍保留这座城市政治中心的地位。

西汉初,公元前204年刘邦在元氏恢复设立常山郡,就将郡治由东垣迁到元氏,东垣降为县治。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钦命将东垣更名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时,真定升格为诸侯国,辖真定、肥累、绵蔓、藁城四县,直到东汉初废国,成为常山郡(治所在元氏故城)下辖的一个县。三国魏时,常山郡治从元氏迁到了真定,真定又回到了中心城市的地位。两晋时,城垣扩张,城垣规模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方圆数百里内的名城。

东晋末、北魏初的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将常山郡迁治于安乐垒(今正定)。北齐又一度迁回真定。著名文学家颜之推随齐主巡行山西时曾住常山郡城,对当地经济、风俗留下诸多记载。到隋时,真定县也迁于安乐垒,具有千年历史的东垣(真定)城逐渐废毁。

源地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1756854.htm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5-07-26
这个好像真的早就有人研究过……
荣成市不夜村是古不夜县城
乳山市城阴村是古育犁县城
牟平境西南观水镇有东半城西半城村,但具体是什么城址尚有较大争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