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谓的真相只是在编制更为巨大的谎言 平阳县分一个苍南县为了做好分县工作,1981年9月,地市合并后的温州市委成立了平阳苍南分县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高玉柯同志为组长,我为副组长,历经二个多月,分县工作基本就绪,10月10日中共浙江省委公布了中共苍南县委领导班子人选。任命卢声亮为县委书记,陈常修、金国仙、池方清为副书记,刘晓骅、施刚强、吴培田、杨兆福为常委。接着分县领导小组在平阳大戏院内召开了两县干部大会,我当时负责市委组织部干部工作,由我宣布了苍南县委县府和各部委办局的领导名单。至此,在组织上为苍南县的建立告一段落。
11月5日,平阳、苍南两县正式分署办公,苍南县机关除公检法外,其余全部在平阳县委党校办公。两县领导班子明确之后,接着就是分人分财产。当时地委确定的原则是:先分财产后分干部。不动产归平阳,其他办公用具对半开。干部分配按人口比例,分县时平阳人口是70多万,苍南有90多万,所以平阳分得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47.5%,而苍南则占53%。按此比例,苍南分得干部总数是1300名,其中机关干部500多名。
一则新闻成导火线 分县后,为使苍南县的工作走上正轨,干部是第一要素。于是在1982年的农历正月初三,新建立的苍南县委在矾山镇召开全县干部大会。不料就在此时,竟发生了震动全国的“灵溪事件”。其事件的起因,就是关系到县治问题。国务院文件拟定灵溪镇是新建苍南县的县治,但当时不少干部群众持不同看法,特别是地处该县江南地域的一些干部群众,认为从有利于发展经济考虑,主张县治改设沿海龙港镇为好。这种动向让地处南港地区的干部群众心存担忧,但起导火线作用的还是一则新闻报导引起。
1982年2月3日,一家报纸第一版刊登了一条短新闻,大意是说国家建设部来了一位高级顾问(城建专家殷体扬教授) ,为苍南县的县城选址问题跋山涉水,还受到了温州市领导的接见。灵溪镇的干部群众看到这则新闻后,便认为县治有变了,于2月6日在一些人的煽动下,部分群众非法夺取了镇广播站,实行罢工罢课罢市,并封锁了途经灵溪镇的福州至温州的104公路。 一波平息一波又起 中央得知这个情况后,胡耀邦同志亲自作出关于把制造这次事件的幕前幕后者都要抓出来、不能不了了之的批示。胡耀邦同志的批示,为我们处理“灵溪事件”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温州市委立即组织力量进驻苍南帮助解决。当时确定的市委市府领导有郑嘉顺、张维森、王权等同志,我作为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人也应召参加工作,于2月8日带领公安政法系统人员以及有关部门干部几百号人先到了平阳,经过几天的了解情况和准备工作,于2月12日下午大部队浩浩荡荡地进驻灵溪镇。 当我们派去的工作队人员尚未安顿好,不少人就向我们发起围攻,有的将我们从平阳带去的盘碗全部打翻在地,把我们乘坐的汽车推倒,把公安车上装置的天线折断。尽管我们苦口婆心地做了思想政治工作,但他们还是听不进。我们的同志也因此被困在驻地办公室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灵溪镇的一些群众组织游行,
在一名老人的带领下,游行队伍前面抬着两具棺材,棺材周围写着标语,意思说国务院定下的县治是圣旨,血可以流,人可以牺牲,已经到手的县治决不能变。 他们深知县城到手农民大有利可图,所以反抗改变的决心特大。我们再三向群众说明县治是不会变的,但带头闹事者必须绳之以法。经过几天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群众情绪稳定下来,那些违规的做法也很快得到制止,大部分群众也开始认识到自己做错了。
但万万想不到在3月3日这一天,当我们准备将一名抓捕到的肇事者押送温州时,一些人却打着犯罪分子是为大众谋利益的旗号,利用宗族宗派关系,煽动了一些群众,借救人为名,于当日傍晚冲上我们居住在山坡上的县水利局排涝站,见人就打,见物就砸,对我们的办公用具和寝室床铺、日常用品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留在山上的市公安局一名同志当即脑部被打成重伤,造成终身残疾。另外一名同志也被打伤。 多方努力圆满解决这一天晚饭后,我同平日一样,和市纪委的陶孟康等几位同志下山散步。后知此情便在山下绕道到了灵溪镇附近的大观公社,并在那里建立了临时指挥部,我首先将这一事件的发生向温州市委第二书记董炳宇同志作了电话汇报。因地市合并后,董书记住宿在办公室内,电话一通就灵。董书记接到紧急电话后便在温州研究对策。到了夜晚12时左右,闹事者得知温州方面已组织大批警力进驻灵溪的消息后,逃离了现场。这时留在灵溪工作组的全体人员,除受伤同志留在平阳治疗外,其余同志于凌晨三时从平阳回到了温州。
这次事件发生后,市委认为解决“灵溪事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作长期打算。因此,市委决定重新组织处理“灵溪事件”的市委工作组,并决定由副市长王权同志和我两人负责,带了一班精干力量再次到了灵溪镇。为便于王权同志和我有利于开展工作,市委还决定我们两人为参加中共苍南县委常委活动成员。同时,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市委又决定抽调温州武警支队40多名战士由支队政委带队在我们的驻地防守。苍南县委书记卢声亮和县委班子成员也同我们住在一起办公。
从此,我们的工作又打开了新的局面:首先从深入广泛地开展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入手,通过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的做法,让群众知法懂法,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其次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做好捉拿制造“灵溪事件”的不法分子工作。这时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李朝龙同志也亲临灵溪和我们共同研究缉拿措施。最后在市、县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将该捕的不法分子都捕到了,分别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些严重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理,并就灵溪事件发生的原因、经验教训以及今后预防的意见,发动干部群众进行认真的讨论总结。至此,“灵溪事件”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龙港 不为人后 敢为人先的城镇化改革 是中国亿万农民为摆脱苦难岁月的真实缩影
1981年平阳分县
1982 龙港只是一片滩涂
1.1984年3月中旬,中共龙港镇委、镇人民政府正式组成。是年,《浙南日报》刊登《龙港镇也来个对外开放》文章,公布龙港镇对外开放优惠政策与措施。至年底批准农民进城建房5000余间。
2.1985年1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龙港镇群众集资建城镇,并加按语,肯定集资建镇是个新创举。
3.1986年3月14日,龙港江浦、通港、建新、沿河、文卫、江湾等9个居民委员会成立。
4.1987年4月25日,
龙港镇7户农民筹资31.3万元,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县以下城市信用社———苍南县龙湖信用社。
5.1988年7月,温州地区第一家私营企业主方鑫典当服务商行正式开业。
6.1989年1月6日,龙港大桥自1986年苍南县成立龙港大桥工程指挥部以来,历经2年6个月,终于接通南北,举行通车典礼。
7.1990年,
龙港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32亿元,成为温州市第一个工业产值超2亿元的乡镇。 8.1991年7月23日,龙港青年王均瑶向湖南民航局承包飞机,开通了长沙至温州航线,标志着中国第一条私人出资开辟的国内空中航线正式开通。28日又承包了波音“757”大型客机,开通温州至上海航线。
9.1992年3月8日,召开全镇干部大会,传达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该镇群众放鞭炮庆贺第二次创业浪潮的到来。同日,
方岩断头河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投标,面积3182平方米,共收取地价款2833万元,其中地价最高的一间房基(46平方米)标价85.2222万元。 10.1994年3月1日,在北京举办龙港建镇10周年成就新闻发布会、建镇10周年成果展览会等系列活动,谋求龙港鳌江合并建市(被县市强力阻挠)。4月9日,龙港镇被列为浙江省小城镇户粮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全面实行农转非。是年,龙港镇名列温州市30经济强镇榜首。
11.1995年6月11日,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确定龙港镇为全国57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龙港镇进行综合试验改革。
12.1996年11月28日,苍南县人民政府同意龙港镇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在城区取消农业、非农业、自理口粮户口,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即成为城镇居民户口。12月,
龙港镇户籍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城区的农民全部转为城镇居民。
13.1997年6月30日,龙港镇隆重举行外滩大堤工程揭幕仪式,并宣告外滩大堤对外开放。10月21日,龙港镇在方岩河开发建设中推出“以地带房”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新举措。是年12月2日,温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龙港实施计划单列,在温州各县(市、区)后增列。
14.1998年8月18日,龙港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村镇建设现代化示范镇试点。是年,龙港镇开始对建成区18条主要街道实行保洁权拍卖,承包者全天候保持路面清洁。是年,龙港镇列入全国经济百强镇前50名。
15.1999年6月14日,中国农民城为庆祝建镇15周年,在龙港外滩广场举行200架钢琴大联奏。是年9月2日,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同意龙港镇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项目试点。
16.2000年2月12日,连接龙港、鳌江两镇中心区的瓯南大桥桥址选定。是年10月1日,两镇缔结为友好城镇,计划以“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分区实施、设施共享”的原则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体规划,来共同推进鳌江流域的城市化进程。
17.2001年9月25日,瓯南大桥在苍南县龙港镇和平阳县鳌江镇同时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是日晚,两镇举行盛大的焰火晚会。
18.2002年4月23日,国务院体改办授予龙港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牌匾。10月15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正式命名龙港镇为“中国印刷城”的授牌仪式在龙港举行。
19.2003年10月16日,中国国际轻工产品(温州)博览会印刷与礼品分展在龙港镇举行,显示了农民城“印在龙港”、“礼敬天下”的产业实力,也标志着“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实现向产业城的跨越。此前,龙港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礼品城”。 20.2004年1月9日,龙港新地标———“置信明都”大厦开工建设。至此,农民城已经建成和开工在建的高层建筑30多幢。10月,龙港镇庆祝建镇20周年,举办轻博会印刷与礼品展、2004年中国龙港小城镇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高层论坛等活动。
统筹发展 以全县、全省、全国名义 干了多少坏事 又干了多少好事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世道浑浊 难辨真假
当初苍南从平阳析出的内部文件 中共平阳县委文件 权力斗争的背后 实质是什么 统筹经济发展 创造公平合理的生活环境 县委(1981)20号
平革(1981)43号
关于要求分县的报告
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省人大常委会:
平阳县位于浙江最南端,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靠泰顺、文成,北连瑞安。全县东西宽75公里,南北长107公里。土地总面积224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32.9%,山地占63.66%,河流、湖泊占3.44%,集体耕地面积820066亩。其中水田620318亩,旱地199748亩。海岸线长110公里,总人口1591617人,其中畲族27000人,回族3000人。行政区划,分设13个区,3个县属镇,137个公社(其中镇公社4个),1754个大队,14511个生产队。县城设城关镇。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79、80年集体粮食总产量与76年比较,分别增加31068万斤和28902万斤,单产分别增加412斤和395斤。工农业总产值80年共计达35075万元,比76年增加14191.9万元。
但是,由于30年来经过两次大的折腾,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十年破坏,加之县大人多底子薄,我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远远落后于兄弟县,大大拖了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突出表现为:
(一)
县大人多,行政领导力所不及。现在由于县太大、不利于县委、县革委会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行面对面的领导。特别是对一些边远山区、渔区,不能进行经常的指导。我县现有1754个大队,如每一个大队路一天,也要五年时间才能跑遍。加上交通落后,全县还有39个公社未通车船,给行政领导增加困难。
(二)
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很不平衡。我县农业基础薄弱,虽然连年丰收,1980年平均亩产仍比全省低200多斤。社员人均口粮只有489斤。每人从集体分配收入75.12元,只有全省平均数的一半。1980年工业总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10%,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交通运输、文教卫生和城镇建设欠帐较多。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县还有23.19%的公社,26.40%的大队和生产队全年粮食亩产不到800斤。这些地方,建国三十年来面貌改变不快,群众生活贫困。
(三)
经济结构复杂,山海之利不能得到发挥。我县是综合性的农业经济区域。是我省12个重点支持的山区县之一,山地总面积达2142000亩,有54个纯山区公社,37个半山区公社,这些地方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明矾、铁、铜、锰、锌、硫铁矿、石英、石墨、腊石、陶土等十多种,还有许多水力资源可以开发。我县又是全省18个渔业重点县之一,有全省著名的南麂渔场,有可养海涂30000亩,浅海5000亩,淡水水域50000亩,有渔民26759户,114665人。鳌江南北和飞云江南的平原地区有30多万亩肥沃的粮田,是我县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综上所述,虽然我县自然条件优越,但是由于区域辽阔,经济结构复杂,难以加强领导,致使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
人口众多,而且民族成份、语言(方言)构成复杂。县内流行的有
温州语、闽南话、蛮话、金乡话和畲族话等五种方言,比较通用的是温州话和闽南话两种。县里干部起码要会三种话(普通话、温州话、闽南话),才能到全县各地开展工作,给行政领导带来了不便。
(五)
老区建设不快,群众生活仍很困难。我县是一个革命的老区,1926年就有我地下党活动。1936年,栗裕、刘英同志到华阳、五凤一带组织武装斗争。1939年,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在我县的凤卧公社马头贡和内塘公社的冠尖召开。全县有6个区、69个公社、953个自然村,属于革命老区。这些老区解放30多年来,面貌变化不大。对此,老区人民反映十分强烈,他们说:“雷打山头,雨下平原,花开山区,果结城市”。“解放前依靠我们,现在忘了我们”。
对此,我县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纷纷要求分县。为了加强领导,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在发展经济中避免不利因素,发挥有利条件,加快我县的四化建设,我们经过多次酝酿,提出分县方案是:
(1)把万全、鳌江、麻步、水头、腾蛟、山门等6个区,加上城关、鳌江2个县属镇和南麂岛划为一个县,仍名“平阳县”,县城仍设城关镇。这个县有6个区、2个县属镇、1个岛、65个公社、802个大队、6244个生产队,164032户、669566人,集体耕地面积373935亩。
(2)把灵溪、矾山、马站、金乡、钱库、宜山、桥墩等7个区,加上县属矾山镇划分为一个县。这个县有7个区、1个县属镇,72个公社,952个大队,8267个生产队,214443户,922051人,集体耕地面积447445亩。
县城拟设灵溪镇(因该镇处于浙闽公路干线上,为我县一交通枢纽),县名拟为“苍南县”(因该县处于玉苍山以南)。 按这个方案实施,基本上以玉苍山脉和鳌江中下游为界,北港和江北为“平阳县”,南港和江南为“苍南县”,两个县均靠海,有平原、山地、经济结构差不多:有各自的经济综合体,有利于经济平衡发展;有各自的水系,有利于水利资源的开发和水利设施的发挥,有利于港口码头的合理布局和交通建设。
中共平阳县委
平阳县革委会
一九八一年三月六日
[ 此帖被许诺小小在2015-05-08 12:3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