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市传闻背后:二三十年内或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2014年06月26日 02:56 第一财经日报
前几天,一则“厦门将升级直辖市”的传闻,使股市上的厦门板块直线上涨。其实近年来,某地将设为直辖市的传闻一直没停过,有的是白日梦,有的是“摆乌龙”,有的则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正式提案(如“深圳直辖”),而调整区域规划的各种思路也不少,如1都、5郡、37省、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的“50个省级行政区方案”,又如“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的思路,往往在“两会”前流传网上,热闹一时。
笔者日前与一个大省政策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交流。他认为,想当直辖市并非都是为了升级、升格、升官、要独立,更重要的是如何顺应经济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未来二三十年内,中国可能进行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最重要的首先不是谁谁当直辖市,而是如何掌握经济整合的大趋势,依据经济整合力量反过来调整行政区划布局。
中国经济到今天,一大成就是各个地方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一大束缚是各个地方的资源配置受制于行政管辖和地域界限,不能向更优化的方向顺利高效移动。国际上有研究指出,中国的市场类似于“零碎分割的区域市场”,分割非常严重,省份之间的“边界效应”甚至大于欧盟内部国界的作用。大量的公共品供给(如交通、教育、医疗)也被边界阻隔,无法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产生更大效用。
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活动所需的市场范围是不同的。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活动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完成,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活动越来越需要与外部市场(包括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市场)进行交互,优化要素配置。某些地理上毗邻的地区,经济整合和公共品统一供给的需求已经非常强烈,但因为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只能形成“断头路”。大量事实证明,我国的区域市场分割,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造成的。
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总体上可能需要从“放权出活力”阶段走向“整合出效率”阶段。例如,2003年佛山的行政区划调整,当时争议纷纷,但放在十年后看,起到了优化内部经济资源、释放地区市场潜能、实现持续增长的效果。中国城镇化潜力很大,但只有遵从经济整合优先的规律,这种潜力才能真正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