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990阅读
  • 44回复

[河北]方舆纵横谈之京津冀篇——首善之区大河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6-09-15
回 taihang125 的帖子
taihang125:写的非常好!
但是北京和天津不宜再扩大了,要不然河北省的中空更大。对邯郸和邢台文化相似的说法表示不太认可,邯郸是晋语区,邢台是冀鲁官话区。邢台的确市区狭小,而且偏西,可以考虑一分为二,东部另建一个地级市。至于石家庄的名字,改回石门就挺好的,恒州这样太远古的旧称 .. (2016-09-14 23:04) 

湖南石门内牛满面
太子太保领检校太尉兼兵部尚书、中南半岛诸道行军都统、缅甸及老挝节度使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6-09-15
回 taihang125 的帖子
taihang125:写的非常好!
但是北京和天津不宜再扩大了,要不然河北省的中空更大。对邯郸和邢台文化相似的说法表示不太认可,邯郸是晋语区,邢台是冀鲁官话区。邢台的确市区狭小,而且偏西,可以考虑一分为二,东部另建一个地级市。至于石家庄的名字,改回石门就挺好的,恒州这样太远古的旧称 .. (2016-09-14 23:04) 

幸亏我非常狡猾,只说了邢台邯郸文化联系紧密,没说文化相似。嘿嘿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6-09-15
回 牛牛 的帖子
牛牛:写得不错,继续努力!
但是真能一周一省吗? (2016-09-14 15:49) 

尽力而为吧,可能有时数周一胜,也可能一周数省,比如东三省我准备放在一起研究,四川、重庆放在一起研究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6-09-15
回 收取五十州 的帖子
收取五十州:确实太长了,不便阅读,不过已有网友回复,再改动不方便,下一篇改正吧。 (2016-09-14 12:38) 

难得的好文章,楼主如果把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分析一下绝对是横空出世的力作!
潜水累了,来冒泡。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6-09-15
唐秦两地,本为一地,当恢复永平府!北戴河新机场理应放在滦河之畔,两市交界,定名冀东滦河国际机场,奈何两地行政壁垒重重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6-09-15
本朝定都北京,当初主要是该地靠近苏俄,认为安全有保障,其他的原因是次要的。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6-09-15
1 不是说邯郸市晋语区邢台市什么语区,地级市这么大,各地方言都不同,城区的方言不代表下面一大堆县的方言。
2 广西建议不要多质疑南宁的省会地位了,我柳州人其实认为南宁省会是很合理的
無限空虛心內追 含淚告別了無聲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6-09-15
就地理形态而言,河北就像一颗大白菜,白菜心被两个大菜虫——北京、天津给垄断啃食,河北只剩下白菜帮子。
就中央集权制度而言,1949年以后,河北一直扮演着李莲英的角色。
就自然资源配置而言,1949年以后,河北一直扮演者杨白劳的角色。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6-09-19
邢台和邯郸是完全不同的2个城市,在各方面区别都很大,妄谈合并是根本不了解这2个城市。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6-09-20
石家庄改名西柏坡市,邯郸历来未改过名!
saa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6-09-27
不错的内容,要想变看来只能等下一个朝代了!!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6-09-28
且不说春秋战国时候的邢国,邢台商朝就是首都了,什么叫后来取代邯郸
真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多勇敢……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6-09-28
邢台邯郸之间高铁距离近么?
看看高邑 涿州 高碑店你就不这么说了
真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多勇敢……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6-10-01
回 DenisMagic 的帖子
DenisMagic:邢台邯郸之间高铁距离近么?
看看高邑 涿州 高碑店你就不这么说了 (2016-09-28 09:49) 

有些近,但不算太近,二、三十公里内建高铁站也是有的。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下这种同质化竞争,但不太恰当,已作更正,谢谢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6-10-27
回 牛牛 的帖子
牛牛:写得不错,继续努力!
但是真能一周一省吗? (2016-09-14 15:49) 

一周一省确实很难,安徽篇已整整写了十天。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6-10-27
Re:方舆纵横谈之首善之区大河北
只想吐槽一下楼主的标题,“首善之区”应该是北京吧,然后天津是“次善之区”,至于河北,那得是“又善之区”了吧……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6-10-27
回 月珥 的帖子
月珥:只想吐槽一下楼主的标题,“首善之区”应该是北京吧,然后天津是“次善之区”,至于河北,那得是“又善之区”了吧…… (2016-10-27 12:38) 

既然说大河北嘛,就是按一个地区来看待的。
我的博客满天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3208570611#type=-1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6-10-28
每周一省,一年就搞定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6-10-28
天下根本在河北 河北根本在真定
烟雨迷蒙中穿越子龙大桥,桥下滹沱河水波涛奔涌。风雨中,远远地望见正定古城的身影,这座史称“九省通衢”、“三关雄镇”、“千年古郡”的古城穿越历史烟云迎面走来——

    一

    冒着风雨登临古城正定北门永安门,遥望西门镇远门。这座千年古郡在风雨中渐渐复活。

    正定西依太行,北枕恒岳,南邻滹沱,东接瀛海,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盘燕赵间。”古人曾这样描绘正定古镇。而在清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看来,正定政治军事地位更高: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盖其地表带山河,控压雄远。

    早在春秋时期,正定县新城铺就曾为鲜虞国的都城。战国时期,鲜虞部落建立了中山国,它虽不及“战国七雄”叱咤风云,但凭借着政治智慧和商贸实力,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存续了350余年,并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山文化。

    位于省会石家庄东古城附近的中山国名城大邑——东垣故城遗址,为我们揭开了秦代在此基础上设恒山郡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在石家庄丰收路北侧被人们称作“云盘山”的一座人造土丘里,恒山王张耳金印的问世,证明了恒山郡的历史演进。公元前196年,刘邦在这里平定了异姓王陈豨的叛乱,诏令东垣改名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此后,“真定”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后为了避清世宗胤禛名讳,遂改名为“正定”,延续至今。

    公元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登上真定城头,北望滹沱河北岸的一处军事堡垒“安乐垒”,“嘉其美名”,又因其在河之阳可避开水患,便将郡城迁到此,从而开启了正定城的历史。自晋代至清代,真定均为历代郡、州、路、府的行政治所和军事驻地。这里曾经是唐代成德军的治所,契丹国的中京,宋元时期的北都,明代的军屯卫,清代一度为直隶省会。重要的政治地位和通达的交通,使正定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古人将正定誉为“北方三雄镇”之一。

    二

    冰冷的风雨吹打着我的脸庞,我仿佛看见城头上,大风呼号,乌云滚滚,军旗猎猎。

    “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真定,以其扼贼冲,为国门户也。” 宋代学者宋祁发如此喟叹。顾祖禹则说,“数百年中,其地有不被兵甲者乎?”

    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成就了正定雄镇地位,也谱写出一篇篇英雄史诗。

    常山保卫战,是真定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常山太守颜杲卿率部反抗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失败后,史思明用宝剑按住颜杲卿次子颜季明脖子,威逼颜杲卿投降,并让他制止河北各郡县抵抗。结果颜季明大骂贼酋,史思明恼羞成怒当着颜杲卿和常山将士的面,将季明乱刀砍死,并将颜杲卿和其家属押至洛阳。安禄山劝颜杲卿投降,颜杲卿威武不屈,痛骂安禄山,结果被割下舌头挂在兵戈之上,并把其幼孙颜诞、侄子颜诩、幼子颜询等人,手足砍掉,割肉刮骨。颜杲卿最后被凌迟至死,时年65岁。颜氏一门宁死不屈,一家三十余口慷慨就义,洛阳百姓无不落泪,颜杲卿被百姓赞誉为“常山英魂”。在颜杲卿的精神感召下,“河北十余郡皆杀叛吏归唐。”500多年后,民族英雄文天祥路过真定,怀念忠烈:“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咽喉……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

    历史上正定一带反抗契丹、抗金战争连绵不断,真定军民英勇无畏,形成了一条“边关防御线”。靖康元年,真定府知府李邈面对强敌以一当十,招募民众数千人抗击数万金兵,坚持战斗40余天,城破李邈被俘,绝食不降,最后“谈笑赴市,至死不改”,金兵将士也敬其“高节不可曲”。这种忠勇爱国、慷慨悲歌的精神发展成为正定人文精神,代代相传。“拱护神京”、“畿南保障”,北城门的匾额赫然入目。风雨中,我抚摸着城墙,她身上留下的炮弹伤痕依稀可见,古城铁骨铮铮。正定儿女也演绎过抗日传奇。正定城北的高平村,在抗战时期,全民皆兵,发明地道战,创造了抗击侵略军的杰出战法,为电影《地道战》提供了原型。

    城北不远处的小村庄教场庄,据说自宋代就是练兵场,内设有营盘、演武厅。清代乾隆皇帝曾三次到正定阅兵,足见正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兵城军镇。据《正定县志》载,乾隆年间教场庄曾经上演过一次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如今,教场庄静静地矗立在风雨中,诉说着“雄镇”的辉煌。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6-10-28


    雨中沿古城墙前行,历经历史风雨的古城依稀可见昔日雄姿。

    清人朱佩莲过正定府时,见城垣雄峻,以诗记之:“门管三重固,谯楼四角崇。”由于正定地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即为“河朔重镇”。所以,正定城池建设尤显雄伟。

    现在的正定古城为明代遗址,其平面呈“官帽”形,西北饱满,东南稍缺,除取“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外,凹处可以起到减缓滹沱河河水冲刷城墙的作用。古城周长24华里,高3丈2尺,宽3丈,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每座城门设内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出入城要经过三道城门,此种格局在国内古城中甚是罕见。据记载,正定屯兵的瓮城比西安、南京旧城都大很多,足见其在明代政治、军事地位的重要。

    正定城墙的内墙四周还筑有暗门,当城被敌兵围困时,由此可派出侦探或骑兵偷袭敌人。从城外看,隐而不见,从城内看,即为城墙洞。城外护城河宽10丈多,深2丈多,护城河外,筑有护城堤,长4420丈,高1丈多。护城河上,在四城门外筑有石桥,桥上车马通行,桥下可以行船。

    城垣上最宏伟壮观的要数四座城门。每座城门洞长约5丈,高2丈,都是用青条石铺道。城门门板厚半尺,有铁皮封包。每座内城门上都建有高大雄伟的城楼。每座城楼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南门月城上另建有城楼,叫“看花楼”,也叫“望河楼”。据记载,古时正定南城外绿水环流,芰荷弥望,堤柳掩映,鸬鹜回翔,胜似江南水乡。有诗赞曰:“镇州荷花一万柄,正对城门是酒家。下马当垆更斟酌,醉临明镜看吴娃。”

    此外,“天人和谐”的城建理念,也铸就了正定古城建筑风格。有谁会知道,在黄河以北的华北大平原上,在正定古城的历史烟云深处,曾经出现过一座让欧阳修、沈括等名人贤士流连忘返、梦萦魂牵的古典园林——潭园。历史记载真定“府治后有潭园,围九里,古木参天,台沼相望。”欧阳修对潭园流连忘返,发出“明年今日更来游”的感叹。沈括笔下也曾提及这处“名冠诸州”的秀美园林——“镇阳(今正定)池苑之盛,冠与诸镇……皆甚壮丽,谓之潭园。”金代海陵王为营造自己的宫殿,“近取真定府潭园材木”,拆毁建筑,砍伐古木,一代名园尽遭毁弃。

    滹沱河绕城而过,古驿道在此交汇,九省通衢交通发达,在成就正定古城雄镇地位的同时,也带动了正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南宋、金、元互相攻伐的时代,这座“河朔重镇”作为战略和物资集散基地,渐渐发展成了“天下之巨郡,四方之都会”。

    宋代学者吕颐浩在《燕魏杂记》中记载:真定“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述正定的富庶,“哈寒府(今正定)是一贵城,其南有一大河(滹沱河)绕城而过,大量商品由此沿水路运往汗八里(元大都,今北京一带)。”城中居民“恃工商为业,饶有丝,以织金锦丝罗,其额甚巨”。

    四

    千百年来,古城正定衍生出的文化精神,也渗透到城市和民众骨子里,让正定散发出一种文化气息。

    近代著名建筑教育家、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发现了正定古城百姓的精神世界:“在正定的街市上穿过时最惹我注目的有三样东西:一,每个大门内照壁上的小神龛。白灰的照壁,青砖的小龛,左右还有不到一尺长的红纸对联;壁前一株夹竹桃或杨柳,将清凉的疏影斜晒在壁上,家家如此,好似在表明家家照壁后都有无限清幽的境界……”

    当年,那“无限清幽的境界”一定震撼了梁思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淡然坚定的生活是正定人的心境,也是千年古城涵养出来的精神境界。

    阳和楼,是正定历史上的文化地标,上世纪60年代被毁弃。“楼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砖台上,台下有圆拱洞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平天安门端门……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在梁思成先生看来,凯旋门是胜利的图腾,阳和楼则是精神家园。“凭阑天宇在,人事听浮萍”、“郭外荷花二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十丈朱旗照水殷,家家箫鼓乐江山”……阳和楼上历代文人雅士凭吊古今、赏荷吟咏、勾栏听戏,那是一番何等的文化盛景?

    雨声泠泠,雨脚如麻,不知不觉中我从北至南穿越了整个古城。一抬头,前面便是南城门了。忽然想起喜欢听“雨打芭蕉”,并赞其“有林下风味”的正定藏书人梁清标,雨访正定,得去看看蕉林书屋。

    300多年前,以“收藏甲天下”的蕉林书屋曾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天一阁也只能望其项背。清高宗《实录》中载,蕉林书屋藏书数十万卷,高出天一阁三万卷。其藏品还有很多历代法书名画,且多为稀世珍品。王羲之的《兰亭序》、李白的《上阳台》、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及宋徽宗的《柳鸦芦雁图》、顾恺之的《洛神赋》等,这些都曾是蕉林书屋的旧藏。走进绿阴掩映的蕉林书屋,三间平房,年久失修,寻不见半株绿蕉。那位手不释卷的苍岩先生今何在?那舒卷自如的芭蕉林呢?那浸入灵魂的笔墨书香味呢……

    怅然而出,信步走进旁边的一家书画店。老板是从外地慕名来正定的。他倾慕正定的历史,怀揣着文化梦在这里执著地定居了近20年。他说,好多书画爱好者正在向正定聚集,因为这里承载着他们的梦想。

    雨越下越大,我迎着风雨登上南城门。极目远眺城外,黄色的麦浪在风雨中翻滚,远处的滹沱河涛声依旧。回望古城,黑色的云脚簇拥着四大古塔、文庙,还有那巍峨的阳和楼、古木参天的潭园……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承载梦想的未来之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