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楼主不是真心在倡导重庆全域改区,而是想拐弯抹角反对省县直辖,我的回复如下:
历史是最好的论据。
民国初年废府存道,袁世凯等人有废掉省的想法,这样,道就是省,中央——道——县的模式。
结果呢?过了十来年,省和道一直不能撤掉一级,而把道改成了更小的行政督察区,早知如此,当初就该留下府。请省县直辖派围观的朋友可能会说:“民国的县官是由省任命的,道、督察区不算一级”这种话。我国古代多数时期,县官是中央任免,难道省、府等级就不算一级?秦汉的乡官是郡所置,难道县没有存在价值?下管一级的干部体制,也只有依托本朝特色的冗官现象才会出现。
本朝初期也非这样,中央局管理相当县主要干部以上的职务;省、直辖市委管理区主要干部以上的职务;县管理乡村主要干部。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及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集中管理干部和中央、各级党委“下管三级”干部是这个时期干部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
蒋介石在东北的九省设置,可行性就不高。可以想见,如果蒋取得了胜利,他对东北九省(还不包括热河)加几个直辖市的统治,必然要依靠【东北行辕】,俄罗斯是联邦制,地方权力够大了吧?八十几个联邦主体上还得设8个联邦管区呢。
到了50年代,专区都还有一定“虚”的问题,比如说我上面说的大区、省、县管理的人员范围,而地区的任免权很大程度上却被他的上级下级占了,不过在大区撤销后,省会管理县官,那这时候区的官员应该就交给专区了。
行署定编只有三四百人,因而超编是各级中最严重的。但最终走向了实化,上一轮省县直辖的风潮最终破产就是在本朝。
民国这三十几年,省县直辖的风气弥散,督察区权力相对小,且地域改变不定,但是始终也没实现真正的省县直辖(除东北外)。到了本朝,这一切就成折腾了。
省县直辖最大的可能,可能是地级行政中心的再选择。比起一百年前,三台的潼川府没了,原来下属的遂宁却成了地级市;龙安府(平武)归入绵阳,原属绵阳的德阳却成了地级市;阆中没了保宁府,下属的巴州却有了巴中市;南充划入了阆中,广安却独立成市。渝东南的中心由酉阳换到了黔江。
我现在也说不上反对省县直辖,反倒会给出一些建议,虽然我相信省地县三级更合适。改过来、改过去,错了最后总会改回来的,从汉朝设立州——郡——县层级之后就如此,这次如何拭目以待。再说贵州这次的改革能推进到哪一步还是两说呢。
但是由于现代的通讯和交通发展,每个上级所能管理的下级必然扩大,这也是省县直辖派的论据,形势与以前有所不同了。比如说以前军辖三师、师辖三团,团辖三营,再加少数直属队。民国早期是师辖2旅,旅辖2团。而现在的军,辖8个以上的师旅(16军)和好几个团级直属队(38军的直属队最多最强);每个旅辖10多个营级单位,这种扁平化的发展方向,是省县直辖派的理由之一。虽然我俄罗斯、法国的体现的东西正好与之相反。
合适不合适,那些当官的更清楚,有些改革痛苦的是百姓,他们是愿意“阵痛”的,区划要是“阵痛”过大,首当其冲的是他们自己,改不下去了就会回头的。当然如果真成功,真的减少了层级么,又有何不可?
本次贵州也就是个实验,肯设试点来尝试总是好的。何必反对?
[ 此帖被赤天亢帝在2013-05-22 19: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