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年底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州苍南县宜山的再生纺织业,第一次引起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注意,并建议“大家都应该到宜山看看”。令万里兴致盎然的,是宜山发生的匪夷所思的“奇迹”。
宜山一片商品经济的海洋:当地各类纺织机达3.7万台,从业人员6.7万人,有4个专业乡,58个专业村,7个专业市场。全国各地国有、集体企业吃剩的晴纶布边角料,在这里经过农妇们粗糙的大手开花纺线,每年1.5亿件再生腈纶衫、2亿件腈纶拼料童衣裤、50万公斤再生腈纶棉,又被销往大江南北。 苍南县宜山,农民坐在地上整理边角料。萧云集
据统计,每年,流进宜山的腈纶布边角料达1700万公斤。
1990年,时任物资部部长的柳随年来到宜山。耳闻目睹了这一场面后他算了一笔账:1700万公斤也就是1.7万吨,按一节车皮载重20吨——纺织品是抛货,载重少于常规——每列火车挂30节车皮计,共需850个车皮、约30趟专列。加工后再生腈纶产品外销全国,又是一个1700万公斤!
苍南县宜山织毯厂萧云集
“就是我这个部长手里也一下子调不出这么多车皮指标。而这些甚至可能连火车都没坐过的宜山农民,却将这么多的原料和产品从不通铁路、不通公路的宜山调运自如。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柳随年大为感慨。
1985年2月9日,浙江温州宜山区记者招待会。萧云集
创造“宜山奇迹”的,都是些土得掉渣的小人物。下面举两个例子。
先说说小人物赵开良。1985年,他44岁,搞购销已经整整19年了。像他这样的购销员,在11万人的宜山区就有8500多个。
宜山的土纺土织颇有些年份了,几乎家家都置办手摇纺车和老式织布机。购销员牛得很,是纺织作坊的龙头,从原料进购、选择品种、质量鉴定到产品推销,都是他们说了算。能干的购销员下面固定或流动的纺织工业户会多达500—1000家。
1983年,浙江温州苍南县宜山码头市场。萧云集
1979年,完全是不经意间,赵开良改变了日后的宜山。
那年6月,他在邯郸一家纺织厂搞到了一批棉布边角料。这家厂的仓库里还积压着一大堆腈纶布的边角料没法处理,厂方趁机一定要他“搭了去算了”。他想,好在这种边角料只要几分钱一斤,咬咬牙就背回了宜山。
浙江省苍南县宜山有“土纺土织之乡”的称号,清朝几乎家家户户置有手摇纺车和布机,1979年至1981年间宜山人民开创晴纶边角料再生利用,成为全国再生纺织生产中心。萧云集
在宜山街头摆了好些天,几乎无人问津。问题在于,当时宜山的再生布原料从来都是棉布,而腈纶、涤纶的边角料放上开花机,转速一快,就会冒烟起火。
正当赵开良一筹莫展、准备自认倒霉时,第二个小人物出现了。
孙阿茶是宜山一个村子里的普通老太,摇了一辈子的纺机。这天清晨,她喊女儿上街去买废棉布。结果,不内行的女儿恰巧买回来一堆赵开良的腈纶布边角料。退货,别人肯定不认账了。犯难的孙阿茶不思茶饭,关在屋子里反复琢磨。
1983年,苍南县宜山纺织品交易市场每天热闹非凡。萧云集
她尝试着用手工操作对腈纶边角料进行“开花”。接着,又制作了一架改进型的简易“开花机”。
当孙阿茶惴惴不安地捧着第一匹再生腈纶布来到集市上的时候,大家都吃了一惊:这是什么布呀?这么光滑、柔软。腈纶的?可比土纺棉布强多了。
1983年,满载而归的苍南宜山农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苍南宜山共有几千名专业或兼职推销人员从事长途运销,给宜山的土纺土织业带来新的生机。晴纶边角料再生利用的开创,塑料编织业的兴旺,使90%的农户从农田里解放出来从事再生纺织业生产,解决了存在已久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从宜山纺织品交易市场满载而归的农民。萧云集
宜山轰动了!乡亲们潮水般涌进了孙阿茶家。你想想看,因为工艺太难处理,当时腈纶边角料可是没人要的,价格比废棉布便宜多了。这意味着,再生腈纶的利润会翻番。
孙阿茶没有指望靠这个“绝活”独自发财。对每一位上门求教的乡亲,她都热心地指点诀窍。
风一般地,宜山家家户户转而搞起了再生腈纶加工,山乡处处机杼之声。孙阿茶的“绝活”变成了宜山人的“绝活”,无数的小人物你追我赶,“宜山奇迹”冲出了山坳。
最后,这两位孕育了“宜山奇迹”的关键性小人物都很风光。
赵开良:几年后,他作为宜山区的唯一人选,出席了浙江省购销员先进分子代表大会,还受到了省政府官员的接见和亲切握手。
孙阿茶:1983年春天去世。整整3天,没有人通告,也没有人组织,宜山村村不闻机杼声。数千户家庭的男男女女停下了上万台纺机,向这位被誉为“当代黄道婆”的老人致敬。出殡那天,送行的队伍长又长,绕过了一座山。
“宜山奇迹”只是温州巨大的改革创造力的最初序曲。在浙江乃至中国改革史册上,温州向我们展示了太多的“第一”,太多的“奇迹”:
[ 此帖被许诺小小在2019-08-17 18: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