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音表:一个乡镇,大概管个10万人,就是极限。。
县,看是否存在无人区。
.......
(2025-02-03 22:39)
哪有人口极限的说法的,都是分层管理,现在城市地区对普通民众是不管的,往上就到社区这一层次了,社区这一块,南京城市规划里面就做了研究,必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小学覆盖范围(商场、社区医院等同),一个是幼儿园的覆盖范围(菜市场、老年活动中心等等同),这个范围的人口是多少呢?六班制小学,覆盖人口2-2.5万人。
至于农村地区,要看荒凉到什么程度,因为乡镇不仅仅是治理民众的,还有经济建设的功能,因此当人口特别少的时候,就是经济建设功能占主导了,这个就是荒凉地区的乡镇面积无法无限增加的原因。乡镇最好就是汽车一小时互通的交通圈,并且人口不超过既定的管理幅度(个人觉得10个社区最好,多了管不过来又增加复杂性)
如此就是无荒地的人口较少的乡,面积极限在600平方公里左右,直径30公里左右,保证汽车一小时互通。人口密度大的街道适合人口上限是10个完整社区,也就是20-25万人之间,个别30万也能管。
如果全部按照小学来作为标志的话,就应该是每一个乡镇街道管辖范围不超过1小时汽车互通(直径)并且不超过10所小学。这个是单一管理体制下街道乡镇的情况。
如果采用复合管理体制,比如乡镇下面允许分街道,这样可以将人口不超过50万人的乡镇统一在汽车1小时互通的地理范围。
如果不统一幅度,只是以10为基准,14个也可,这样玩的话,大部分人口不是十分多的县可以统一在五六千平方公里。县直接管县城分的街道并领乡镇,乡镇稍大的可以再分街道。我就是这样选择的。
至于人口特别多的地方,又退化到区管街道模式了,又尽量以10为幅度就好了
以10为幅度,即使是水平比较低的官员最终也会因为升职在退休的时候早就调离亲民官的行列,这样就不容易形成土豪劣绅这样的阶层了,因为每个人工作年限是40年,10年升一个副级,40年也要升两个大级别了,早就脱离亲民官了
如果一个乡镇干部长期得不到升职,就可能逐渐建立自己的势力,变成土豪
[ 此帖被youyuan在2025-02-04 14: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