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215阅读
  • 50回复

[省直管县]省县直辖之东莞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0-06-19
“东莞现有的行政架构,在改革开放初期,是适应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但现在整个东莞发生了大变化,如果还是这种模式,会阻碍发展。”刘志庚分析,目前,东莞有32个镇街,最大的好处是减少了中间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但这个优点同时也成了缺点,镇街太多重复建设严重,如每个镇都要建体育馆比较浪费,更为关键的是,镇街太多导致有限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区划调整势在必行。
http://news.sun0769.com/dg/headnews/t20100613_861928.shtml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0-07-03
引用第25楼powerpaul于2010-06-19 03:01发表的  :
“东莞现有的行政架构,在改革开放初期,是适应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但现在整个东莞发生了大变化,如果还是这种模式,会阻碍发展。”刘志庚分析,目前,东莞有32个镇街,最大的好处是减少了中间层,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但这个优点同时也成了缺点,镇街太多重复建设严重,如每个镇都要建体育馆比较浪费,更为关键的是,镇街太多导致有限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区划调整势在必行。
http://news.sun0769.com/dg/headnews/t20100613_861928.shtml

可适度合并镇街。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0-07-04
回 20楼(zuof) 的帖子
东莞跟中山都是一样的,都是地级市下面直接管辖街道和镇,而且街道都是叫区办事处。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0-07-04
引用第24楼在水一方于2010-06-15 23:14发表的  :
     乱弹琴,“东莞模式”一般是作为一种外向型经济模式来讲的,现在东莞模式的严重缺陷——“高耗能低附加值加工业”在经济危机下暴露的一览无遗,饱受诟病。
  东莞本身就不是县,应该是“地直管镇”模式或者“镇级市”模式,根本不是什么省县直辖模式。楼主就不要张冠李戴、混淆概念了……

尊驾不要只看标题,请看一看内容。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0-07-19
所谓“东莞模式”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实行“东莞模式”的还有中山和三亚,还有嘉峪关,以前的东川市、湖州市,哪个成功了?
行政区划为省(虚)或直辖市、省辖市、县三级,市分直辖市和省辖市,取消县级市,县级为基层行政区划。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0-07-19
说白了就是撤掉县制,设立更多的地级市,建立省-地-镇三级管理体制。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1-01-06
回 30楼(gjljydn) 的帖子
正是此意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1-01-06
东莞、中山在经济上的成功应该跟地处珠三角有很大关系吧,三亚成功的原因跟旅游有很大关系吧。这些都是成功模式,同样的还有湖北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甘肃的嘉峪关市同样是实行省县直辖,就没这么有名了,湖北随州市还分出个县来。
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应该跟楼上所说权利如何分配有着重大关系,跟地理位置也有关联。
支持省县直辖,坚持适当合并县份。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1-01-06
省县直辖说到底还有一个地方自治的基本要求!
咚咚呛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1-01-07
东莞是由撤县设市后又升格地级市且没合并周边县的直筒子市。她的经济发展是因为地处珠三角,北倚广州,南面深圳,还得幸台海局势,致使众多工场台商扎堆到东莞,连锁反应配套工场一并迁入,升级转型又主攻高精尖研发中心和后服务业。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1-01-08
不要以为东莞中山的模式好,人家的镇区是副处级,二三十个副处级,你以为官员少呀?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1-01-08
镇区设有公安局或公安分局,然后下设派出所。没看到什么小政府呀?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1-01-08
引用第29楼qy123于2010-07-19 13:13发表的 :
所谓“东莞模式”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实行“东莞模式”的还有中山和三亚,还有嘉峪关,以前的东川市、湖州市,哪个成功了?
???

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出炉 东莞位居榜首
2010年12月16日 08:1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记者曹伟)“全国第三届地市州盟相对富裕程度与统筹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日前在中国经济网进行独家首发,其中“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也随之出炉。与第二届对比,记者发现前十名名单没有变化,只是个别位次发生了微小浮动。全国相对富裕程度前十名的地区依次是:广东东莞市、新疆克拉玛依市、江苏苏州市、广东佛山市、江苏无锡市、广东珠海市、广东中山市、浙江舟山市、浙江温州市、江苏常州市。(见表)

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
地市州盟 中郡富强指数 居民富裕指数 统筹发展指数 地区富强当量 地区富强当量等级
指数 排序 等级 类型 动态
广东东莞市 245.51 F1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236.62 358.96 17.06 I级
新疆克拉玛依市 230.72 F2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56.34 716.85 0.63 Ⅴ级
江苏苏州市 214.2 F3T318 A+级 I类 上升 190.36 447.47 19.55 I级
广东佛山市 214.19 F4T318 A+级 I类 注意 199.92 374.73 12.75 I级
江苏无锡市 209.73 F5T318 A+级 I类 上升 188.26 425.11 12.81 I级
广东珠海市 203.58 F6T318 A+级 I类 注意 186.26 386.59 3.02 Ⅲ级
广东中山市 197.11 F7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86.74 320.3 4.95 I级
浙江舟山市 181.27 F8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74.06 271.8 1.91 Ⅳ级
浙江温州市 173.6 F9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75.25 144.62 13.88 I级
江苏常州市 173.52 F10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64.87 277.4 7.65 I级
浙江绍兴市 173.23 F11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71.63 197.16 8.03 I级
内蒙古包头市 168.39 F12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64.58 220.67 4.26 II级
浙江嘉兴市 166.94 F13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62.63 224.88 7.06 I级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162.57 F14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4.31 340.67 2.59 Ⅲ级
山东威海市 160.46 F15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51.67 263.91 4.04 II级
山西太原市 159.51 F16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56.82 197.62 5.54 I级
山东东营市 155.87 F17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5.31 274.21 3.12 Ⅲ级
内蒙古乌海市 154.05 F18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9.48 214.22 0.74 Ⅴ级
浙江台州市 152.95 F19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53.21 148.83 8.79 I级
浙江湖州市 152.91 F20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52.7 156.24 4.31 II级
江苏镇江市 151.33 F21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7.13 207.24 4.61 II级
浙江金华市 151.07 F22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51.81 138.65 7.78 I级
内蒙古阿拉善盟 150.42 F23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6.49 294.23 0.33 Ⅴ级
湖南长沙市 148.48 F24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4.51 201.7 9.78 I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147.98 F25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6.06 175.81 3.95 II级
山东淄博市 147.56 F26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2.83 209.13 6.65 I级
安徽马鞍山市 147.25 F27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9.47 239.55 1.89 Ⅳ级
山东烟台市 146.16 F28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43.1 188.46 9.53 I级
河南郑州市 143.33 F29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6 230.82 10.66 I级
甘肃嘉峪关市 141.86 F30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8.16 191.54 0.3 Ⅴ级
辽宁盘锦市 141.1 F31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7.77 186.4 1.86 Ⅳ级
福建福州市 139.2 F32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8.59 148.54 9.51 I级
安徽铜陵市 137.68 F33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1.29 215.6 1.04 Ⅴ级
新疆乌鲁木齐市 137.04 F34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5.84 154.97 3.74 II级
江苏南通市 134.92 F35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2.88 164.12 10.14 I级
广东惠州市 132.69 F36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3.1 125.88 5.21 I级
福建泉州市 132.36 F37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32 137.94 10.31 I级
辽宁鞍山市 131.66 F38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27.48 186.15 4.61 II级
黑龙江大庆市 129.58 F39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22.43 213.55 3.59 II级
山东莱芜市 129.09 F40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27.03 158.41 1.63 Ⅳ级
河北唐山市 126.98 F41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22.81 181.1 9.26 I级
安徽合肥市 125.81 F42T318 A+级 I类 相对稳定 120.85 188.1 6.3 I级
    据中国经济网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地市州盟共有318个,其中地级市268个、地区17个、自治州30个、盟3个,这其中不包括19个直辖市和副部级城市。而全国相对富裕地区就是中郡富强指数为A+级Ⅰ类地区,共计42个,占总数的13.21%;人口1.64亿,占全国地市州盟总人口14.85%。相对富裕地区在省市区分布情况为:安徽3个,福建2个,甘肃1个,广东5个,河北1个,河南1个,黑龙江1个,湖南1个,江苏5个,辽宁2个,内蒙古5个,山东5个,山西1个,新疆2个,浙江7个。由此可见,全国相对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网络分布,在其他地区呈点状分布。

    记者从评价报告得知,除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等四个直辖市外,地区相对富裕程度最高的前三个省区是:浙江、广东、江苏。

[ 此帖被jinshi在2011-01-08 22:5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1-01-09
楼上的图没有意义,东莞、中山、湖州位于发达地区;嘉峪关有钢铁工业,且不辖县。

没有可比性。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1-01-15
设立省—县—镇三级还是省—地—镇三级最大的区别在于权力分配。
我认为省地镇三级为佳,更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如海南全省实行省县直辖,但各县级市的发展明显不如地级的三亚市。而某些县级市的先天条件不会比三亚差。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1-01-15
引用第28楼tayaka于2010-07-04 22:03发表的  :
尊驾不要只看标题,请看一看内容。

对,这里讲的是区划模式,不是经济发展模式啊。
中国没有什么副省级新区,连浦东的区长都只是正厅,架构也是正厅。
难道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卫生部长,卫生部就副国了?总理朱镕基兼人民银行行长,人民银行就正国?
amy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1-01-24
推广?让内地每个镇的官位也都是县区级配置,那老百姓要多样多少蛀虫!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1-02-10
东部发达地区的省管县模式莫过于县改区,合并市辖区,合并乡镇街道,拆庙赶和尚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1-04-10
可惜实际情况并非如楼主所愿 在东莞之后很多可以采取市-镇模式的新地级市都还是保留了区县(s虽然数量很少)这一中间层级,比如随州当年直接升地就是 何必拉个广水市进来再凭空增加曾都区和随县两个县级政区?!
主張①省province府metropolis※(道region)-②郡city county縣county-③市city鎮township鄉municipality區borough※(坊precinct-社區commune村莊village)三級政府六級區劃■衆議院參議院聯合立法-地方自治-司法獨立......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1-04-14
回 43楼(湖鹰) 的帖子
现在的行政体制中,出现东莞模式实属无心插柳之举,可惜这成荫之柳被主事者始终视而不见,未能成为主流。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1-04-14
东莞模式与深圳模式一样有其不可复制的特殊性。
当年清朝政府割让香港交接之时,东莞知县会同勘界。香港和深圳都是从东莞分置出去的,这三地有着密切的血脉和地域联系,东莞后来的超常发展和深圳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与香港的特殊关系。这也正是它们的实际发展速度远超过包括与深圳同时诞生的其他三个特区在内的中国其他地区的根本原因。这也使得东莞和深圳成为目前中国仅有的两个实际常住人口远远超过户籍人口的“打工城市”。也使得东莞在经济与政治上有了与一般地级市比肩甚至“特殊化”的底气。
因此,东莞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具备普遍的推广意义。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1-04-14
回 45楼(境由心造) 的帖子
已多次说过,这里所指的“东莞模式”并非指东莞的经济发展模式,东莞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实有其特殊性,难以推广。这里所指的"东莞模式”是东莞的行政区划模式,既地级市直接领导镇,中间没有县级,并给镇增加部分权力。由于减少了一个层级,这种模式比传统的地级市模式灵活高效。这也不是东莞独有的,中山、三亚和嘉峪关都是这种模式,并都大获成功。这种模式完全可以推而广之。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1-04-14
回 46楼(tayaka) 的帖子
正因为东莞在实际人口与经济上的规模,才使得其乡镇的机构设置无论从层级还是规模都不低于一般的县级政区。如果当初东莞区划建制升级时也设立若干市辖区,与现在相比无形当中减少了县级行政单位。或许,这也正是东莞区划模式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于三亚和嘉峪关,其人口与经济规模在地级市中属于“小不点”,直辖乡镇乃理所当然,不是什么创新之举。实际上,它们也不配地级市的规格。正因为有了这样规格的地级市,才使得地级市必设区成为“惯例”。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7-01-19
东莞市设立5个区,或者与深莞惠源合并组建直辖市!这个直辖市可是很强大的哦!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建立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7-01-19
回 tayaka 的帖子
tayaka:已多次说过,这里所指的“东莞模式”并非指东莞的经济发展模式,东莞的经济发展模式确实有其特殊性,难以推广。这里所指的"东莞模式”是东莞的行政区划模式,既地级市直接领导镇,中间没有县级,并给镇增加部分权力。由于减少了一个层级,这种模式比传统的地级市模式灵活高效 .. (2011-04-14 17:25) 

楼主,三亚已经在搧脸
只有破除官本位,建立市场经济引导为主,行政调控(规划)为辅,才能形成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城市管理应执行三权分立,即人大拥有决策权,政府拥有行政权,政协拥有监督权,方能更好发展和管理城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