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63阅读
  • 31回复

[其它]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和五代十国卷  出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4-12-22
Re: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和五代十国卷  出版
好像两本都在 上海书城 有的卖,亚马逊上可以找到。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4-12-25
回 fenghua25 的帖子
fenghua25:内容怎样? (2014-12-22 20:41) 

一个字,乱。先看到的就是一大堆都督区,和明朝的巡抚差不多,有州级和以上的,有州下郡上的,有郡级的,甚至有县级的,呵呵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4-12-26
回 firestone 的帖子
firestone:一个字,乱。先看到的就是一大堆都督区,和明朝的巡抚差不多,有州级和以上的,有州下郡上的,有郡级的,甚至有县级的,呵呵 (2014-12-25 14:39) 

书中可有地图?
老实讲,这套书相当糟糕,有几部连地图都没有
东亚假想国 大明 NeuOrder.cn
袁绍,著名地理学家,因勘定经纬线闻名后世,后人为纪念他,将0度经线命名为:本初子午线."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5-02-06
五代十国卷的图还不错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5-02-06
先观望看看。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5-02-2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作者:    周振鹤 主编 胡阿祥 孔祥军 徐成 著              
定价:    230 元    页数:    1730页
ISBN:    978-7-309-10429-5/K.205     字数:    1812千字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内容提要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九五”、“十五”、“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周振鹤 主编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在总论外,分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国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三国两晋南朝卷提要
   本卷旨在通过对传世文献与文物考古资料的精细考证、系统分析,并充分吸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进行全面讨论,对三国两晋南朝之政区建置,包括政区沿革、领属关系、治所变迁、境域盈缩以及置废并析诸般情形,作尽可能详尽的复原。
   本卷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学术回顾、文献资料、基本思路、核心理论、关键原则等问题,置于“绪言”中加以说明;“结语”则从宏观的视角,统合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二者,归纳现象、指陈规律、思考利弊得失,并就相关的政治地理问题,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地理研究”开题。
   本卷的主体撰述,分为十编。
   第一编概述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疆域与政区为政治地理的一体两面,政区与区划又为地方行政的一体两面。本编先就三国、两晋、南朝各别政权的疆域变迁作出梳理与分析,再就这些政权的政区制度,分为一般制度如府州郡县乡里制度,特殊制度如尉部、遥领、虚封、侨置、双头以及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加以说明与考证;所梳理与分析的疆域变迁,所说明与考证的政区制度,既为接续的九编张目,也以接续的九编之具体考述为基础。
   第二编辑考三国两晋南朝都督区。都督区从临时设置到相对稳定,从单一的大军区设置到分层分级设置,逐步形成基于州、郡、县而又凌驾其上的另一套行政区划系列。本编即从实证的角度,全面展现了这一多头并进的历史进程。
   第三编、第四编分别考述三国、西晋诸州郡县沿革,第五编至第九编分别考述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之实州郡县沿革;又与各编之考述文字对应,分别选择断代年份,排出其时行政区划,并配以对应的政区地图,展现各别政权相对稳定的政区状况。对于相应时段内其他独立的地方政权或政治势力,如汉末公孙氏、梁陈间之后梁与王琳的政区沿革考证,则附于相关政权之后。
   第十编略依《晋书•地理志》所列州郡顺序,以考表的形式,通过原州郡县与侨州郡县的对照、州郡县侨置经过的叙述、附注与备考的说明,集中处理东晋南朝尤为复杂繁琐的侨州郡县,既力求呈现其沿革之全貌,亦与东晋、宋、齐、梁、陈实州郡县各编中的相关内容彼此呼应。
   本卷之“附录”,除了梁、陈两朝难以绘制外,制作了三国、西晋州郡沿革表与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实州郡沿革表。由此沿革表,可以全面直观地从时间维度考察相关各朝政区变迁的诸多细节。
   本卷可与《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两晋南朝部分相互参照,也可供高等院校历史、地理专业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南京地方史。出版专著及各类大小册子近三十种,发表论文与长短消闲文字约四百篇,主编著作多部。
  
   孔祥军,1979年生,江苏扬州人。1997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相继获汉语言文学学士、文艺学硕士学位。2004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7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政区地理、清代经学文献研究。在《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清史研究》、《中国经学》、《域外汉籍研究集刊》、《古典文献研究》等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三种。
  
   徐成,1984年生,江苏兴化人。201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隋唐制度史研究,在《江海学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摘



   目录
  
   绪言
   一、相关概念
   二、学术回顾
   三、文献资料
   四、基本思路与核心理论
   五、关键原则
   六、“理解的同情”
  
   第一编 三国两晋南朝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概述
  
   第一章 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
   第一节 三国疆域变迁
   一、曹魏疆域
   二、蜀汉疆域
   三、孙吴疆域
   第二节 西晋疆域变迁
   第三节 东晋南朝疆域变迁
   一、东晋疆域
   二、刘宋疆域
   三、萧齐疆域
   四、萧梁疆域
   五、陈朝疆域(附后梁疆域)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朝疆域变迁的分析
  
   第二章 三国两晋南朝之政区制度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朝的府州郡县乡里制度
   一、都督与都督府
   二、州与刺史
   三、郡、国与太守、内史、相
   四、县与令、长、相
   五、乡里与乡里吏
   第二节 三国比于郡县的尉部
   一、诸部都尉、属国都尉、典农校尉: 比郡的尉部
   二、典农都尉、屯田都尉: 比县的尉部
   三、西晋废尉部为郡县
   第三节 三国、东晋南朝的遥领与虚封
   一、三国的遥领与虚封
   二、东晋南朝的遥领与虚封
   三、遥领、虚封所见之正统观念及实践
   第四节 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
   一、侨州郡县的产生背景与成立原因
   二、侨州郡县的设立情形及其分析
   三、侨州郡县与侨籍的整理: 土断
   四、侨州郡县的地理分布
   第五节 东晋南朝的双头州郡
   一、双头州郡的概念
   二、双头州郡的种类与名称
   三、双头州郡的设置与判断
   四、双头州郡的设置原因
   第六节 南朝的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
   一、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一览
   二、蛮、左、俚、僚试释
   三、宁蛮府
   四、左郡左县、俚郡僚郡
  
   第二编 三国两晋南朝都督区
   本编凡例
  
   第一章 三国都督区
   第一节 曹魏都督区
   一、州以上都督区
   二、郡以上都督区
   三、郡以下都督区
   第二节 蜀汉都督区
   一、郡以上都督区
   二、郡以下都督区
   第三节 孙吴都督区
   一、州以上都督区
   二、郡以上都督区
  
   第二章 西晋都督区
   第一节 州以上都督区
   第二节 郡以上都督区
   第三节 郡以下都督区
  
   第三章 东晋都督区
   第一节 州以上都督区
   第二节 郡以上都督区
  
   第四章 南朝宋、齐都督区
   第一节 州以上都督区
   第二节 郡以上都督区
  
   第五章 南朝梁、陈都督区
   第一节 州以上都督区
   第二节 郡以上都督区
  
   第三编 三国诸州郡县沿革
   本编凡例
  
   第一章 曹魏诸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司隶部沿革
   第二节 豫州沿革
   第三节 冀州沿革
   第四节 兖州沿革
   第五节 徐州沿革
   第六节 扬州沿革
   第七节 青州沿革
   第八节 荆州沿革
   第九节 雍州沿革
   第十节 凉州沿革
   第十一节 并州沿革
   第十二节 幽州沿革
   第十三节 梁州沿革
   第十四节 益州沿革
   附 公孙氏所领诸郡沿革
  
   第二章 蜀汉诸州郡县沿革
   益州沿革
   第三章 孙吴诸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扬州沿革
   第二节 荆州沿革
   第三节 交州沿革
   第四节 广州沿革
  
   第四章 三国诸州郡县各断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第一节 曹魏黄初二年、蜀汉章 武元年、孙吴建安二十六年的行政区划
   一、曹魏黄初二年(221)的州郡诸县
   二、蜀汉章 武元年(221)的州郡诸县
   三、孙吴建安二十六年(221)的州郡诸县
   第二节 曹魏景初三年、蜀汉延熙二年、孙吴赤乌二年的行政区划
  
   一、曹魏景初三年(239)的州郡诸县
   二、蜀汉延熙二年(239)的州郡诸县
   三、孙吴赤乌二年(239)的州郡诸县
   第三节 曹魏景元三年、蜀汉景耀五年、孙吴永安五年的行政区划
  
   一、曹魏景元三年(262)的州郡诸县
   二、蜀汉景耀五年(262)的州郡诸县
   三、孙吴永安五年(262)的州郡诸县
  
   第四编 西晋诸州郡县沿革
   本编凡例
  
   第一章 西晋诸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司州沿革
   第二节 兖州沿革
   第三节 豫州沿革
   第四节 冀州沿革
   第五节 幽州沿革
   第六节 平州沿革
   第七节 并州沿革
   第八节 雍州沿革
   第九节 凉州沿革
   第十节 秦州沿革
   第十一节 梁州沿革
   第十二节 益州沿革
   第十三节 宁州沿革
   第十四节 青州沿革
   第十五节 徐州沿革
   第十六节 荆州沿革
   第十七节 扬州沿革
   第十八节 湘州沿革
   第十九节 江州沿革
   第二十节 交州沿革
   第二十一节 广州沿革
  
   第二章 西晋诸州郡县各断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第一节 西晋太康二年(281)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西晋永兴元年(304)的行政区划
  
   第五编 东晋实州郡县沿革
   本编凡例
  
   第一章 东晋实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扬州沿革
   第二节 徐州沿革
   第三节 北徐州沿革
   第四节 兖州沿革
   第五节 豫州沿革
   第六节 青州沿革
   第七节 司州沿革
   第八节 北雍州沿革
   第九节 荆州沿革
   第十节 湘州沿革
   第十一节 江州沿革
   第十二节 梁州沿革
   第十三节 益州沿革
   第十四节 宁州沿革
   第十五节 安州沿革
   第十六节 广州沿革
   第十七节 交州沿革
  
   第二章 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实州郡县行政区划
  
   第六编 南朝宋实州郡县沿革
   本编凡例
  
   第一章 南朝宋实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扬州沿革
   第二节 东扬州沿革
   第三节 南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四节 南徐州沿革
   第五节 南兖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六节 徐州沿革
   第七节 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八节 东徐州沿革
   第九节 兖州沿革
   第十节 豫州沿革
   第十一节 南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十二节 青州沿革
   第十三节 东青州沿革
   第十四节 司州沿革
   第十五节 荆州沿革
   第十六节 郢州沿革
   第十七节 湘州沿革
   第十八节 雍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十九节 江州沿革
   第二十节 梁州沿革
   第二十一节 益州沿革
   第二十二节 宁州沿革
   第二十三节 广州沿革
   第二十四节 交州沿革
   第二十五节 越州沿革
   第二十六节 司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二章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实州郡县行政区划
  
   第七编 南朝齐实州郡县沿革
   本编凡例
  
   第一章 南朝齐实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扬州沿革
   第二节 南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三节 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四节 南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五节 南兖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六节 北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七节 冀州所辖实县沿革
   第八节 青州所辖实县沿革
   第九节 江州沿革
   第十节 广州沿革
   第十一节 交州沿革
   第十二节 越州沿革
   第十三节 荆州沿革
   第十四节 巴州沿革
   第十五节 郢州沿革
   第十六节 司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十七节 雍州所辖实郡沿革
   第十八节 宁蛮府沿革
   第十九节 湘州沿革
   第二十节 梁州沿革
   第二十一节 益州沿革
   第二十二节 宁州沿革
  
   第二章 南朝齐建武四年(497)实州郡县行政区划
  
   第八编 南朝梁实州郡县沿革
   本编凡例
  
   第一章 南朝梁实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江表诸州
   一、扬州沿革
   二、吴州沿革
   三、东扬州沿革
   四、震州沿革
   五、婺州沿革
   六、东嘉州沿革
   七、南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八、江州沿革
   九、西江州沿革
   十、南江州沿革
   十一、豫州沿革
   十二、宁州沿革
   十三、吴州沿革
   十四、高州沿革
   附江表诸实县存考
   第二节 淮南诸州
   一、南兖州所辖实郡沿革
   二、泾州沿革
   三、北兖州所辖实郡沿革
   四、西兖州所辖实郡沿革
   五、南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六、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七、南谯州所辖实郡沿革
   八、晋州沿革
   九、西晋州沿革
   十、东晋州沿革
   十一、湘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二、霍州沿革
   十三、安丰州沿革
   十四、义州沿革
   十五、北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六、安州沿革
   十七、建州沿革
   十八、光州沿革
   十九、朔州沿革
   二十、郢州沿革
   附 淮南诸实县存考
   第三节 淮北诸州
   一、武州沿革
   二、西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三、东徐州沿革
   四、谯州沿革
   五、仁州沿革
   六、睢州沿革
   七、潼州沿革
   八、陈州沿革
   九、青、冀二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南、北二青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一、汴州沿革
   附 淮北诸实县存考
   第四节 河南诸州
   一、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二、滇州沿革
   三、西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四、淮州沿革
   五、殷州沿革
   六、南荆州沿革
   附 河南诸实县存考
   第五节 江汉诸州
   一、鲁州沿革
   二、楚州沿革
   三、华州沿革
   四、荆州沿革
   五、宜州沿革
   六、西荆州沿革
   七、郢州沿革
   八、沙州沿革
   九、隽州沿革
   十、新州沿革
   十一、交州沿革
   十二、梁州沿革
   十三、北新州沿革
   十四、土州沿革
   十五、富州沿革
   十六、洄州沿革
   十七、泉州沿革
   十八、豪州沿革
   十九、巴州沿革
   二十、武州沿革
   二十一、卢州沿革
   二十二、司州所辖实郡沿革
   二十三、南司州所辖实郡沿革
   二十四、应州沿革
   二十五、北郢州沿革
   二十六、定州沿革
   二十七、沙州沿革
   二十八、北江州沿革
   二十九、齐州沿革
   三十、德州沿革
   三十一、湘州所辖实郡沿革
   三十二、雍州所辖实郡沿革
   三十三、宛州沿革
   三十四、宁蛮府沿革
   三十五、郧州沿革
   附 江汉诸实县存考
   第六节 岭南诸州
   一、广州沿革
   二、瀛州沿革
   三、新州沿革
   四、高州沿革
   五、成州沿革
   六、合州沿革
   七、建州沿革
   八、双州(泷州)沿革
   九、崖州沿革
   十、石州沿革
   十一、东宁州沿革
   十二、龙州沿革
   十三、静州沿革
   十四、南定州沿革
   十五、桂州沿革
   十六、庐州沿革
   十七、交州沿革
   十八、兴州沿革
   十九、爱州沿革
   二十、黄州沿革
   二十一、利州沿革
   二十二、明州沿革
   二十三、德州沿革
   二十四、安州沿革
   二十五、越州沿革
   二十六、罗州沿革
   二十七、衡州沿革
   二十八、东衡州沿革
   附 岭南诸实县存考
   第七节 沅湘诸州
   一、湘州沿革
   二、罗州沿革
   三、营州沿革
   四、郴州沿革
   附 沅湘诸实县存考
   第八节 巴汉诸州
   一、北梁州沿革
   二、东梁州所辖实郡沿革
   三、南梁、北巴州沿革
   四、黎州沿革
   五、直州沿革
   六、南洛州沿革
   七、洵州沿革
   八、岐州沿革
   九、绥州沿革
   十、兴州沿革
   十一、北益州沿革
   十二、华州沿革
   十三、巴州沿革
   十四、东巴州沿革
   十五、渠州沿革
   十六、邻州沿革
   十七、万州沿革
   十八、并州沿革
   十九、叠州沿革
   二十、安州沿革
   附 巴汉诸实县存考
   第九节 蜀中(含南中)诸州
   一、益州沿革
   二、东益州沿革
   三、楚州沿革
   四、戎州沿革
   五、信州沿革
   六、新州沿革
   七、青州沿革
   八、江州沿革
   九、泸州沿革
   十、邛州沿革
   十一、西益、潼二州沿革
   十二、绳州沿革
   十三、巂州沿革
   十四、宁州沿革
   十五、南宁州沿革
   附 蜀中(含南中)诸实县存考
  
   第二章 南朝梁中大同元年(546)实州郡行政区划
   一、江表诸州
   二、淮南诸州
   三、淮北诸州
   四、河南诸州
   五、江汉诸州
   六、岭南诸州
   七、沅湘诸州
   八、巴汉诸州
   九、蜀中(含南中)诸州
  
   第九编 南朝陈实州郡县沿革
   本编凡例
  
   第一章 南朝陈实州郡县沿革
   第一节 江表诸州
   一、扬州沿革
   二、吴州沿革
   三、东扬州沿革
   四、缙州沿革
   五、丰州沿革
   六、南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七、南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八、北江州所辖实郡沿革
   九、吴州沿革
   十、江州沿革
   十一、高州沿革
   十二、宁州沿革
   第二节 淮南、淮北诸州
   一、晋州沿革
   二、南兖州所辖实郡沿革
   三、义州沿革
   四、北兖州所辖实郡沿革
   五、南谯州所辖实郡沿革
   六、合州沿革
   七、安州沿革
   八、沅州沿革
   九、冀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南、北二青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一、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二、仁州沿革
   十三、司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四、霍州沿革
   十五、谯州沿革
   十六、元州沿革
   十七、北徐州所辖实郡沿革
   十八、潼州沿革
   十九、豫州所辖实郡沿革
   二十、永州沿革
   二十一、建州沿革
   二十二、朔州沿革
   二十三、光州沿革
   二十四、定州沿革
   二十五、蕲州沿革
   二十六、沔州沿革
   第三节 沅湘诸州
   一、郢州沿革
   二、巴州沿革
   三、湘州沿革
   四、武州沿革
   五、沅州沿革
   六、荆州沿革
   七、南荆州所辖实郡沿革
   八、信州沿革
   第四节 岭南诸州
   一、广州沿革
   二、新州沿革
   三、高州沿革
   四、南合州沿革
   五、罗州沿革
   六、越州沿革
   七、兴州沿革
   八、桂州沿革
   九、东衡州沿革
   十、西衡州沿革
   十一、东宁州沿革
   十二、成州沿革
   十三、静州沿革
   十四、建州沿革
   十五、双州(泷州)沿革
   十六、石州沿革
   十七、南定州沿革
   十八、安州沿革
   十九、龙州沿革
   二十、崖州沿革
   二十一、宜州沿革
   二十二、黄州沿革
   二十三、利州沿革
   二十四、明州沿革
   二十五、交州沿革
   二十六、爱州沿革
   二十七、德州沿革
  
   第二章 南朝陈祯明二年(588)实州郡县行政区划
   一、江表诸州
   二、沅湘诸州
   三、岭南诸州
   附一 后梁政区沿革
   一、雍州所辖实郡沿革
   二、荆州沿革
   三、基州沿革
   四、平州沿革
   五、鄀州沿革
   六、武州沿革
   七、巴州沿革
   八、湘州沿革
   附二 王琳辖区政区沿革
   一、湘州沿革
   二、郢州沿革
   三、巴州沿革
   四、武州沿革
   五、隽州沿革
   六、北新州沿革
   七、土州沿革
   八、富州沿革
   九、洄州沿革
   十、泉州沿革
   十一、豪州沿革
   十二、罗州沿革
  
   第十编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考表
   本编凡例
  
   第一章 《晋书·地理志》司兖豫诸州之部侨州郡县考表
   司州部
   兖州部
   豫州部
  
   第二章 《晋书·地理志》冀幽平并雍凉秦梁益诸州之部侨州郡县考表
   冀州部
   幽州部
   平州部
   并州部
   雍州部
   凉州部
   秦州部
   梁州部
   益州部
  
   第三章 《晋书·地理志》青徐荆湘扬江诸州之部侨州郡县考表
   青州部
   徐州部
   荆州部
   湘州部
   扬州部
   江州部结语
   一、政区建置的增滥现象
   二、政区增置滥置的后果
   三、关于三国两晋南朝政区的若干思考
   四、政治地理之典型案例:东晋南朝地方州镇分析
  
   附录 三国两晋南朝宋齐政区沿革表
   一、三国州郡沿革表
   二、西晋州郡沿革表
   三、东晋实州郡沿革表
   四、南朝宋实州郡沿革表
   五、南朝齐实州郡沿革表
  
   引用文献
   后记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5-02-2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作者:    周振鹤 主编 李晓杰 著              
定价:    160 元    页数:    1133页
ISBN:    978-7-309-10523-0/K.472     字数:    1196千字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开本:     16 开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内容提要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九五”、“十五”、“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周振鹤 主编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在总论外,分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国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五代十国卷提要
   本卷依据相关传世与金石考古资料,全面而系统地逐年复原了五代十国时期(907—959)中原地区先后更替的后梁、后唐(晋王)、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王朝政权与在此期间南北方所出现过的前蜀、后蜀、南平(荆南)、楚(楚王)、吴(吴王)、南唐、吴越、闽(威武、闽王)、南汉(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北汉等十个地域政权的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同时,兼论其时曾存在过的岐王、卢龙(燕王、燕)、赵王、北平王、定难、归义(西汉金山国)、武贞、宁远、邕管(岭南西道)、江西、百胜、高州、新州、静海、殷、湖南及清源等或大或小的各割据政权(势力)的辖区范围的变迁。其中对存在于这一时期诸多纷繁复杂、悬而未决的政区地理相关问题,作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完整的揭示与廓清。
   全卷除绪论与附录外,分为概述编与考证编两大部分。
   概述编系综合考证编的所有结论撰写而成。此编又分为上、下篇,以政权为视角,划分章节进行叙述。上篇析为五章,简述后梁、后唐(晋王)、后晋、后汉及后周等五代所设置的行政区划的沿革;下篇分为十章,略叙前蜀、后蜀、南平(荆南)、楚(楚王)、吴(吴王)、南唐、吴越、闽(威武、闽王)、南汉(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及北汉等十国政权所设置的行政区划的沿革。其中主要涉及这些政权所置节度使(留守)及其属州、直属京(直隶)州(军)的各自辖区的逐年变化。另外,曾与五代十国在不同时期并存过的岐王、卢龙(燕王、燕)、赵王、北平王、定难、归义(西汉金山国)、武贞、宁远、邕管(岭南西道)、江西、百胜、高州、新州、静海、殷、湖南及清源等或大或小的各割据政权(势力)的辖区演变,亦按地域与出现时间附入此编相应各章节之中加以概述。
   考证编系对五代十国时期的政区地理所作的逐年详尽考述,为全卷的重心所在。此编参照唐开元十五道的分野,按地域划分考证区域,以后梁贞明六年(920)为断,将其时所存在的各割据政权(北方:后梁、晋王、岐王、定难及归义;南方:前蜀、荆南、楚王、吴、吴越、闽王及南汉)所辖的高层政区与统县政区的置废分合及其各自辖境的盈缩作了系统而详赡的考订,共计十章,分置于上、下篇之中。此年之前或之后在南北方区域内出现的各割据政权(势力) [北方:卢龙(燕王、燕)、赵王、北平王、西汉金山国及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汉;南方:吴王、威武、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武贞、宁远、邕管(岭南西道)、江西、百胜、高州、新州、静海及后蜀、南平、楚、南唐、闽、殷、湖南、清源] 所辖的政区建置与领域的变动,则纳入上述相应考证区域的章节之中进行论述。
   此外,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本卷还编绘了大量的图表(其中图53幅、表45项),试图从时间与地域上直观而形象地展现论述的结论。
  
  

作者简介



   李晓杰,1965年12月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保管部工作,任助理馆员。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2年度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3年至2004年度任大阪大学文学部COE研究员。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水经注》、中国古代史及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著有《东汉政区地理》(1999)、《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2004)、《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2009)、《疆域与政区》(2011)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摘



   目录
  
   五代十国时期南北各政权与割据势力兴衰示意图表
  
   绪言
   一、本卷研究的学术基础
   二、五代十国时期行政区划单位与层级概说
   三、本卷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本卷的撰写凡例
   五、本卷所附政区图组编绘体例
  
   第一编 五代十国时期政区沿革概述
  
   上篇 五代辖境政区沿革概述
   第一章 后梁[附:岐王、燕王(燕国;含卢龙)、赵王、北平王、定难、归义(含西汉金山国)]
   第一节东都留守(附:崇德军)、宋州宣武军、滑州宣义军、郓州天平军、兖州泰宁军、青州平卢军、徐州武宁军、许州忠武军(匡国军)诸节度使
   第二节 西都留守、陕州镇国军(保义军)节 度使、孟州河阳节度使
   第三节 大安府永平军(佑国军)、同州忠武军(匡国军)、华州感化军、鄜州保大军、延州保塞军(忠义军)、灵州朔方诸节 度使[附:耀州义胜军(崇州静胜军)节 度使、邠州静难军节度使]
   第四节 河中府护国军节 度使[附:晋州定昌军(建宁军)节 度使、潞州匡义军节度使]
   第五节 荆南、山南东道(襄州)、邓州宣化军、安州宣威军诸节 度使
   第六节 魏州天雄军(附:相州昭德军)、邢州保义军、镇州武顺军、定州义武军、沧州义昌军诸节度使
   附:岐王
   燕王(燕国;含卢龙)
   赵王
   北平王
   定难
   归义(含西汉金山国)
  
   第二章 后唐(晋王)
   第一节 汴州宣武军(东都留守)、宋州归德军(宣武军)、滑州义成军(宣义军)(附:郑州)、郓州天平军、兖州泰宁军、青州平卢军、徐州武宁军、许州忠武军(匡国军)诸节度使
   第二节 东都(洛京)留守、陕州保义军(镇国军)节 度使、孟州河阳节度使
   第三节 西京留守(大安府永平军)、耀州顺义军(崇州静胜军)(附:耀州)、同州匡国军(忠武军)、华州镇国军(感化军)、邠州静难军、鄜州保大军、延州彰武军(忠义军)、灵州朔方诸节度使
   第四节 山南东道(襄州)、邓州威胜军(宣化军)、安州安远军(宣威军)诸节度使
   第五节 北京(西京、北都)留守(太原府河东)、潞州安义军(昭义军)、河中府护国军、晋州建雄军、云州大同军、应州彰国军、朔州振武军诸节度使[附:丰州天德军都团练防御使
   (节度使)]
   第六节 兴唐府(魏州)天雄军[东京(邺都)留守]、邢州安国军、镇州成德军(北都留守)、定州义武军、沧州横海军、幽州卢龙、新州威塞军诸节度使
   第七节 凤翔节度使、泾州彰义军节度使
   第八节 剑南西川、剑南东川、遂州武信军、夔州宁江军(附:夔州、忠州、万州、云安监)、山南西道(附:凤州)、利州昭武军、阆州保宁军、洋州武定军、凤州武兴军、秦州雄武军、黔州武泰军诸节度使
   附:潭州武安军、朗州武贞军(武平军)、桂州静江军诸节度使
  
   第三章 后晋
   第一节 汴州宣武军(东京留守)(附:郑州)、宋州归德军、滑州义成军、郓州天平军(附:曹州威信军)、兖州泰宁军、青州平卢军(附:青州、登州、莱州、淄州)、徐州武宁军、许州忠武军(附:陈州镇安军)诸节度使
   第二节 东都(西京)留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孟州河阳军节度使
  
   第三节 西京留守(京兆府晋昌军)(附:金州怀德军、耀州)、同州匡国军、华州镇国军、邠州静难军、鄜州保大军、延州彰武军、灵州朔方诸节度使
   第四节 山南东道(襄州)(附:复州、襄州)、邓州威胜军、安州安远军(附:安州)诸节度使
   第五节 北京留守、潞州昭义军、河中府护国军、晋州建雄军、云州大同军、应州彰国军、朔州振武军诸节度使
   第六节 兴唐府(广晋府)天雄军(邺都留守)(附:贝州永清军、相州彰德军、澶州镇宁军)、邢州安国军、镇州成德军(恒州顺国军)、定州义武军、沧州横海军、幽州卢龙、新州威塞军诸节度使
   第七节 凤翔、泾州彰义军、秦州雄武军诸节度使(附:凤州)
  
   第四章 后汉
   第一节 东京留守(附:郑州)、宋州归德军、滑州义成军、郓州天平军、兖州泰宁军、青州平卢军、徐州武宁军、许州忠武军诸节度使
   第二节 西京留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孟州河阳节度使
   第三节 京兆府永兴军(晋昌军)(附:耀州)、同州匡国军、华州镇国军、邠州静难军、鄜州保大军、延州彰武军、灵州朔方诸节度使
   第四节 山南东道(襄州)、邓州威胜军、安州安远军诸节度使
   第五节 北京留守、府州永安军(附:府州、胜州)、潞州昭义军、河中府护国军、晋州建雄军诸节度使
   第六节 大名府(广晋府)天雄军、贝州永清军、相州彰德军、澶州镇宁军、邢州安国军、镇州成德军、定州义武军、沧州横海军诸节度使
   第七节 凤翔节度使、泾州彰义军节度使
  
   第五章 后周
   第一节 东京留守(附:郑州)、宋州归德军、滑州义成军、郓州天平军(附:滨州)、曹州彰信军、兖州泰宁军(附:兖州、沂州、密州)、青州平卢军、徐州武宁军、许州忠武军、陈州镇安军诸节度使
   第二节 西京留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孟州河阳节度使
   第三节 京兆府永兴军(附:耀州)、同州匡国军(附:同州)、华州镇国军(附:华州)、邠州静难军、鄜州保大军、延州彰武军、灵州朔方诸节度使
   第四节 山南东道(襄州)节度使、邓州武胜军(威胜军)节度使(附:安州安远军节度使、安州、申州、蕲州、黄州、汉阳军)
   第五节 府州永安军(附:府州、胜州)、潞州昭义军、河中府护国军、晋州建雄军诸节度使(附:代州静塞军节度使、汾州宁化军节度使)
   第六节 大名府天雄军(邺都留守)(附:贝州永清军)、相州彰德军、澶州镇宁军、邢州安国军、镇州成德军、定州义武军、沧州横海军诸节度使(附:莫州、瀛州、雄州、霸州)
   第七节 凤翔、泾州彰义军、秦州雄武军诸节度使
   第八节 扬州淮南、寿州忠正军、庐州保信军诸节度使
  
   下篇 十国辖境政区沿革概述
  
   第六章 前蜀
   第一节 直隶地区、梓州武德军(剑南东川、梓州天贞军)节度使、遂州武信军节度使、雅州永平军节度使
   第二节 金州雄武军(附:巴渠开都团练观察使)、夔州(暨忠州)镇江军、黔州(暨涪州)武泰军诸节度使
   第三节 山南(兴元府天义军)、利州昭武军(利阆、利州都团练观察使)、洋州武定军、秦州天雄军、凤州武兴军诸节度使
  
   第七章 后蜀
   第一节 直隶地区、梓州武德军(剑南东川)节度使、遂州武信军节度使、雅州永平军节度使
   第二节 夔州宁江军节度使、黔州武泰军节度使
   第三节 山南、利州昭武军、阆州保宁军、源州武定军、凤州(凤州威武军)、秦州雄武军诸节度使[附:凤翔(岐阳军)节度使、果州永宁军节度使]
  
   第八章 南平(荆南)
   荆南节度使
  
   第九章 楚国(楚王)(附:武贞、宁远、湖南)
   第一节 潭州(长沙府)武安军节度使、朗州永顺军(武贞军、武顺军、武平军)节度使[附:楚王(国)羁縻州]
   第二节 桂州静江军节度使、容州宁远军节度使
   附:武贞
   宁远
   湖南
  
   第十章 吴国(吴王)(附:江西、百胜)
   第一节 直隶地区(扬州淮南节度使)(附:泗州静淮军节度使)、寿州(暨濠州)清淮军节度使、庐州德胜军节度使(庐州都团练观察使)
   第二节 金陵府(昇州、江宁府)(暨润州)镇海军节度使、宣州宁国军节度使(附:宣州都团练观察使)
   第三节 鄂州武昌军节度使(鄂岳都团练观察使)
   第四节 洪州镇南军、抚州昭武军、江州奉化军、虔州百胜军诸节度使
   附:江西、百胜
  
   第十一章 南唐(附:清源)
   第一节 直隶地区一、寿州清淮军节度使、濠州观察使(濠州定远军节度使)、庐州德胜军节度使、舒州永泰军节度使
   第二节 直隶地区二、润州镇海军节度使、宣州宁国军节度使、池州康化军节度使
   第三节 鄂州武昌军节度使
   第四节 洪州镇南军(直隶地区三)、抚州昭武军、江州奉化军、饶州安化军(永平军)、虔州百胜军诸节度使
   第五节 潭州武安军节度使、建州永安军(忠义军)节度使(附:福州威武军节度使、朗州武平军节度使)
   附:清源
  
   第十二章 吴越
   第一节 杭州镇海军、苏州中吴军、湖州宣德军诸节度使
   第二节 越州镇东军、温州静海军、婺州武胜军、福州彰武军(威武军)诸节度使
  
   第十三章 闽国(闽王)(含威武;附:殷国)
   第一节 直隶地区(福州威武军节度使)
   第二节 建州镇武军(镇安军)节度使
   附:殷国
  
   第十四章 南汉(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附:邕管、新州、高州、静海)
   第一节 直隶地区(广州清海军节度使暨琼州管内招讨游奕使)、祯州节度使、韶州雄武军节度使(附:齐昌府兴宁军节度使)
   第二节 容州宁远军节度使、邕州建武军节度使(附:桂州静江军节度使)
   第三节 交州刺史
   附:邕管(岭南西道节度使)
   新州
   高州
   静海
  
   第十五章 北汉
   第一节 直隶地区
   第二节 雁门节度使、汾州节度使
  
   第二编 五代十国辖境政区考证
  
   上篇 北方政权辖境政区沿革
  
   第一章 后梁(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辖境政区沿革(上)
   第一节 东都(东京)留守(汴州宣武军节度使)(附:崇德军)
   第二节 宋州宣武军(归德军)节度使
   第三节 滑州宣义军(义成军)节度使(含郑州)
   第四节 郓州天平军节度使[附:曹州威信军(彰信军)节度使、滨州]
   第五节 兖州泰宁军节度使(含兖州、沂州、密州)
   第六节 青州平卢军节度使(含青州、登州、莱州、淄州)
   第七节 徐州武宁军节度使
   第八节 许州匡国军(忠武军)节度使(附:陈州镇安军节度使)
   第九节 西都(洛京、东都、西京)留守
   第十节 陕州镇国军(保义军)节度使
   第十一节 孟州河阳节度使
  
   第二章 后梁[承岐王(部分区域);暨晋王(部分区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辖境政区沿革(下)
   第一节 大安府(京兆府)永平军(佑国军、晋昌军、永兴军)节度使(西京留守)
   第二节 崇州(耀州)静胜军(义胜军、顺义军)节度使(含耀州)
   第三节 同州忠武军(匡国军)节度使(含同州)
   第四节 华州感化军(镇国军)节度使(含华州)
   第五节 邠州静难军节度使
   第六节 鄜州保大军节度使
   第七节 延州忠义军(保塞军、彰武军)节度使
   第八节 灵州朔方节度使
   第九节 河中府护国军节度使
   第十节 晋州建宁军(定昌军、建雄军)节度使
   第十一节 山南东道(襄州)节度使(含复州、襄州)
   第十二节 邓州宣化军(威胜军、武胜军)节度使
   第十三节 安州宣威军(安远军)节度使(含安州、申州;附:汉阳军)
  
   第三章 晋王[暨后梁(部分区域)、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附:北汉]辖
   境政区沿革(上)
   第一节 太原府河东节度使[西京(北都、北京)留守][附:代州静塞军节度使、汾州宁化军节度使、府州永安军节度使(含府州、胜州)]
   附:北汉
   第二节 潞州昭义军(安义军、匡义军)节度使
   第三节 云州大同军节度使(附:应州彰国军节度使)
   第四节 朔州振武军节度使
   第五节 丰州天德军节度使(都团练防御使)
  
   第四章 晋王[承后梁(部分区域)、卢龙(暨燕王、燕国)、赵王、北平王;
   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辖境政区沿革(下)
   第一节 魏州[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天雄军节度使[东京(邺都)留守][含贝州永清军节度使;附:相州昭德军(彰德军)节度使(含澶州镇宁军节度使)]
   第二节 邢州安国军(保义军)节度使
   第三节 镇州(真定府、恒州)成德军(武顺军、顺国军)节度使[北都(中京)留守]
   第四节 定州义武军节度使
   第五节 沧州横海军(义昌军、顺化军)节度使
   第六节 幽州卢龙节度使(含新州威塞军节度使、莫州、瀛州;附:雄州、霸州)
  
   第五章 岐王[暨后唐、后晋、后汉(部分区域:暨后蜀)、后周]、定难、归义
   (承西汉金山国)辖境政区沿革
   第一节 凤翔(岐阳军)节度使(附:陇州保胜军节度使)
   第二节 乾州威胜军节度使
   第三节 泾州彰义军节度使
   第四节 夏州定难军节度使
   第五节 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暨西汉金山国)
  
   下篇 南方政权辖境政区沿革
  
   第六章 前蜀[承岐王(部分区域);暨后唐、后蜀(部分区域: 暨后晋、后周)]辖境政区沿革
   第一节 直隶地区(剑南西川节度使)
   第二节 梓州武德军(天贞军)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
   第三节 遂州武信军节度使
   第四节 雅州永平军节度使
   第五节 金州雄武军节度使(含巴渠开都团练观察使、金州怀德军节度使、金州)
   第六节 忠州(暨夔州)镇江军(含夔州宁江军)节度使(含夔州、忠州、万州、云安监)
   第七节 山南(西道)(兴元府天义军)节度使
   第八节 利州昭武军节度使(利阆节度使、利州都团练观察使)(附:阆州保宁军节度使、果州永宁军节度使)
   第九节 洋(源)州武定军节度使
   第十节 凤州武兴军节度使[含凤州(威武军)节度使、凤州]
   第十一节 秦州天雄军(雄武军)节度使
   第十二节 黔州(暨涪州)武泰军节度使
  
   第七章 荆南(暨南平)、楚王(暨楚国、南唐、南汉、湖南)辖境政区沿革
   第一节 荆南节度使
   第二节 潭州(长沙府)武安军节度使
   第三节 朗州永顺军(武贞军、武顺军、武平军)节度使
   附: 楚王(国)羁縻州
   第四节 桂州静江军节度使
   第八章 吴国[承吴王、江西、百胜;暨南唐(部分区域: 暨后周)]辖境政区
   沿革第一节 直隶地区(扬州淮南节度使)[含泗州静淮军节度使、濠州定远军节度使(濠州观察使)]
   第二节 濠州(暨寿州)清淮军(忠正军)节度使
   第三节 庐州德胜军(保信军)节度使(含庐州都团练观察使;附:舒州永泰军节度使)
   第四节 金陵府(昇州、江宁府)(暨润州)镇海军节度使(含直隶地区)
   第五节 宣州宁国军节度使(含宣州都团练观察使、池州康化军节度使)
   第六节 鄂州武昌军节度使(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含蕲州、黄州)
   第七节 洪州镇南军节度使(直隶地区)[含抚州昭武军节度使、江州奉化军节度使、饶州永平军(安化军)节度使]
   第八节 虔州百胜军节度使
  
   第九章 吴越、闽王(承威武;暨闽国、殷国、南唐、吴越、清源)辖境政区沿革
   第一节 杭州镇海军节度使(含湖州宣德军节度使)
   第二节 苏州中吴军节度使
   第三节 越州镇东军节度使(含温州静海军节度使、婺州武胜军节度使)
   第四节 福州威武军节度使(直隶地区)[含福州威武军(彰武军)节度使;附:建州镇安军(镇武军)节度使、建州永安军(忠义军)节度使、泉州清源军诸节度使]
  
   第十章 南汉[承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宁远、楚王(部分区域)]、静海[暨南汉(部分区域)]辖境政区沿革
   第一节 直隶地区[广州清海军节度使暨琼州管内招讨游奕使(含齐昌府兴宁军节度使)]、祯州节度使、韶州雄武军节度使
   第二节 容州宁远军节度使
   第三节 邕州建武军节度使(岭南西道节度使)
   第四节 静海军节度使暨安南都护府
  
   附录
   一、 政区示意图
   Ⅰ. 总图
   Ⅱ. 区域图
   二、 政区沿革表
   Ⅰ. 五代十国方镇建置沿革表
   Ⅱ. 五代十国时期政区沿革表
   Ⅲ. 五代十国时期“军”建置沿革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