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27阅读
  • 15回复

[历史与人文景观]圣尼古拉大教堂——所有哈尔滨人难忘的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4-07
圣尼古拉大教堂——所有哈尔滨人难忘的痛
       圣尼古拉大教堂,俗称“喇嘛台”,亦称中央寺院,教堂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圣母帡幪节(10月13日),落成于光绪二十六年的降生月5日(12月17日)。这座教堂是哈尔滨历史上最宏伟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几座比较重要的东正教教堂之一。

  修建者用城市主保圣徒尼古拉·米尔里基斯基圣徒的名字命名教堂,用虔诚的信仰盼望上帝能够降福于这座松花江畔的小渔村。
这座豪华、雄伟和富有想像力的教堂,属俄罗斯即旧沃洛哥托夫斯基式(古典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面积393.46平方米。受俄罗斯木结构帐篷顶和俄罗斯北方教堂影响,醒目的尖屋顶和北方的自然景色与周围的建筑群非常调和。中央大圆顶上矗立钢制镀金大十字架,5个帽顶的帐篷顶教堂和多变的造型、别致的钟楼、精美的台阶、雕花的窗子,堪称美丽、庄严而雄伟。
教堂的设计图纸选自于由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的哈尔滨大教堂竞赛中教会建筑设计师鲍达耶夫斯基的方案

  教堂全部采用木构架井干式构成,在教堂的内部围成了巨大的穹顶空间,外部运用俄罗斯民间的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成为墙体,墙体交叉之处,圆木相互咬合,这种连接的形式完全暴露,显示出清晰的结构特征,透出粗犷豪放的气质。主入口处有双向室外木楼梯,覆以双坡顶篷,中部交叉成焰心状尖拱,拱心饰以精致的木刻花饰楼梯,栏杆及栏板同样饰以精美的雕刻;主入口上层为耸起的钟楼,四面透空,覆盖陡峭的四坡顶,正中穿插坡度稍缓的双坡屋顶,下悬一口大钟,两侧各悬挂几口小钟。每当铿锵的钟声响起的时候,袅袅余音一定会随着正脊耸立的三个小“洋葱头”屋顶飘向空中。这三个并排而立的“洋葱头”顶饱满圆润,形态优美。建筑正中耸起向内收缩的八面体鼓座,南北两侧次要入口上方穿插以双坡屋顶,山花板饰以精致的雕刻。八面体鼓座之上是一段略有放开的过渡结构,在此之上耸立高高的帐篷顶在帐篷顶基部呈十字形穿插四个焰心形尖拱,与主入口上方的尖拱相呼应。在帐篷顶的端部又接一个小“洋葱头”顶,使屋顶的形态更加丰满,同时也起到了统一和协调其他几个“洋葱头”的作用,使整个建筑造型完美匀称。

  教堂处于城市的中心,为了使来自不同方向的人都能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因而采用了近似于希腊十字的八角形布局,教堂东面明显突出为祭坛位置,西为主入口,南北两侧均略凸出作为次入口。十字架和洋葱头矗立在教堂顶端,鼓座变细和加长与帐篷顶相联结。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以其艺术造型之美和镶嵌精致纤巧,成为世界卓越建筑作品之一。
 主持教堂建设的是毕业于俄罗斯最古老建筑学府圣彼得堡民用工程师学院(今天的圣彼得堡国立建筑设计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工程师阿列克谢伊克列门奇耶维奇·列夫捷耶夫,建造教堂的木材并没有采用临近的西伯利亚森林的木材,而是选择了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加拿大运来更为优质的红松,教堂内部巨大的圣像壁和一系列的装饰品是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加工而成,钟楼上的七口大钟是出自俄罗斯著名的造钟圣地秋明。有一位不知道的大师严格的遵从了古罗斯圣像创作的原则创作了圣像壁上巨大的圣徒尼古拉的画像,圣像壁上其他作品则由则由著名画家格鲁辛科用了数月时间才最终完成的。礼拜堂里圣所由俄国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生用坚木做材料制作,雕刻精美,圣所正门为圣书“最后的晚餐”。正门前的圣母像和正殿东方外部的壁画是俄国古画家、皇室审查员古尔希·齐文科所作,壁画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在尼古拉圣像像下面镶嵌着奠基仪式纪念铜牌,镌:“尼古拉皇帝即位六年,清国皇帝光绪二十五年,创造世界七四○七年,基督诞生一八九九年十月一日,于大藏大臣怀特、铁路建设局长尤格维奇,在松花江市街,托铁路守备队附司祭之福,建设技师列夫捷耶夫立此牌。”
 虽然哈尔滨被外国侨民们认为是新圣彼得堡,但最早的城市规划设计却脱胎于莫斯科,和巴黎一样是由一个原点辐射出大蜘蛛网,这是一种典型的欧洲城市规划设计手法。教堂被置于松花江附近高岗上的最高处,同时以教堂为原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北辐射出六条马路,使大教堂成为了整座城市街道的汇聚点,赋予哈尔滨一个心理和视觉上的中心。

  在20世纪第一年完成的这座庄重典雅的宗教建筑精品——圣·尼古拉教堂之后,教堂广场的周围陆续修建了以恢宏凝重著称的中东铁路管理行政中心大楼,以舒展迷人造型闻名的哈尔滨车站,以恬静温馨享誉的铁路局高级官员私邸,以儒雅俊逸招徕顾客的秋林洋行和以妩媚浪漫、梦幻城堡般吸引做弥撒归来教徒的莫斯科商场等等著名建筑。至此,教堂广场及圣尼古拉大教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心。站在教堂的台基上,西侧有莫斯科商场红色穹顶的呼应;东侧与远处秋林商行银灰色的穹顶相对;而北侧与优美舒展的哈尔滨火车站遥遥相望。这座精致玲珑的八面体教堂,其尖尖的帐篷顶,小巧的“洋葱头”以及阳光下变幻迷离的光影是如此的迷人,在任何角度观赏建筑都会获得良好的景观。
教堂的塔尖标定的点,本来可以跨越时代的天空,将城市记忆代代相传,但这个可能最终被彻底斩断了。这样一座堪称精品的建筑,文革期间被拆毁了。

  “1966年8月23日是个秋阳浮躁的日子。”1964年8月毕业到哈尔滨工作的徐景璋在他的《怀念喇嘛台》中这样描述:我意识到它再也不会走进我们的画纸了,便坐在国际旅行社门前的道牙子上看红卫兵拆教堂,也算送它上路吧!喇嘛台虽是一座木结构建筑,但是构致严谨,十分坚固。尽管红卫兵爬上了屋顶和那几个“洋葱头”,也只能摇旗呐喊,折腾了好长时间也没能将十字架拆掉。喇嘛台周围人越聚越多,大多是围观群众,将南来北往的有轨电车全阻住了。红卫兵有些着急了,有人喊"用火烧",也有人叫"用坦克撞",秩序乱成了一锅粥。正在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开来一辆消防车,停靠在教堂东面,云梯支起来了,有人用钢缆将十字架缚在云梯上,又折腾了一阵子终于将十字架掀下来。红卫兵们一阵欢呼。天色向晚,人们逐渐散去,那教堂还没被拆除,红卫兵还得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第二天早晨,我特地到喇嘛台看看,它只剩下残墙断檩了。喇嘛台就这样消失了。随后,"东方莫斯科"也逐渐被肢解,现在只剩下残鳞败羽了。

       2015年6月29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市长宋希斌主持召开了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5年第2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红军街沿线及火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并提到恢复圣尼古拉大教堂这个标志性地标。

  可是消失了的东西从来不会再回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4-07
清平乐
(或曰 清平不乐)
绿茵芳草
鸽哨楼间绕
天外飞来风景岛
异国清香袅袅

当年浩劫狂潮
片砖寸草难逃
一瞬翻为平地
空街怅望云飘


中学时代在报纸上看到的
一首哀怨尼古拉教堂的词
作者故意选择了“清平乐”这一词牌
括号内文字亦为作者所加
至于原词
我想我没有记错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4-07
几年前央视拍过纪录片
<<圣尼古拉大教堂传奇>>
我上传到土豆上了
等我凑够50帖
链给大家看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4-07
我国文物历经磨难,浩劫无数,如今留存下来的文物还能傲视天下,实属不易。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4-07
重建可以啊。历史每天都是起点。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4-07
回 江南烟雨 的帖子
江南烟雨:我国文物历经磨难,浩劫无数,如今留存下来的文物还能傲视天下,实属不易。 (2017-04-07 12:50) 

文物遗存太多了,毁都毁不完
但是存留下来的古建筑数量,相对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连巴掌大的小国都不如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04-08
回 schwa 的帖子
schwa:文物遗存太多了,毁都毁不完
但是存留下来的古建筑数量,相对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连巴掌大的小国都不如 (2017-04-07 15:36) 

中国传统建筑,土木结构,所以使用一定年限后,就是拆除重建。

福州有乌塔白塔罗星塔,80年代游客还能上去,现在全部不让上去了。表面上看是文物保护,实际使用功能已经没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04-08
土木结构很容易烂掉吧,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04-08
当时有没有大规模拆清真寺啊,要是拆了现在刚好就被沙特补上了,政府也帮着修,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7-04-08
逻辑很重要,混淆没意思。




另外,文革拆得猛,但改革开放后拆得多。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7-04-08
回 youfenyu 的帖子
youfenyu:中国传统建筑,土木结构,所以使用一定年限后,就是拆除重建。
福州有乌塔白塔罗星塔,80年代游客还能上去,现在全部不让上去了。表面上看是文物保护,实际使用功能已经没了。 (2017-04-08 07:37) 

结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正相反,土木建筑不怎么需要拆除重建
现存那些千年以上的木结构建筑,都是历代递修的
这块是宋,那块是明清,还有现代补换的材料
不存在原封不动保存下来的

相比之下,欧洲的高古建筑
除了南欧之外也不是很多
但近代建筑比比皆是
更不用说同是土木建筑的日本了
中国明清建筑虽然是土木
但保存难度并不高
主要还是在于人为破坏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7-04-08
回 schwa 的帖子
schwa:结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正相反,土木建筑不怎么需要拆除重建
现存那些千年以上的木结构建筑,都是历代递修的
这块是宋,那块是明清,还有现代补换的材料
.......(2017-04-08 21:42)嬀/color]

你现在哪去弄那些木料。现在的檩子都细成什么样了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7-04-09
也不能说是所以哈尔滨人难忘的痛,不是所有哈尔滨人认为应该保留圣尼古拉大教堂。
小号:云中城堡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7-04-10
这种殖民者强奸的产物,拆就拆里吧,何必再复建。
留下的,可以保护,但也没有必要夸耀。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7-04-10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7-04-10
回 fenghua25 的帖子
fenghua25:你现在哪去弄那些木料。现在的檩子都细成什么样了 (2017-04-08 22:09) 

我可没说过现在要用一样的尺寸、一样的树种来修缮
明清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