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有理性,没人性,大约就是如此了。
表面上这种制度非常完善,一切在理性在支撑。
但是,很简单,你是教育部一名在人性上反对精日的副部长(事务官),现在部长是一名精日份子,他所在的党派也是精日党,要求你把教科书全方面美化日本。你改还是不改?
说理性,改,反正自己不担责 ..
(2018-05-26 10:38) 
选举是精英政治的象征,在一个选举制度成熟的地区,政务官偏航的可能性极小。
政务官本身就是代表上位阶层利益,来与下位阶层利益互相妥协的论政代表。因而政务官不可能为了讨好选民而去无条件执行选民的所有利益诉求,这和他所代表的阶层是有很大的矛盾的。
如果说政务官的决策出现了重大的政治性失误,那么问题的根源应当归咎于其所代表或接触的利益阶层出现了思想紊乱,从而导致两个阶层间的利益妥协无法正常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住自己个人团体的利益,政务官必然会倒向两个阶层中的一个。向上位倒就是威权,向下位倒就是民粹。
在这种非正常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官制度都会导致偏航。因为这个地区的社会阶层逐渐步入混乱状态,除非出现大革命或者强力改革重塑社会形态,否则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都会不可避免的崩溃。
这种历史现象中国人应该是见的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都自我崩溃重塑不知多少次了,认知与实践都是非常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