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是看看铁路系统的,突然就发现牙克石市非常大,就看了一下他下面的
区划设置。这一看,这个牙克石市,就非常接近我心目中理想区划的模式了。
牙克石下属的镇,是由县辖区演变而来的(旗辖区后改蒙古语
努图克后改镇),所以他的镇的辖区规模是相当大的。
牙克石现在管辖6街10镇。最小的镇管辖的面积也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这个是符合我对寒带地区林业区域管理面积的心理预期的(我预期是2-4个600平方公里单位,部分大的还能更大)按照我的理想镇中心地区应该城市化,这样就可以聚居在一起,实际上他现在是没完全做到,所以按照管理需要分为2个社区。另外他每个镇都是一个林业局管理,有的还有农场。这个跟我的设想其实是一致的,农业地区组合成一个大型农场或森工企业,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土地不在社区范围内。另外这个交通我也很满意,从市政府到每个乡镇都有铁路,这个是非常好的,我个人认可的也是铁路。不一定要高速铁路的,普速单轨铁路也很好。
按照我的理想其实是这样的:1.整体在民政上是分为小区-社区-镇三个层次。小区负责居住,社区负责生活,镇负责经济。在经济上则分为管理区-镇或大型公司-镇,这样两个层次。他这个最复杂的镇可能是有农牧场,有林场,有煤矿。这样的其实在经济上是一个农场管理局,一个林业管理局,一个煤矿管理局这样的。在民政上,如果采用5层建筑的模式的话,因为人口有限,每个一个社区就够了。现在都是用低层建筑,而且聚居的也不够,这个可以用社区派出居民点办事处的模式来实现。当然现状在行政序列上,一般都是分两个社区的。比如乌尔旗汉镇,现状分为乌林社区、乌政社区、煤安社区、煤祥社区,西五旗村,四个社区一个村。其实乌林、乌政是镇上的也是林业局的;煤安、煤祥是煤矿的;西五旗是个独立的小乡有一定的农牧业。如果按照我的理想,就可以设置三个社区,乌林社区(另设乌政办事处)、煤安社区(另设煤详办事处)、西五旗社区。如果四五旗村办不下去的话可以合并到乌林社区,组建乌林社区西五旗办事处这样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就能按照社区配置相应的生活设施了,比如每一个社区都要一所小学、一所卫生室或者一级医院,一所养老院等等。2.城市部分按我的理想应该是合并为一个街道,现在的每个街道合并为一个社区,同样的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居民点办事处。如果经济管理比较麻烦的,可以另外设置经济管理单位。也就是现在的六个街道整合为6个社区,现在每个街道下管辖的2-3个社区,设置为1-2个办事处。将来的话其实是可以直接取消的,城市地区相对来说居住还是比较集中的。3.综合起来如果按照我的理想的设置方法,牙克石的
行政区划是这样的:
牙克石街道(6个社区)、免渡河等十个镇(每个镇根据实际情况1-3个社区、农场局、林业局、矿业局按需设置,实行政企分离的制度)
至于具体的土地划分,除六个街道重组为一个街道外,按照现状就可以了。
具体可以参考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9%99%E5%85%8B%E7%9F%B3%E5%B8%82?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这个我又思考和核实了一下,真要按我心目中来分的话,牧原镇也应该撤销,另外伊图里河和图里河需要合并,塔儿气和绰河源也需要合并。前者是因为郊区没必要单列,浪费行政资源,后者是因为1千平方公里还是不行,将来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估计不能撑起一个社区。还是2400平方公里以上比较好一些。
这样的话,1街8镇,9个行政区够用了。
至于有人提出按人口平均,或许在控制下级规模上有一定意义,但是根本就不行。无法制定确切合理的标准。底层区划按面积为主制定是最合适的,其次是按人口。
这个首先社区得做成标准社区,这个是死的,就是现在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当然在农村可能要大一些,但是生活圈的概念是不应该变的。在此基础上,上级就是按照面积和至少一个社区至多15个社区来制定。
牙克石的6个街道就是6个生活社区,因此就应该改为6个社区,其余的问题通过社区下的配置来解决。按照管理现状,外扩600平方公里和合并近郊牧原镇应该选择一个,综合考虑还是合并牧原镇比较合适。所以设置1街8镇9个行政区就够了。
至于说大小的问题,个人认为如果采用市直接管镇制度的话,一个市也就是管15个左右下级,他现在该设9个行政区,不足一个地级市的规模,但是也算比较大的了。
整个呼伦贝尔市的话,我个人觉得拆成5个直接管镇的市应该比较合适:海拉尔、陈巴尔虎、鄂温克一个;满洲里、新左、新右一个;根河、额尔古纳一个;牙克石、鄂伦春一个;阿荣、莫旗、扎兰屯一个。这样五个够了
[ 此帖被youyuan在2023-12-04 19: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