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乡镇制度是建国后才泛滥的,县里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程度非常低、交通也不便。县辖区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取代乡镇,而是充当县与乡镇之间的“中间人”,只是这个“中间人”如同“地区行署”,和管辖的乡镇合并了,变成了县直接管辖的乡镇。
(2024-10-17 16:28)
看看清末民初的乡镇规模,设置县辖区后的乡镇规模,撤销县辖区后的乡镇规模
清末民初的乡镇延续的是传统乡镇,一个县一般来说仅设几个乡镇与城厢(关)区域,一般不超过10个,多数只有3-5个
民国改制后,一般来说少则2、30个乡镇,多则上百个乡镇,因此设县辖区进行管理
本朝初期接手民国县、区(镇)、乡(镇)、村后并没有大改,后来搞公社化运动,从最初的大公社(县辖区改制)模式到后来的小公社模式(乡镇改制)就变化不大。
等到80年代恢复县辖区-乡镇两级再到取消县辖区,各地变化就多了
1、县辖区整体改制大乡镇,小乡镇改设管理区、片区;然后逐步撤销管理区、片区。(以广东为典型)
2、直接取消县辖区,原小乡镇全面升级。这几年才开始逐步搞乡镇合并(以云贵川为典型)
3、撤销县辖区,进行乡镇合并,通过几轮(一般是3轮,第一轮撤区并乡,第二轮乡镇合并,第三轮撤乡改并镇街)合并后多数乡镇恢复到了原县辖区规模。(以浙江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