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张放鸣 杨颖 文/摄]
早就听说在中国大地上有几个以余姚命名的村落,它们分别在陕西户县的涝店镇、上海南汇区的新港镇、湖北武汉市的新洲区、贵州黔西县的林泉镇等。这当中只有陕西户县与上海南汇的余姚村与我们余姚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余均是偶然的巧合。而陕西户县的余姚村,因其与余姚有着深远而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更让人感到好奇和牵念。本月中旬,在市名城名贤研究会与本报的联合策划下,特派记者和文史专家专程赶赴千里之远的陕西作了实地采访。
在汽车开往户县的公路上,司机告诉说,就在我们到达咸阳的前一天,这里下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沙尘暴。难怪,与山清水秀的江南相比,整个渭河流域看上去就显得灰头土脸了。但当我们的车子拐入通往涝店镇的路上时,没开多久,一块立在三岔路口的牌子上,“余姚村”几个清晰的大字还是赫然跳入了我们的眼帘。
进得村里,好不容易找到了村委会主任严稳定的家。他一见我们,真像是见着了老家的亲戚,——那是八百多年未见的亲戚。严主任一通电话打下来,一转眼,他家里陆陆续续地赶过来一大帮人,除了一二个年轻的村干部外,一色儿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老人怀旧,老人知道的事儿也多。接着,老人们就说叨开来,尽管我们听得很认真,但对满口的陕西话不禁面呈难色,这些余姚人的后裔哪里还有半点“郎哉”的影子。好在一时半刻下来,相互之间倒也逐渐地沟通起来。我们捧出了专门带去的关于余姚的书籍:什么《姚江风情》、《余姚乡情》,什么《思想的渡口》、《余姚历史上的今天》,等等。我们说,这些书全是送给你们的,于是他们就笑得合不拢嘴,纷纷你一本我一本地拿了起来,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很快,他们也拿来了三年前精心编撰的《余姚村志》。
傍晚时分,严稳定主任怕我们在西北农村的大炕上睡不习惯,借来一辆车子亲自送我们去了县城。许多人都知道,户县是一个以农民画闻名全世界的县。在第二天一早约定的时间里,严主任又赶来县城接我们回村里。在村口,已有四五个村干部迎候着了。接下来,主客一干人马,在这麦苗青青、油菜花黄的季节里,村里村外地转了开来。
这是一个整齐划一的大村,村子里,浇上水泥的道路纵横交错。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他们的砖瓦厂、纸箱厂,也参观了余姚村医疗站、余姚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余姚村小学;在村中心的“余姚村”碑前,我们还为众多的村民合了影。
通过两天的实地采访和对有关资料的掌握、解读,我们终于对这个千里之遥的余姚村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以严姓为主(占百分之八九十)的古村落,现有六百五十多户人家,共二千六百多人。余姚村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她地处关中腹地的渭河古道,地势平坦,道路四通八达,东距西安40公里,南临户县县城20公里,西连源于秦岭、流入渭河的涝河,北面可通渭河大桥。两河之水,为余姚村北广袤滩地上滋润出一片翠绿;两河大堤,呵护着余姚村以及她的子民。余姚村是一个以农为主的村子,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另外还种一些辣椒和大蒜。但在以往,出产要远比现在丰富得多,除上述外,粮食还有豌豆、大豆、谷子、青稞、荞麦、高粱、红薯等,经济作物还有棉花、西瓜、甜瓜、青麻、花生、苜蓿、荻子、油菜、芝麻,等等。其中余姚村的辣椒特别出名,在户县的民谚中,就有“余姚的辣椒马营的蒜”一说。目前,村里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四十多家……
然而,这样一个轮廓,还不足以让读者把陕西的余姚村与浙江的余姚联系起来,这就需要翻开余姚村厚重的历史了。
在余姚村南边约一公里处有一条古道,叫眉坞岭大驰道,相传为东汉末年董卓所修,因年代久远而废弛,人们便在大驰道以北修了一条大驿路,余姚村人称它为南官路。余姚村人之所以把这条路称之为复兴之路、发展之路,那是因为在八百七十多年前,来自浙江余姚的余姚村人的严氏始祖,便是从这条大驿路走来而入禹王村的。那还是在北宋元佑五年,浙江余姚有一位叫严肃的举人,千里迢迢出仕豫州,一度为西京通判。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严肃打算弃官还乡。可是才起程三日,即遇金兵大军压境,道路阻隔且又远长,一时难归余姚故里。万般无奈,严肃携四个儿子及一个张姓外甥,从此卜居户邑之北的禹王村。后来,一为解思乡之苦,二为示不忘本嗣,严肃就把禹王村改名为余姚村。他还把“三纲五常”中的“仁、义、礼、智、信”,分别给四子及一甥取名为存仁、存义、存礼、存智、存信。多少年来,余姚村严氏,一直以余姚四先贤之一的严子陵后裔为荣,认为始祖严肃,不留恋官场,而愿意躬耕田亩,过一种平民的生活,正是对先祖严光“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之高风亮节的弘扬。
据了解,除严氏始姐外,这八百多年来,我们还是第一次踏进这片土地的余姚人。记者问过那些前来座谈的村民有没有去过余姚,回答都是否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余姚村人全然没有对余姚老家的感觉,相反,他们的故乡情结不仅根深蒂固,而且还十分强烈。
在我们的采访中途,曾踏进过近年重建于村中心的严氏宗祠(文革前就有)。这是一座青砖(多数民居为红砖)粉墙的二进平屋,里边正堂高挂着其先祖严肃夫妇的巨幅画像。严主任介绍说,每当清时节来临,村上就会动员村民们组织仪仗队,又是敲锣又是打鼓,隆重祭奠祖先,怀想余姚故土。如今那儿已成了村上老年人的活动中心。在严肃夫妇画像的左侧,我们看到叠放着几个硕大无比的墩子鼓。顺便一提,当余姚村严姓先祖迁居户县涝河下游时,余姚锣鼓也随之而来。这余姚锣鼓,如今在那一带已成为一个民俗文化的品牌,而它的历史自然也已经是八百多年了。据村志记载,余姚锣鼓将南方舞乐的徐缓旋律与北方战鼓的明快节奏结合在一起,融江南灵秀与西北粗犷于一体。演奏中,以墩子鼓的鼓声为主,配以堂鼓、大铙、小锣、铜号,十分悦耳动听。近年来,村民们经常演练余姚锣鼓,其演奏技巧已是相当娴熟。他们常为此而自豪。
每当我们转悠到某个路口或某户人家,村干部对着三三两两的村民所说的一句话便是:“咱老家来人了!”乡亲们的脸上,顿时荡漾开来一阵特亲切的笑意,好像都知道自己的身世非同寻常似的。其实许多村民,都知道自己祖先的老家在浙江余姚,并把这信息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可就是极少有人到过余姚。记者曾在村中一户人家门前,碰到一位大妈。她一听说我们是余姚来的,便笑盈盈地告诉说:她娃严展宏,徐州矿业大学经济贸易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曾在清华大学进修了一段时间。2002年那会儿,他去余姚办事,住了三个月。严展宏一回家,就喜不自禁地和妈说了这事。
在前一天的访谈中,记者对他们说:如果能上网,只要在搜索中打入“余姚”,就可了解余姚的情况啦。老书记严居礼说:“我们文化低啊,我也只有初中,不会上网,但我娃他们都会。”村委会副主任姚会荣的发言,让我们听了心头更是热乎乎的,他说:“对你们的到来,所有的村民都表示欢迎。不管怎么讲,我们都是那边的后裔么。”那两天,我们没有碰到现任书记严展望,说是有事外出了。前年冬季,严展望书记曾和余姚老家电话联系过一次,并给余姚有关方面寄来过《余姚村村志》。这些年他们还萌生出到老家走走看看的愿望,就在前年曾组织过村上有威望的老年人,派出三个代表,准备到老家去看一下的。但后因为经费不能落实,没有成行。这已经成了余姚村人的一桩心事。
我们去时,村里正在投资建设最后几条水泥路面,如今大约已有80%的路面浇上了水泥,结束了昔日雨夜“白水,黑泥,灰灰路”的历史。“要说我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在户县算是中等水平吧,在涝店镇那可是首屈一指啦。当然不能与你们那儿比。”从老书记严居礼的介绍中,我们还知道了这些远方的乡亲,早上晚上吃的是稀饭(用自己种的玉米或买来的大米做)、馒头(面粉),中午一顿吃面条。至于菜么,五花八门的都有,大葱、韭菜、辣椒、白菜、豆角等等。村民绝大多数为农民,就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些小麦、玉米。小麦,每亩能产七百斤左右,可也就六毛多一斤;玉米能产一千斤左右,五毛多一斤。他们也搞些副业、养殖业。记者问起各家的经济来源,回答说:出售多余的粮食;靠饲养禽畜,多的能养上十几头猪、几百只鸡;外出打工挣钱,40%的人外出打工;有少数人承包或办起了企业。说到饮用水,虽然北边有渭河、涝河,但吃水主要靠井水。由于污染严重(主要是有人办了塑料厂),他们现在喝的井水,烧沸后有沉淀物质且呈红色。好在现在国家正提倡搞“人饮工程”,要求一个村打出一口200米以下的深井,待6月份指标下来他们就将开始施工。
那天下午,我们就要回程了。但那一排排陕西风格的民居,村民们热情而堆满喜悦的笑脸,挂在门口的玉米棒子、红辣椒,贴在每家门前的红纸对联,还有碾子、牛车、旱烟杆……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们说,方便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来浙江余姚看看,而他们也表达了自己最后的愿望:“很希望余姚老家人,能来我们余姚村投资。”
又是严稳定等几个村干部,执意要用早准备好的小车送我们一程,这一送就跑了四十多公里,直送到千年故都西安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