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年——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上,体制创新、土地改革等成热点话题
设立统一管理城乡统筹的大部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树立信心扩大内需……昨日,“纪念改革开放30年——统筹城乡论坛”上,300余名与会专家学者集思广益,纷纷就科学发展和统筹城乡等方面作了广泛探讨和交流,并为成都今后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不少创新建议和点子。
关键词·体制创新
中央政研室社会局局长李欣欣:
建议设统筹城乡大管理部门
[现行的政府部门设置没有哪一个部门完全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昨天论坛上,统筹城乡如何在体制完善上下功夫,成为众多专家议论的焦点。中央政研室社会局局长、研究员李欣欣表示,现行的政府部门设置没有哪一个部门完全统筹城乡。没有强有力推动的机构,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和农业转移的嫁接、农村的基础服务等问题都无法统一布局和整体推进。因此,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应建立城乡一体的大规模管理部门,统筹整个城乡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
成都可否尝试“县下设市”
[让小城镇享有县一级的管理权限,实现乡镇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对等]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需要好好总结经验”,对今后成都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也支了三招。他建言称,“一些发展快的小城镇,我认为可以让其享有县一级的管理权限”,比如可尝试“县下设市”,实现乡镇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对等,以利于解决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问题。
“最近我也提出一个新概念,叫定位经济,定位对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定错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李佐军表示,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城乡一体化的准确定位。因此,全域成都范围内的各个区(市)县和乡镇要根据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特色定位,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关键词·土地改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高梁:
土地流转要按不同性质区分
[土地流转要注意把农村的建设用地、边缘地区、郊区农地等不同性质的流转区分开来]
成都一直努力实现城乡“同地同价”。从确权颁证到土地流转都是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昨日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高梁就提出,土地流转要注意把农村的建设用地、边缘地区、郊区农地等不同性质的流转区分开来,防止挤占农地。“如果没有扭转农村挤占耕地,城市建设用地挤占农用地的现象,那么保18亿亩耕地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要健康地推进土地流转。”
最近一段时间,土地是否私有化的话题一直被热烈讨论着。针对这一问题,成都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陈家泽一语中的地说,土地私有化的提法是非常幼稚的。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我们忘掉了土地是生产要素
[资本、劳动、土地是生产要素,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忘掉了土地是生产要素]
“农民是穷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有房屋却没有所有权凭证,他们有庄稼却没有契约,他们有企业却没有法人地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用秘鲁一个经济学家写的《资本的秘密》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他说,土地是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是生产要素,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忘掉了土地是生产要素,甚至我们把它看作是福利,看作是社会保障。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的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也往往成为我们说农业是弱势产业的理由。
关键词·社会保障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
完善社会保障非常必要
[在统筹城乡中,居民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就很难提升信心]
近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昨天参会的专家、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促进城乡居民的消费其实也是加大内需的重要一环。“在统筹城乡中,居民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就很难提升信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认为,统筹城乡完善社会保障非常必要,其中涉及教育、医疗、住房、户籍制度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产业发展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
帮农民把连锁店开进城市
[目前应依托农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营销甚至出口,直接在城市里开设超市]
“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乡一体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昨日论坛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必须尽快将设置在城乡之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倒,消除门槛,释放发展能量和活力。为此他建议从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一体化等方面着手,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激发城乡发展的活力。
郑新立认为,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要统筹农村产业发展,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目前应依托农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营销甚至出口,直接在城市里开设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可直接把农产品卖到国际市场,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
华西都市报记者 陶玲 石莉芳 实习生 房欣 严清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