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盲目提高生育率 未來會更慘
中國時報 / 吳景達 2010/10/05
據報導,衛生署擬議對不孕症夫婦補助五至十五萬,以鼓勵積極尋求治療受孕、生小孩,這對不孕症夫婦和婦產科醫師都是一個鼓勵。同時,正值五都選舉之際,許多候選人也紛紛開出支票,以獎勵生產、提高生育率,在政府、輿論一面倒地鼓勵國人生育小孩之時,筆者個人卻有疑問想問:積極鼓勵生育的目的到底為何?如果是為了擔心人口的負成長,那倒可不必!因為以台灣的生態環境擠了二千三百多萬的人口,著實已經負荷沉重,人口的減少,相對應地就不需要再有許多的土地被開發;許多的自然環境被破壞,以長治久安的角度來看,人口的減少,對台灣環境品質的永續發展反而提供了一個契機。
如果是怕老年化的社會降低了國家的生產力、創新力,那也不一定非鼓勵提高生育率不可。君不見「活到老、學到老」早已是全民共識,「活到老、做到老」更是業界、學界、政界盛行的趨勢,誰敢說郭台銘、張忠謀先生復出領導的鴻海、台積電比起過去更差?余光中先生的文學創造力遜於後進?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的眼光已經不具前瞻性?沒有人敢!甚至,年輕的我們面對他們只能汗顏。
如果是為了「養兒防老」的傳統思維,那更大可不必!因為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成長的新一代,對環境的適應力,與面對工作的挑戰,都呈現出嚴重地適應不良,與其期待他們扛起家計、肩負起國家棟樑的角色,還不如務實地為自己未來存夠老本。看看許多空有高學歷、卻無生活能力的大小孩,還繼續窩居父母家、仰仗老父、老母的荷包支付生活費的社會案例,養兒不但不防老,還是個拖累。
所以,我不懂為什麼政府非執著獎勵提高生育率不可?國家的生產力、創新力應該是寄望於國民的素質,而不是人口的結構。政府一味獎勵生育,但有小孩的人都知道,那是個不能吃的誘餌!為了區區數萬、十數萬元去生產,未來卻得獨立地面對每月至少萬元以上的支出;如果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和機會,所需付出的還數倍於此。不僅經濟的負擔沉重,照顧小孩的心力交瘁,更是許多父母每日生活的夢靨。
深居廟堂之上的高官們,除非養兒育女是假手他人,不然一定知道「生產容易、養育困難」的事實,既然知道還再以獎勵生產來操作議題,著實不智。認真地去解決時下父母養育的困難才是重點吧,徒生而不養,只會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確實地教養下一代,才是我們未來真正可依賴地憑藉。
看看現在的教育環境,我們不禁要搖頭嘆息。過去我們身為學子的升學壓力絲毫未減,甚至轉型成隱而未現的巨大陰霾繼續折磨下一代的身心;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讓大多家無橫產的下一代還未出校門,就先背上沉重學貸,成為金錢的奴隸。這種惡劣的環境與未來,庶民百姓的我們豈敢生小孩呢?獎勵生產也許是一帖速效藥,但我們要的是像下水道接管的長治久安之策:請改善教育環境、縮短貧富差距,讓我們的小孩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作者為弘光科技大學通識學院講師)
4012933
politics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