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为广南西路宣慰司,辖福州(今广南县西南部),越南河江省东北地带。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广南西路宣抚司为广南府,治所在广南城,行政区划基本同上。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建排栅为城,周4里(史志未明确是公里还是华里,现已无法考证,但据当时度量衡的使用情况,应为华里,即2公里),设西、南二门。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筑砖城,周4.4里”(与上同理,应为2.2公里),高1.68丈,有垛口1603个,炮台8座,设东南西北城门楼和小南门,乾隆年间陆续加修。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地震,小南门坍塌,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重修,并逐步建成与各城门相对应的东、南、西、北4条大街和小南街,主街道呈“十”字分布,故有“十字街”之称。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广南府行政区划四至界限为:“东西距七百二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东至广西思恩府土田州(驻今田林)界四百三十里,西至开化府(驻今文山)及广西泗城府(驻今凌云)西林县界一百四十里,东南至广西镇安府(驻今德保)界四百里,东北至广西城府西隆州(驻今隆林)界二百里,西北至广西(泸西)弥勒界三百里”。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广南府附设宝宁县,县治与府同城,宝宁县辖今广南县,砚山县维摩、阿基、干河乡;丘北县天星、平寨乡;富宁县田蓬、木央、郎恒、睦伦、里达乡。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行政区划同上。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广南各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进行过无数次不屈不挠的斗争。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宝宁县改为广南县,富州改为富县,改制后的两县隶蒙自道(治在蒙自),行政区划同上。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隶第二(后改第四)行政督察区,治所在文山。
1949年2月17日成立广南县人民民主政府后直到1958年3月,广南县隶文山专区,治在文山。
1958年4月1日,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治在文山,广南县随属至今。
——摘自广南县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