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85阅读
  • 13回复

[趣味地名]重庆地名地图,重庆38个区县 一半以上“名中带水” 【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3-13

重庆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地名文化,与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及其衍生出来的地方文化密不可分。

近日,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对重庆的地名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推出《重庆地名文化地图》系列,带你了解重庆的地名文化,本期推出《重庆地名文化地图·区县篇》。

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文化资源。

重庆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地名文化,如山、岩、坪、坝、沟、坡、溪、沱等,都与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及其衍生出来的地方文化密不可分。不过,一般来说,这些“地貌”特征明显的地名,多用作较小范围地域的名称。

各种大小不同的地名其命名方式也各有自己的规律可寻,并反映出当地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

重庆各区县的名称,最早的有垫江、涪陵、酉阳等,均与江水有关。如今,重庆市辖的38个区县,也有超过一半的区县其名称均与水有关系,这正契合了重庆“江城”的特征。

璧山、武隆、梁平、巫山、秀山等区县得名均与山有关。这些则都是对重庆这座山水城市山水文化的极好阐释。此外,区县以下的街镇、村社地名,则更加丰富多样,反省着各自更小区域的地方文化,共同形成了重庆特色的地名文化,展现了重庆的历史和文化。

重庆地名文化地图(区县篇)

渝中区——渝州之中心。重庆简称“渝”,渝中区以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中部而得名。1995年由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

大渡口区——长江边的义渡。清末巴县一士绅在长江以北设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而得名。1965年建区。

江北区——长江和嘉陵江之北。以位于长江、嘉陵江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

沙坪坝区——长江边的多沙平坝。沙坪坝原为嘉陵江边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坝,因坝上多江沙,故曰沙坪坝。抗战时成为沙磁区中主要的文化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传说中的九龙滩。该地早在明代就有地名九龙滩,抗战时先后建成九龙铺码头、九龙铺机场和九龙铺镇。1955年由重庆市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南岸区——长江之南岸。以位于长江南岸而得名,1955年由重庆市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

北碚区——伸入江中的巨石。北碚濒临嘉陵江,有巨石伸入江中,古人称此现象为“碚”,又因在渝州重庆之北,故称北碚。1955年定名为北碚区。

渝北区——渝州城北称渝北。以位于重庆城区北部得名。1994年由江北县改设渝北区。

巴南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1995年,重庆市调整原巴县长江以南乡镇及九龙坡区部分街镇共同组成新的巴南区,以其主要辖地为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而得名。

万州区——“万川毕汇”、“万商毕集”。万州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最早于唐贞观八年出现,1998年由原重庆市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

涪陵区——涪水两畔多王陵。乌江自涪陵汇入长江,因古时乌江又称涪水,古巴国帝王陵墓多葬于此,故称涪陵。1997年由地级涪陵市改设重庆市涪陵区。

黔江区——黔中乌江古黔江。黔江古属黔中郡,乌江发源于郡,古称黔江,区名得名于此。2000年由原重庆市黔江开发区改设为黔江区,为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区。

长寿区——长寿山下长寿县。明初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2001年撤县设区。

江津区——长江之要津。隋开皇二年,改江阳为江津,以地处长江要津(“津”即码头、港口的意思)而得名。2006年撤市设区。

合川区——三川汇合称合川。因嘉陵江、涪江、渠江三川在此汇合而得名。2006年撤市设区。

永川区——“永”字三川称永川。唐大历十一年置县时,有三条河汇流于县城附近,形如篆文“永”字,故取名“永川”。2006年撤市设区。

南川区——南江别名称南川。今綦江河古称南江,其上游一支源于今南川境内,其源头之地遂被命名为南川。2006年撤市设区。

綦江区——夜郎溪水如苍帛。因境内有源于贵州的綦江而得名。綦江古称夜郎溪,江水色如苍帛,故名綦江(因“綦”字有苍青色的含义)。2011年与原万盛区合并后撤县设区。

大足区——大丰大足大足川。得名于大足川,即今天的濑溪河,因沿河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生繁荣,大丰大足,故得其名。2011年与原双桥区合并后撤县设区。

潼南县——橦川府南潼南县。民国三年,因地处清代潼川府(四川省三台县)之南而由东安县更名为潼南县。

铜梁县——铜色石梁作县名。唐代以县城东的铜梁山命名为铜梁县。传说铜梁山其右梁横亘,形如五屏,每当阳光照射,石梁呈古铜色,故名铜梁。

垫江县——褺江一误成垫江。秦至南朝刘宋时,垫江县治在今合川合阳,恰为嘉陵江、渠江、涪江汇合之地,水如衣之重复,故曰褺江,《汉书》将“褺”写成“垫”,后世就沿袭为垫江了。

璧山县——重壁山下璧山县。唐代以境内的壁山得名,即今茅莱山,亦名重壁山。清雍正时,因该山出产一种明润如玉的白石,故改“壁山”为“璧山”。

荣昌县——古荣州、昌州,寓繁荣昌盛之意。明初因昌元县系古荣州、昌州之地,故改名为荣昌县,同时亦寓繁荣昌盛之意。

丰都县——平都山下丰民州。丰都县名,源于隋朝改名时,当时其治所位于平都山下的丰民洲,故取取丰民洲的“丰”和平都山的“都”命名为丰都县。

武隆县——武龙山下武隆县。唐时称武龙县,以境内武龙山为名。明初因与广西武龙县同名,遂改“龙”为“隆”,同时寓兴隆、兴旺发达之意。

奉节县——“临大节而不可夺”。唐贞观时改为奉节县并沿袭至今。当时为旌表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故改名县为奉节。

开县——开江之畔称开县。因境内南河古称开江,故古称开州。明初降州为县,开县之名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梁平县——梁山县里大平坝。原称梁山县,以境内高粱山为名。1952年,因县名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遂以境内有渝东第一大平坝而更名为梁平县。

巫山县——巫咸之山称巫山。传说中上古时帝尧的医师巫咸死后被封在于这里,因此山称巫山,县以山为名遂称巫山县。

巫溪县——巫山之下巫溪水。巫溪县原为大宁县,民国三年因与山西大宁县重名而改为巫溪县。县名来源于县境内之大宁河,大宁河也称巫溪水,故改县名为巫溪。

云阳县——云安之南称云阳。因处于古云安盐场之南和五峰山南麓,古时山南为阳,故名云阳。

城口县——城口山下似城口。今城口地区于清道光二年置城口厅,因城口山为名。一说因该地为陕西、湖北入川门户,形如城口,故名。民国二年改设城口县。

忠县——忠心可鉴巴蔓子。忠县之名始于唐代所置之忠州,至民国二年改忠州为忠县至今。县名得名于忠心耿耿的巴蔓子将军。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彭彭”水声作县名。《彭水县志》记载,彭为鼓声,当时流经境内之乌江峡水澎湃发出“彭彭”似鼓之声,故名彭水县。1983年设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潼、砫蒲,因名石柱。石柱最初以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1984年设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秀山下秀山县。秀山置县始于乾隆元年,以县西一百八十里的高秀山为名。1983年设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之北称酉阳。汉高祖时在此置酉阳县,当时在今湖南永顺县南猛洞河与酉水河交汇处之王村,因位于酉水北岸而得名。1983年设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http://cq.qq.com/a/20140312/020721.htm#p=1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3-13
江北区以前是江北县城吧?
江北区与渝北区的关系,和武昌区与江夏区的关系很相似。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3-13
充分说明重庆亲水啊,就连简称“渝”也带水啊!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3-13
比比三个简称带水直辖市的带水区县比例
天津(津):带水区县-河东、河西、河北、津南、武清、滨海、宁河、静海,共8个,占16个区县的50%;
上海(沪):带水区县-黄浦、徐汇、杨浦、浦东、松江、青浦,共6个,占17个区县的35.29%;
重庆(渝):带水区县-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綦江、渝北、黔江、江津、潼南、铜梁、梁平、垫江、巫溪、彭水,共15个,占38个区县的39.47%。

若算上与水相关的川、桥、闸、岸
天津(津):带水区县-河东、河西、河北、红桥、津南、武清、滨海、宁河、静海,共9个,占16个区县的56.25%;
上海(沪):带水区县-黄浦、徐汇、闸北、杨浦、浦东、松江、青浦,共7个,占17个区县的41.18%;
重庆(渝):带水区县-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南岸、綦江、渝北、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梁平、垫江、巫溪、彭水,共19个,占38个区县的50%。
设立长三角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财政权、立法权。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3-13
回 积水空明 的帖子
积水空明:江北区以前是江北县城吧?
江北区与渝北区的关系,和武昌区与江夏区的关系很相似。 (2014-03-13 15:54) 

江北县城是现在的渝北两路,在现在的江北机场旁边。
默认的情况下,我讨论地行政区划都是指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即使是谈中西部或山区一般也不包括湖焕庸线以西的地区,需要讨论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时,必定会明确指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3-13
江苏省南通市含水区县名:崇川、港闸,海门、海安,占总数的50%。
江苏省南京市含水区县名:秦淮、雨花台、江宁、浦口、溧水、高淳,占总数的54.5%。
江苏省宿迁市含水区县名:沭阳、泗阳、泗洪,占总数的60%。
江苏省连云港市含水区县名:新浦、海州,东海、灌云、灌南,占总数的71.4%。
江苏省淮安市含水区县名:清河、清浦、淮阴、淮安,涟水、洪泽、金湖,占总数的87.5%!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3-14
江西省鹰潭市辖区县:月湖区 贵溪县 余江县 占总数的100%!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3-14
江西新余也有一个‘渝’字头地名——渝水区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3-14
回 shingwood 的帖子
shingwood:江北县城是现在的渝北两路,在现在的江北机场旁边。 (2014-03-13 20:54)

那个地方是新江北县驻地,原江北县江北镇地区设立江北区后,新江北县迁到现驻地.后江北县改设渝北区
就像武昌县城改区后,武昌县治迁到今江夏区府,后武昌县改江夏区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3-16
回 积水空明 的帖子
积水空明:那个地方是新江北县驻地,原江北县江北镇地区设立江北区后,新江北县迁到现驻地.后江北县改设渝北区
就像武昌县城改区后,武昌县治迁到今江夏区府,后武昌县改江夏区 (2014-03-14 18:06)

江北县政府驻地迁徙频繁,前后达6次。
(1)江北城(1754—1940)
    清乾隆十九年(1954)置江北厅,民国2年(1913)改厅为县,至1940年厅、县城均驻江北城。
    (2)两路镇(1941—1944)
1937年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939年5月升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江北县政府迁两路镇武庙。
    (3)大石乡(1944—1950.1)
1944年7月10日县临时参议会讨论,决定县城迁大石乡(今大竹林镇),9月21日迁毕。
(4)唐家沱(1950.2-1951.2)
1950年2月,为适应解放后的新形势,县府由大石乡迁至唐家沱(今属江北区)。
(5)水土镇(1951.3—1965.12)
1951年3月,唐家沱划归重庆第二区(今江北区),3月7日县府迁水土镇(今北碚区)。
(6)两路公社、镇(1966.1—)
1966年1月16日,县府迁两路公社,1967年4月13日撤两路公社建两路镇,自此,县城驻两路镇。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3-17
大图怎么拆成了好几张。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3-18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大图怎么拆成了好几张。 (2014-03-17 12:53) 

那篇报道里就拆了,或许原图太大,不利排版?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3-19
根据重庆的区域而拆分的,主城-渝西-渝东北-渝东南
欢迎光临我的专题博客——《政区边界探寻》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768807865_0_1.html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3-26
不知道重庆有没有渝西北渝西南这个概念?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