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59阅读
  • 3回复

[文物考古]香港九龙城发现大批宋元文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4-10
http://news.mingpao.com/20140410/gaa1.htm
2014年4月10日《明報》







「宋元人气」九龙城出土
千年方井促原址保留 丁新豹:李郑屋后大发现

【明报专讯】工程如火如荼的沙中线地盘「翻开」整片九龙城,更令封尘千年的宋元居民在九龙海岸聚居遗迹和珍贵瓷器重现人间。港铁委托考古专家早前在沙中线土瓜湾站地盘附近发现宋代时期的千年古井,至本周一终完成中期报告,证实发掘出多达239个考古遗迹,及数千件出土文物,包括钱币和昔日驰名浙江的龙泉青瓷。不过,其中一个宋元时期的千年方形井面貌完整,专家促原址保育,惟港铁至今仍未承诺会保留。

沙中线掘出数千文物

香港历史博物馆前总馆长丁新豹认为,今次考古发现相信是1955年李郑屋汉墓发现后另一重大考古发现,当中又以不同土层显示不同年代的文化层、瓷器及钱币的出土相当重要,将本港宋代的历史重新连结。他个人认为最理想是在原址兴建博物馆,但至少亦要保留及展示罕有的方井。

古迹办近日收到港铁的中期报告后已低调上载网站,但没进一步交代如何处理该遗迹。立法会议员范国威批评,局方过去一年一直未有向外公布发掘重要数据及保育石井的方案,将去信要求立法会事务委员会处理。

港铁:专家指毋须原址保留

港铁回应,出土文物经考古学家研究及古迹办确认,「认为毋须原址保留」,部分文物已交古迹办,其他文物则根据古迹办指示,由港铁暂代保管,以供考古学家进一步研究。据悉相关出土文物数量较预期多,致令工程或有延误,港铁承认土瓜湾站部分工程或会因考古研究影响,会密切监察进度调整工序,令沙中线「大围至红磡段」工程按计划在2018年完成。

港铁因应环评要求,委聘考古学家在九龙城圣山(即宋王台公园附近)逾10万呎土地作研究,并在2012年11月开始,至去年12月完成。

专家从不同土层有大发现,单是出土文物已满1000多箱,包括3700件重要器物。其中浅土第一层遗迹属民初期建筑物的地基,第二层为晚清民居遗址,至于较深层地底,则发现宋元遗迹,包括房屋遗迹、井、窑、墓葬等(见上图),令考古专家可重新探讨九龙城一带海岸线变迁。由于出土物多,仍在整理,稍后会有最终报告。

海岸线重现 捡唐代钱币

另外,出土文物包括陶瓷器碎片、钱币、铁块等。报告又发现239个考古遗迹,包括8个石构建筑遗迹、151条沟状遗迹、5个井及16个墓葬遗迹等。
其中较有价值的包括完整的古碗、龙泉青瓷碎片及宋代孔明碗等,亦有不少钱币可追溯至公元621年(即唐代),包括写有「开元通宝」等,考古报告认为,其中一个遗迹属宋元时期石井,位于考古范围西北部,保存较好,应原址保留。考古学家会选取具较高文物价值的陶瓷碎片,移交古迹办存放于中央考古庋藏室,作展览和研究之用。古迹办接受这些建议。

古咨会主席:石井华南罕见

古咨会主席林筱鲁认为,古迹办和政府部门有需要积极研究原址保留石井并公开展示,因石井在华南地区绝对罕见,目前亦不会影响港铁工程。考古学会前主席郑启明说,古迹办适宜跟进有关文物是否已全部出土,才应继续港铁工程,并应花时间研究文物与当年宋代发展的关系。

明报记者 郑颖莹


证宋元时多人聚居贸易频

【明报专讯】今次在沙中线地盘附近发掘出200多个考古遗迹及数千件古物,专家报告透露,出土物数量很大,需时整理,而发掘结果为该区过去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如发现大量陶瓷器,反映发掘地点及附近区域早在宋代(960-1279年)时已有人居住,而发现的宋元时期房屋遗迹,亦为此提供佐证。古咨会成员兼熟悉香港历史的高添强指出,出土石井和其他文物反映700至800年前本港生活面貌,香港市区不单是殖民地后开拓的小渔港,而是早在宋元时期已有频繁的贸易活动。

九龙城一带历史源远流长,高添强说,除较为人熟悉的南宋时期宋帝二皇逃难到九龙城,过往如在大庙湾的南宋石刻碑文记载,早在宋代,九龙城已是广东地区十三盐场之一,也是发达的交通要地,不少人会在香港安家落户从商。

殖民地前不止小渔港

他说,今次发现反映有大量居民聚居,对本港历史研究有重大作用。他又指过往英国一直指本港开埠前是小渔港,又只集中说新界的大家族历史,忽视本港市区数百年前已是贸易港的发展,反令不少市民误以为宋王台等建筑只是传说。

报告今次又根据发掘地点的原地貌,推测在宋元时期,该处部分低洼区域是居民倾倒垃圾的地方,周边亦有宋元时期的墓葬区和居住区。墓葬都呈不规则形状、墓坑较浅、随葬品少,相信是较为仓卒地埋葬;而在若干年后,当墓葬区废弃后,人们开始在此建房子居住。

直至晚清,人们开始在该处农耕,如上世纪初启德一带属住宅区,后来政府决定修建启德渠,汇集该区几条河流,工程便将附近几条街的住宅破坏;今次亦重新发掘到当年住宅的部分根基,而后来因为1920年代起启德机场的发展,农耕和住宅活动亦逐渐消失。



九龙城设文物径 咨询后无下文

【明报专讯】九龙城一带有很多古迹及历史建筑,多年来不少人建议开设「九龙城文物径」,但政府咨询后没太多跟进。古咨会成员高添强说,政府应藉今次找到宋代石井的机会再次计划文物径,除了古井,亦可将市民熟悉的宋王台、九龙城寨(寨城公园)和龙津石桥等串连起来,加上侯王庙及「上帝古庙」等,讲述九龙城历史,「以往市民会以为宋帝在香港的事迹好像传说,现时有实物加起来,就可更让市民认识」。

曾建议寨城连至海心公园

据城规会资料,今次文物出土地方属休憩地带,法定用途包括公园等,不足5分钟步程可达宋王台公园。文物径概念早于2009年提出,政府2011年透过「九龙城市区更新地区咨询平台」咨询后再无下文。平台当时建议开设文物步行径,由前九龙寨城衙门连接至海心公园鱼尾石,沿途串连宋王台石刻、牛棚、龙津石桥等文物建筑。

九龙城区议员杨振宇说,早前咨询平台建议开设文物径,但至今政府未有任何方案提交区议会讨论,期望可尽快有计划处理。他个人认为,新发掘的古井可联同早年构思的文物径一同展示给市民了解。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4-11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當年就是帶著小宋帝從香港過伶仃洋的。惶恐灘在哪裏有不同說法,嶺南學者傾向認為是屯門龍鼓灘。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4-11
回 香港來的沛 的帖子
香港來的沛: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2014-04-11 12:26) 

当时我们教科书上采用的说法是江西境内。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4-12
香港的博物馆可以充实一下了!
行者无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