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顾名思义,“沔水之阳”也。湖北沔阳建制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
历史。自古山南水北为阳,今天的沔阳在汉水之南,为什么不叫沔阴呢?这就要提到夏水。在水系不明朗的古代,沔水在沔境并非汉水,而是借用了夏水。借用的多了,连长江的一部分也曾经被称为沔水。《辞海》记载:“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湖北沙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
东北至沔阳县治(今沔城)附近入汉水,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当时的沔阳县治在夏水之北,故名沔阳。
据《水经注》记载,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也。龙门即郢城之东门也。又东过华容县南,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应劭《十三州记》曰:江别入沔为夏水,源夫夏之为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纳厥称,既有中夏之目,亦苞大夏之名矣。当其决入之所,谓之堵口焉。郑玄注《尚书》,沧浪之水,言今谓之夏水,来同,故世变名焉。刘澄之著《永初山川记》云:夏水,古文以为沧浪,渔父所歌也。因此言之,水应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假使沔注夏,其势西南,非《尚书》又东之文,余亦以为非也。自堵口下沔水,通兼夏目,而会于江,谓之夏汭也。故《春秋左传》称吴伐楚,沈尹射奔命夏汭也。杜顶曰:汉水曲入江,即夏口矣。
另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沔水在县南八十步,即今仙桃市张沟镇地域古州河以北。夏水的另一个名字叫沧浪水,它就是通州河的前身。历代《沔阳志》有记载,张沟接阳在明嘉靖年间称为沧浪村,清乾隆年间称为沧浪里。
沔阳,据《辞海·历史地理》分册记载:①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以在沔水之阳(北)得名。隋初废。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在此自称汉中王;三国魏末及西晋初曾为梁州治所。
②郡名。南朝梁置,治所在沔阳(今沔阳南,西魏
改名建兴,并移治今沔阳西南沔城)。辖境相当今湖北沔阳、汉阳县地。隋初废。大业时又曾改沔州为沔阳郡。
③府、州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置府,治所在玉沙(今沔阳西南沔城,明废入本州),辖境相当今湖北沔阳、天门两县。明洪武中改为直隶州,嘉靖中降为散州。清不辖县,1912年改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