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23阅读
  • 66回复

[地方沿革]上海市市辖区沿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5-11-03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新泾,现在还是被长宁和嘉定分割了吧。
要是楼主的系列中,被撤销了的区。能将现在大致哪个片区属于哪个区的大致范围(到街道即可,被分割或合并写明大部或小部即可)表述一下更好了。不过好像上海不好描述,现在街道和镇被重组得七零八落了。 (2015-11-03 19:27)

@夕阳西下  
试着推了一下,已经晕了。
主要是老问题,任何地区都是碰到58年的超级大公社都断线,必须追溯到村级才能弄清楚。可是没有那么丰富的资料。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5-11-04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
试着推了一下,已经晕了。
主要是老问题,任何地区都是碰到58年的超级大公社都断线,必须追溯到村级才能弄清楚。可是没有那么丰富的资料。



其实不用的,找到一份有当年市辖区边界的老资料,大致套一下,基本就能确定现在哪几个乡镇街道属当年的区,边界太不重合的乡镇,括注(部分)即可。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5-12-03
黄浦区沿革
黄浦区(1945-1956)
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设立上海市第一区,其范围为:东临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西沿山西南路折福州路,向东至山东中路,往南折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向西折浙江南路,往南至民国路(今人民路);南沿民国路折新开河(今新开河路)至中山东二路;北至吴淞江,面积为1.36平方公里。第一区辖35保,其中陆上27保,水上8保。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一区改称黄浦区
1949年6月,黄浦区划分为5个接管专员办事处:
第一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南至南京东路,西至河南中路,北沿吴淞江;
第二办事处,东至四川中路,南至汉口路,西至山西南路,北至吴淞江;
第三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南至广东路,西至山西南路,北至南京东路;
第四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南至民国路(今人民路),西至山东中路,北至广东路;
第五办事处,东至紫金街(今紫金路),南至民国路(今人民路),西至浙江南路,北至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

1950年6月,撤销5个接管专员办事处。
是年冬,设立3个冬防办事处。
第一冬防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二路,南至人民路,西至浙江南路,北至延安东路;
第二冬防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南至延安东路,西至山西南路,北至南京东路;
第三冬防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南至南京东路,西至山西南路,北至吴淞江。

1951年6月,撤销冬防办事处;是年7月,设立黄浦区第一、第二、第三派出人员办事处。
1954年5月,增设为6个派出人员办事处。
第一办事处,东至盛泽路,南至人民路,西至浙江南路,北至延安东路;
第二办事处,东至江西中路、江西南路,折金陵东路至紫金路,南至人民路,西至盛泽路、山东中路,北至广东路;
第三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南至人民路、新开河路,西至江西中路、江西南路,折金陵东路至紫金路,北至广东路;
第四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南至广东路,西至山西南路、山东中路,北至汉口路;
第五办事处,东至江西中路,折北京东路至河南中路,南至汉口路,西至山西南路,北至吴淞江;
第六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南至汉口路,西至江西中路,折北京东路至河南中路,北至吴淞江。

1955年4月,黄浦区第一至第六办事处分别改名为金陵东路、延安东路、四川南路、汉口路、宁波路、滇池路办事处。
1956年3月,撤销黄浦区、老闸区,设立新的黄浦区

黄浦区(1956年3月-1960年1月)
1956年3月,新设立的黄浦区范围:东至黄浦江,南至人民路、新开河路,西至西藏中路折延安东路至浙江南路,北至吴淞江,面积2.29平方公里。新的黄浦区共辖12个办事处,即原黄浦区的金陵东路、延安东路、四川南路、汉口路、宁波路、滇池路办事处;原老闸区的广东路、西藏中路、福建中路、南京东路、北京东路、贵州路办事处。
1956年6月,撤销水上区撤销,东以黄浦江中线、北以吴淞江中线为界,划归黄浦区管理
1957年10月,撤销滇池路办事处,并入宁波路办事处;撤销汉口路办事处,分划入宁波路、四川南路、广东路办事处;撤销福建中路办事处,分划入北京东路、广东路、南京东路、西藏中路办事处;撤销延安东路办事处,分划入四川南路、广东路、金陵东路办事处;宁波路办事处部分区域划入北京东路办事处;北京东路办事处部分区域划入贵州路、南京东路办事处;南京东路、广东路办事处部分区域划入西藏中路办事处;调整后的黄浦区辖8个办事处,即宁波路、四川南路、北京东路、广东路、金陵东路、贵州路、南京东路、西藏中路等办事处:
宁波路办事处:东至中山东一路,南至福州路,西至河南中路,北临吴淞江;
四川南路办事处:东沿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南至人民路、新开河路,西至河南中路、河南南路,北至福州路;
北京东路办事处:东至河南中路,南至汉口路,西至福建中路,北临吴淞江;
广东路办事处:东至河南中路,南至延安东路,西至湖北路,北至汉口路;
金陵东路办事处:东至河南南路,南至人民路,西至浙江南路,北至延安东路;
贵州路办事处:东至福建中路,南至宁波路,折六台路至北京东路,西至西藏中路,北沿吴淞江;
南京东路办事处:东到福建中路,南至汉口路,西至西藏中路,北至宁波路折六合路到北京东路;
西藏中路办事处:东至湖北路,南至延安东路,西至西藏中路,北至汉口路。

黄浦区(1960年1月-1961年2月)
1960年1月,撤销新成区,成都北路以东、延安东路、延安中路以北区域划归黄浦区。撤销邑庙区,原邑庙区龙门路办事处大部划入黄浦区;卢湾区嵩山路办事处、淡水路办事处、长乐路办事处的金陵中路、金陵西路以北区域划归黄浦区。至此,黄浦区浦西部分东至黄浦江,西至成都北路,南沿金陵西路、金陵中路折西藏南路再折淮海东路、人民路至新开河路,北达吴淞江。陆地面积4.16平方公里,水上面积0.53平方公里。
原新成区长沙路办事处和新闸路、北京路办事处的一部分组建黄浦区长沙路办事处;原新成区牯岭路办事处全部及原新成区北京路办事处、黄陵北路办事处、青海路办事处的一部分组建黄浦区南京西路办事处;原新成区黄陂北路办事处全部、青海路办事处、大沽路办事处的一部分组建黄浦区黄陂北路办事处;原邑庙区龙门路办事处大部、原卢湾区嵩山路办事处、淡水路办事处、长乐路办事处的金陵中路、金陵西路以北区域组建黄浦区龙门路办事处。至此,黄浦区增至12个办事处,即宁波路、四川南路、北京东路、广东路、金陵东路、贵州路、南京东路、西藏中路、长沙路、南京西路、黄陂北路、龙门路等办事处。新增设的4个办事处即:
长沙路办事处:东至西藏中路,南至北京西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吴淞江;
南京西路办事处:东至西藏中路,南至南京西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北京西路;
黄陂北路办事处:东至西藏中路,南至延安东路、延安中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南京西路。
龙门路办事处:东至浙江南路,南至金陵西路、金陵中路折西藏南路再折淮海东路、人民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延安东路。

是年12月,撤销贵州路办事处,并入南京东路街道;撤销西藏中路办事处,并入南京路街道;撤销宁波路办事处,并入北京东路街道;撤销黄陂北路办事处,与南京西路办事处合建为牯岭路街道;龙门路办事处并入威海路、武胜路以南地块,划出西藏南路以东地块组建龙门路街道;金陵东路办事处并入原龙门路办事处的浙江南路以西地块组成金陵东路街道。至此,黄浦区辖8个街道,即四川南路、北京东路、广东路、金陵东路、南京东路、长沙路、牯岭路、龙门路等。
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东临中山东一路,南至汉口路折福州路,西至福建中路,北濒吴淞江。
南京东路街道办事处:东至福建中路,南至汉口路,西至西藏中路,北临吴淞江。
牯岭路街道办事处:东至西藏中路,南至威海路、武胜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北京西路。
龙门路街道办事处:东至西藏中路、西藏南路,南沿金陵中路、金陵西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威海路、武胜路。
金陵东路街道办事处:东至河南南路,南至淮海东路、人民路,西至西藏南路,北至延安东路。
广东路街道办事处:东至河南中路,南至延安东路,西至西藏中路,北至汉口路。
四川南路街道办事处、长沙路街道办事处,四界不变。

黄浦区(1961年2月-1992年12月)
1961年2月,撤销浦东县,东昌路街道、崂山西路街道、张家浜街道划归黄浦区管辖。至此,黄浦区辖11个街道,即四川南路、北京东路、广东路、金陵东路、南京东路、长沙路、牯岭路、龙门路、东昌路、崂山西路、张家浜等街道。新增3个街道为:
东昌路街道:东至泰东路、浦东南路,南沿高巷浜(今陆家渡路),西部和北部濒临黄浦江。
崂山西路街道:东至荣成路,北姚家宅、梅园宅,南至朱家滩,西至浦东南路、泰东路,北临黄浦江。
张家浜街道:东至丁家浜(今东方路),南至张家浜,西临黄浦江,北达朱家滩、陆家渡路。

1984年8月,川沙县洋泾镇、洋泾乡洋泾、民生、元生、西漕、东漕、泾南、仁和等7个生产大队,严桥乡张家楼全部及光辉大队部分地区划归黄浦区。翌年3月正式交接。1985年5月,杨浦区沪东街道海防一、二村两个居民委员会地块划归黄浦区,黄浦区面积增至18.70平方公里。设立洋泾镇,其范围:东至规划中的万德路、建平路,南至杨高路,西至源深路,北至浦东大道。其余地块分别归属黄浦区峡山西路街道、张家浜街道。崂山西路街道、张家浜街道东界扩至源深路,张家浜街道向南延伸至杨高路。
至此,黄浦区辖11街道1镇,即四川南路、北京东路、广东路、金陵东路、南京东路、长沙路、牯岭路、龙门路、东昌路、崂山西路、张家浜等街道和洋泾镇。
1986年6月,划出张家浜街道的东部(浦东南路以东)、崂山西路街道的南部(张杨路以南)地块,设立潍坊街道。调整后的三街道范围:
潍坊街道:东至源深路,西至浦东南路,南至杨高路、张家浜,北至张杨路。
崂山西路街道:东起钱仓路、荣成路,折浦东大道至源深路,西至浦东南路、泰东路,南至张杨路,北至黄浦江。
张家浜街道:东至浦东南路,西至黄浦江,南至张家浜,北沿高巷浜(今陆家渡路)。

1987年9月,潍坊街道改称潍坊新村街道。
1988年1月,划出崂山西路街道文登路(今东方路)以东地块,设立梅园新村街道。其范围是:东至源深路,南到张杨路,西至文登路(今东方路),北到浦东大道。
1988年8月,撤销北京东路、四川南路街道,设立外滩街道;撤销牯岭路、龙门路街道,设立人民广场街道;撤销南京东路、长沙路街道,建立南京东路街道;撤销广东路、金陵东路街道,建立金陵东路街道。
至此,黄浦区辖9街道1镇,其中浦西4街道,即外滩、人民广场、南京东路、金陵东路街道。浦东5街道1镇,即东昌路、崂山西路、张家浜、潍坊新村、梅园新村等街道和洋泾镇。
1991年7月,川沙县划给黄浦区0.61平方公里面积由洋泾镇管辖。黄浦区面积扩为19.31平方公里。
1992年3月,析洋泾镇罗山路以东区域设立罗山新村街道,东至海军职工大学围墙及规划中的龙居路(至杨家浜西侧),南至规划中的洋泾镇路(今称博山东路),经德平路至机耕路接建平路,西至规划中的罗山路,北至浦东大道与杨浦区交界。
至此,黄浦区辖10街道1镇,其中浦西4街道;浦东6街道1镇,即东昌路、崂山西路、张家浜、潍坊新村、梅园新村、罗山新村等街道和洋泾镇。
1991年5月,东昌路街道更名陆家嘴路街道。
至此,黄浦区辖10街道1镇,其中浦西4街道,即外滩、人民广场、南京东路、金陵东路街道;浦东6街道1镇,即陆家嘴、崂山西路、张家浜、潍坊新村、梅园新村、罗山新村等街道和洋泾镇。
1992年12月,陆家嘴、张家浜、崂山西路、维坊新村、罗山新村、梅园新村6个街道和洋泾镇划归浦东新区

黄浦区(1993年1月-2000年6月)
1993年1月,黄浦区辖4个街道,即外滩街道、人民广场街道、南京东路街、金陵东路街道。
2000年6月,撤销黄浦区、南市区,设立新的黄埔区

黄浦区(2000年6月-2011年5月)
2000年6月,新的黄浦区辖9个街道,即原黄浦区的外滩街道、人民广场街道、南京东路街、金陵东路街道;原南市区的半淞园路街道、董家渡街道、小东门街道、豫园街道、老西门街道。
2007年2月,撤销人民广场街道,并入南京东路街道;撤销董家渡街道,王码、万裕、公义、桑园、府谷、南区、天生、青龙、阳光、多稼等10个居委会划入小东门街道,迎勋、普益、海西、中福二、中福一、车中、新村、益元等8个居委会划入半淞园街道,陆迎、明日星城2个居委会划入老西门街道;撤销金陵东路街道,山西、昭通、新建、瑞福、盛泽、宝兴、云南、福南、金陵等9个居委会划入外滩街道,小花园、北海、平望3个居委会划入南京东路街道。
至此,黄浦区辖6个街道,即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半淞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豫园街道、老西门街道。
2011年5月,撤销黄浦区、卢湾区,设立新的黄浦区

黄浦区(2011年5月-)
2011年5月,新的黄浦区辖10个街道,即原黄浦区的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半淞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豫园街道、老西门街道,原卢湾区的五里桥街道、打浦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
至此,黄浦区共辖10个街道,即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半淞园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豫园街道、老西门街道、五里桥街道、打浦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5-12-03
卢湾区沿革
卢湾区(第六区、芦家湾区、卢家湾区)沿革(1945-1956)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设立上海市第六区。东界平安路(今鲁班路南段)、鲁班路、重庆南路、重庆中路,北界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西界陕西南路、日晖港西水道,南濒黄浦江。第六区辖77保,984甲。
民国三十五年(1946)12月,第六区辖40保,895甲。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六区更名为芦家湾区。是年12月,芦家湾区辖41保,947甲。
民国三十七年(1948)12月,芦家湾区辖43保,969甲。
1949年5月,芦家湾区更名为卢家湾区;6月,卢家湾区划分为6个接管专员办事处。
1950年7月,卢家湾区更名为卢湾区,撤销接管专员办事处。
是年冬,设立冬防办事处。
1951年6月,改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
1952年9月,改区人民政府办事处。
1953年12月,卢湾区改分9个办事处。
1955年4月,办事处以路名命名。
卢湾区(1956年3月-2011年5月)
1956年3月,嵩山区撤销,西部、南部并入卢湾区。境域北界延至延安东路连云路口,东界为连云路、金陵西路、马当路、复兴中路、黄陂南路、合肥路、肇周路、制造局路、高雄路、江边路。增为20个办事处,即中山南一路、打浦路、鲁班路、绍兴路、泰康路、思南路、茂名路、进贤路、淮海中路、长乐路、五里桥路、蒙自路、局门路、丽园路、建国东路、顺昌路、肇周路、合肥路、马当路、淡水路。
1956年7月,撤销思南路、长乐路、局门路、马当路办事处。
1957年,撤销进贤路办事处、建国东路办事处。
1957年9月,调整与徐汇区的境界,日晖港口三角洲划归徐汇区。西界由日晖港西水道改为东水道,即以老日晖港为界
1958年12月,并为7个办事处。
1959年12月,邑庙区撤销,其黄陂南路西藏路办事处划入卢湾区。同时,连云路以西金陵西路以北,延安东路以南,划归黄浦区。北界由延安东路改为金陵西路、金陵中路,东界移至西藏南路,接肇周路。卢湾区辖8个办事处。
1960年4月,中山南一路、五里桥合并为中山五里办事处,
1960年6月,中山五里办事处更名为五里桥街道,鲁班打浦办事处更名为打浦桥街道,丽园蒙自办事处更名为丽园路街道,茂名绍兴办事处更名为瑞金路街道,顺昌肇周办事处更名为顺昌路街道,成都淮海办事处更名为淮海路街道,嵩山合肥办事处更名为嵩山路街道,黄陂西藏办事处更名为济南路街道。
1964年11月,由济南路、嵩山路两街道各划部分,增置吉安路街道。至此,卢湾区辖9个街道,即五里桥街道、打浦桥街道、丽园路街道、顺昌路街道、济南路街道、嵩山路街道、淮海路街道、瑞金路街道、吉安路街道。
1987年6月,淮海路街道更名为淮海中路街道,瑞金路街道更名为瑞金二路街道。
1989年3月,撤销吉安路街道,顺昌路以东区域划归济南路街道,顺昌路以西区域划归嵩山路街道。

至此,卢湾区辖8个街道,即五里桥街道、打浦桥街道、丽园路街道、顺昌路街道、济南路街道、嵩山路街道、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

五里桥街道:东起制造局路,西至瑞金南路,南接黄浦江,北靠五里桥路、局门路、斜土路。
打浦桥街道:东起重庆南路、鲁班路,西至陕西南路,南接斜土路,北靠建国中路、建国西路。街道办事处设在斜徐路692号,机关编制人员35人。
丽园路街道:东起制造局路,西至鲁班路,南接五里桥路、局门路、斜土路,北靠徐家汇路。
顺昌路街道:东起肇周路,西至重庆南路,南接徐家汇路,北靠合肥路。
济南路街道:东起西藏南路,西至嵩山路、顺昌路,南接肇周路、合肥路,北靠金陵中路。
嵩山路街道:东起嵩山路、顺昌路,西至淡水路,南接合肥路,北靠金陵西路。
淮海中路街道:东起淡水路,西至瑞金一路、瑞金二路,南接合肥路、重庆南路、复兴中路,北靠金陵西路、延安中路。
瑞金二路街道:东起瑞金一路、瑞金二路、复兴中路、重庆南路,西至陕西南路,南接建国中路、建国西路,北靠延安中路。
1996年5月,原五里桥街道和丽园路街道的制造局路—局门路—五里桥路—斜土路部分合并为五里桥街道;原打浦桥街道和丽园路街道的制造局路—斜土路—鲁班路—徐家汇路部分,以及原顺昌路街道的肇周路—徐家汇路—重庆南路—鲁班路—建国东路部分合并为打浦桥街道;原瑞金二路街道和原淮海中路街道的重庆南路—复兴中路—瑞金二路、瑞金一路—延安中路部分合并为瑞金二路街道;原嵩山路街道、济南路街道全部,原淮海中路街道的淡水路—合肥路—重庆南路—金陵西路部分,以及原顺昌路街道的肇周路—建国东路—重庆南路—合肥路部分合并为淮海中路街道。
调整后的卢湾区辖4个街道,即五里桥街道、打浦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

五里桥街道:东起制造局路,西至瑞金南路,南接黄浦江,北靠斜土路。
打浦桥街道:东起肇周路,西至陕西南路、瑞金南路,南接斜土路、肇嘉浜路,北靠建国东路、建国中路、建国西路。
瑞金二路街道:东起重庆中路、重庆南路,西至陕西南路,南接建国中路、建国西路,北靠延安中路、金陵西路。
淮海中路街道:东起西藏南路、肇周路,西至重庆南路、重庆中路,南接建国东路,北靠金陵中路、金陵西路。

2011年5月,撤销黄浦区、卢湾区,设立新的黄浦区。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2-04 16:49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5-12-05
南市区沿革

南市区建制前,蓬莱区辖9街道办事处,即王家码头、董家渡路、巡道街、唐家湾、斜桥、文庙路、保安路、陈家桥、蓬莱路等办事处;邑庙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即龙门路、嵩山路、黄陂南路、西藏南路、广福寺街、城隍庙、露香园路、小东门等办事处。
南市区(1959年12月-2000年6月)
1959年12月,撤销蓬莱区撤销邑庙区,西藏南路以东、淮海东路以北区域和西藏路以西、金陵路以北区域划归黄浦区,龙门路办事处划转黄浦区,西藏路以西、金陵路以南区域划归卢湾区,嵩山路、黄陂南路、西藏南路办事处及龙门路办事处小部分划转卢湾区(合并为黄陂西藏办事处);设立南市区,以蓬莱区的行政区域和邑庙区剩余区域为南市区的行政区域,其境域为:东临黄浦江,南从江边路到高雄路,折西为制造局路、唐家湾路、西藏南路,转北为淮海东路、人民路、新开河北路,面积6.91平方公里。新设立的南市区辖原蓬莱区的王家码头、董家渡路、巡道街、唐家湾、斜桥、文庙路、保安路、陈家桥、蓬莱路等9个办事处,原邑庙区的广福寺街、城隍庙、露香园路、小东门、小北门(增设)等5个办事处。
1960年9月,巡道街街道办事处改为小南门街道委员会,保安路街道办事处改为半淞园路街道委员会。
是年11月,撤销广福寺街道和蓬莱路街道,并入临近街道。
至此,南市区辖12个街道,即半淞园路、小南门、王家码头、斜桥、陈家桥、文庙路、董家渡路、唐家湾、小北门、小东门、露香园路、城隍庙;其中半淞园路、小南门为街道委员会,其余为街道办事处。
1961年1月,撤销浦东县,所辖周家渡、塘桥办事处划归南市区
是年5月,撤销塘桥街道、周家渡街道,设立新的周家渡街道。
是年10月,小南门、半淞园街道委员会复为街道办事处。
1964年,文庙街街道改为蓬莱路街道,城隍庙街道改称豫园街道。
至此,南市区共辖13街道,即半淞园路、小南门、王家码头、斜桥、陈家桥、蓬莱路、董家渡路、唐家湾、小北门、小东门、露香园路、豫园、周家渡,其中浦东地区周家渡1街道,浦西12街道。
1982年5月,上钢住宅小区区域划归南市区
是年8月,析周家渡街道原塘桥地区设立塘桥街道。
至此,南市区辖14街道,即半淞园路、小南门、王家码头、斜桥、陈家桥、蓬莱路、董家渡路、唐家湾、小北门、小东门、露香园路、豫园、周家渡、塘桥,其中浦西12街道,浦东2街道,即周家渡、塘桥。
1984年,川沙县杨思、六里、严桥3个乡部分区域划归南市区
1986年8月,析周家渡街道划出部分区域设立上钢新村街道;析塘桥街道划出部分区域成立南码头街道。
至此,南市区辖16街道,即半淞园路、小南门、王家码头、斜桥、陈家桥、蓬莱路、董家渡路、唐家湾、小北门、小东门、露香园路、豫园、周家渡、塘桥、上钢新村、南码头;其中浦西12街道,浦东4街道。
1988年,撤销斜桥和王家码头街道,分别并入陈家桥、半淞园路、董家渡路、小东门街道。
是年,川沙县杨思镇、杨思乡部分村(包括川杨河水域)划归南市区
至此,南市区辖14街道1镇,即豫园街道、露香园路街道、小北门街道、唐家湾街道、蓬莱路街道、小东门街道、小南门街道、董家渡街道、陈家桥街道、半淞园路街道、周家渡街道、塘桥街道、南码头街道、上钢新村街道和杨思镇;其中浦西10街道,浦东4街道1镇。
1992年12月,南市区浦东地区的周家渡、塘桥、南码头、上钢新村4个街道及杨思镇划入浦东新区。
至此,南市区辖10街道,即豫园街道、露香园路街道、小北门街道、唐家湾街道、蓬莱路街道、小东门街道、小南门街道、董家渡街道、陈家桥街道、半淞园路街道。
1993年7月,撤销豫园街道和露香园路街道,设立新的豫园街道;撤销小北门街道、唐家湾街道和蓬莱路街道,设立老西门街道;撤销小东门街道和小南门街道,设立新的小东门街道;撤销董家渡街道和陈家桥街道,设立新的董家渡街道。至此,南市区辖豫园、老西门、小东门、董家渡、半淞园路5个街道。
2000年6月,撤销黄浦区和南市区,设立新的黄埔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5-12-05
闵行区(1959年12月-1964年5月)沿革
闵行区建制前,隶属于上海县,为闵行镇及塘湾、曹行、马桥人民公社辖域。
闵行区(1959年12月-1964年5月)
1959年12月,析上海县划出闵行、吴泾区域,设立闵行区。
1960年3月,闵行区辖4个街道,即一号路、闵行镇、工区、吴泾等4个街道。
1960年4月,闵行区辖3个分社,一号路和闵行镇两办事处为一分社,工区办事处为二分社,吴泾办事处为三分社。
1962年初,一分社、二分社、三分社分别改为一号路、东河泾、吴泾3个街道办事处。
1963年1月,撤销东河泾街道,设立浦江街道。
1964年5月,撤销闵行区,撤销所辖一号路街道和浦江街道,合并设立闵行街道;闵行街道、吴泾街道随属徐汇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5-12-05
闵行区(1981年2月-1992年9月)沿革
闵行区(1981年2月-1992年9月)
1981年2月,析徐汇区闵行街道、吴泾街道及上海县15个大队设立闵行区。闵行区辖2个街道,即闵行街道、吴泾街道。
1982年4月,撤销闵行街道,兰坪路以东区域设立华坪路街道,兰坪路以西区域设立碧江路街道。至此,闵行区辖3个街道,即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吴泾街道。
1986年1月,析碧江路街道沙港以西区域,设立昆阳路街道。至此,闵行区辖4街道,即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吴泾街道、昆阳路街道。
1992年9月,撤销闵行区、上海县,设立新的闵行区
注:由上海县划入闵行区的农村地区由闵行区与上海县双方协同管理,户口、治安归闵行区,党政及农、副、工三业生产由上海县管理。

[ 此帖被晦象先生在2015-12-05 02:56重新编辑 ]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5-12-05
闵行区(1992年9月-)沿革
1992年9月,撤销上海县、闵行区,设立新的闵行区。
是年10月,三林乡划归新设立的浦东新区。
1993年3月,正式设立新的闵行区,辖4街道3镇13乡,即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吴泾街道、昆阳路街道;莘庄镇、七宝镇、颛桥镇;纪王乡、诸翟乡、华漕乡、虹桥乡、梅陇乡、莘庄乡、塘湾乡、曹行乡、北桥乡、马桥乡、陈行乡、杜行乡、鲁汇乡。是月,撤销莘庄乡、莘庄镇,成立新的莘庄镇。
是年4月,虹桥乡、塘湾乡、梅陇乡、纪王乡、北桥乡、陈行乡、马桥乡撤乡建镇。
是年9月,华漕乡、诸翟乡、曹行乡、杜行乡、鲁汇乡撤乡建镇。
至此,闵行区辖4街道15镇,即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吴泾街道、昆阳路街道;莘庄镇、七宝镇、颛桥镇、纪王镇、诸翟镇、华漕镇、虹桥镇、梅陇镇、莘庄镇、塘湾镇、曹行镇、北桥镇、马桥镇、陈行镇、杜行镇、鲁汇镇。筹建水清街道(后来未正式设立)。
1994年6月,筹建龙柏街道。
是年,虹四村(古羊路以南)、西郊村(延安西路以南)划归闵行区虹桥镇管辖。
1996年,筹建古美街道。
1997年3月,撤销昆阳路街道,并入碧江路街道。
是年9月, 批复设立龙柏新村街道、航华新村街道(东至外环线、南至吴中路,西至北横泾,北至虹桥机场围墙到沪青平公路)。
1999年4月,批复设立古美路街道。
至此,闵行区辖6街道15镇,即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吴泾街道、龙柏新村街道、航华新村街道、古美路街道;莘庄镇、七宝镇、颛桥镇、纪王镇、诸翟镇、华漕镇、虹桥镇、梅陇镇、莘庄镇、塘湾镇、曹行镇、北桥镇、马桥镇、陈行镇、杜行镇、鲁汇镇。
2000年10月,撤销陈行镇、杜行镇、鲁汇镇,设立浦江镇;撤销纪王镇、诸霍镇、华漕镇,设立新的华漕镇;撤销颛桥镇、北桥镇,设立新的颛桥镇;撤销梅陇镇、曹行镇,设立新的梅陇镇;撤销吴泾街道、塘湾镇,设立吴泾镇;撤销华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设立江川路街道;撤销龙柏新村、航华新村街道,设立龙柏街道。
至此,闵行区辖3街道9镇,即江川路街道、龙柏街道、古美路街道;莘庄镇、七宝镇、马桥镇、虹桥镇、浦江镇、华漕镇、颛桥镇、梅陇镇、吴泾镇。
2009年12月,撤销龙柏街道,划入龙漕镇部分区域,设立新虹街道(东至长宁区界,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和七宝镇界,西至青浦区界和华漕镇诸翟村、陈家角村、杨家巷村,北至华漕镇许浦村、华漕村、王泥浜村村界)。
至此,闵行区辖3街道9镇,即江川路街道、古美路街道、新虹街道;莘庄镇、七宝镇、马桥镇、虹桥镇、浦江镇、华漕镇、颛桥镇、梅陇镇、吴泾镇。
2015年6月,析浦江镇设立浦锦街道(东至浦星路,南至丰收村和亭子村南面现有村界,西至黄浦江,北至浦东新区范围)。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5-12-05
吴淞区沿革
建制前沿革
道光三年(1823),析宝山县城厢厂为吴淞厂,亦称胡巷厂。
宣统二年(1910),城镇乡自治改为吴淞乡。
吴淞区(1928年7月-1937年)
民国十七年(1928)7月,宝山县吴淞乡划归上海特别市,设立吴淞区。吴淞区东至黄浦江,西至李家浜,南至段浦,北至曹家木桥,面积16.75平方公里。辖吴淞镇和111个自然村。
民国二十六年(1937)8月,沦陷。
吴淞区(1945年12月-1955年)
民国三十五年(1946)1月,设立上海市第二十三区,南沿从蕰藻浜口,迤西至西六房折西北。2月,划定为10保208甲。
是年3月,自第二十二区划入蕰藻浜以南的张华浜、管家、朱家宅、麦家宅、大金穆宅以北区域,共增加3个保,面积增为25.54平方公里。至12月,第二十二区辖13保284甲。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二十三区改称吴淞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改编为15保306甲,共135个自然村。
1949年7月,设立4个接管专员办事处:第一(1,2,3,9,14),第二(11,12,13),第三(6,7,8,15),第四(4,5,10)。
是年10月,吴淞镇仍设为第一办事处外,第二办事处改设为新桥乡、华浜乡;第三办事处改设为泰兴乡;第四办事处改设为炮台乡。至此,吴淞区辖第一办事处和新桥乡、华浜乡、泰兴乡、炮台乡。
1950年6月,撤销华浜乡、新桥乡,设立淞南乡;撤销泰兴乡、炮台乡,设立淞北乡;第一办事处改为吴淞镇办事处。至此,吴淞区辖吴淞镇办事处和淞南乡、淞北乡。
1951年8月,撤销淞南乡、淞北乡,设立华浜乡、上钢乡、新桥乡、泰兴乡、炮台乡、周桥乡。
1953年10月,撤销周桥乡,并入吴淞镇办事处。至此,吴淞区辖吴淞镇办事处和华浜乡、上钢乡、新桥乡、泰兴乡、炮台乡。
1955年3月,析吴淞镇办事处蕰藻浜南区域,设立吴淞区第二办事处。
是年11月,第二办事处改为蕰藻浜办事处。至此,吴淞区辖吴淞镇、蕰藻浜2个办事处和华浜乡、上钢乡、新桥乡、泰兴乡、炮台乡。
1958年成为宝山县辖地。
1956年1月,撤销吴淞区、大场区、江湾区,设立北郊区。(3月,吴淞镇办事处和蕰藻浜办事处合并,成立吴淞镇;5乡合并为淞南、淞北两个乡。)
吴淞区(1960年1月-1964年5月)
1960年1月,析宝山县吴淞镇及其附近区域和新桥公社部分区域和浦东县高桥和周家渡区域,设立吴淞区。包括以下区域:
吴淞镇:东起黄浦江,南靠蕰藻浜,西至泗塘河,北至宝杨路、水产路、淞宝路。
淞南地区:东沿黄浦江,南至长江路南侧小河,西到外贸仓库后铁路,北靠蕰藻浜。
殷行地区:东滨黄浦江,南至新中化学厂,西以闸殷路和工农新村为界、北至闸北发电厂。
张庙路地区:以整个新建公房地区与周围农田毗邻为界。
高桥地区:农药厂后的中兴镇及食油采购站以南,向西至天灯口为一块,高桥镇及两个农业生产队为一块,高桥港向西沿东塘路到高桥化工厂为一块。
周家渡地区:从张家浜以东至浦东南路沿陆家桥边的王家浜至高杨路、上南路,南至杨思港,北至黄浦江。

4月,设立吴淞(区)城市人民公社。
6月,吴淞区(公社)设立5个分社,即蕰藻浜、殷行路、张庙路、高桥、周家渡等分社。
蕰藻浜分社以上钢五厂为中心,包括上棉八厂、大中华造纸厂、淞兴路办事处等单位和地区;
殷行路分社以上海柴油机厂为中心,包括闸北电厂、闸殷新村、工农新村等单位和地区;
张庙路分社以上钢一厂为中心,包括上海铁合金厂、上海钢管厂、泗塘新村等单位和地区;
高桥分社以上海炼油厂为中心,包括高桥化工厂、上炼新村、中兴镇等单位和地区;
周家渡分社以上钢三厂为中心,包括周家渡、塘桥等地区。

10月,停止城市人民公社。
11月,恢复街道办事处,并调整区划。高桥分社所辖上炼新村、中兴镇划归殷行路街道办事处,其它区域划归川沙县;周家渡分社所辖区域划归南市区(部分市属工厂除外)。至此,吴淞区辖蕰藻浜、殷行路、张庙路3个街道。其中殷行路办事处浦东部分(上炼新村、中兴镇)包括上海炼油厂、上海石油采购供应站、上炼新村等区域,东与川沙县为邻,南至上海炼油厂,西沿黄浦江,北至草镇。
1962年4月,蕰藻浜街道改称吴淞镇街道。
1962年7月,从宝山县划入逸仙路以东,军工路以北地区。
1963年3月,起增加蕰藻浜以南,长江路以北,郝桥港以东和煤气厂桥东堍的公房居民。
1964年5月,撤销吴淞区,浦西区域并入杨浦区,浦东区域(上炼新村和中兴镇)并入川沙县。
宝钢地区办事处
1979年1月,设立宝钢地区办事处
是年4月,设立马泾桥街道、友谊路街道。至此,宝钢地区办事处辖2个街道。
1980年1月,杨浦区吴淞镇街道、泗塘街道划归宝钢地区办事处。至此宝钢地区办事处辖4个街道,即马泾桥街道、友谊路街道、吴淞镇街道、泗塘街道。
吴淞区(1980年10月-1988年1月)
1980年10月,以宝钢地区办事处区域、宝山县城厢镇和宝钢、吴淞之间的地域,设立吴淞区
1981年3月,明确吴淞区行政区域为:宝山钢铁总厂生产、生活区;盛桥、月浦等居民点;吴淞镇、泗塘街道;宝山县城厢镇和淞南、吴淞、庙行、月浦、盛桥5个公社的22个大队、112个生产队;杨浦区工农、闸殷两个居委会,面积48.23平方公里。
是年8月,析吴淞镇街道海滨新村区域设立海滨街道。
是年11月,正式移交城厢镇。
至此,吴淞区辖5街道1镇,即友谊路、马泾桥、吴淞镇、泗塘、海滨街道和城厢镇。
1982年1月,撤销城厢镇、友谊路街道,设立新的友谊路街道。至此,吴淞区辖5街道,即友谊路、马泾桥、吴淞镇、泗塘、海滨街道。
1984年5月,筹建殷行街道,是年9月殷行街道(筹)划归杨浦区
1984年9月,宝山县盛桥乡新丰、新江、盛丰3个大队19个生产队所辖区域(石洞口发电厂的厂区及附近地区,面积2.7平方公里)划归吴淞区
1985年10月,宝山县吴淞乡泗塘村及盛桥乡友谊村的一部分(面积1.85平方公里)划入吴淞区,吴淞区面积扩至52.78平方公里。
1986年,石洞口第二电厂区域划入吴淞区
至此,吴淞区北衔长江口,东临黄浦江,南至何杨铁路支线及长江路、长江西路南侧,西缘南段沿共和新路、蕰藻浜、泰和路、泗塘河,北段包括月浦镇、盛桥镇外围以及沿宝钢围厂河、蕰川路一线,面积54.45平方公里;辖5街道,即友谊路、马泾桥、吴淞镇、泗塘、海滨街道;辖境内还有生产和党政关系属宝山县的5个乡的24个村。
1988年1月,撤销宝山县、吴淞区,设立宝山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5-12-05
静安区(1945年12月-1956年2月)
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上海市设立第十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十区改称静安区
静安区(1945年12月-1956年2月)
静安区以公共租界静安寺巡捕房辖地为基础,东以泰兴路、茂名北路与新成区为界;西界从迪化路(今乌鲁木齐北路)扩至江苏路,与长宁区为界;东南面以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陕西南路与卢湾区为界;北以新闸路、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开原路(今武定西路)与江宁区为界。面积3.6平方公里。设38保,975甲。区公所设在愚园路792号。
1949年5月,静安区改称静安寺区
是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静安寺区接管委员会设立3个接管专员办事处,并废除保甲制度。
1950年6月,静安寺区复改称为静安区
是年12月,静安区冬防指挥部设立6个冬防办事处。
1951年6月,冬防办事处改称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
1952年9月,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更名为区人民政府办事处,静安区辖9个区人民政府办事处。
1955年7月,静安区第一至第九办事处分别改为奉贤路、常德路、愚园路、延安中路、乌鲁木齐路、诸安浜、威海卫路、南京西路、镇宁路办事处。
1956年2月,撤销静安区,常德路、富民路以东区域划归新成区(奉贤路、延安中路、威海卫路、南京西路等办事处转隶),常德路、富民路以西区域划归长宁区(常德路、愚园路、乌鲁木齐中路、镇宁路、诸安浜等办事处转隶)。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5-12-05
新成区(1945年12月-1960年1月)沿革
新成区(1945年12月-1956年2月)
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上海市设立第十一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十一区改称新成区
新成区地域系公共租界新闸路巡捕房和成都路巡捕房辖地合并而成,东至西藏中路与老闸区为界,西临泰兴路、茂名路与静安区和江宁区为界,南达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与嵩山区、卢湾区为界,北以苏州河与闸北区为界。面积2。76平方公里。设76保,1676甲。区公所设在成都北路360号。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成区接管委员会设立4个接管专员办事处,并废除保甲制度。
1950年12月,新成区冬防指挥部设立10个冬防办事处。
1951年6月,冬防办事处改称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
1952年9月,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更名为区人民政府办事处,新成区辖17个区人民政府办事处。
新成区(1956年2月-1960年1月)
1955年,新成区第一至第十七办事处依次更名为新桥路、重庆路、黄陂路、牯岭路、成都路、江阴路、山海关路、北京西路、青岛路、长沙路、石门一路、石门二路、大通路、大沽路、武定路、慈溪路、青海路办事处。
1956年2月,撤销静安区,常德路、富民路以东区域划归新成区(奉贤路、延安中路、威海卫路、南京西路等办事处转隶),至此新城区辖21个办事处。
是年3月,调整为15个办事处,即长沙路、牯岭路、重庆路、新闸路、北京路、成都路、青海路、大沽路、武定路、石门一路、石门二路、铜仁路、延安路、威海卫路和奉贤路等办事处。
1958年1月,调整为长沙路、牯岭路、新闸路、石门二路、黄陂路、大沽路、威海卫路、延安中路、青海路、奉贤路、武定路和北京西路等12个办事处。
1960年1月,撤销新成区、江宁区,设立静安区。以江宁区全部区域,新成区成都路以西区域,长宁区镇宁路以东区域为静安区的行政区域。新成区其余区域划入黄浦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5-12-05
上海市江宁区(1945年12月-1960年1月)沿革
江宁区(1945年12月-1960年1月)
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上海市设立第十二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十二区改称江宁区
江宁区地域以公共租界戈登路巡捕房辖地为基础,东以泰兴路连新成区,西从延平路扩至长宁路、江苏路毗长宁区,南以新闸路接静安区,北以安远路邻普陀区。面积3.19平方公里。设54保,1288甲。区公所设在陕西北路835弄50号。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宁区接管委员会设立6个接管专员办事处,并废除保甲制度。
1950年12月,江宁区冬防指挥部设立6个冬防办事处。
1951年6月,冬防办事处改称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
1952年9月,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更名为区人民政府办事处,新成区辖12个区人民政府办事处。
1955年,江宁区第一至第十二办事处依次更名为泰兴路、昌平路、江宁路、陕西北路、西康路、延平路、安远路、金司徒庙、余姚路、康定路、长寿路和南曹家宅办事处。
1956年,撤销延平路、长寿路办事处,调整为10个办事处。
1957年7月,撤销泰兴路办事处,并将安远路办事处改为长寿路办事处;南曹家宅办事处更名为梵皇渡路办事处。
1958年11月,将9个办事处调整为江宁路、康定路、梵皇渡路和余姚路等4个办事处。
1960年1月,撤销新成区、江宁区,设立静安区。以江宁区全部区域,新成区成都路以西区域,长宁区镇宁路以东区域为静安区的行政区域。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15-12-05
静安区(1960年1月-2015年10月)沿革
1960年1月,撤销新成区、江宁区,设立静安区。以江宁区全部区域,新成区成都路以西区域,长宁区镇宁路以东区域为静安区的行政区域。其范围:东起成都北路,西至镇宁路,南始延安中路、长乐路,北迄苏州河。新的静安区辖石门二路、武定路、大沽路、威海卫路、奉贤路、延安中路、江宁路、陕西北路,康定路、余姚路、梵皇渡路、金司徒庙、乌鲁木齐中路、常德路等14个街道办事处。

1961年12月,将1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张家宅、金司徒庙、南京西路、延安西路、威海卫路、江宁路、康定路、余姚路等8个街道办事处。
1964年9月,将原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康定路、愚园路、华山路、延安中路、万航渡路、江宁路、余姚路、张家宅、武定路和威海卫路等10个街道办事处。
1981年,威海卫路办事处更名为威海路办事处。
1994年10月,撤销华山路街道、愚园路街道,设立静安寺街道;撤销万航渡路街道、余姚路街道,设立曹家渡街道;撤销康定路街道、江宁路街道,设立新的江宁路街道;撤销武定路街道、张家宅街道,设立石门二路街道;撤销威海路街道、延安中路街道,设立南京西路街道。
至此,静安区辖5街道,即江宁路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静安寺街道、曹家渡街道。
2015年10月,撤销静安区、闸北区,设立新的静安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15-12-06
静安区(2015年10月-)沿革
2015年10月,撤销静安区、闸北区,设立新的静安区。新的静安区辖13街道1镇,即原静安区的5个街道,即江宁路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静安寺街道、曹家渡街道;原闸北区的8街道1镇,即天目西路街道、北站街道、宝山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大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路街道、芷江西路街道、彭浦镇。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15-12-06
蓬莱区(1945年12月-1959年12月)


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上海市设立第四区。其范围为:东自肇嘉路(今复兴东路)至半淞园,南沿黄浦江,西自黄浦江沿制造局路经蓝维霭路(今西藏南路南段和肇周路)至南洋桥铁门,北临肇嘉路
民国三十五年(1946)1月,第四区整编为36保。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四区改称蓬莱区。
后蓬莱区增至64保(第六十四保为水上保甲),辖1248甲,43510户。后设立14个保联合办事处(六十四保除外)。
1949年6月,蓬莱区范围为:东南沿黄浦江,与东昌区隔江相望;西南以西藏南路、肇周路、制造局路、高昌庙路(今高雄路)为界与嵩山区相邻;北沿方浜西路、中华路至复兴东路与嵩山区、邑庙区接壤,面积5.4平方公里。设6个接管专员办事处。

第一办事处:原七至十三、五十一、六十五、六十七保;
第二办事处:原第一至第六、十四至十八保;
第三办事处:原第十九至三十三、四十七至五十保;
第四办事处:原第三十四至四十六、六十六保;
第五办事处:原第五十九至六十四、七十二保;
第六办事处:原第五十二至五十七、七十、七十一保。

1950年,蓬莱区高昌庙路(今高雄路)以南、肇周路与江边路直达江边以西地区(即江南造船厂的东半部)划入嵩山区。是年冬,蓬莱区设立9个冬防办事处即巡道街、直辖、陈家桥、董家渡、关桥、中华路、沪军营、南阳桥、三官堂9个冬防办事处。
1951年8月,改设为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蓬莱区原巡道街、关桥、董家渡、中华路、蓬莱路、三官堂、南阳桥、沪军营、陈家桥办事处分别改为第一至九派出人员办事处。1952年,,原9个办事处改设为15个办事处。
1953年9月,15个办事处改设为25个办事处。1955年7月,蓬莱区增设为30个办事处,即:王家码头、蓬莱路、大吉路、董家渡路、小南门、老西门、南京街、国货路、唐家湾、大南门、生义码头、阜民路、西仓桥街、三官堂、保安路、外马路、关桥、巡道街、大林路、陈家桥、制造局路、小西门、斜桥、中华路、车站路、普育西路、高昌庙、大东门、清流街、文庙。
1956年,蓬莱区复兴东路以北、方浜西路以南、西藏南路以东、中华路以西一小块地段划归邑庙区。是年,30个办事处调整为24个办事处,即:关桥、王家码头、外马路、董家渡路、大东门、大南门、小南门、巡道街、阜民路、西仓路、蓬莱路、文庙路、小西门、老西门、唐家湾、大林路、斜桥、制造局路、保安路、清流街、车站路、普育西路、南京街、陈家桥。
1957年,24个办事处调整为17个街道办事处,即:关桥、王家码头、董家渡路、小南门、大南门、巡道街、小西门、唐家湾、普育西路、保安路、清流街、陈家桥、文庙路、蓬莱路、大林路、斜桥、南京街。1958年,17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9个街道办事处,即:王家码头、董家渡路、巡道街、唐家湾、斜桥、文庙路、保安路、陈家桥、蓬莱路。
1959年12月,撤销蓬莱区、邑庙区,设立南市区。原蓬莱区9个办事处隶属于新设立的南市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15-12-06
邑庙区(1945年12月-1959年12月)
民国三十四年(1945)12月,上海市设立第三区。其范围为:东自新开河沿黄浦江大码头,南自大码头沿肇嘉路(今复兴东路)至方斜路,西北自新开河沿民国路(今人民路)经方斜路至老西门
民国三十五年(1946)1月,第三区整编为35保,后增至47保。
民国三十六年(1947)2月,第三区改称邑庙区,辖50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增至53保,辖1157甲,34040户。
1949年6月,邑庙区范围为:东沿黄浦江;北、西至新开河、人民路,与黄浦区、嵩山区相邻;南至复兴东路,与蓬莱区接壤,即北半个老城厢及复兴东路以北沿黄浦江地段,面积1.51平方公里。7月-11月,设立6个接管专员办事处。后撤销第六办事处,分划入第三、第五办事处。
1950年冬,设立第一至第六6个冬防办事处。
1951年8月,撤销冬防办事处,改设为6个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
1955年7月,邑庙区增设为14个办事处,即:老太平弄、小东门、十六铺、人民路、丹凤路、福佑路、紫华路、露香园路、方浜中路、西马街、广福寺街、光启路、复兴东路、城隍庙。
1956年,撤销嵩山区,分划入邑庙区和卢湾区。合肥路由东向西,黄陂南路向北至复兴中路向西,马当路折向北经连云路达延安中路作为分界线。东北并入邑庙区;西南并入卢湾区。蓬莱区复兴东路以北、方浜西路以南、西藏南路以东、中华路以西一小块地段划归邑庙区
至此,邑庙区区域包括人民路、延安路以南、马当路以东地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26个办事处,即在原14个办事处的基础上增加12个办事处:云南南路、西藏南路、金陵中路、龙门路、崇德路、普安路、连云路、嵩山路、吉安路、济南路、兴业路、黄陂南路。
1957年,邑庙区原26个办事处调整为16个街道办事处:复兴东路、小东门、福佑路、广福寺街、城隍庙、十六铺、西马街、露香园路、云南南路、龙门路、普安路、西藏南路、嵩山路、兴业路、吉安路、黄陂南路。
1958年,邑庙区16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8个街道办事处:龙门路、嵩山路、黄陂南路、西藏南路、广福寺街、城隍庙、露香园路、小东门。
1959年12月,撤销邑庙区、蓬莱区,设立南市区。邑庙区西藏南路以东、淮海东路以北地区和西藏路以西、金陵路以北地区划归黄浦区,西藏路以西、金陵路以南地区划归卢湾区,余划归新设的南市区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15-12-22
图文并茂,不错。
行者无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