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66阅读
  • 3回复

[广西]转: 贵港的变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2-13
本文来自广西吧

自清代到民国,直至1949年解放前后,贵港的区划面积一直保持着稳定,整个版图像个7字形。建国后不久经历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区划调整,但动作颇大,使得贵港的整个版图面积严重缩水,尤其是西北和西部边界,使得东西间长度大大缩短,导致“7字”形变成“1字”形。

解放前后,贵港极西极北界如下:

西北陆路60公里与宾阳县梁村交界;75公里与迁江县甘吊村交界;65公里与永淳县叠石山交界;北行陆路75公里与来宾县留村塘交界。

而经解放后初期区划调整后,贵港极西极北界如下:

西北陆路45公里至来宾县五山村交界;西39公里与宾阳黎塘交界;北30公里与武宣县通挽交界。

其中损失最大的一块当属西北边界整块割出划让来宾的五山、大村、青岭三地。

数次区划调整

第一次,1952年6月。从当时专区层次来说,贵港属宾阳专区,51年时属南宁专区。原属贵县的双桥乡划给横县。今天双桥在横县还是乡建置。原贵县、桂平县共管之石龙新兴街、安宁街、安宁、莫山、三鼎、玲义划为桂平管辖;原桂平县管辖之下赊、土寨、白屋、六屋、谭岭、梨园7村屯归贵县。

这次调整,贵港整体割让了西边的双桥乡给横县。贵桂共管的石龙区多数划让给桂平县,同时从桂平划入7村屯,这对贵桂二地而言算互有得失,总体来说是贵港损失较大,毕竟原贵桂共管区域石龙圩几近全部划让桂平县。

第二次,1953年4月。在专区层次来说,这时的贵港属容县专区。原属横县江兴、马畔、新旺、古平、鹤心、金沙、凤凰划归贵县,同时原属贵县之翰桥、新龙、龙田及一个牛棉村划给横县;原属贵县的五山、大村、青岭划给来宾县。兴业县湛江圩划入贵县。

这次调整是最大动作的调整,整个贵港的西、北、西南边界都有变化,也是损失面积最大的一次调整。

与横县方面交换了部分土地,贵横二地互有得失,但加上第一次将双桥乡划让横县,二次累计起来,贵县损失比横县大一些。印象中当年石卡区属贵县横县共管区域,但市志上并无这条记载,如果确有,贵横二地在交割土地上基本打个平手。

而五山、大村、青岭三地整体划让给来宾县,使得县对县割让中贵港处于完全不平等的位置,因为没有从来宾县划入新土地,此次割让上述三地极具人文意义:使贵港从此丧失了向北、西北二个方向镶入西南官话区桂柳话片区的一个数百年来坚守的据点,这个行政区划上的变动背后蕴藏着地缘人文因子方面的重大转变:使得处于粤语、壮语、客家语、桂南平话、西南官话这五大语种混合交融相汇的贵港从此远离了红水河流域西南官话区桂柳话片的覆盖,贵港西北及北部边界成为了西南官话区桂柳话片在桂中地区的最南边界,也成为了桂中与桂东南的语言最终分界线。此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三地的划出,使得贵港境内的红水河水系面积急剧萎缩,如今仅余古樟乡最北部一隅属于红水河水系。使得贵港绝大部分面积属郁江水系和黔江水系(中里奇石二乡镇的马来江流域)。

从兴业县整体划入湛江乡,这是贵港在解放后数次割地调整中占的“最大”一个便宜,原本贵港的东南边界是桥圩镇。据说贵港三大地域顺口溜之一的“桥圩好契弟”的典故渊源就是由当年兴业县湛江人与贵县桥圩人的频繁长期商业交往中受"惨痛教训"而致使湛江人起了这个“贬义”的顺口溜封给桥圩人的。

第三次,1953年6月。专区属容县专区。原属贵县的福隆、合成、合民划给郁林县(56年后称玉林县)。
这样,玉林县与来宾县一样成为二个在与贵港区划调整割地中只收不让的二个县。

在随后五十年中,贵港(三区)的政区域一直保持着不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数次变动中,贵港东、西、北、西北都有变化,唯有贵港最南端的边界在数次调整中是保持原样,其中最重要的原由除了六万大山余脉的天然分界线外,还在缘于与贵港的最南端是与当时属于广东省管辖的钦州地交界,省际间的区划调整远比省内县域的调整要困难得多。而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广东钦廉四属最终划入广西,贵港也凭借着南端一偶与浦北县交壤,从而沾上桂南的一角。另外处于贵港西部边界变化不定中又有一个永不变化据点:镇龙山主峰,贵横宾三地交界处一直以该主峰为三地交界,使得镇龙山系这一天然屏障延续成为桂中与桂东南一道天然分界线。


第四次,1995年贵港升格为地级市,辖平南县,代管桂平市,整个贵港辖区行政区域东接藤县,促使传统人文上隶属于桂东南的贵港在广西地理位置中注入了一丝桂东的方位感。

尽管贵港与周边特别是跨地市县的行政划界已逾五十多年,但与之相邻县市的土地、山林、水利三大纠纷依旧是断断续续,此消彼长。这也算得上是因历史上、行政上割地划界五十多载后的一个余波影响:

横县镇龙林场与贵港市三里镇大周村山林纠纷
宾阳县黎明镇新梁村与贵港黄练镇镇安村山林土地纠纷
横县镇龙林场与贵港市黄练镇林场山林纠纷
横县镇龙林场与贵港市黄练镇莫村村公所山林纠纷
横县马山乡西竹村与贵港市思怀乡旺柳村山林纠纷
横县镇龙乡新兴、古律村与贵港市三里镇圹头村山林纠纷
横县云表乡郭祥屯与贵港市五里乡龙贵屯、长沙屯土地山林纠纷
横县百合镇妙门村与贵港思怀蔡山屯土地纠纷
横县百合镇司菜白地屯与贵港思怀乡乌柳村土地纠纷
横县马山乡西竹村与贵港思怀乡旺良村土地纠纷
横县镇龙乡合原村与贵港市三里镇龙田村山林纠纷
横县云表镇列公村与贵港市大岭乡古平村山林纠纷
兴业县山心镇古柜村与贵港湛江村平江土地纠纷
兴业县山心镇和村与贵港市湛江镇蒙村土地纠纷
兴业县沙塘镇水口村与贵港市湛江镇蒙村土地纠纷
兴业县沙塘镇福龙屯与贵港市湛江镇兴城双桥墩岭土地纠纷
玉林市高峰乡龙文村与贵港市东津镇雷村土地纠纷
贵港市东龙镇六袍屯与来宾市石牙乡谭成屯山林纠纷
贵港市东龙镇三六村与来宾市石牙乡石练村山林纠纷
贵港市古樟乡元村屯与来宾市五山乡上周罗屯土地纠纷
贵港市古樟乡大旗村与来宾市中角塘村山林纠纷
贵港市东龙镇高龙村与来宾市石牙乡潭伞潭成屯山林纠纷
……

纵观贵港解放后五十多年来,行政区域的变更史,缘于地理、语种、民族、人文、历史、政经等等方面的渊源,贵港在一直在摇摆角色中不断定位前进:无论曾经属桂中的南宁专区宾阳专区,还是曾经属桂东南的容县专区玉林专区,贵港这一独特的几大语种、人文交融汇聚的地缘位置,使得贵港都可以对号入座:桂东南、桂中、桂南、甚至桂东。各个时期的定位归属都打下深刻的时代发展以及政治时局的烙印。但这种交融汇聚从某个角度而言,实质上就是一种边缘!最终,12年前贵港升格为地级市,彻底摆脱近五十年来混乱不堪的地理归属摇摆怪圈,成为桂东南独立的一极。如今时代发展到今时今日,贵港政府的口号是“向首府南宁靠拢,对接东部产业”,这一新时代的定位,依旧是与贵港上述地缘因子脱不了干系。

后注,不知贵港与宾阳县、武宣县在解放后有无局部行政区域调整历史?90版市志上无此与二地间的划界调整记录。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12-13
2012-04-25 08:59


横县双桥圩--贵港曾经的属地





        从明代开国的第二年1369年贵港降州为县开始,一直到上世纪解放前后这段长达近600年的时间里,贵港(仅指三区,下同)的行政区域版图一直是长期稳定不变的,其东西南北四极至是甚少有变动,皆因明清时代省级范围内的州县划界多以江河大山为划界原则,而山川作为自然地理特征又基本上是万古不变的缘由所致。
        如果说民国是中国旧社会与新社会的缓冲时期的话,那么上世纪解放前后的1950S时代则出算得上是这个缓冲期的末声。1950年代,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痴风骤雨的时代。从全国大背景下,缩小到南国边疆的广西来说,1950年代广西各地此起彼伏的匪乱让新生的人民政权受到极大的危胁,以至于最高统帅毛泽东同志下达了广西省务必于1951年5月前完成平暴匪乱的限时令。以贵港本身而言,当时贵西北的樟木区、贵东的庆丰区和贵南的双桥乡匪乱尤其为甚。
        1950年4月,以六万大山为巢穴的谢儒政和李萼楼等,主要活动于贵县木梓区双桥乡,勾结木格匪首李卓高和灵山县匪首黄甲忠等,率匪徒1000余人,纠合横县匪帮从横县百合骚扰到贵县双桥,劫走万余公斤粮谷,并在双桥暴动,在北东南三个方向分设三个防御点据此顽抗新政权。随后,解放军从横县、灵山、兴业方面调军,配合当地民兵进行围剿,经过激战,先后攻破匪帮的据点,活捉诸匪首,会师双桥,基本肃清六万大山周边匪乱。在基本肃清匪乱的一年后的1952年(即整整60年前)广西向中央政务院提交了对贵县南部作了动作稍大的区划调整方案即将双桥乡由贵县划入横县,1953年4月23日,政务院批准,横县析出新云表、六汞正式划归贵县;横县析出大岭、古平(刘公)、新旺、鹤心、马蚌、江兴、思凤、金沙、文表划归贵县管辖。同日,贵县析出龙田、双桥、输桥、新龙及龙锦乡之一部正式划归横县。这是近六百年来,贵港南部区划的一个重大调整,可谓有得有失,得到了今大岭乡一块,却亦同时失去了双桥乡的一大块。值得回味的是,1952年广西省向政务院报请的贵南区划调整内容只是“双桥划归横县”,并无横县析出部分区域划入贵县的条款,而最终政务院的批复条文中却有今大岭乡这一块由横县析出划入贵港,这多少令人心感平衡。应该说次区划变动是基于解放初期的剿匪平暴军事斗争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贵南的双桥远离贵县政治中心而又邻近附近县治中心,而双桥又因处于六万大山余脉阻隔,交通闭塞不便,这点从当年平叛双桥暴乱时解放军不得不从横、灵、兴三县调度部队进行围剿可窥一斑。将双桥乡整体划出贵县而划入横县的区划调整无疑存在配合军事斗争需要的这种考量,从中也可窥探当年清剿匪乱后敌我军事斗争的严重性和长期性,也能看到解放初期地方新生政权浓厚的军管色彩对行政区域调整的痕迹。
        贵港与横县,同为郁江流域的兄弟市县,在地理上同属郁江平原,尽管在人文上都算是壮汉混居的大背景下却各显异质:横县除去县城等少数几个乡镇操白话外,其余乡镇多数操平话。而贵港则是土白话、壮话和客家三分天下。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双桥在横县仍为乡镇建置,后来被撤并入横县马山乡至今。目前,双桥在行政上的正式的名称是横县马山乡双桥村。但由于双桥长期上是一个独立且较大型的乡镇驻地,在撤并入马山乡后,民间还是普遍称之为双桥圩,双桥圩现在是横县与贵港相邻最近的圩镇,是横县的东极点,也是横县通往贵港的重要交通要道。


           从这幅地形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整个双桥辖区可以说都是处在六万大山的余脉北部边缘,而这个六万大山余脉边缘的最北端则是在今贵港境内的亚计山,与双桥所在的山系同属一脉,亚计山在地理上属于六万大山葵山一脉的极北端。另外,双桥圩包括整个双桥中南部都同属武思江水系,与贵港木梓镇同饮一江水。由此可以看到,双桥圩与马山乡以及百合镇山水是不相连的,双桥位于葵山余脉边缘,武思江水系纵横其间,而马山乡与百合镇多数自然村屯则在平原与百合江水系上。地理上的分水岭意义不言而喻,尽管这些分水岭的水跟岭是如此的不出名,尽管这些不出名的小水系都源出六万大山。而这一切都因源于60多年前那场轰裂一时的剿匪平暴军事斗争影响的最后一响余波让天然地理边界让位于抹上浓厚的军事管治色彩的人为割裂边界。值得重重一提的是,当年双桥暴动的匪首李萼楼本人正是贵县双桥乡翰桥村人,翰桥村就是位于现在横县双桥圩与贵港木梓镇、浦北寨圩镇三地交界处,一个三地交界的崇山恶岭处,而李萼楼家族所经营的200多年的庞大庄园——李萼楼庄园如今依然基本保持完好,前些年已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由于60年前的划出,李萼楼及其先祖均未在最近一个版本(上世纪90年代)的《贵港市志》中有任何的记载和体现。
        另外,顺便提一下贵港与横县的边界地理特征,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风景线。贵横间的交界线是不短的,北迄镇龙山脉的主峰大圣山起,向南逶延,景色急剧反复变化,从镇龙山系极高峰1170米的大圣山到一马平川的郁江平原,在跨过郁江干流后,又缓慢隆起,止于浩瀚的六万大山支离破碎的余脉边缘,其间两地相邻的乡镇分别是,横县镇龙与贵港黄练及三里,横县云表与贵港五里及大岭,横县百合与贵港思杯,横县马山(双桥)与贵港木梓。

以下是双桥圩最近600年的区划沿革:
明,属贵县。
清,属贵县。
民,属贵县。
解放后直到1952年6月,属贵县。1948年,贵县双桥乡包括9村:罗板村、泗棠村、双蒙村、山旺村、西竹村、牛棉村、翰桥村、金龙村、龙山村。1949年12月15日,贵县设立50个乡镇。双桥保持乡建置。1950年5月,贵县设16个区,区下辖乡:双桥属第十四区,区政府设在木梓,辖木梓、双桥、龙塘。1952年6月,广西省报请政务院,将贵县第十四区中的双桥乡划给横县。
1952年6月至今,属横县。上世纪90年代,双桥乡被撤并入横县马山乡。
1953年4月,政务院批复,横县析出新云表、六汞正式划归贵县;横县析出大岭、古平(刘公圩)、新旺、鹤心、马蚌、江兴、思凤、金沙、文表划归贵县管辖。同日,贵县析出龙田、双桥、输桥、新龙及龙锦乡之一部正式划归横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12-14
为何我看不见图……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12-21
博白和合浦白沙的纠纷也不少。
兴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