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70阅读
  • 3回复

[贵州]贵州地名由来,含9地州市及88县市区(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2-29
贵州地名由来,含9地州市及88县市区

  一、理论篇
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是一定地域的标志。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还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地名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能折射出地理环境的特征,反映人类社会地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名往往能见证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包括物产、民族、地貌、历史演变等等,可以说,地名是研究地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贵州的地名,有着地名命名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殊性。
贵州地名来源的大致情况,吴荣熙先生概括为以下十几种。
第一种,与古代的民族有关。世界历史上常有民族或姓氏因地名或国名而得名,或因民族或姓氏而得地名。如吴姓来源于姬姓,姬姓因姬水而得姓。再如江苏的吴江因吴姓而得地名。贵州的普定属于古夜郎属区,与此相关的地名有夜山,郎岱(山),考古学家们有的认为因国名而得地名,有的认为因地名而得国名,二者必居其一。建立古夜郎国的民族为“卜族”,只是在贵州的普定,就有与“卜”音相近的补堆、补郎、补锅冲、普社、普定,邻近现有普安等。贵州的老一辈考古学家张英志就认为贵州境内的以“meng”音开头的众多地名也与古夜郎有关,认为“meng”音是“mo”的音转,而“mo”又是“pu”的音转。在贵州各地就有与这些音相近的很多地名,如汇水就有“七十二模”,据说有七十二个地名以“模”开头,普定则有孟架、孟州、孟佐等地名。古夜郎的“卜”族又被史书记为“濮”族,卜族的后裔为“僚”,在普定有与“僚”相近的地名,如纳雍枝、纳佑古、呐叭、纳黑、纳锐等地名。“僚”人的后裔为现在的仡佬族,在普定与织金和平坝相交界的区域就留下了“九区十八仡”的说法,有十八个以“仡”开头的地名,留存到现在的还有仡氹奶、仡氹拐、仡坝乌、大仡只、小仡只等等。与“仡”音相近的音的地名有嘎卧、贡打等等。再如以“陇”开头的地名多为布依族聚集的村寨―――陇嘎、陇黑、陇脚等.
第二种,与战争有关,贵州民族众多,古代各民族之间常常因为利益冲突而发生战争,但决定性的战争都是与中原朝廷发生的,并且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方面主要发生在明朝的洪武年间。有经过惨烈的战争而获胜的,也有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而“和平解放”的,反正胜利的一方兴的都是“仁义之师”,因而有清镇、镇宁、安顺、兴义、定南等。表面看去每个地名都很美,但都隐隐含有一个血淋淋的字眼,从字面几乎能解读出当初大明朝廷收服该地的大致情况。
第三种,为大明洪武年间屯军文化遗留。明洪武年间,因中原战事接近尾声,朝廷于是抽出军力平定“西南夷”,于是“调北征南”,战争很快结束。但根据历史经验,中原政局一不稳定,西南各利益集团又割据一方,各自称王,对中原朝廷不朝见不纳贡。如何跳出历史的怪圈,成为当局必须解决的问题。朝廷最终借鉴历史上如宋朝岳飞对付北方金人的行之有效的“军屯”。于是朝廷将军人家属,以及按比例抽来各种匠人及家属,成批迁往贵州各驻军之地,进行军屯。军人和匠人及他们的家属都是军队编制,平时各自行商务农,战事一起,可以说草木皆兵。军事的威慑力和先进文化的软化力,使得黔地文化有了极大的法展,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事实证明“军屯”策略很成功。根据驻军地规模、级别或性质,分为旗、屯、堡、盘、,营、铺、哨,由此留下“九屯十八堡”等的地名,如大屯、小屯、余官屯、张官屯、马堡、老坛堡、张哨堡、玉官堡,另外如宋旗、白旗、红旗、云盘、号营、十二营,再如头铺、幺铺、二铺、大山哨等等。
第四种,地名与当地主要特征或标志物有关。如普定的三叉河、双山、鱼塘、大水井、灰窑、草塘、荷包山、破头山、偏坡等等。
第五种,地貌和姓氏结合的产物,如普定的吴家山脚、张家坪寨、夏家高坡、梅家院坝。一看地名,不但能了解其地理环境,而且能知晓该地居住的主要家族,往往还能起到探寻文化背景的作用。但有时地名前冠予的姓氏与居住民不符,那往往是家族的兴衰,此消彼涨而导致的。故地名有时还能为研究一些家族兴衰史提供佐证。
第六种,地名因地方特产而得名。如黄果树、马桑寨、打油寨、畜牧场,以及盛产土陶产品而得名的大窑、小窑、瓦缸寨等等。
第七种,地名因神话或传说而得名。普定的仙马,因传说该地曾有仙马出没而留下仙马洞、仙马井等地名。普定化处,传说曾有得道高僧在此坐化成仙,取“高僧坐化成仙”之意而得名“化处”。
第八种,甲子地名,也叫生肖地名。因中国古代用甲子纪年,其间形成小地域循环行商之所,便以生肖或甲子起名,因甲子配生肖,十二天一个循环,因此留下甲子场,又叫生肖场。依次叫鼠场、牛场、马场、猴场等等,各地都有。
第九种,因历史名人而得名。如关岭又叫关索岭,相传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之子关索在此驻军,后人因纪念关索而起名关索岭,简化为关岭。安顺市的若飞大道是为纪念共产党的历史功臣王若飞而起名。再如王二河、王武寨等等。
第十种,因信仰或崇拜而得名。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及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物。狗、马、狼、鼠等等都曾是崇拜物。原始社会的虞部落,与黄帝部落有姻亲关系,这个部落就以一种据说是百兽之王的叫“虞”的动物为崇拜物,就将自己的部落起名为“虞”,这个部落的人就叫“有虞氏”。而后留下有“虞”开头的诸多中原古地名地名。如虞县、虞市、虞州等等。而植物和自然物也都有被崇拜的。作为生命之本的水,古来就为立寨之本,无水不成村,无水不立寨。历史上消失的大都市和古老文明也多与水的枯竭有关。水成为一些民族或部落的崇拜物是不足为奇的,贵州的普定就有水母、老水母、新水母,水波丽,邻县有水城等等。
第十一种,因共和国的建立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建厂、驻军、发展工农业等等,自然留下一些打上历史烙印的地名。如各地都有的红旗村、红旗新村、人民村、解放村等等。
第十二种,纯与姓氏有关。中国人有聚族而居的传统,这样往往会形成一村一族一姓一主先的特有村落,如贵州普定的陈家寨、董家庄、华家院等。
第十三种,方位定名。中国风水学家根据阴阳哲学,认为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贵阳取“贵山之阳”的意思。安顺的双阳,恰系山南和水北之间,故为双阳。但因山小水小已经看不出“双阳”之味。
第十四种,美原定名。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就算生活在穷山恶水间,也不会忘记欣赏美,创造美。对地名也常常赋予美的内涵,美的词汇。如 波玉河——波涛如玉之河,织金——山岭沟壑交织成金。
第十五种,文化特征命名。中国为礼仪之邦,历代先贤都提倡“仁、义、礼、智、信”,因此有遵义、兴义、兴仁等。仁、义为道德行为标准,这里也可能暗含“仁义之师”的味道
可能还有其他的一些命名方式,但以上的命名方式是最基本的。有些语义不太明显的地名如川甲、岩浪等往往为历史上某个民族留下,意思难以让人明白,但也基本遵循着以上的命名原则。
二、省名篇
今我黔省名“贵州”, 最早见于宋代。据一些史料记载, 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七年(974 年), 于现今贵州省贵阳市中心地带的矩州石人部落王子( 宋乾德三年被授为“归德司戈”)若藏之子普贵以所领矩州(旧名黑羊箐)乞内附, 因“梁、益方音鱼、脂同呼, 土人语矩曰贵”, 故宋太祖敕普贵书遂有“予以义正邦华夏, 蛮貊罔不率服, 惟尔贵州, 远在要荒”等语, 此后,“贵州”之名开始见政府公文、史书,但所委派普贵的官名却仍为“矩州刺史” , 州名仍曰“矩州”。这既是历史上因语音误会而将“矩州”混淆于“贵州”的开始, 也是现今贵州省名的最早来历。
宋代的“贵州”,主要指今贵阳一带,当时已有土砌城墙,居民主要是少数民族,以仡佬族、苗族、布依族和彝族的先民为多。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占领了今贵阳地,屯驻城中,将贵州城更名为顺元城,意思是“顺服元朝”,但这只是统治者一厢情愿的想法,老百姓仍称“贵州”,就连元朝蒙古人所写的《招捕总录》一书,也依然称今贵阳地为“贵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王朝设八番顺元都元帅府驻此。
明朝贵阳仍叫“贵州”。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成立后,“贵州”开始作为省名。明年就是我黔建省600周年纪念。
我省简称“贵”或“黔”。总所周知,“贵”即“贵州”,而“黔”来源于“黔中”。
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贵州布政使司的设立是因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二田之争而起。思州、思南战国时属楚国黔中地, 秦国属黔中郡, 唐朝属黔中道, 皆冠以一个“黔”字。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 年), 思州宣慰使田佑恭被加授虚职“贵州防御使”,加上明朝因废原“黔”之地思州、思南二宣慰司而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于是,“贵州”便与“黔”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贵州”即“黔”、“黔”即“贵州”的概念。
贵州建置沿革
从文献记录来看,贵州的建置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贵州境内部族林立,著名的有牂牁国。战国后期,夜郎国兴起,从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年,夜郎是西南夷各部中最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盟出使夜郎,经过谈判,夜郎侯同意在其属地设郡县。公元前126年设置了夜郎县、且兰县。公元前111年,置牂牁郡。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
东汉时,沿袭西汉建置。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为蜀汉政权所占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沅陵郡。
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设1个直辖市、8个专区、1个专区辖市,共置79县。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置六盘水市,为省辖市。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7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2000年,撤销安顺地区,设立地级安顺市。2011年撤销毕节地区和铜仁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和铜仁市。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省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3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个特区)。
三、地州市篇
1、省会贵阳
“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明永乐十一年(1313)置贵州承皇布政使,贵阳为布政使治所,民国24年(1935)由贵阳县分设贵阳市和贵筑县。1957年为省辖市,辖领区、县时有变化。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今贵阳属柯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唐朝在乌江以南设羁縻州,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宣和元年(1119)更矩州为贵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二十年(1283)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先隶四川行中书省,后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九年(1292),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顺元城(今贵阳)。
明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明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改新迁程番府为贵阳府。万历十四年(1586)置新贵县,治贵阳。十九年(1601)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三十六年(1618)析新贵县、定番州置贵定县。崇祯四年(1631)废贵州宣慰司,析宣慰司水东地置开州。明末,贵阳军民府辖新贵县、贵定县、开州(今开阳县)、广顺州(今长顺县)、定番州(今惠水县)和4个长官司。
清顺治十六年(1659)设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康熙五年(1666)移云贵总督驻贵阳。二十六年(1687),省贵州卫、贵州前卫,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三十四年(1695)省新贵县入贵筑县。乾隆十四年(1749)贵阳府辖贵筑县、贵定县、龙里县、修文县、开州、定番州、广顺州和长寨厅(今属长顺县)。光绪七年(1881)增辖罗斛厅(今罗甸县)。
民国时期:1914年设立贵阳县,属于黔中道。1920年贵阳县直属贵州省长公署。1936年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37年贵阳县直属省政府管辖。1941年7月1日,贵阳市正式成立。1944年 贵阳市设九个区,其中一至五区为城区,六至九区为郊区。
1949年,贵阳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4月24日贵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修文成立。
1950年,贵阳市划分为七个区。一至四区为城区,五至七区为郊区。1952年,贵阳行政专署撤销,设贵定专区。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管辖。1955年,贵阳市人民政府改称贵阳市人民委员会。1957-1958年:撤销贵筑县,将原贵筑县大部分地区划入贵阳市,将原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三个县及原属黔南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管辖。1958年2月接管贵筑县辖区。1963-1967年:1963年10月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县、清镇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67年3月成立太祖思想贵阳市**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贵阳市**委员会。 1973-1982年:1973年6月建立白云区。
1982年8月将贵阳市**委员会恢复为贵阳市人民政府。 1992-1993年: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1993年6月撤销花溪区小河镇、南明区小河街道办事处,成立市辖副县级小河镇。1996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原由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 2000年4月开始建设金阳新区。2001年设立小河区。
2、六盘水市
六盘水是一个组合式地名。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1978年设市,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地;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地;秦统一中国后,属马郡汉阳县地;汉代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夷县、犍为郡汉阳县、鄢县;三国时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兴古郡宛温县,魏仍分属平夷县、宛温县;晋为平夷县、宛温县地;隋为爨氏所有,未入职方;唐隶汤望州、盘州;宋为罗殿国、罗氏鬼国、于矢部地;元分属普安路、普定路、八番顺元宣慰司;明分属普安府(州、卫)、西堡长官司、贵州(水西)宣慰司;清置水城厅、普安州(厅)、郎岱厅;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解放初期,建制未变。
1964年,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后改特区)作为煤炭基地相继成立。1966年,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1967年10月,六盘水地区**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六盘水开始成为一个政区,下辖三个特区。1970年12月分隶安顺地区、兴义地区、毕节地区的郎岱县、盘县、水城县分别与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合并,合并后仍称特区,隶属六盘水地区。1978年12月,地区改为省辖市,市**委员会驻水城特区。
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水城县,以原水城特区的水城、大河、汪家寨、大湾、老鹰山、观音山6个镇和城关、教场、其林、德坞、凤凰、白腻、月照、煤厂、以德、艺奇、纳福、三合、二塘13个乡为钟山区的行政区域。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行政区域为盘县行政区域。
3、遵义市
遵义为国家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名一般认为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意思是要人们遵循贤哲先王的教导,行为要端正,做事不要偏颇。另一说是认为来自于东汉的一个故事:当时四川的公孙述要称王,有一些人不赞成,远道去投奔汉光武帝,光武帝称赞他们为“义郎”。“遵义”的意思就是希望人们要像“义郎”们一样,拥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两种说法都有表明遵义是一座文化内涵深厚的城市。
遵义古称“播州”。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置播州,属江南道,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
历史沿革
公元前八至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今遵义一带属于“大夜郎国”范围。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与今遵义有关的,一是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二是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至德二载(757年),大诗人李白被“长流夜郎”,地点就是今遵义市桐梓县的夜郎坝。这个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时期复置,宣和二年(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480年。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位于桐梓县境的唐夜郎县故址至今仍称为夜郎坝。
今遵义市境内,作为二级政区的州、郡名称,历代屡有变更。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将隋代的郎州改名为播州,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遵义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6年。遵义二字,除作为县名外,历史上曾有过遵义砦、遵义军、遵义军民府、遵义府、遵义专区、遵义行政公署、遵义市等建制名称。
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播州为杨氏土司所世袭统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贵州两省。清康熙年间取消“军民”二字,直称遵义府。今遵义市大部分地域属于这两府,还有部分地域属于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24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地级市,1997年11月挂牌),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
4、安顺市
安顺名称来源与战事有关。
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任命普定女总管适尔为普定府土知府。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率军经贵阳、普定府(在今安顺)入滇扫清元朝残余势力。据《大定志》记载“普定卫明建城碑记,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钦依旨于普定府选择地名阿达卜建筑城池,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十七日完备。”鉴于安顺地理优势,明朝廷在卫城时,即着手以安顺取代普定土府和安顺土州城的地位。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废普定府保存州,改名安顺州,这是“安顺”一词的最早出现。“安顺”字面意思“平安顺利”,但是历史上来看,却隐含有中央朝廷镇压、收服边地的事实。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安顺为古牂牁国北部中心,称夜郎邑。战国初期,牂牁北面夜郎部落兴起,将牂牁国君及部落驱逐到苴兰(今福泉一带),从而建立夜郎国,当时安顺也是夜郎国首邑。战国时楚顷襄王派将军庄蹻率军西征云南,夜郎王归降;北方强秦乘虚攻占今贵州东部,切断庄蹻归路,于是庄蹻便驻留云南自立为王,统治夜郎诸国;秦统一后,安顺被划入象郡北部地域。汉武帝时,笼络羁縻夜郎君长,授与其王印,此即小夜郎。汉成帝时期,各君王争雄不服朝廷,被汉灭,至此牂牁国历时540余年,夜郎国历时250余年后宣告灭亡。三国时卢鹿部蒙族的济火因助汉廷平叛有功,汉遂封其为罗甸王,赐普里部统治。魏晋时期汉族官宦入驻贵州,此时期政区名称频易,牂牁郡即被分割为牂牁、夜郎、平夷三个小郡,安顺仍隶属于夜郎郡。唐中叶封普里部君长为普宁郡王。宋时为绍庆府,羁縻二十二个小州,安顺称普宁州;元宪宗七年(1257),普里部归附朝廷,隶属于曲靖宣慰司。
5、毕节市
“毕节”一词的最早出现于明朝。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
毕节是彝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夷书》载:“毕节称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另一种说法是说法是毕节城建完时恰好是除夕佳节,故名之。《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
历史沿革
毕节其境殷为荆州西南地,周为蜀国东南境,秦为巴郡之属地,汉属益州之牂牁、犍为两郡所辖,蜀汉分属牂牁、朱提郡,晋分属益州、宁州之牂牁、朱提、建宁3郡,宋齐梁为宁州所辖,隋代系爨蛮之卢鹿部,唐代先属昆明国后为黔州都督府属地,五代时分属郝州、晖州、龚州、宝州、禄州,宋时东部属罗氏鬼国、乌撒部、毗那部,元代为亦溪不薛宣慰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所治,明代分属水西宣慰司、乌撒军民府、永宁宣抚司和乌撒、毕节、赤水、永宁4卫。
清康熙五年(1666)置大定(今大方)、黔西、平远(今织金)3府,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府;二十二年降黔西、平远二府为州隶属大定府;二十六年降大定府为州隶属威宁府,领大定、平远、威宁3州和毕节、永宁2县;雍正七年(1729)升大定州为府领黔西、平远、威宁三州和毕节县、水城厅。
民国初废府置县,域内所有县归贵西道管辖;民国24年(1935),贵州省政府设毕节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毕节、大定、黔西、威宁、水城县;民国30年在原建制析设纳雍、金沙2县,织金县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31年析威宁县东北部置赫章县,至此贵州第四行政督察区共辖毕节、大定、黔西、金沙、织金、纳雍、水城、威宁、赫章9县。
解放初期,成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民国末第四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1955年,威宁县改建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8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1970年,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划归六盘水地区管辖,是年毕节专区更名毕节地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县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94年,毕节县撤县建县级市。2011年10月撤销毕节地区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毕节市,原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
6、铜仁市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铜仁至此定名”,据《铜仁市志》记载:“古人认为‘人者,仁也,渐人之化’,并且‘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于是就改为‘铜仁’。”
历史沿革
铜仁境内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未见确切文字记载,此后有些零星记载散见于有关史籍。
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置铜仁府。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置铜仁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民国25年(1936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
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 1983年9月7日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1986年10月7日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白治县;1986年12月13日,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8月21日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2011年5月撤销铜仁地区和县级铜仁市、万山特区,设立地级铜仁市。铜仁市设立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不含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碧江区的行政区域。万山区,以原万山特区和原县级铜仁市的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万山区的行政区域。
81省分省方案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29114
中国主要城市都市区等面积比较图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43690
汉字字根分类对照早期文字字形图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28618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12-29
上文中 很多遗漏和错误,转载故,不删减。
如 贵州很多与十二生肖相关的地名。
与彝语相关的地名很多。
各地历史前期部分均有遗漏。
81省分省方案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29114
中国主要城市都市区等面积比较图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43690
汉字字根分类对照早期文字字形图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28618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12-29
看第一个:贵阳

解释一大堆,结果没半个字解释贵字怎么来的,阳字怎么来的。反而花一行字解释既不是贵字,也不是阳字的筑字。

这也能叫贵阳的地名由来,也是醉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12-29
这里有一篇解释贵字和筑字的由来,但也没涉及阳字

http://www.gywb.cn/content/2014-05/08/content_734457.htm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