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吴文娟、张茜)6月27日,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改革办)、省经信委、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县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生产总值达到22059.9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县域支撑作用稳固。县域GDP占全省60.4%,连续三年占比保持在60%以上;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由10个增至13个,其中江夏区、仙桃市、黄陂区过700亿元。仙桃时隔13年重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继大冶、宜都、枣阳成为我省第4个“全国百强县”,创历史最好水平。
发展质量提高。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919家,比上年底净增195家;稻花香、金澳科技、福星集团、山河建设等12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湖北瀛通通讯等企业成功上市,四板市场形成了以丹江口绿色智能制造、阳新科技扶贫为代表的77个县域特色板块。
绿色成效显现。实施沿江化工产业整治、危化企业搬迁、淘汰落后产能、水泥错峰生产等政策措施,过剩落后产业加快压减;全年县域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2%。
发展活力增强。95家县域开发区和工业园以不足全省县域1%的土地,聚集了县域近六成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了县域48%以上的投资,创造了县域70%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平台。
不过,无论是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是与中部地区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都存在明显不足。与先进省份比,规模偏小。2016年,江苏县均GDP为819.5亿元,浙江为399.8亿元,我省仅为220.6亿元。与中部省份比,发展偏慢。“全国百强县”,河南、湖南和湖北各4个,江西和安徽各2个,但我省“百强县”位次最高的大冶市GDP不到600亿元,居第79位;湖南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GDP均超千亿元,分别居全国第6、16、31位;河南新郑市接近千亿元,居第37位,巩义市、荥阳市及江西南昌县、安徽肥西县均超600亿元,分别居第68、77、42、64位。
对此,省经信委介绍,将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