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于京师的县我没有看到,即使一时出现,我想也是减少管理层次,不可能长久。
九十年代出版的《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明代在安徽境内的设置”小节中倒有关于直隶于六部的州的描述,因为近来需要翻阅整理的地方志资料太多,没有验证它的真实性,现照录如下:
〔直隶滁州〕
元属扬州路。至正十四年(1354年)七月,郭子兴部总管朱元璋攻克滁州,滁州成为起义军的另一个政治中心。龙凤九年(1363年)三月,朱元璋挟韩林儿居滁州,使滁州成为龙凤政权名义上的首都,至龙凤十二年十二月,属江南行省扬州府(龙凤三年十月,改为淮海府。七年十二月,改为维扬府。龙凤十二年正月,改为扬州府)。洪武元年八月,罢江南行省,改属中书省扬州府,并清流、全椒、来安3个县入滁州,仍治今滁州市区,不领县。七年,改属中书省凤阳府。十三年正月,改属六部凤阳府。十一月,复置全椒、来安2个县,仍属凤阳府。二十二年二月,升滁州为直隶州,直隶六部。永乐元年,改属南京,仍治今滁州市区,领2个县,全在安徽境内。
全椒县:仍治今全椒县城襄河镇。洪武元年八月撤销,并入滁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来安县:仍治今来安县城新安镇。洪武元年八月撤销,并入滁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
〔直隶和州〕
元属庐州路。龙凤元年(1355年),为朱元璋攻占。龙凤十年(1364年)七月,和州改属江淮行省庐州府。不久,废江淮行省,改属江南行省庐州府。洪武元年(1368年),撤销和州,并入历阳县,撤销乌江、含山2个县,并入历阳县,改属庐州府。二年九月,升历阳县为直隶和州,仍治今和县城历阳镇,不领县,直隶中书省。七年,降直隶和州为散州,改属中立府。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和州改属凤阳府。不久,复升和州为直隶和州,直隶中书省。十三年正月,直隶六部。十一月,复置含山县。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仍治今和县城历阳镇,仅领1个县。
含山县:仍治今含山县城环峰镇。洪武元年撤销,并入历阳县。十三年十一月复。
〔直隶广德州〕
元广德路。龙凤二年(1356年)六月,改广德路为广兴府,改广德县为广阳县,均取吉利语。七月,改属江南行省。洪武元年八月,仍名广兴府,改属中书省。四年九月,改为直隶广德州,仍治广德县,领2个县。十三年正月,直隶六部。四月,撤销州治广德县,并入直隶广德州,仅领1个县。永乐元年,改属南京,仍治今广德县城桃州镇,仅领1个县。
建平县:仍治今郎溪县郎步镇(今名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