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36阅读
  • 35回复

[青海]关于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格尔木市可升格地级市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3-01-03

关于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格尔木市可升格地级市研究

原创2023-01-03 15:02·中国城镇规划君

青海省是我国比较典型的省会首位度较高的省区,尽管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也只是Ⅱ型大城市,城市规模相比其他省会或自治区首府还是比较小的,目前仅排名全国省会或首府城市倒数第3名,仅高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澳门特别行政区,低于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海南省会海口市。西宁市在青海省的地位是鹤立鸡群、遥遥领先的,因为青海省目前不仅没有中等城市,就连Ⅰ型小城市都没有。目前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仅仅为Ⅱ型小城市,而且还是县级市。第三大城市海东市作为地级市,其中心城区乐都区规模也仅仅是一个大县城的规模。那么如何才能更加优化青海省的城镇体系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金字塔型呢?如何将格尔木市培育成具有省域副中心城市职能和地位的中等城市呢?城镇规划君今天就来研究格尔木市升格为地级市的可行性。

一、从完善青海省城市体系的角度分析格尔木市升格地级市的可行性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或自治区,由于地广人稀,除了省会或自治区首府城市外,其余所有城市均为小城市,比如西藏自治区除了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为中等城市外,其他的日喀则市、林芝市、昌都市、那曲市、山南市等地级市均为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0万人以下的城市),连Ⅰ型小城市标准都达不到(城区常住人口20至50万人的城市)。即便是总人口高达2500万的新疆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除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为大城市外,其余城市库尔勒市、伊宁市、喀什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阿克苏市、哈密市、和田市等均为Ⅰ型小城市,没有一座城市达到中等城市规模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的城市),新疆第二大城市库尔勒市城区要加上暂住的流动人口才达到62万人,如果仅算城区常住人口则只有47万人。青海省也是比较典型的省份,青海省除了省会西宁市城区常住人口134万达到Ⅱ型大城市标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外,其余所有城市均为小城市,准确地说均为Ⅱ型小城市。青海省的城市体系是不够合理的,因为缺少中等城市和Ⅰ型小城市。因此,青海省是全国省会城市规模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城市体系不够合理的省份。

按照国际上通常来说比较合理的城市体系,应该是“金字塔”的结构,即省会城市西宁市为百万人口大城市,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和第三大城市海东市应该发展成为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中等城市,德令哈市、玉树市、同仁市、茫崖市、西海—海晏县城等应该发展成为城区人口20万至50万的Ⅰ型小城市,大通县城、共和县城、玛沁县城、门源县城、民和县城、互助县城、循化县城、化隆县城、贵德县城等应培育成城区人口小于20万大于10万人的Ⅱ型小城市,这样才能形成更加合理的青海省城镇体系。因此,从构建“金字塔”型结构的科学合理城镇体系的角度,青海省也应该着力培养格尔木市这座全省第二大城市,将格尔木市发展成为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中等城市。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县级市行政级别来发展,显然会受到极大的发展束缚。毕竟从行政管辖的层级来看,格尔木市始终都是海西州下辖的县级市,受海西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很多地级的政策、待遇、项目和资金都无法享受。所以,真的有必要将格尔木市升格为地级市,把茫崖市、大柴旦等划入地级格尔木市管辖范围。成为地级市后,格尔木市的发展动能将会进一步释放,人口集聚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必然能够在未来发展成为城区人口50万人的中等城市。

二、从培育青海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角度分析格尔木市升格地级市的必要性

目前,青海省已经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海东、格尔木为副中心城市,德令哈、玉树、茫崖等小城市和39个区县为骨干,143个小城镇为基础的协调发展城镇体系。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推进格尔木全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格敦铁路、格库铁路、西格铁路、青藏铁路让格尔木市成为了全国交通枢纽城市。目前全国很多省份都已经确定了省域副中心城市,比如广东省确定汕头市和湛江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苏省确定徐州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贵州省确定遵义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云南省将曲靖市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河南省确定洛阳市和南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宝鸡市,长治市被山西省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市为江西省的副中心城市,海南省的副中心城市是三亚市,湖北省很早前就明确了襄阳市和宜昌市为副中心城市,湖南省也明确衡阳市和岳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新疆则把喀什市和伊宁市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上省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除了新疆喀什市和伊宁市为县级市外,其余均为地级市。而新疆喀什地区已经明确了要撤地设地级市,而伊宁市则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州府城市。因此,全国目前只有青海省的副中心城市格尔木市为普通县级市,所以有必要将格尔木市升格为地级市。可能有网友看到这里会说“格尔木市是副地级市”。这些网友以为我国有副地级市的存在,说副地级市是中国的非正式行政区划,因为这些网友认为河南省济源市为地级市,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海南省五指山市、琼海市、文昌市、万宁市、东方市这些城市为副地级市,因为他们的理由是这些城市的领导和行政机关都是按正厅级或副厅级配备的。其实我国根本就没有副地级市这一名词,这都是网友和自媒体杜撰出来的一个词,官方文件从来没有说过有“副地级市”。我国相关民政部门也公开讲过,我国根本没有副地级市这一行政区划设置。不知是哪位网友自己发明杜撰了副地级市这个词。而“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等虽然在我国《宪法》中也不存在,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专门文件中却明确过这些建制市的存在。因此,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比如,在召开全国性会议时,会议通知和官方报道中会明确“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有关人员参加。至于网友杜撰出来的所谓“副地级市”,其实是省辖直管的县级市,在我国行政区划序列中,非常明确地把济源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和新疆兵团的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等均明确为县级市。所谓的副地级市的党政主要领导会高配到副厅级,但城市架构与县级市相同。所以,根本就没有“副地级市”的官方概念,有些自媒体独自臆想和网友的人云亦云。

三、从格尔木市的战略地位分析其升格地级市的可行性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尔木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南缘。格尔木1954年建政,行政区划面积11.9万平方公里,隶属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格尔木市由中心城区、唐古拉山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中心城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0.3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有汉、蒙古、藏、回等35个民族。新的历史时期,格尔木市在青海全省和海西州全州所处的地位、承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五大位置定位”。这些定位都能印证格尔木市十分有必要升格为地级市。一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格尔木市位于祖国西部的地理中心,是国家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冲、加强西南边防建设的保障基地、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也是青海省2个国家级陆路枢纽站所在地之一。格尔木是稳疆固藏的战略支点,地处祖国西部的地理中心,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在国际层面是直达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一带一路”节点,在国家层面是进藏主力通道、入疆第二走廊,是西北地区战略意义最大的交通枢纽,具有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军民融合等外向型经济的广阔空间。2017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构画出西部开发“五横两纵一环”总体空间格局,格尔木市被确定为京藏通道西段节点城市,支撑青海藏区发展的新增长极。二是经济地位在青海省举足轻重。格尔木市资源富集,察尔汗盐湖是全国最大的钾镁矿床,夏日哈木为全国第二大镍矿,日照时数、太阳能辐射量为全国第二高值区。目前,辖区内已探明各类矿产资源50余种,其中钾、镁、锂及石盐储量居全国之首。党的十八大以来,格尔木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新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全力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核心区、统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把绿色循环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取得积极成效。三是生态地位尤为关键。格尔木南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北为察尔汗盐湖,唐古拉山区位于“三江源”区,中心城区有柴达木盆地最大的连片荒漠化土地,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的核心地带。这里地质条件古朴,自北向南海拔变化剧烈,集生态类型及物种多样性于一体,是全省为数不多能够兼顾生态保护建养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地区。目前,格尔木市建成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产业园区,光伏发电装机2804兆瓦、风力发电装机747兆瓦,分别占全省的35%、21%。四是开放地位进一步凸显。2015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西宁、海东和格尔木三个对外开放节点城市和向西、向南开放的经贸共同体。《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将格尔木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交通枢纽、电力枢纽和资源加工转换中心,全省重要的创新型城市;去年以来,省政府在格尔木市组织开展了规划布局青藏陆港(西区)前期研究,并依托正在建设的格库铁路及国家规划的格成铁路,预先谋划了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五是城市龙头地位。历史上,格尔木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羌中道的重要驿站,昭君入塞即途经此地。目前,已初步形成融公路、铁路、航空、管线、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一体的干线交通体系,成为青海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基地。不仅如此,格尔木是青藏高原上连接拉萨、西宁的重要城市,是青海省西部一座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服务等作用和功能。

四、历史上青海省和海西州曾考虑将州府由德令哈市迁移到格尔木市

2000年的时候,由于格尔木市迅速发展壮大,格尔木市的战略地位、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均超过了海西州府德令哈市,于是海西州曾经考虑过将州府由德令哈市搬迁到格尔木市。在2000年海西州人民政府撰写了《关于州政府驻地迁移格尔木市等有关问题的请示》〈西政[2000]12号),申请将海西州的州政府驻地由德令哈市迁移至格尔木市。并考虑设地区级建制的格尔木市, 其行政区域范围与现海西州的行政区域范围重合,市政府与迁址后的海西州政府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员。但是最终国家并没有同意海西州搬迁州府的申请,后来就再没有提过搬迁州府的事情。因此,既然海西州考虑过将州府迁移到格尔木市,说明格尔木市具备成为地州州府或地级市的条件和发展潜力。所以,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既然海西州作为民族自治州不可能改成地级市,也不可能将州府由德令哈市迁移到格尔木市。那么为了进一步释放格尔木市的生产力,壮大格尔木市的城市规模和发展动能,那可以考虑将海西州一分为二,继续以德令哈市作为海西州府,将格尔木市、茫崖市和大柴旦从海西州独立出来,单独设立地级格尔木市,市委市政府设在格尔木市。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23-01-14
很有必要,支持,格尔木设立地级市后,将茫崖市、大柴旦工委划入。
剩余的留在海西自治州。
renming111@163.com
依山川流域形便,语言(民系,民族,风俗)兼顾现代交通分道。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23-01-14
总之,增加地级市,财政压力大,没钱发公务员工资。
市县平行平级(厅级),现在的县县级市可以升格或者联县升格。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23-01-14
回 尚祺宇 的帖子
尚祺宇:事实上,格尔木也没多大,只是在青海省其他地区的映衬下显得很大…… (2023-01-13 23:07) 

是的
只要离其他城市足够远,有点规模就有地位。拉萨不也是吗?格尔木周边数百公里没有比他强的,于是就显眼了。
雁石坪就是格尔木和那曲之间最大“城市”,也成了重要据点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23-01-14
回 上下求索 的帖子
上下求索:灾情结束后为什么不搬回去?老家牧场被其它牧民占领了吗? (2023-01-12 09:15) 

牧民没意愿,政府也没动力。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23-01-13
事实上,格尔木也没多大,只是在青海省其他地区的映衬下显得很大……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23-01-12
回 西川晓晓生 的帖子
西川晓晓生:1.唐古拉山镇是玉树州的属地,因为柴达木行委设置和取消的原因最终由格尔木市代管。由格尔木代管还有交通的原因。一方面是便于管理和维修青藏公路、铺设进藏输油管线及筹建青藏铁路,另一方面是格尔木到唐古拉山镇相对较近和方便。唐古拉山镇到治多县之间的交通非常不便,没有直 .. (2023-01-05 09:32) 

灾情结束后为什么不搬回去?老家牧场被其它牧民占领了吗?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23-01-06
回 西川晓晓生 的帖子
西川晓晓生:关于对《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府驻地迁移格尔木市等有关问题的请示》审查意见的报告
时间:2000-03-13   作者:要情 [019]  浏览次数:54700
现将我厅就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府驻地迁移格尔木市等有关问题的请示》〈西政[2000]12号〉的研究办理意见报 .. (2023-01-06 09:22) 

20多年都没戏,还想啥。。。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23-01-06
既想保留州的牌子,又想设立地级市。这是不可能被批准的。
撤自治州改地级市才是正途,若能成功,大理、红河、延边等都可以跟进。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23-01-06


关于对《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府驻地迁移格尔木市等有关问题的请示》审查意见的报告
时间:2000-03-13   作者:要情 [019]  浏览次数:54700
现将我厅就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府驻地迁移格尔木市等有关问题的请示》〈西政[2000]12号〉的研究办理意见报告如下:
依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1985]8号〉、 《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国发[1993]38号〉与民政部《关于调整地区建制有关问题  的通知》〈民发[1999]105号〉, 结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暨格尔木市实际状况,就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府驻地迁移格尔木市等问题我们的意见是:
1、州政府驻地由德令哈市迁移至格尔木市。
2、设地区级建制的格尔木市, 其行政区域范围与现海西州的行政区域范围重合,市政府与迁址后的海西州政府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员。
3、在现格尔木市行政区划范围基础上设立东城区、 西城区(东城区辖昆仑路、金峰路两个街道办事处和大格勒乡,区政府驻八一路;西城区辖河西街道办事处和乌图美仁、郭勒木德两乡,区政府驻盐桥路),两个区为县级建制, 与现海西州的其它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一并归属格尔木市管辖。
4、撤销乌兰县,将其所辖希里沟、茶卡、柯柯3镇与巴音、铜普、赛什克 3乡全部划归德令哈市管辖。
格尔木市与海西州合署后,海西州的行政区域即为格尔木市的行政区域。州暨市辖德令哈市、都兰县、天峻县与东城区、西城区等1市、2区、2县共5市、区、县和大柴旦、冷湖、茫崖3个行委。
主要理由:
第一,格尔木市不仅具备驻州条件,而且在和海西州合署后具备设立地级市的基本条件。
①格尔木市是我省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近五十年的开发建设,现已成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以盐湖、石油、天然气为依托的钾肥加工、炼油、建材、有色金属采选等一批现代化大中型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工业产值居全省城镇第二,是我省除西宁外大中型工矿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同时格尔木市流动人口多,信息传递快,第三产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承载能力较强;地势开阔平坦,地质构造坚实,河流汇集,水源充足,适于城市长远发展。具备作为州政府驻地的必要条件。同时,随着大规模开发西部,一些较大型建设项目如钾肥二期工程、格尔木─西宁─兰州输气管道等的上马投产,可望建成我国西部一座现代化中心城市。
②格尔木市是我省西部连接省内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位于青、甘、藏、新四省〈区〉地理中心,柴达木盆地中部南缘,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青藏、敦格、格茫等公路以及将要兴建的青藏铁路在此交汇,南通西藏,西达新疆,北连甘肃河西走廊,东接省会西宁,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这里又是西安─西宁─格尔木─拉萨航线的连接点之一,空中交通便利。
③格尔木市是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地区通过铁路把支援西藏的物资发往格尔木,西藏自治区再通过驻格尔木办事机构将这些物资分配发放到全区各个地方,由此而使格尔木成为西藏自治区在区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资集散基地,发挥着“蓄水池”的作用。另外格尔木炼油厂通过输油管道将成品油源源不断地输往西藏各地,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基地。而随着青藏铁路的上马建成,格尔木更将成为西藏通往祖国内地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④格尔木是我国西部的军事要地重镇,素有“兵城”、“汽车城”之称。驻军团级以上单位26个,其中青藏兵站部所属单位13个,主要承担着向西藏方面的公路运输、管道输油、通信及线路保护等任务。驻藏部队的80% 以上的军需物资从这里中转。另外,驻军部队还担负着重要的国防通讯线路的保通及维护任务。
⑤由上述诸因素决定,格尔木市成为海西州经济和州内外人员交往中心当属必然。而随着柴达木盆地丰富的地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为了便于协调外省(区)驻格单位( 包括驻军)与本地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 格尔木市在全州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势必进一步上升,使市的升格问题日显紧迫。但如果仅仅实现市的升格,又势必会把柴达木盆地这一同一的经济区分割为二,不利于对这一同一经济区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开发,不利于全州经济的协调发展。州政府驻地迁移至现格尔木市,实行州 、市人民政府合署办公, 可充分发挥州、市二者的优势,从管理体制上理顺全州经济发展的路子,使全州政治、经济中心统一于一地,有利于统一行政管理,统一协调利益,统一规划建设,从而推进现格尔木市乃至全州资源开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这一体制不仅易于被州内各族群众接受,还可与州内机构改革与行政区划调整相结合,符合州、市、县机构精简、效能的原则。同时,海西军分区随迁后,有利于与州、市政府一起协调驻军之间和军地之间以及外省区驻格单位与本地之间的工作关系。
⑥市、州合署并实行行政区划重合后,具备设立地级市的基本条件。合署后市区人口为32.26万, 其中从事非农产业人口为20.63万;(其中市政府驻地有非农业户口从事非农产业人口9.3万)工农业总产值26.32亿元, 其中工业产值占83.28%;国内生产总值39.3亿元;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35.88%;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5.41亿元。以上数据中,除人口、工业总产值略低以外,其它各项指数均达到国家规定(详见附件一)。
第二, 现乌兰县与德令哈市属同一经济带, 德令哈市1988年从乌兰县析制而出。撤销乌兰县,将其所属3镇、3乡全部就近划归德令哈市管辖, 有利于当地生产力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经济实力,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
以上意见中我们与海西州意见不相一致的方面是:
我们认为不宜更改州、市名称,建议现有州、市名称不变。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现海西州的名称与海南、海北、海东三个地区的称谓一样,是相对于青海湖而言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因而是历史地形成的。我省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对我省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从青海湖的角度讲,将处在青海湖四个方位上的四个地区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表示,是十分合理的,也为全省人民和凡了解我省省情的国内外人士广为接受。现在如果改名为“柴达木州”,既令人觉得“青海”少了一个方位,又会使全省人民和了解青海的人士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习惯。    第二,现海西州和格尔木市的名称已使用多年,广泛标绘和书写在凡与这两地有联系的地区和单位(包括驻军)的有关地图和文字材料中。现在更改名称,势必牵涉到这些地区和单位也要相应改写他们所有涉及这两个地名的地图和文字材料,其影响面比较广泛,可能会引起一定反响。
第三,格尔木市更名为“柴达木市”,并将其行政区划范围与州的行政区划重合后,现“格尔木市”这一地名将从所有地图上完全消失,而“柴达木”这个名称是整个柴达木盆地的地名,这将使原来专指格尔木这一特定地区的专用地名不复存在,从而也就出现了现格尔木这一地域范围没有地名的问题。
第四,“海西州”特别是“格尔木市”的名称因使用多年,早已为了解青海的省内外人士广泛闻知,其知名度并不亚于“柴达木”这一称谓。  沿用现名称既不影响其知名度的提高,还可避免因更名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的不适应感。
特此报告
附:1、格尔木市、拟设立的地级格尔木市基本情况表;
       2、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府驻地迁移格尔木市等有关问题的请示》〈西政[2000]12号〉。

链接地址:https://mzt.qinghai.gov.cn/html/show-2451.html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23-01-05
既然涉及到民族自治区域都比较麻烦,那么格尔木升格,分离出来,也是很麻烦的程序吧!看样子最好的方案还是迁首府是最经济、合理的方案了。如果多一套地级市的机构,又要增加很多公务员岗位和工资支出。
市县平行平级(厅级),现在的县县级市可以升格或者联县升格。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23-01-05
格尔木可以省直辖县级市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3-01-05
回 oneman 的帖子
oneman:问一问题,有些地图上的唐古拉山镇为是什么是格尔木代管?代谁管?为什么不是直接管呢,直接管不了?除了一部分被西藏自治区管理外。还是地图标注有误? (2023-01-04 16:42)

1.唐古拉山镇是玉树州的属地,因为柴达木行委设置和取消的原因最终由格尔木市代管。由格尔木代管还有交通的原因。一方面是便于管理和维修青藏公路、铺设进藏输油管线及筹建青藏铁路,另一方面是格尔木到唐古拉山镇相对较近和方便。唐古拉山镇到治多县之间的交通非常不便,没有直线通行的交通路线,只有绕道,绕行下来的行驶里程大约600公里。如果去玉树县的话则更远,约780公里的路程。相比之下,唐古拉山镇到格尔木市距离更近,只有约425公里。加之现在又有青藏铁路,格尔木管辖更便利。
2.1980年明确格尔木市对唐古拉山镇的管辖只是代管(有文件的请帮忙提供下)。
3.1962年冬天,西藏遭遇大雪灾,和青海毗邻的安多县1000余牧民、30多万牲畜受灾,于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向青海省求援,希望借助唐古拉山的牧场安置牧民。青海省同意考虑到唐古拉山地域宽广且当地牧民也用不完牧场就同意了。后来,西藏自治区陆续设置了雁石坪镇等几个临时性的乡镇,用于管辖这些牧民。由此造成两地纷争。200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行政区域边界部分地段划分及有关问题的批复》,明确划定青海、西藏两省区的边界以唐古拉山主脉传统习惯线为界,同时确认西藏安多县在唐古拉山以北青海境内所设乡镇及牧民仍归西藏安多县实际管辖。由此形成了今天唐古拉山镇为玉树州属地、格尔木代管,却由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和青海省格尔木市各管一部分的现状。目前唐古拉山镇大约有3万平方公里土地归西藏实际管辖,格尔木仅仅实际管辖1.78万平方公里。西藏安多县在唐古拉山镇区域内设置了雁石坪镇、多玛乡、玛荣乡、玛曲乡、色务乡等乡镇。
(注:格尔木官网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重新划分青藏两省区行政区划,形成了以大唐古拉山为分水岭为界限的行政区划。从1962年雪灾和青海、西藏两省区先后于1971年、1972年、1974年、1991年、1992年、1998年多次举行边界草场纠纷问题协商会的情况来看,2001年最终确定的划界更有说服力。)
[ 此帖被西川晓晓生在2023-01-05 10:07重新编辑 ]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3-01-05
回 oneman 的帖子
oneman:唐古拉山镇到底是属于格尔木,还是属于玉树州?行政区划代码属于格尔木 (2023-01-04 16:55)

归属玉树州,格尔木代管。
----------------------------------------------
1949-1954年唐古拉山地区归玉树藏族自治区(后来改名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管辖。
1955年析海西州成立柴达木工作委员会(1958年最终改名为柴达木行政委员会),下设茫崖、临海2个临时的工作委员会;从玉树州划出一部分区域设置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归柴达木行政委员会管辖的。
1963年,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撤销,原来所辖区域合并到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后改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所在区域也划归格尔木市管辖。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3-01-05
回 轨道部 的帖子
轨道部:海西州政府大楼是新盖的,篡权夺位别想了。
格尔木不比德令哈强多少。 (2023-01-04 14:33) 

海西州政府大楼是新盖的

这个问题已经是没有必要讨论了。几无可能。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3-01-05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格尔木22.18万人,德令哈8.8万人,前者是后者2.5倍。若能迁府,差距会更大。
格尔木是交通枢纽,德令哈在交通上也差多了。 (2023-01-04 22:50) 

总数字是会骗人的,要看城建、看到各县的距离。
格尔木能管得了几个县?!

目前为止,德令哈的交通是优于格尔木的。

机场均有、铁路均有,高速公路德令哈比格尔木强。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23-01-04
可可西里地区、唐古拉山镇设立可可西里县,一起划入格尔木!
一区一县一市规模
我的区划理念:全国分31省、3自治区、6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23-01-04
回 轨道部 的帖子
轨道部:海西州政府大楼是新盖的,篡权夺位别想了。
格尔木不比德令哈强多少。 (2023-01-04 14:33) 

格尔木22.18万人,德令哈8.8万人,前者是后者2.5倍。若能迁府,差距会更大。
格尔木是交通枢纽,德令哈在交通上也差多了。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3-01-04
唐古拉山镇到底是属于格尔木,还是属于玉树州?行政区划代码属于格尔木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3-01-04
问一问题,有些地图上的唐古拉山镇为是什么是格尔木代管?代谁管?为什么不是直接管呢,直接管不了?除了一部分被西藏自治区管理外。还是地图标注有误?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3-01-04
支持格尔木市升地,区位优越、地位重要,只是人口数量硬伤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3-01-04
格尔木基本上就是在无人的戈壁上建起来的工业城市,让人感觉缺少生活的氛围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3-01-04
格尔木市可以设,海西州也保留,可以和西宁巢海北州,划入天峻刚察祁连,改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回族自治州。

多民族联合自治是比较理想的一种路径。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3-01-04
海西州政府大楼是新盖的,篡权夺位别想了。

格尔木不比德令哈强多少。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3-01-04
回 悠游江东 的帖子
悠游江东:原来格尔木还是县级市啊! (2023-01-04 07:01) 

兄台都七星了,还不会背诵所有区市县的基本情况呢?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三级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和套改工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