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03阅读
  • 13回复

[工程]各国的填海造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4-12-23
日本神戶市區離岸3公里的海域,10米深的海底被填沒了,露出一個4.36平方公里的人工島。島上設置28個3萬噸級深水泊位,形成2萬人口的居住區,有無人駕駛的自動電車環島穿行架雙層吊橋連結市區。

  神戶市1966~1981年耗資26.4億美元,移走西郊高倉山8000萬立方米土石,填造出這個名叫“港島”的人工島。1972年又開始填造更大的六甲島,面積5.8平方公里,也是作為港區,可望於1990年完工。神戶戰後填海得到的陸地約15平方公里,比老市區還大。除了兩個人工島外,碼頭和大工廠也多建在填海地上﹔300多個泊位佈設在33公里岸線上,多是深入海中的突堤,成倍提高了海岸的利用率。神戶年吞吐貨物1.5億噸左右,為世界第二大港,大半得益於填海造港工程。

  日本的人工島很多。舉其要者,有東京灣內的扇島,原面積僅0.9平方公里,日本鋼管公司將它填擴到5.5平方公里,建成年產600萬噸的扇島鋼鐵廠(規模相當中國鞍鋼)。其佈局合理緊湊,全程自動化,從礦砂、煤炭上島到鋼錠、鋼板出廠,全部在島上完成,全廠職工僅8000人。長崎市彈丸大的香燒島,擴大到1.62平方公里,並同大陸相連,在上面建成世界最現代化的長崎造船廠,年造船能力達1900萬噸﹔最大船塢長990米、寬100米,有10多個足球場之大,可造50萬噸級超級油輪。長崎0.9平方公里的箕島,填擴到2.44平方公里,建成世界第一座海上飛機場。大阪市關西機場設在7.6平方公里的鋼鐵淨島上,造價40億美元,1990年通航後每年可起落26萬架次飛機,進入世界十大機場之列。東京15年來用垃圾填出18個人工小島,解決了垃圾的出路,取得建廠造房的用地。

  日本、荷蘭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日本戰後新造陸地1500平方公里以上,相當10個神戶市區或20個香港島。新地主要用於工業、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瀨戶內海20多個新興工業中心,都建在填海地上﹔13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所有大型造船廠、煉油廠、汽車廠、石油化工廠,也建在新陸上。東京以東80公里的鹿島工業區,佔地16平方公里,—半是填海地。大阪市堅持以垃圾和浚港淤泥填海造陸,20年得地10平方公里,建成南港新區,2/3作為港口用地。橫濱市中心3.7平方公里“黃金地”,乃填海所得。不知名的小城土阪出、丸龜二市,也分別造陸7和3平方公里。

  日本大舉填海造陸乃地理條件所促成,更重要的是經濟規律起作用。濱海之地氣候宜人,船舶能直接靠岸,接近老經濟中心,附近勞動力充裕,雖然填海投資多,但常年生產成本低,遠期效益大。在大城市,造地甚至比買地便宜,如扇島每畝地造價為25.7萬美元,但在東京市區躊地卸要32.1萬美元.便宜25%。

  日本人雄心勃勃,決心將列島周圍5公里以內淺海盡量利用起來,再造700個人工島,擴大國土1.15萬平方公里,相當現有全國工廠和城市住宅區的面積,以解決國土狹小的困難。規劃中的一個未來都市,將以1萬根海底立柱挺起24.8平方公里的大平台,島上建築面積可達99.2平方公里,足供100萬人生活和工作之用﹔需用鋼材6000萬噸,耗資1300億美元。四個規模較小的人工島.正在籌備和施工中,其中有秋田灣浮島(面積9平方公里,建錳鋼廠、火電站和直升飛機場),下關市北浦灣人工島(7.5平方公里,作居住區和水產種苗、研究中心),長崎市大村灣人工島(10平方公里,建國際會議中心、娛樂場和飛艇基地),靜岡縣清水港人工島(2.3平方公里,建工廠)。

  濱海小國和“袖珍”島國都在向日本學習,向海洋索地,在海上擴大國土。例如,新加坡獨立時領土581平方公里,今為618平方公里,增加6.4%,乃填海擴張而來。每年淨增土地1.48平方公里,相當一個摩納哥公國的面積。新建的樟宜國際機場,佔地16.6平方公里,一半是填海地﹔從機場到市區、裕廊工業區35.5公里的高逮公路,包括路旁住宅區和公園,大部分是填海地。1986年建成的最大購物中心,占地15萬平方米,亦填海而成。1.88平方公里的錫亞拉島,由原面積僅0.14平方公里的三個小島填土合併而成。

  夾在法國、義大利當中的摩納哥公國,面積1.89平方公里,四十年來新建1萬套住宅、1200間旅館房間、16萬平方米廠房,雖然拼命往高空發展.但終究山窮水盡。1981年開始在海灣投土造陸,建設豐特維耶新城,得地0.22平方公里,擴大國土12%。其中四層體育館宛如巴比倫空中花園,可容觀眾2萬人,底層能停1800輛汽車。摩納哥人口僅2.7萬,何必建這麼大的體育館呢?這裹每年遊客超過100萬,年年舉辦國際雜技馬戲大獎賽,沒有這些設施是不行的。

  由1201個琍瑚島組成的馬爾代夫共和國,總面積298平方公里。首都所在的馬累島僅1.8平方公里,集中全國1/4人口,居住4萬人,擁擠不堪,只好向海洋進軍,造陸0.56平方公里,將馬累島擴大了1/3。國際機場設在馬累島對面的胡魯勒島,2800米長的跑道為填海延伸而成,可供波音大型噴氣客機起降。

  查遍中外海濱城市的歷史,幾乎都有填海造陸的記載。廈門市老市區和新特區,多在填海地上。上海石油化工總廠所在的金山衛,佔地10多平方公里,86%是三次圍海所得。香港歷年填海造地18.5平方公里,擴大轄地1.7%﹔香港島鬧市幾乎都是填海區,居住全島58%的人口。澳門半島原有2.78午方公里,今為5.42平方公里,增加一倍,也是填海得來的。

  填海造陸利益很大,但也影響生態平衡,加劇環境的污染。人工島和新陸岸壓縮了海域,必然造成海流的變化,給航道帶來難以預測的影響,破壞漁業生產﹔海岸向前推進,造陸戶奪佔“黃金”地段,老住戶喪失了好“風水”﹔工廠、海港獨霸海岸線,居民失去最好的休憩場所…因此,每項填海工程都應從長計議,權衡利弊,謹慎為之。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4-12-26
哈哈,如此比较起来,“岱衢洋”工程也未太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4-12-26
[央天社外界频道2004.12.26电]
央国外界空间探索中心发回地球信息。地球上的国际联合填海造陆组织,已经启动一项颠覆世纪的终极超级填海计划。该计划将从亚欧非美澳各大洲的高海拔山脉高原挖取泥石,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造陆。计划在190年间,将太平洋大陆架的1/500,大西洋大陆架的1/350,印度洋大陆架的1/200填为人造陆地,以逐步缓解全球在人口,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呵呵,开个宇宙玩笑】
俺们村有200多户人家,穷富不一,盛衰不一。其中华家人丁最兴旺,美家最财大气粗,俄家地盘最大。。。。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4-12-26
狂想:
修一条大堤连接江苏启东——韩国济州岛——韩国海南半岛,排干黄海、渤海,可得土地40余万平方公里。中、韩、朝的耕地不足问题将得到很好解决。
同时,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的干旱也将进一步加剧。
重新分省,均衡是一个重要目标。
一是面积、人口和所辖县市数目的大体均衡;
二是省会城市向省内各个方向辐射力的均衡。
http://blog.sina.com.cn/ababang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06-19
主帖完全摘自《世界城市知识大全》一书``
20多年前的了``比我还大``
现在情况早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06-20
引用第4楼riorita于2007-06-19 18:08发表的  :
主帖完全摘自《世界城市知识大全》一书``
20多年前的了``比我还大``
现在情况早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是。李原写的。我珍藏至今
小号:长白小侠。是留给儿子的,不知道他有没有兴趣传承?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06-20
我也有,李原。福建人
以原县辖区为基础设乡镇,为基层政府。
15~25个乡镇设一县(基本是2~3县并1县)
取消地级单位,省县直辖。
反对新设省级单位、但要适当调整。

现在的行政改革弊病是并乡镇后没有并村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6-22
好像危害很大,荷兰已经停止了
什么都没有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06-22
现在的曹妃甸岛不知道多大了?上海的临港新城造了多大的陆地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07-28
强烈支持围海造陆!!!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03-18
自建国后,中国曾经掀起过三次大的围海造地热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围海晒盐;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围垦海涂扩展农业用地;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的滩涂围垦养殖热潮。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包含三次大规模的填海热潮,从1949年到20世纪末,中国沿海地区填海造陆面积一共达到1.2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填海面积230~240平方公里。“十五”期间(即2000年至2005年),中国每年填海造陆的面积接近300平方公里。而“十一五”期间,中国计划通过填海造陆工程每年增加7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一个新加坡。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03-19
深圳前海自贸区全是填海得来
江南望郡,庐陵新府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03-20
萧山绍兴宁波那块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填了不少地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03-25
呵呵,看到自己十多年前的帖子,心潮澎湃呀。现在兴趣点在关注南海造岛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