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497阅读
  • 3回复

[个人区划理念]区划改革的可行路经-分省,分地,县变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03-24

在论坛中,有一些结论是普遍认可的:


1.减少管理层级.


2.广域(省,地,县,乡)和狭域(市,镇)的分治与协调.


以上两条看似简单明白.却在实施中困难重重,这便是区划理论与现实的鸿沟.突破口在于:在任何一个官僚体系(非贬义,特指政府机构),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是提升,而非降级.而当大家都普遍提升了,实际上也就完成普遍降级了.这也就是并县并镇难于成功,而分省分县却能长久的道理.


抛弃概念上的争论.在条件成熟的地区,以已成长起来的中心城市为核心进行分省,对人口较多的地级市进行分市,对大县进行分县并最终实现全部县改地辖区.取消小规模乡镇,归区直接领导.从而实现管理层级的减少.终级目标是:


省-地级市(可最终改为县或郡)-区(较大的乡镇).


最后,将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下的建成区正本清源为狭域市.相信成功的概率会大为增加.关键点在于控制乡镇政府编制,直至消灭小乡小镇.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5-03-24
那并县的县也可以是地级嘛!本来省县直辖+县市分等,就没有说县一定是处级。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03-27

并县的县是地级其实也是分地.不同的是分地是以条件成熟的2个或多个县中较成熟的市镇为中心建地级市.这种情况有明显的提升作用,阻力较小.并县则是大县吃小县,并无明显的提升感觉,因而阻力较大.

分地后的地级市以150万至300万人口为宜(中,东部),分地并县后一些较大的县城和镇应设为市,如建成区人口达到5万或3万以上即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相连的建成区应尽量独立设市,各市有与行政中心城市平等的发展权.

每个地级单位(也即是新的郡县)出现多个市.这种结构和欧美,台湾是一样的.这也是在城市化达到一个定水平后的全球化趋势.个人认为将不相连的建成区建区设较大的市是计划经济下政绩攀比的结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经济自主发展权,即经济发展与环保是不利的.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5-04-03

中国区划的难题表现在集权的思想和分权的冲动之间的矛盾.

集权就是通过增加管理层级来达到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管理.为达到有效管理,每一个层级管理的下级不得超过40-50,而大多数省的辖县都超过50个.

分权就是减少管理层级,以期达到较高的行政效率和较低的行政成本.这一方向是符合我国改革开放整体思路的.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省分要管理50个以上,甚至100个以上的县.

那末,在世界范围内有没有成功管理超过50个以上,甚至100个以上下级行政单位的例子,有,法国管理超过100个以上的省.美国如果算上大量的海外事物,应该认为也超过50个州.

哪为什么我们不行呢?我们确实不行,为什么?因为政府的职能决定这一取向.在中国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语),这决定了中国政府的智能.我诧异的发现这个真理在国外,并不通行.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就象管家婆,"平衡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是市场的事,非政府职能.

这一根本区别决定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经济中心,带动地方,要的是数字,辖地太多,就会中心分散,带动力不强,同时造成对下级监督不利,产生腐败.

而在国外这根本不是政府的事.政府的工作就是制订合适的政策,然后收税,接着就是如何分配这些钱,教育,交通,福利,治安.谁分配的好,人民满意,谁就是好政府.当然好的政策会导致税收的增加,管家婆就容易当些.这样的政府,职能清楚,多管少管一些地区有什么差别?当然想腐败也不易.因为政府每年的工作就是做预算,然后就是花钱. 预算和花钱做不好,老百姓就不再选他们了,不关上级政府什么事,也不需上级政府来监督,如果真有腐败,就靠舆论和法院来解决.

所以,区划改革的成功与否,还要看政府行政改革,职能转换,否则还是枉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