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098阅读
  • 227回复

[安徽]桐城文化惨遭割裂,新台州现象在安徽出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75 发表于: 2005-06-01
以下是引用山豆杰在2005-6-1 14:49:18的发言:
>


看来,得要先讨论清楚这个问题:


罗岭是罗岭人的罗岭还是包括罗岭人在内的整个桐城人的罗岭?



罗岭当然是罗岭人的罗岭
南汇 中甸 延庆 宝安 仙女
只看该作者 76 发表于: 2005-06-01
台湾是中国人的台湾!
只看该作者 77 发表于: 2005-06-01
顶楼上![em17][em17][em17]
支持县辖市!支持省县直辖!尽快改革省市县乡(镇)四级架构!凡事要符合中国国情,不可生搬硬套!形而上学!
只看该作者 78 发表于: 2005-06-01

唉,搞的像闹独立样~


你们要骂,就骂骂政府好了,骂安庆人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刚才温习下桐城的六尺巷精神~

安庆——旅游圣地、宜人之城!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05-06-01
以下是引用宜城村干部在2005-6-1 20:18:51的发言:

唉,搞的像闹独立样~


你们要骂,就骂骂政府好了,骂安庆人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刚才温习下桐城的六尺巷精神~


呵呵,有个前因后果吧。

从前有个强人,抢走邻居的一块地皮,然后告诉邻居:“要骂就骂公安局好了,骂我就没有必要了。我们刚才温习了你们的忍让精神~”

支持县辖市!支持省县直辖!尽快改革省市县乡(镇)四级架构!凡事要符合中国国情,不可生搬硬套!形而上学!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05-06-01
以下是引用宜城村干部在2005-6-1 20:18:51的发言:

唉,搞的像闹独立样~


你们要骂,就骂骂政府好了,骂安庆人就没有必要了


我们刚才温习下桐城的六尺巷精神~


六尺巷精神在此比喻不合适

大家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是因为两户人家宅基地界线有争议。而现在是原边界非常明确的前提下明抢!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05-06-01

桐城人有六尺巷的礼让精神,也有姚莹誓死保卫台湾的英雄壮举!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05-06-01
桐城方以智为了理想、信念和民族大义誓死不肯与清廷合作,桐城人并不是读惯诗书就软弱可欺!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05-06-01
"桐城文化"不应永远不变,社会在发展,文化在交融,其实单一的"桐城文化"已不复存在,如今高谈"桐城文化"有些张勋复辟之味。请桐城人与时具进。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05-06-01

建议撤销现安庆、池州、铜陵三个地级市,设立新的安庆、桐城两地级市,具体方案如下:

撤销池州地级市,东至县划归安庆地级市,剩余部分和从安庆地级市划出的桐城县级市、枞阳县以及铜陵地级市合并组成新的地级桐城市,市政府设在枞阳县,枞阳县更名为枞阳区,桐城县级市更名为同安区,贵池区更名为池州区,铜陵县更名为铜陵区,现铜陵市郊区更名为义安区。筹备阶段由现铜陵地级市领导代行新的桐城地级市的筹建准备协调工作。直到新的桐城地级市人大选举出新的桐城地级市政府。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05-06-01

故土多分崩,

文化永传承.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05-06-01
以下是引用lhqsrc在2005-6-1 22:36:08的发言:
"桐城文化"不应永远不变,社会在发展,文化在交融,其实单一的"桐城文化"已不复存在,如今高谈"桐城文化"有些张勋复辟之味。请桐城人与时具进。

得了便宜就不要说这种话了。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05-06-01
桐城是失败的,桐城和桐城人一样是始终有种淡淡哀愁的情绪,但是桐城是不屈服的,不会停止对真理的追求.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05-06-02

没什么大不了的,做大安庆对于桐城是有利的,桐城不要过于偏激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aqxgz在2005-6-1 14:44:34的发言:

罗岭人可是欢心鼓舞呀,去年起大家就盼着正式开始。


我有亲戚在罗岭,知道真实的罗岭人的感受。


别的地方的桐城人不能代表罗岭人说三道四。



对麻


主要看当地人民的感受


呵呵

可特授推誠保德崇仁守正協功贊治亮節佐運翊戴功臣依前海寧軍節度海楚泗等州觀察處置支度營田海運陸運押新儸渤海兩番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檢校太師兼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海州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囯吳囯公食邑一万二千戶食實封五千戶如故
只看该作者 90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东海巨郡在2005-6-2 0:55:10的发言:
>


对麻


主要看当地人民的感受


呵呵



民意是要紧的,但是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比如省县直辖以后,再来谈这个问题,现在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自然都要“有特权”的地方靠。如果这样来,中国区划就乱套了,大家都加入北京市算了。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91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蜡笔小宝在2005-6-1 16:20:20的发言:
>
罗岭当然是罗岭人的罗岭以下是引用山豆杰在2005-6-1 14:49:18的发言:
看来,得要先讨论清楚这个问题:罗岭是罗岭人的罗岭还是包括罗岭人在内的整个桐城人的罗岭?

只回答了一半,那罗岭是包括罗岭人在内的整个桐城人的罗岭?


如果这个回答是“是”,那么罗岭以外的桐城人当然可以对罗岭的隶属变更发表自己的看法,赞同或者反对。

只看该作者 92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lhqsrc在2005-6-1 22:36:08的发言:
"桐城文化"不应永远不变,社会在发展,文化在交融,其实单一的"桐城文化"已不复存在,如今高谈"桐城文化"有些张勋复辟之味。请桐城人与时具进。

如果一种文化被搞得支离破碎,那就不是简单的变,而是消失的后果。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与时俱进”?

"桐城文化"只不过是几百年的历史,谈"桐城文化"就被污蔑为“张勋复辟”,那更远古的孔孟之道,现在还是大有市场,这又是什么复辟?在看湖北,也在大打楚文化的牌,也不见有人出来指责说是什么“复辟”。



只看该作者 93 发表于: 2005-06-02
桐城可以仿效湖南的洪江,在罗岭来个镇中之镇。
只看该作者 94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山豆杰在2005-6-2 1:21:42的发言:
桐城可以仿效湖南的洪江,在罗岭来个镇中之镇。


支持!人家先不仁,别怪我后不义。这种典型的文化资源的野蛮掠夺,最好请新华社记者来安徽进行调查一下。
只看该作者 95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尹人在2005-6-1 22:39:13的发言:

建议撤销现安庆、池州、铜陵三个地级市,设立新的安庆、桐城两地级市,具体方案如下:


撤销池州地级市,东至县划归安庆地级市,剩余部分和从安庆地级市划出的桐城县级市、枞阳县以及铜陵地级市合并组成新的地级桐城市,市政府设在枞阳县,枞阳县更名为枞阳区,桐城县级市更名为同安区,贵池区更名为池州区,铜陵县更名为铜陵区,现铜陵市郊区更名为义安区。筹备阶段由现铜陵地级市领导代行新的桐城地级市的筹建准备协调工作。直到新的桐城地级市人大选举出新的桐城地级市政府。


嘿,你比我有创意!

只看该作者 96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小河弯弯在2005-6-2 6:54:41的发言:

支持!人家先不仁,别怪我后不义。这种典型的文化资源的野蛮掠夺,最好请新华社记者来安徽进行调查一下。


我的帖子已经被转新华网了。


如果桐城人民不反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会愤怒,桐城政府也不会到现在还坚持要求维护桐城文化一体性。

只看该作者 97 发表于: 2005-06-02

桐城文化不等于桐城派文化!

桐城文化是以崇文重教为依托的涉及文学、艺术、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的一种文化,是传统安徽三大文化区域之一(徽州文化、亳州的建安文化、桐城文化)。

作为历史上文化大省的安徽必需慎重对待桐城文化区域的变革与调整,不能为局部利益而牺牲、割裂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只看该作者 98 发表于: 2005-06-02
以下是引用山豆杰在2005-6-2 1:07:49的发言:

只回答了一半,那罗岭是包括罗岭人在内的整个桐城人的罗岭?


如果这个回答是“是”,那么罗岭以外的桐城人当然可以对罗岭的隶属变更发表自己的看法,赞同或者反对。


桐城人和罗岭人,谁更能够代表罗岭的利益?

当然,在这里谈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因为在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在安庆面前,桐城和罗岭都没有声张自己利益的权利。罗岭人不过是在安庆人追求自己利益的道路上顺便捡了点便宜而已。

南汇 中甸 延庆 宝安 仙女
只看该作者 99 发表于: 2005-06-02

在县市平权的呼之欲出的时候,安庆这种做法无异于挖桐城墙角!

厚此薄彼,将下属县的固有区域粗暴的划入下属区,试问如何让桐城不上下群情激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