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105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盛行奇特的避讳制度:凡皇帝、权贵、圣贤、先祖的名字,都要回避,不得在日常生活或书写文章时直呼或直书其名,甚至于相近的字也不得使用。有时连皇帝厌恶的“乱臣贼子”之名,都在避讳之列。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避讳常常影响到人名、地名、官职名、物名等的变更,下举几个地名因避讳而改头换面的例子。 早在战国末年,秦王嬴政派兵攻伐楚国,因为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的名字叫子楚,为了避讳,诏令称“击荆”,而不称“击楚”。 北岳恒山,在西汉时因避文帝刘恒之名,曾改叫“常山”。 东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因其叔父叫刘良,当时有个寿良县,只好改叫寿张。 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得天下,为避其父司马昭、伯父司马师之讳,改昭阳为邵阳,京师改称京都或京邑。 唐高祖李渊在隋末乘乱世而起,当上皇帝后,便下令将地名中有“渊”字者改为“泉”或“深”,又将其先人李虎、外祖父独孤信等名字也列入避讳之列,如,虎牢关改叫武牢关,信州改为夔州。 “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由极盛而衰落的局面,唐肃宗李亨对安禄山深恶痛绝,下诏郡县中凡带“安”字者皆改掉,执行中又变本加厉,把带“禄”字的地名也改了,结果一两年之内改动郡县名称30多个。如,河北安定改保定,安徽同安改桐城,广东宝安改东莞。 安溪始置县于五代末,原名“清溪”县。北宋末年,爆发声势浩大的方腊农民起义,方腊是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淳安县)人,起义首发于清溪洞,官府厌其名,清溪县受累,遂改名“安溪”,沿用至今。 南京玄武湖在清朝时曾改名元武湖,因康熙帝名叫玄烨。 清世祖雍正帝,名爱新觉罗·胤祯,登基后,河北真定因“真”与“祯”音同,改名正定
UID:658
这一篇转到地名版去吧!
UID:835
我买了一本专门的书:
李德清,中国历史地名避讳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里面列举了我国历朝历代所有地名避讳资料,很齐全.
定价:14人民币.
UID:2408
隋文帝开皇元年,杨坚为辟其父杨忠讳,昭改汉中郡为汉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