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凌,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博士生导师。一位对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充满感情的学者,与重庆及成都都有着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后曾在重庆工作8年;到成都工作后,经常到重庆调研;改革开放初,全程参与了重庆的城市改革,做过重庆市政府的经济顾问;重庆直辖后,多次参加两地学者发起的川渝合作的学术研讨会,写过多篇讨论合作的文章。
第一个阶段:
渝川双方调整自己的布局和产业。
背景:
在重庆直辖以前,重庆是四川主要的工业基地。当时,四川的经济布局是:两点(重庆、成都)、两线(成昆、成渝铁路)、两翼(三峡工程建设、盘溪和攀枝花开发)。
直辖以后,布局发生了变化。四川主要发展成都平原,从而带动全省发展。重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库区移民及建设,其次则是北部地区开发。
表现:
在调整的过程中,双方的经济合作往来有的(如传统的流通)继续推进,有的则互相设置了障碍。
如直辖前重庆是四川的港口,直辖后四川开始打造自己的泸州港。与此同时,重庆也在打造九龙坡港和寸滩港。
又如,四川的烟到重庆不好卖,重庆的车在四川也受到限制。在这一时期,重庆的汽摩产业开始“收缩战线”,在四川的汽摩零部件配套企业逐渐减少。
结论:
这是因为体制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以及意识不到位所致。由于行政区划不同,渝川双方为了增加各自的财政收入,只有保护自己的企业,发展自己的企业。
第二个阶段:
渝川签署“1+6框架协议”。
背景:
2004年,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召开记者招待会,会上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改革思路———过去是按行政区划来做规划,现在要做跨省市的经济区规划,并在长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地区进行试点,面向全国进行招标。
表现:
在政府层面,2004年初,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蓉,与四川方就某些领域的合作达成协议。
在学术层面,四川省社科院和重庆社科院联合投标国家发改委的规划招标,并最终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