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045阅读
  • 87回复

[山东]今天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滕州万人签名要求省直辖事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11-14
山东强县19年追求省直辖
2007年11月14日 03:34中国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故里——山东省滕州市市委、市政府在滕州火车站广场树起了高大的墨子铜像,为古老的滕州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中新社发 刘明祥 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山东省滕县(现为山东省滕州市)四千余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在这里以血肉之躯抗击了十倍于己的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台儿庄大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光阴荏苒,如今,勤劳的滕州人,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起了美好的家园。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古塔旁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直辖还是代管
19年前的两份红头文件,虽然只相距数月,却给山东省滕州市送来了不同的命运。
两份文件的主题都是“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第一份是由国 务 院1988年3月7日发出,以批复的形式,同意“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县级),由省直辖”。第二份则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于稍后发出的通知,在转发上述批复后,通知称:“省政府确定,滕州市由枣庄代管。”
按照前一份文件,滕州市将获得期待已久的独立地位,以及用人、财政上的自主权,而后一份文件,则重又把这一权力收归枣庄市。
知情人称,山东省所发通知,直接粉碎了当时的滕县(滕州市)主要官员希望摆脱枣庄市管辖、由省直辖的愿望。
滕县划归枣庄市,是在1979年。之前,滕县一度是山东南部的工农业重地,曾有“工业城镇”、“山东粮仓”之称。因为地处矿区,资源丰富,这里至今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水平。
划归枣庄之后,滕州市的发展速度和整个枣庄地区并不一致。有资料显示,2003年,枣庄市除滕州市外的其他5个区,财政总收入为6.41亿元,而滕州市的财政收入则为19亿元。枣庄市总人口数为360余万,而滕州市的总人口数量则达到了157万。
这一现象,被称作“小马拉大车”,出现在许多滕州人的嘴里。他们的观点是:枣庄市的代管,严重束缚了滕州市的经济发展。
因此,从一开始,滕州与枣庄之间的矛盾,就在民间和官方两个层面表现出来。
“滕州人”和“枣庄人”的概念,在滕州街头的普通人嘴里区分得很清楚。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刻画出这种微妙关系:火车上,一个枣庄的男孩子因为向另一个滕州女孩攀老乡,而遭到对方奚落:“俺不是枣庄的。”长期的优越感,让许多滕州人不愿意自称为枣庄人。在他们眼里,连滕州女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比周围其他地区的人时髦得多。
而行政层面上的不同意见,则显然有更深的背景。担任过滕县副县长的一位老人曾表示,自己在任时的主要工作,“就是和枣庄斗”。这种斗争的主要内容,在于两级行政机构之间,对于滕州财政收入的分配有不同意见。
到1988年滕州申请撤县建市时,这种分歧已十分严重。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当时滕县的部分领导人通过种种手段,多方谋求,终于使得枣庄市同意了他们提出的“撤县建市”的请求,并经过山东省,报给国务院。
一些老干部回忆,当时许多人以为,一旦这一申请得到批准,滕县摆脱枣庄的管理将成为可能。不过,有滕州市民传闻:当时的枣庄市委市政府多方游说,并以辞职向省里施压,改变了事件结局。
而滕州市委办公室下发的、时任市委书记牛启忠2005年9月30日的讲话记录,则对这一传言进行了驳斥和否认。讲话中,有一段援引自山东省民政厅的辩解:该省31个县级市,省政府决定,全部由地级市代管。滕州由枣庄市代管,和全省其他县级市一样,并非针对滕州一个地方。相关资料也显示,同年,山东省共有6个县被批转撤县建市(区),并分别由几个市代管。
从国务院43号文发出到山东省作出滕州由枣庄代管的决定这几个月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没有人愿意正式公布。滕州撤县建市后不久,当时的滕州市长即调离政坛,到枣庄市一所学院担任书记。
从那之后,官方层面上的争论和矛盾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滕州市民间对于枣庄市代管的意见,则逐渐浮出水面。

盘剥还是合理分配
如今,两份红头文件的复印件,经过一次次复制,字迹已经有些模糊,边角上留着多次捻摸的痕迹。
它们被贴身揣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滕州普通市民上衣内侧口袋里。一次又一次,在不同的场合,这两张薄薄的纸片被慎重掏出,用指尖划过,一字一句,读给不同的人听:官员、百姓、记者、律师……
“山东省将滕州市交枣庄代管,违反了宪法。”这句话,他从别人嘴里听来,又一次次地讲给别人,这两份文件,成为他和他的同伴“维权”活动的主要依据。
他只是要求取消枣庄市对滕州代管权的群体中的一员。这个群体,包括滕州市一部分退休干部、该市人大代表,以及一些普通市民。不过,他们在自己的请愿书和公开信中,总是喜欢加上“滕州100多万干部群众”这样的字眼。
2006年,他们中的三个人,向法院递交了一纸诉状,起诉第二份文件的发布者——山东省人民政府。诉状要求法院确认山东省政府《关于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的通知》无效,即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山东省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的批复》。
这三个人,包括两名退休老干部,以及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该案件代理律师、北京首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学林认为,这表示,持续十几年的滕州民间要求取消代管的活动,“纳入了合法的轨道”,而这一个民间运动,也达到一个顶峰。
事实上,滕州市民间要求脱离枣庄代管的呼声虽然一直存在,但直到2004年,这一行动才突然有了声势。
部分参与者表示,这是因为这一年,“一直存在滕州市干部群众心中,对于枣庄‘盘剥’滕州的意见”,被突然激化。
2004年12月,枣庄市地税局等3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调整地方税收征管范围。通知称,自2005年起,属于市级税源的企业税收直接统一征收,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各区(市)。在随后公布的企业名录中,滕州市有44家企业的征税权被收归枣庄市。这个数目,最后被调整为25家。
据称,这25家企业,涵盖了滕州市各重要领域的主要工厂、公司以及煤矿。因此,通知的内容被滕州民间概括为进一步掠夺滕州财政的举动。
在此之前,滕州与枣庄对滕州财政收入的分配,早已经引起许多人不满。一种观点认为:“枣庄市上扣国家向滕州的财政拨款,下收滕州属地的税收”,导致滕州财政薄弱,发展失去劲头。
矛盾集中在滕州境内的煤矿开采,以及企业税收的征收权上。枣庄饱受诟病的一个做法,是将滕州境内的部分煤矿,交给其他5个区前来开采,不但产品被运走,连煤矿的管理费和税收,也被收走,不归滕州支配。这种做法,被认为违反了国家税务法规中“资源税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的“属地征收”原则。
参与维权的老干部们认为,市外的企业和机构来滕州开采,缺乏对滕州当地的责任感,不但过度开采,而且对环境破坏严重。许多地方塌陷的土地既没有保护,也没有补偿。有的村子,已经因为地表塌陷、湖水灌注,四周完全被水路隔绝,有时甚至需要坐船才能到达。部分村庄被迫搬迁。
针对这种指责,时任滕州市委书记的牛启忠在讲话中进行了答复,认为该市的财政体制是依法确立的,而市内煤炭资源的开采,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也有人替枣庄鸣不平,认为如果滕州脱离,枣庄财政将可能无法支撑。作为一个曾经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如今资源枯竭的煤炭城市,这样并不公平
不过,这些意见,显然并未说服有异见的人们。他们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枣庄对于滕州发展的限制。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一条规划中的火车干线决定在枣庄和滕州选择一处设站,因为滕州市区人口及流动人口远多于枣庄,专家建议将车站设在滕州,由于枣庄的反对而作罢。
2004年调整税收权的通知,使这些观点得到归纳和散播。到2006年群众代表对山东省人民政府提起诉讼时,这个观点被明确地表述为:恢复滕州市的“省直辖”身份


官方还是民间
提起诉讼之初,代理律师杨学林只是把滕州和枣庄的争论,看成全国“市管县”问题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地级市管理县或县级市的体制,近年来屡遭质疑。强县扩权,成为较为普遍的诉求。
自上世纪90年代始,从浙江义乌等地开始的省管县尝试,迅速推广。从2002年起,浙江、湖北、河南、广东、江西、河北、辽宁等省就先后开始了相关改革,把部分权限下放给县,以减少管理层次。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表示:“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试点。”
滕州市追求“省直辖”的过程,恰与这一全国性努力步伐一致。许多人也将其视作“市管县”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待。
不过在滕州市这个案例中,杨学林发现了一个不同之处。在其他地方,“强县扩权”运动多由官方推动,而在滕州,民间力量占据主导,而作为利益冲突最前线的官方,却沉默无声。
杨学林曾亲自感受过滕州民间的热情。从出租车司机,到普通的商贩,甚至公园里休闲的人,都在谈论着这个话题。一次,杨学林坐火车到滕州调研,在车厢中遇到一名穿着、谈吐都很普通的滕州人。他并不知道杨学林的身份,却拉住他,向他抱怨起枣庄代管的问题来。
同时,杨学林发现,滕州民间的这种诉求,却因为得不到官方支持,而缺少畅通的渠道。
早在诉讼提起之前,滕州民间曾有过几次表达意见的尝试。2005年,部分人大代表和老干部曾组织发动几万人参加的签名,并向国务院、山东省政府等提交了请愿书。当年市人大会议召开前,多名代表参与并制定了“实现由省直辖”的提案,决定提交大会表决。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提案并未通过大会秘书处提交。知情人透露,提案的发起人,事件发生后也“退居二线”。他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要求。
此后,滕州官方和民间在“由省直辖”的问题上,关系开始紧张。滕州市委的相关通报中,将这些活动定性为“借题发挥、臆造材料”,“组织部分不明真相的干部群众联合签名”,“影响发展、破坏稳定、损害滕州形象”等。这份通报中明确“滕州今后要加快发展绝离不开上级特别是枣庄市的支持,绝不许任何人挑拨离间”,并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个别人的过激行为”。
针对这份通报,滕州民间向当时的滕州市委书记发出落款为“离休干部1600人、滕州市人民代表312人、滕州市民众12.5万人”的公开信,继续表达意见,并对市委“制造紧张气氛”的定性表示质疑。
这些公开信,与相关文章、材料,一起在民间流传。此后,滕州市纪委曾下发通知称,“为维护全市良好的发展稳定大局”,要求各镇街、各单位迅速将本部门的“省管县”方面材料,统一收集上报。
几名老干部表示,滕州市委的位置,显得十分尴尬。每届滕州市委书记,都同时是枣庄市委的常委,有的同时担任枣庄市委副书记职务。因此,他们既要对枣庄市负责,又要应对滕州市民的诉求。
在2004年枣庄市发出调整地方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后,滕州市政府曾经向枣庄市政府提交了一份请示,认为这一文件“有悖于税收属地征管的原则”,“容易在干部职工中造成一些误解,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与滕州市政府对市民表现的公开立场,并不一致。
知情者表示,滕州在任官员在私下交谈中,许多都对“由省直辖”的活动表示支持。不过,在公开场合上这些人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
各种压力,纷纷被施加给参与“由省直辖”活动的人大代表和老干部。记者对曾参与发起议案的数名人大代表发出采访请求,均遭到干脆回绝。每一名与记者见面的老干部,都对记者提出要求:不要拨打他们的电话,不要透露他们的姓名和身份。每次见面时,他们总是先用公用电话拨通记者手机,约定见面地点。离开时,一个人先走,其他人才陆续离开。
这些70多岁的老人,许多都有被调查甚至当面训斥的经历。有些人,子女也被要求对他们进行劝告和阻止。一名不愿意接受采访的老干部读高中的孙子,曾在上课过程中被校长叫出,要求他劝阻自己的爷爷。
多数人选择了妥协。起码在公开场合,原先积极参与的许多老干部和人大代表,如今都保持沉默。
只有在一些非常私密的场合,他们展开两份折叠过几次的红头文件的复印件,发表观点时,才会收起在陌生人面前的温和笑容,言辞慷慨。 (张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1-14
这篇报道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作为中国青年报这样有影响的报纸,在今天这样一个时刻推出这样一篇倾向性如此明显的报道,究竟意味着什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11-14
还好吧,他不止说了滕州的态度也说了枣庄的态度。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11-14
引用第2楼QQme于2007-11-14 14:40发表的  :
还好吧,他不止说了滕州的态度也说了枣庄的态度。


很明显的偏向滕州。
说枣庄仅仅是一笔带过,而且给人掩耳盗铃的感觉,看起来很好笑,那理由根本不叫理由。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枣庄与滕州谁是谁非,而在于滕州的“控诉”是否确有其证。
从枣庄著名的“上班大道”来看,滕州心里有怨气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强县要摆脱地级市的控制,而穷县却还等着地级市给输血,这是个两难命题。如果强县都独立了,穷县就更无生路了。
现在的关键是,有些地级市确实在剥夺强县的资源,但并未用在穷县身上,这恐怕是地级市声名狼籍的主要原因。

而行署时代则很少存在县里对地区不服的问题。
所以,行政公署模式最适合中国国情。

撤消地级市,恢复行政公署才是正道。
不然,强县与其属市之间总有扯不完的皮。无论地级市是否吸血,强县都会认为自己被吸血。但行署就不同,行署即使吸血,强县也没有意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11-14
这个事情搞大发了。。。
滕州还真是够牛的。中国行政制度的弊端啊。
国之兴也, 其荣非他人所得攘; 国之亡也, 其辱非他人所得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11-14
引用第3楼假平凹于2007-11-14 17:45发表的  :
很明显的偏向滕州。
说枣庄仅仅是一笔带过,而且给人掩耳盗铃的感觉,看起来很好笑,那理由根本不叫理由。
.......

===============
行政公署模式,城市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现在应该取消省直辖的县级市。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11-14
引用第3楼假平凹于2007-11-14 17:45发表的  :
很明显的偏向滕州。
说枣庄仅仅是一笔带过,而且给人掩耳盗铃的感觉,看起来很好笑,那理由根本不叫理由。
.......

那还应该说枣庄啥事呢?说枣庄怎么支持滕州的发展么?滕州不是穷县,不存在你说的地级市向穷县输血的事情吧?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11-14
引用第5楼中国龙号于2007-11-14 18:00发表的  :
===============
行政公署模式,城市永远也发展不起来。
现在应该取消省直辖的县级市。

这种绝对的话你自己想想对还是不对,懒得驳你了。
从属县抽点钱修大道和办公楼,那不叫发展。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11-14
枣庄-滕州两地只应该发展一个大中城市,重点发展枣庄没错。
其实所谓的市刮县对老百姓只有好处,老百姓可以选择条件好的地级市定居,享受大中城市生活的乐趣。只有那些财权,人事权受到限制的县级地方官员才会耿耿于怀。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11-14
县与所属地级市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强县”身上。
从所有已发生的类似事件来看,无一例外。
但截至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发现贫困县要求脱离地级市由省直管的,尽管贫困县心里可能也存在这种想法。
这个现象就很耐人寻味了。

其实,即使这些强县真的如愿被省直辖,照样逃脱不了被“吸血”的命运,无非是吸血者的级别上了一个档次而已。
那为什么强县宁愿被省吸血,而不愿被市吸血呢?
这说明,地级市在某些方面做的太过火了,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而有些城市,象苏州、无锡之类,就很少听说其辖县要脱离他们的,最多就是张家港和江阴各抱怨两句。而苏州、无锡辖县的实力还远比已经报道出来的一些“强县”要强得多。这说明,苏州、无锡尽管也“吸血”,但毕竟不过火,所以不致引起辖县的反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11-14
引用第6楼QQme于2007-11-14 18:00发表的  :
那还应该说枣庄啥事呢?说枣庄怎么支持滕州的发展么?滕州不是穷县,不存在你说的地级市向穷县输血的事情吧?

============
枣庄为什么要支持滕州发展,枣庄-滕州两个城市有一个发展成大中城市即可,不可能都发展。
地级市为什么要向穷县输血,集中力量发展一个地级中心城市不是更好,所谓县市平等只会搞出
一堆沙拉蜜,谁也发展不起来。有些穷县衰败了更好,索性把县级行政中心迁到地级市更好。
现在中国普通居民进城的最佳选择就是地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地级市是符合大多数市民需求的。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11-1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山东省滕县(现为山东省滕州市)四千余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在这里以血肉之躯抗击了十倍于己的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台儿庄大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那支部队属于川军。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11-14
在滕州的狙击战是在滕州界河镇打的,确实很惨烈。

其实,枣庄和滕州各自发展最好了。

安抚滕州的办法:枣庄市更名为滕州市,地级市政府迁到滕州,市中区更名为枣庄区,滕州市更名为善国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11-14
引用第12楼haw于2007-11-14 21:28发表的  :
安抚滕州的办法:枣庄市更名为滕州市,地级市政府迁到滕州,市中区更名为枣庄区,滕州市更名为善国区。


估计很难。
已经成了夹生饭了。

要是山东早下决心,还可以把滕州直接改区(这样的例子全国不少,最典型的当数佛山,佛山下辖的南海、顺德远比滕州强得多,但还是屈从了),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而现在就不行了,那样会出更大的事的。(如大冶被黄石管了半个多世纪,且身边就有宜昌县、襄阳县改区的例子,但仍然抵制改区,还闹出了8.6事件,至今不可收拾。而滕州之与枣庄跟大冶之于黄石的情况差不多,现在再谈改区肯定要出大事)

若枣庄更名为滕州且迁往滕州,也不是不行,但就目前状况来说,滕州相对枣庄而言并没有足以令枣庄作此决定的理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11-14
马上修改行政区划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三级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和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11-15
引用第10楼中国龙号于2007-11-14 18:34发表的  :
============
枣庄为什么要支持滕州发展,枣庄-滕州两个城市有一个发展成大中城市即可,不可能都发展。
地级市为什么要向穷县输血,集中力量发展一个地级中心城市不是更好,所谓县市平等只会搞出
一堆沙拉蜜,谁也发展不起来。有些穷县衰败了更好,索性把县级行政中心迁到地级市更好。
.......

要我说,整个枣庄市都不适合发展出一个大城市。退一步一定要发展出一个大城市,在现在的经济实力上,滕州也比枣庄的机会大,有义乌和金华为例。就算枣庄五区要搞出个大城市,就把几个区先合并了,建设一个中心也比现在拖了5个不死不活只会烧钱的区要强。
至于县市平等会导致谁也发展不起来?笑话。。。就不拿国外举例子了(市管县只有中国有,难道国外都是原始社会?)上海市和江苏省平等就导致上海和苏南都发展不起来了?真正的资源在地区和城市间的有效配置不是靠行政管辖的,像枣庄这样拿了钱修一条大道那不叫发展。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11-15
让枣庄、潍坊这样的吸血鬼都去死吧。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11-15
河南省浚县类似滕州,快被鹤壁市吸血到半死了。从前的工商业大县,商品粮河南省第一的大县,高考河南省前茅县。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7-11-15
Re:今天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滕州万人签名要求事件
实际上是为国家开始省直管县改革造舆论,找依据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7-11-15
也许是。。。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7-11-15
舆论的力量很重要。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7-11-15
未必。。。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7-11-15
当年好多撤县设市的都是国务院批准由省辖,但大都是由地级市代管,没代管的全国没几个。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7-11-15
好像没有。。。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7-11-15
引用第11楼Franc.She于2007-11-14 19:09发表的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山东省滕县(现为山东省滕州市)四千余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在这里以血肉之躯抗击了十倍于己的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台儿庄大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那支部队属于川军。

是的 那是我们四川的  当时装备相当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