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代微山湖东部大部分属于滕州(县)。
☆1979年年底滕县才从济宁划归枣庄。
☆枣庄60年代初建市只是县级市,不到两年时间变成山东省直辖,但并没有明确是地圾市;当时的面积也不是山东四个地圾市中最大的。
☆在没将滕州东部八个公社划成山亭区时,虽然枣庄是个地级市,就其经济实力、人口、地域都不如滕州。滕州的经济实力是它的两倍、人口比它还多30万。滕县的财政收入还是枣庄的3倍以上。
☆枣庄这种区划建制,其真正的意义就是本末倒置;根本不是市带县,而是县带市,这种局面使枣庄地级市很尴尬,为削弱滕州,于是在1983年底将滕州所属的东部八个公社划成山亭区。山亭区机关的领导干部自建区以来就是“走读型”的,直到现在仍然是“走读”;仅车辆浪费,就是该区难以承受。24年来的实践证明,枣庄市不但没有带动它所属的区摆脱贫穷,反而越来越落后。致使“三农问题”难以解决。这种市管县的体制已经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严重错位的城市建制,早该降格了。
☆设立枣庄市,实践证明这是历史上的错误,时到今天,这个错误的做法还在延续。“枣庄是因煤设立的市,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城市,它在特定历史时期为特定产业服务的一个生活区(矿区)只是面积扩大了一些。作为一个城市仅靠某一产业或有限资源形成,比如靠一个大工厂、一个油田、一个煤田等,这是很危险的,它一开始就注定了城市的不足的命运。当这一产业或资源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时,必将导致城市的萎缩”。引枣庄金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鲁南商情》一文《地理位置是硬道理――枣庄城市西迁带来什么?》。这是枣庄人自己写的,连枣庄人自己都承认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