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36阅读
  • 1回复

[旅游资讯]山西河南争夺边界古城调查:看重旅游开发利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1-13
山西河南争夺边界古城调查:看重旅游开发利益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这处既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又有“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的古关隘,到底属于哪家?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太行八径,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咽喉通道,同样也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其中的 “太行陉”——“北达京师”“南通伊洛”,是连接山西、河南两省的必经要道。这条神秘的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因其形状似羊肠而有了另一个名字——“羊肠坂道”。在千百年漫长历史中,这条古代的“高速公路”是历代争霸者逐鹿中原的要道之一。三国曹操著名的《苦寒行》便作于此,“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催”。

  如今,便捷的公路早已让这条古径被人们遗忘。而近日,山西、河南两省为了这条古径上的一个一亩大小的古代关隘“碗子城”起了纷争,两省都称其为自己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省边界百姓重新踏上了这条古人行走的大道,争夺“地权”。

  1.一座古城 两个省抢

  1月5日上午,记者从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大口村向南行大约3公里,到达山西晋东南边界上的最后一个村——隶属大口村的自然村碗城村。碗城村名字的由来就是缘于村边的“碗子城”。在村边公路便可看见离村约几百米的山上有一座古堡似的建筑,青石垒成,呈“圆碗状”,那就是“碗子城”。

  记者走进“碗子城”看到,当年“太行雄关”的威猛已不再,山隘间犹如坍塌的积木,残壁颓梁。晋城太行关文物管理所的王记锁所长说,相传这是唐郭子仪所筑,一直是山西东南边界的最前关卡。一条长满荒草的古道穿城而过,斑驳的古城堡南边是太行山谷,北边是悬崖峭壁。城并不大,约600平方米,石墙约 6米高、4米厚,依稀能看到古代屋舍的遗址。“我不敢过那边去,怕被人打。”碗城村老羊倌任小广站在家门口,望着离自己仅100米外的山坡说。任小广说的 “被人打”是从2008年11月开始的。当时在场的晋城太行关文物管理所所长王记锁做了详细讲述——

  2008年11月17日上午,晋庙铺镇党委相关领导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人一起来这里调研,碗城村村民对杂草、瓦砾进行清理。这时,从山下河南省沁阳市常平村上来20多个村民,为首一人大声质问:“‘碗子城’属于河南省常平村所有,是省级文物,谁允许你们开工?”这让王记锁觉得很奇怪,“碗子城”属于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挨“碗子城”的就是晋城的碗城村。而两省的省界碑还在“碗子城”下1公里外的公路上,常平村距“碗子城”有三四公里远,“碗子城”怎么变成河南的了?

  因河南方面人多,且多为农民,无相关负责人。为避免矛盾激化,文物人员和相关人员先“撤”了下来。

  几天后,在晋庙铺镇政府一位副镇长的带领下,王记锁一行再次来到“碗子城”,希望与常平村负责人进行协商,却发现碗子城已被常平村人“占据”。两个城门有人把守,不让“外人”踏进半步,理由同上次一样。“‘碗子城’是我们河南的,城边上就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常平村一村民理直气壮地说。

  记者在“碗子城”东门外20米的小道上,看到了这块石碑,已被推倒在地,堆在乱石当中。碗城村村民承认有这块石碑,但同时也很气愤:咱们也有“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在“碗子城”东门旁边,记者看到一个石碑的底座,碑身已被砸毁。王记锁说,这曾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但被河南方面破坏了。

  “这(碗子城)就在我家门口,一直是属于咱们山西的,祖辈的地界大家都知道。”任小广今年50岁,童年时期听长辈讲过很多关于“碗子城”的故事。如今,他已头发花白,但谈起曾听过的故事依然很兴奋。提到现在的情形,指着不远处的“碗子城”,他声调变高,显得有点结巴,“河南人非说是他们的,人家人多,我们村人少,惹不起。”在几次“交锋”中,只有一百多人的自然村碗城村“败下阵来”。有千名村民以上的常平村“占据”了“碗子城”,开始贴标语、种树苗,宣示“地权”。

  2.勘界地图早已标明“山西之地”

  “‘碗子城’在2004年6月18日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1月7日,在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科工作人员张建军告诉记者。在他提供的《晋城文物保护单位荟萃》的书中,记者看到了“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天井关”遗址中,有详细描述现存建筑遗址“碗子城”的字样。“‘碗子城’是1986年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这有详细记载。”在河南省沁阳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同样提供了相关资料。记者看到,位列名单第250位的便是“古羊肠坂”,其详细说明为坂道两侧50米重点保护区,而“古羊肠坂”正好穿“碗子城”而过。

一个“碗子城”怎么可能分属两个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呢?记者致电中国古文化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家魏崇武先生。

  研究了记者提供的资料后,魏先生告诉记者,尽管两省都将其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其实内容不一,山西省的依据是省保单位“天井关”,这是一个古代关隘,山西省认为“碗子城”是进入山西的第一个关隘,是“天井关”的一部分;而河南省的依据省保单位“古羊肠坂”,羊肠坂是一条古道,连接河南和山西,从河南常平村起,到山西大口村止,河南省认为碗子城是“古羊肠坂”古道上的建筑,是古道的一部分。

  在进一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关于“碗子城”的归属,历史上就争议颇多。在晋城图书馆,记者找到了清乾隆年间撰写的《凤台县志》(凤台,晋城的旧称),其中第一册“县界”明确写到“(凤台县)南一至大口碗子城,距城100里。”其中第三册“关隘”卷也详细记载了在历史上的几次战乱中,碗子城的归属也几次更改:元末潞州(晋城、长治)的地方长官李维馨曾以千名士兵驻守“碗子城”,使得叛军没有攻入山西;明初,晋豫(山西、河南)分界时,碗子城隶属河南省。

  而记者在“碗子城”遗址的残破石碑上,看到了明“嘉靖”的字样,史书上的记载是嘉靖二十二年秋,河南御史李宗枢因农民起义而向山西借地修城进行防御。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认为,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现在的勘界地图。由文物科工作人员提供,记者看到了这份最新的2001年6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上面很明确地标明“碗子城”隶属于山西,这份协议书上有当时山西、河南两省的主管省领导的亲笔签名。

  3.争城背后利益博弈

  已经明确标明的地界为何还要引起纷争?晋城市太行关古文化景区筹备处的负责人韩广周道出了原委:对“碗子城”,大家看重的是其背后的旅游开发前景。2008年11月中旬,晋庙铺镇相关领导几次带人到“碗子城”考察,也是要对其进行旅游规划开发,而河南省常平村村民则认为“碗子城”的旅游资源应归他们来开发。

  上世纪90年代末,河南沁阳方面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开发常平乡境内的丹河峡谷,其中,“碗子城”和“古羊肠坂”遗址是准备开发的景区之一。这次“争城”事件发生以后,河南有关部门马上拨了20万元维护费给“古羊肠坂”项目。

  韩广周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他们处已经花了25万元对碗子城在内的太行关隘进行了规划,计划在此开发旅游。当2004年这里申请“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后,招商引资工作相应就展开了。2006年,“太行关古文化景区”被山西省发改委立项,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张建军告诉记者,由于晋城地处晋豫两省边界,且与河南省之间的旅游资源开发争夺上吃过亏:几年前的“云台山”景区开发,景区5/6的景点都在晋城市境内,但由于河南省先开发了,变成了河南省的景区,人家在晋城的地盘当起“地主”来。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籍振芳曾经在一次公开谈话中说:“特别令我们汗颜的,是云台山旅游。它的主脉就在晋城陵川县境内,人文、历史传说以及太行山的雄奇险峻,大部分都留在了山西,但我们没有好好地开发利用。结果,‘龙头’没有摆起来,‘龙尾’(河南焦作)却先摆起来了。”

  韩广周提到了一个“和平”的办法:最好能双方坐下来商量,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晋城市旅游文物局文物科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碗子城”归属争议很好判断,在正在进行的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碗子城”肯定是一个重点,他们已经为“碗子城”配备了专职保护员。但如果搞旅游开发,则需要更多部门参与。

  本报记者 刘斌
elector是本人用于测试系统功能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2-08
河南人牛。
当台州行署驻在临海时,全国人民都说要市管县;
当台州市搬迁到原黄岩县域后,全国人民都说要省管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