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发源于具茨山大鸿寨、风后顶二峰的两条河流在乔龙山东麓汇成一川,向西南稍稍一折,流经一个村子,绕过棋盘山,向南注入颍水。这个村子便是扒村,古称“神前镇”,享有“瓷都”之盛名。 扒村瓷窑遗址就位于扒村村东侧。地属浅山区,东有花果岗,南有虎头山,西有罗文山。遗址基本呈长方形,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800米,市区经浅井至苌庄的公路纵穿遗址中心,它的西部和北部的小山包中盛产瓷土和煤,是烧造瓷器的理想地方。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扒村烧造瓷器,民国《禹县志.山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扒村亦曰‘八里村’,产陶土及煤铁。”又说“宋.金东张镇(今扒村)旧瓷场地……”。由此说明扒村当时的瓷窑业相当繁荣,而且还相当完整。该遗址没有进行试掘和发掘,通过对其遗址分布和采集的大量瓷片进行研究分析,扒村窑应是磁州窑系的一个分支,与修武、汤阴、鹤壁集窑、磁县窑同流一脉,该窑所烧造的品种是丰富多彩的,从需要高温的黑、白瓷,到采用低温的釉上彩,几乎无所不有。其中不少品种与邻县的不少地方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宋三彩、宋加彩很近似登封窑与磁州窑,白地划花与白地绘黑花都近似汤阴窑与鹤壁集窑和密县窑,黑釉凸弦纹则近似鲁山段店窑与焦作窑的作法。瓷枕的枕面画枝则更富于生活情趣。特别是人物枕面,如小儿游戏,线条流畅、洒脱,极为传神,是宋代民间的小品画。还有在枕面上题写诗句,这无疑都是当时最受人民欢迎的。尤其是大量使用化妆土这一点,更标志着该窑与上述各窑与修武当阳峪窑有着共同的特征。扒村窑烧造的众多的瓷器品种器形,丰富了磁州窑釉色和器物造型,更多地满足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做到了粗料细作、精益求精,合乎实用,经济美观的大众需要。
扒村窑产品,制作讲究,善于利用化妆土美化瓷面。产品以白地绘黑花为主,其次有翠青地绘青花,瓷釉有白釉、黑釉、宋三彩、宋加彩等。扒村窑的釉,“白如雪、黑如铁”,至于三彩制品,更有“三彩之精,加彩之美”的赞语,有“红如朱、白如脂、黑如漆、绿如翠”的佳话。还有的使用红、黄、绿、黑、白等釉色,其中红彩尤为鲜艳,衬以浅绿色地,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成为艺术珍品。扒村窑的构图严谨而繁密,一般装饰多用花草、莲瓣,水藻、人物、鸟兽等纹样,线条流畅、生动盎然,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扒村窑烧制的瓷器种类繁多,有宋三彩、宋加彩、翠青地绘黑花和白地绘黑花、白地黑瓷花、钧瓷等。如果御用钧官窑器为大雅之雅,那么,距钧官窑二十五华里的扒村窑器无疑就是大俗之雅了。钧官窑素有“家有黄金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美誉,具有超凡脱俗,令人心驰神往的神韵;而扒村窑器则直抒胸臆,尽展民众情怀,虽是“下里巴人”,却在日常实用器物的造型上更贴近生活。前者追求雅韵意境,后者更关注美观实用。 扒村窑的瓷器,做到了粗料细作,精益求精,这种合乎实用、经济、美观的需求,正是越来越受到后人重视的魅力所在。
据知情人说,民国三十年大旱,秋庄稼种不上,一些农民曾向老祖宗讨饭吃,在扒村古瓷窑遗址上挖出了不少古代瓷器,有唐三彩、钧瓷,宋、元、明、清各代均有遗物,其中唐三彩送子麒麟和钧瓷碗等都被瓷商用数百块银元买去。从瓷器商昂贵的出价可以推测,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是扒村古代瓷器的精华。这些都是传闻,眼见的才是真的,今天你若有幸来扒村考古,就有看到北起乔龙山下,南至棋盘山脚,沿河两岸数百米内均有古瓷窑的遗渣,这些遗渣,有的深十数米,有的高数丈。就在水塔南20米处,1980年以前还有一座长40余米,高10数米,宽三十余米的渣山。每年春夏之间渣山上一片翠绿,深秋时节红绿相映,煞是壮观。
就在这座渣山的南头,坐北朝南耸立着一幢古朴的楼房,相传为古代的藏金楼。它背靠青山,前有清澈的小河,依山傍水,如诗如画。藏金楼高10米有余,建在2米高的台阶上,一楼高约4米,二楼高约5米。从外观看,一楼无窗,只有两扇1尺来宽的铁皮门,四周墙壁均为石块所砌,白灰和细沙勾缝。四角角石方正,中间为不规则石块砌成,但层缝明显,二楼为大块青砖砌墙,每块砖10斤有余,四周有六个窗户,各窗大小不一,据功用而设。每窗各有两扇木门。二楼屋脊两头各有一兽,为龙头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龙须还是栩栩如生,可惜六十年代末期连同屋脊上的九个小兽一起被当作“四旧”破掉了。两山房脊下面各有一古钱币花形,后山房檐角处各有一太极图案,前山角各有一花形,似古钱,似莲花。虽经数百年风雨,房上蓝瓦无一块松动。
拾级而上,来到一楼,量一下墙厚足足1米。门头上主为圆拱形,正面有三个图案,右边为“禄”,左边为“寿”,中间一朵莲花,“禄”“寿”相连,“岂不为福乎?”,正合古人“福禄寿”三星及第之意。一楼拱圈奇特,为十字结构的元宝形拱图,人在屋中,好象身居一个诺大的空心元宝中,惬意极了。这一结构与屋脊处的古钱币图案一起,正象征着此楼的用途非同一般,而多处出现的莲花图案可能暗示楼主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准则吧!
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了安全起见,屋门用厚铁皮包裹,这恰又说明了古代扒村冶铁业的繁荣。门后两侧各有一穿条眼,平时用门闩,夜晚穿条加固,就是时迁再世也休想打此楼的主意。一楼到二楼的入口处有小门,从下边可上锁,在上边能用大石条压盖。二楼地面为砂砾,白灰混凝结构,屋顶为二梁起架的房屋结构。东山临路,窗户特别小,从外观看,是外方内圆,从里面向外看内方外圆,直径1尺多点,设计师可能大胆创新,将外圆内方的古钱币大胆创出表意,既向过往客人炫耀楼的用途,双丝毫不露锋芒。前墙开三个窗,中间大,约1米高,0.8米宽,两边两个略窄一点,这样二楼敞亮,西山与岗楼相连,故开高1.5米的窗户,以窗代门,两楼畅通。朝北也有一窗,便于观光望。大小与前墙两边的窗户一样。
该楼的建造年代,从楼房上不能找到文字记载,这可能是楼主人不愿意留芳百代之缘故吧!藏金楼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民间“口碑”却传得栩栩如生,传说该楼的主人原为明朝皇后马大脚的胞弟马军涛。马娘娘自幼父母双亡,留下姐弟二人相依为命。马大脚追随朱元璋打天下,将不满7岁的弟弟马军涛寄养在一个好心的瓷匠家里。江山坐定,天下太平,眼看民富国强,马皇后倍思亲人,才有马娘娘瓷都寻亲的奇遇。当即马娘娘要带弟弟进京受封,国舅爷却执意要留在民是干实事。马娘娘无奈,只得留下银两,留下嘱托,姐弟俩依依惜别,泪洒老君殿。临别之时,马娘娘登上李家大寨,拜祭挑水十八年的李三娘。抬头望神前镇上空,祥云缭绕,北有郁郁葱葱的乔龙山与鸡山隔河相望,南有棋盘山、虎山把守灵气,娘娘凤眉舒展,连呼“宝地”,这才放心回京。马国舅有了娘娘的银两,又加马良娘娘的为人,地方官吏自是大开绿灯。他先在神前镇开了第一座煤窑,又用赚来的钱开了第二座,第三座……,一连开了四十八盘井口,一时间乌金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涌出,转眼变成白花花银子,真可谓是日进斗——国舅爷真是发大财了!俗话说:财大气粗。富了的马国舅见扒村煤炭是烧瓷器和冶铁的上等燃料,又因有的瓷窑老板因一时资金周转不开而停业,就想建造一座藏金楼,一则可以稳妥地放置自己的钱财,二则也可做为民间借贷的钱庄,为神前镇瓷业和冶铁业保驾护航。国舅爷大展鸿图,数年后要集煤炭、瓷器及冶铁业为一身,报效父老,造福一方。这样,千年瓷都藏金楼拔地而起。
正当国舅爷大显身手的时候,历史却给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藏金楼峻工不久,四十盘煤窑相继出水,银钱全部用于治水,仍无济于事,国舅急忙向娘娘求援,马娘娘一边派人送银,一边又请刘伯温观风水。刘伯温掐指一算说:国舅有两难,一是采煤惊动了太上老君,二是藏金楼后边的渣山是块龟地,神龟抬头,国舅爷岂有平安之理。遂密授良策:一、与老君和好,二、钢叉镇王八。国舅爷依计又在藏金楼西侧建造岗楼一座,设岗查看藏金楼。“岗查”暗与“钢叉”谐音,自此诸事平安。不知道是刘伯温算的准,还是历史的巧合。1990年一姓席的农民在渣山的附近建房挖地基时,还真挖出一只碗口大的活乌龟。人们称之为“神龟”。藏金楼的建造过程中还有一个传说。泥水匠瓦房时,刚开始每天瓦两盘(六垅瓦),主人嫌慢,遂用上好酒菜招待泥水匠,谁知速度反而更慢,每天只瓦一盘(三垅瓦),主人不解,匠人也深藏机关,笑而不语。待房子瓦好后,匠人拿来20公斤重的打地磙,从房脊上顺瓦垅滚下,每天瓦两盘的瓦缝稍有变化,每天瓦一盘的却是铁板一块,掌柜的一看,喜不自胜,连翘大拇指夸奖工匠手高艺巧。这个传说足以说明藏金楼历经六百多年风雨而完好无损,完全出自匠师们精湛的建筑技术。
藏金楼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璀灿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