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278阅读
  • 69回复

[历史地名][原创]中共改名或命名的县(区)级以上“红色”地名(“超微星史地系列”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3-05

中共改名或命名的县()级以上“红色”地名



★滥觞:根据地时期命名或改名的县(区)以上“红色”地名
河南省——
赤商县:1929年,鄂豫皖苏区析商城县南部置赤商县。1932年撤销。
赤城县:1929年,鄂豫皖苏区析商城县北部置赤城县。1932年撤销。
湖北省——
红山县:1931年,鄂豫皖苏区改英山县为红山县1932年复名英山县。
安徽省——
红城县:1932年, 鄂豫皖苏区改霍邱县为红城县。1934年复名霍邱县。  
江西省——
胜利县:1932年,中央苏区江西省析兴国县东北部、于都县北部置胜利县,治上宝排村(今于都县贡江镇东北),后迁驻银坑圩(今于都县银坑镇)。1934年10月撤销。
长胜县:1933年,中央苏区江西省析博生县南部置长胜县,治长胜圩(今宁都县长胜镇)。因驻地而得名,同时寓意“苏区长胜”。1934年10月撤销。
赤水县:1933年,中央苏区江西省析广昌县南部、石城县北部置赤水县,治赤水圩(今属广昌县)。因驻地而得名,同时寓意“赤色之水”。1934年撤销,并入广赤县。
赤南县:1934年2月,析于都、赣县、会昌3县部分地区置赤南县,治畚岭袁屋(今于都县祁禄山镇),3月改名登贤县。
广赤县:1934年6月由广昌、赤水2县合置广赤县,取二县首字而命名,并寓意“推广赤化”。治驿前(今属广昌县),后迁木兰、高圩(今属石城县)。同年10月撤销。
兴胜县:1934年由兴国、胜利2县析置兴胜取二县首字而命名。同年10月撤销。
四川省——
红胜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万源县西南置红胜县,治罗文镇,后迁行县坪等地。1935年撤销。
红江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通江县西北、南江县东北置红江县(注:以小通江为红江),治涪阳(今通江县涪阳镇)。1935年撤销。
长赤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南江县西南部置长赤县,治长池(今南江县长赤镇,原为长池乡,1989年始设长赤镇)。取驻地长池谐音改为长赤,寓意“赤化长久”。1935年春撤销。
赤江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通江县中心地带置赤江县,治毛浴镇。1935年撤销。
赤中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巴中县县城及周边置赤中县,治巴中县。1935年撤销。
长胜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巴中县、仪陇县部分地置长胜县,治长胜(立山场,属仪陇县)。因驻地而得名,同时寓意“苏区长胜”。后迁驻巴中县鼎山场。1935年春撤销。
赤北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通江县北部及陕西镇巴县西南置赤北县,治两河口(今属通江县),后迁治泥溪场。1935年撤销。
红平县:1934年,川陕苏区析广元县东北置红平县,治青林场(今广元市朝天区青林乡)又称红坪县洪平县。1935年撤销。
红岩县1935年,川陕苏区析广元县南部置红岩县,治红岩寺(今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又称红江县(注:以嘉陵江为红江)。同年撤销。
赤化县:1935年,川陕苏区析广元县西南置赤化县,治白田(今广元市昭化区赤化镇,1964年始设赤化公社)。同年撤销。
赤水县1935年,川陕苏区析平武县东北青川一带置赤水县。同年撤销。
陕西省——
五一县1927年4月底,在中共渭南县故市特支积极推动下,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兼行陕西省政府职权)批准在渭南县渭北地区新设“五一县”,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治故市镇。同年底,陕西省撤销五一县,并入渭南县。
赤南县1933年,川陕苏区析镇巴县赤南乡(注:红军设立)置赤南县,治今镇巴县平落坝。同年底,更名陕南县。
赤源县:1934年,陕甘苏区析安定县(注:1942年更名子长县)西部赤源县并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寓意“赤色革命发源地”,治今子长县龙嘴河。为陕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1936年撤销。
赤安县:1934年,陕甘苏区改保安县为赤安县,寓意“赤色保安”。1936年更名志丹县。
赤绥县:1934年,陕甘苏区析绥德县置赤绥县,寓意“赤色绥德”。同年底撤销。
赤延县:1934年,陕甘苏区析靖边县置赤延县,治青杨岔(今青阳岔镇)。1935年撤销。
赤川县:1935年7月,陕甘苏区析宜川县置赤川县寓意“赤色宜川”治北赤镇。11月改称宜川县。
赤淳县1935年,陕甘苏区析淳化县北部、栒邑县东南部置赤淳县寓意“赤色淳化”。治今淳化县正嘴村。同年撤销,分置淳耀县、赤水县。
永红县:1935年冬,析栒邑县东部置永红县,治郭村。取“红色政权永固”之意。1937年撤销,并入新正县。
赤水县1935年,陕甘苏区陕西省析赤淳县、栒邑县地置赤水县,治马家山(今属淳化县)。1949年撤销,并入淳化县。
赤光县1935年,陕甘苏区陕西省析延川县西部置赤光县,治永坪镇。寻仍并入延川县。
红泉县:1934年8月,陕甘苏区析甘泉县东北置红泉县,取”红色甘泉“之意命名。治临镇(今延安市宝塔区临镇镇)。1937年撤销。
红宜县:1937年,陕甘苏区析红泉县、宜川县地置红宜县,取红泉、宜川首字而得名。治临镇(今延安市宝塔区临镇镇)。1938年更名固临县。
甘肃省——
赤庆县:1935年,陕甘苏区改华池县庆北办事处置赤庆县。1938年撤销。



★初澜:建政前后以迄“文革”前命名的县(区)以上“红色”地名
内蒙古——
乌兰浩特市:旧名王爷庙,属扎萨克图旗(科尔沁右翼前旗)。1947年设立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之城”,寓意“革命”。
1964年,撤销乌兰浩特市,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1980年,恢复乌兰浩特市。
吉林省——
长春市:1949年设立胜利区。1950年改为第三区,1955年更名南关区。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1949年,金铃区更名为爱民区。1952年撤销,与七星区合并设立第一区。1956年撤销各区。1958年复设爱民区。1970年撤销,同年复设爱民区
该区保留至今。
友谊县:1960年设立(注:县名源于友谊农场名。1954年10月,苏联政府在集贤县三道岗地区援助建立大型机械化农场,为纪念中苏友谊,故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1973年,撤销友谊县。1984年,恢复友谊县,保留至今。
鹤岗市:
1960年,设立新华区
1962年撤销新华区,并入兴安区。
伊春市:
1960年,伊春市设立东风区红星区五星区上甘岭区(注:区名源于上甘岭林业局名。1953年1月,建立林业局,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命名为上甘岭森林工业分局等区。
1962年底,撤销东风、红星、上甘岭等区,调整五星区。
1963年,撤销五星区,并入五营区。
1964年,伊春市改为伊春特区(注:1967年恢复伊春市),恢复设立东风区红星区上甘岭区等区,增设友好区(注:区名源于友好林业局名。1953年3月18日,建立林业局,时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三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中苏友好”,故命名为友好森工分局
1983年,东风区更名为汤旺河区。红星区、上甘岭区、友好区保留至今。
辽宁省——
抚顺市:1948年设立胜利区,1949年8月撤销;1953年6月,南花园区更名胜利区,1956年7月撤销,并入新抚区。
锦州市:1955年,第六区更名新民区。1956年撤销,分别并入古塔、锦华、锦铁等区。
陕西省——
吴旗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靖边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42年8月,靖边、定边及甘肃庆阳等县地置吴起县(因吴起镇而得名),不久更名吴旗县。改“吴起”为“吴旗”,寓意“革命红旗”。
1949年9月,撤销吴旗县,1950年析靖边、定边、志丹3县地复置。1958年,撤销吴旗县,并入志丹县,1961年复置。2005年10月,更名吴起县。
江西省——
井冈山特别区:1950年析宁冈县茨坪一带置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改设省直辖的井冈山管理局。
1981年撤销井冈山管理局,改设井冈山县。1984年改设井冈山市。2000年5月,撤销宁冈县,并入井冈山市。
湖北省——
红安县:1931年底,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县城,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但国民政府并不认可这个县名。抗战爆发后,为了不影响国共合作,国共双方统一县名,称为黄安。
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将黄安县再次改名为红安县
该县保留至今。
胜利县:1952年改兵堡县置胜利县,治滕家堡(今罗田县胜利镇;1958年始设胜利公社)。
1955年撤销,分别并入罗田县、麻城县。
天津市——
新华区1955年,天津市第五区更名为新华区
1958年,撤销新华区,并入和平区。
河北省——
石家庄市:
1955年,石家庄市第一区更名为新华区
同年,撤销新华区,设置桥西区。
辽宁省——

营口市:1957年,设立建设区繁荣区工农区
1958年,建设区更名为站前区,繁荣区更名为西市区,工农区更名为新华区
1963年,撤销新华区,分别并入站前区、西市区。
丹东市
1965年1月,安东市改名丹东市(注:与此同时,安东县改名东沟县),意为“红色东方之城”。2月,丹东市镇兴区改名振兴区,意为“振兴社会主义”。
丹东市、振兴区保留至今。
江西省——
南昌市:
1955年,设立南昌市胜利区
1980年,撤销胜利区,分别并入西湖区、东湖区。
河南省——
郑州市:
1955年,第二区更名为二七区,第三区更名为建设区
1961年,建设区更名为中原区。二七区保留至今。
新乡市:
1955年,第一区更名为新华区,第二区更名为红旗区
2003年,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红旗区保留至今。
焦作市:
1958年城区更名为解放区
该区保留至今。
社旗县:1965年析南阳县赊旗(镇)等地置县,取“赊旗”谐音命名为社旗,寓意“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该县保留至今。
云南省——
马列坡县:1949年3月改麻栗坡特别区(县级)为马列坡县,既取“麻栗坡”谐音,又寓“马列主义之坡”,1950年5月改设麻栗坡市(县级),1955年改为麻栗坡县
青海省——
乌兰县:1959年由都兰县析置。乌兰,蒙古语音译,意思是“红色”。《乌兰县志》认为县名由来有两说:一说因县城(当时为茶卡)东北有座“乌兰哈达”(山)(位于今茶卡镇乌兰哈达村;“乌兰哈达”系蒙古语,意为“红山”,其中”乌兰“意为“红色”)而得名;一说命名有纪念意义,1952年初,当时的都兰县首任公安局长纪炳文等7人去茶卡执行紧急公务,途经“乌兰布拉格”山(位于今柯柯镇卜浪沟;“乌兰布拉格”系蒙古语,意为“红水泉”)遭土匪伏击,全部牺牲,被县政府授予“烈士”称号。为纪念7烈士,取他们牺牲之地“乌兰布拉格”山的前两个字“乌兰”命名新县。《海西州志》则认为乌兰县是因境内有“乌兰布拉格”泉(蒙古语,译成汉语为“红水泉”),取“乌兰布拉格”前两字而命名。[注:《乌兰县志》后一种说法与《海西州志》的解释似应为一回事]。另外,单就“乌兰”本意(“红色”)而言,乌兰县设立于“大跃进”时期,也有“红色政权”的寓意在。
该县保留至今。
四川省——
红原县:1960年,由理县、阿坝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取”红军经过的草原“之意,为纪念红军长征经过这片草原而命名。
该县保留至今。
保留至今的“红色”地名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
[辽宁省]丹东市及振兴区;
[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
黑龙江省友谊县;
湖北省红安县;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
河南省社旗县;
青海省乌兰县;
四川省红原县。


★狂潮:“文革”期间更改的县()级以上“红色”地名
      1966年“文革”开始,“左”风大盛,部分地区便出现更改地名以迎合“革命”的势头。次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首次接见红卫兵,在和北京师大女附中红卫兵头头宋彬彬(1947年生,宋任穷之女——笔者注)交谈时,说她的名字不好,“不要文质彬彬,要武嘛!”。宋彬彬当即宣布改名为“宋要武”。8月20日,《光明日报》刊登宋要武的文章《我为毛主席戴上红袖章》透露了此事,次日《人民日报》予以转载,由此引发了全国性的改名狂潮,许多地名(包括政区名、街路名、厂矿名、单位名、建筑物名等)也纷纷更改,有的是“革委会”主动更改的,有的是被“革命小将”强制“换牌”的。当时局势混乱、机构瘫痪,这种“自发”的、事实上的改名行为,大都没有经过上级机关的批准或备案,属于“非法”行为,几年后,大多数地名相继恢复了原名。由于前述原因,“文革”改名之事在官方的区划志书和地名工具书中很少收录,只能从一些当事人的“文革”回忆录发现零星描述。


以下是笔者搜集到的“文革”期间更改的县(区)以上“红色”地名:
  
北京市——

       1966年下半年,北京市和城8区都成立了整顿路名办公室,据当年印行的《首都主要街道命名方案——首都街巷名称革命倡议》等材料:拟将北京市改东方红市拟将东城区红日区拟将西城区红旗区拟将宣武区红卫区,拟将崇文区红光区拟将海淀区文革区拟将丰台区二七革命区拟将石景山区(时为石景山办事处)井冈山区朝阳区名称不变北京的34所中学和外地的红卫兵一起组织了“东方红市筹委会”,拟将北京市改名为东方红市,周恩来得知后,让北京市委和国务院办公厅劝阻学生取消了这一计划(参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70页)。各区改名亦未获实行。
  1966年8月27日,大兴县改名红旗县。不久,恢复原名。
河北省——
天津市:1966年8~9月,各区(未经批准)纷纷自行改名:和平区更名为斗争区,河北区更名为卫东区,河东区更名为东风区,河西区更名为红旗区,南开区更名为东方红区,红桥区更名为红卫区
1968年1月,天津市革委会发文予以纠正。
[注:天津市1966年为河北省省会,1967年1月改为直辖市。]
石家庄市:1968年,长安区更名为东方红区,1969年,撤销桥西区,分设红卫区新华区
1980年,红卫区更名为桥西区(新华区保留),东方红区复名长安区。
山西省——
(待考)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1967年,玉泉区更名为向阳区,新城区更名为东风区,回民区更名为红旗区
1978年,红旗区复名回民区,1979年,东风区复名新城区,1980年,向阳区复名玉泉区。
辽宁省——
沈阳市
1966年下半年,有造反派提出将沈阳市改名为升阳市,但未实行。
1966年9月,各区(未经批准)纷纷改名:皇姑区更名为红卫区,铁西区更名为红工区,和平区更名为红旗区,沈河区更名为红星区,大东区更名为卫东区,东陵区更名为东风区,苏家屯区更名为八一区,新城子区更名为永红区,于洪区更名为向阳区,辉山区更名为红山区,祝家屯区更名为红峰区
1968年5月,各区恢复原名(同年撤销辉山、祝家屯两个区)。
辽阳市:1966年9月,各区纷纷改名:白塔区更名为红卫区,文圣区更名为文革区,兰家区更名为卫东区,沙岭区更名为向阳区
1968年,设立灯塔区(区名来自1954年成立的灯塔农业初级社。当时根据附近的送电高压线铁支架状若一座雄伟壮观的塔,故名灯塔,寓意革命灯塔)。
1969年9月,除灯塔区外,各区恢复原名;1980年,撤销灯塔区,设立灯塔县(1996年改设灯塔市)
本溪市:1968年,彩屯区更名为立新区[注:平山区没有更名]
1984年,立新区更名为明山区。
丹东市:“文革”期间,元宝区更名为红卫区[注:振兴区、郊区没有更名]。
“文革”结束后(1978年?),红卫区复名元宝区。
吉林省——
(待考)  
黑龙江省——

安达市:1959年9月,在肇州县大同一带发现大型油田,适逢中共建政十年大庆,遂将该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撤销安达县,设立地级安达市,肇州县大同等地划入,设立大庆区
1964年,大庆区更名为大同区。
1965年,撤销地级安达市(撤销所属各区),恢复安达县(注:1984年,撤销安达县,设立安达市,隶属绥化地区)。
鹤岗市:1966年,西山区更名为向阳区,新街基区更名为工农区,南山区更名为东风区,兴山区更名为红卫区,兴安区更名为红旗区,大陆区更名为跃进区,东山区更名为群力区,新一区更名为反修区
1980年,撤销东风区、跃进区,合并设立南山区;撤销群力区、反修区,合并设立东山区;红卫区复名兴山区;红旗区复名兴安区;保留向阳区、工农区。
哈尔滨市:1967年,平房区更名为新曙区
1972年,新曙区复名平房区。
佳木斯市:1968年,长安区更名为向阳区,三合区更名为永红区,和平区更名为前进区,佳东区更名为东风区
“文革”结束后,佳木斯市各区区名沿用未改。
2006年,撤销永红区,并入郊区。
牡丹江市:1970年,东安区更名为东风区,西安区更名为先锋区
1980年,各区恢复原名。
上海市——
1966年8月,各区(未经批准)纷纷改名:静安区更名为延安区(复改红卫区),徐汇区更名为群英区(复改前卫区),长宁区更名为战斗区(复改长征区遵义区),普陀区更名为普红区(复改工人区),卢湾区、南市区更名为红卫区
?年,各区恢复原名。
江苏省——

常州市:1966年,天宁区更名为东风区,广化区更名为向阳区,钟楼区更名为胜利区,戚墅堰区更名为卫东区
1980年,各区恢复原名(1986年撤销广化区)。
南京市:1967年,玄武区更名为要武区,白下区更名为朝阳区,秦淮区更名为遵义区,建邺区更名为红卫区,鼓楼区更名为延安区,下关区更名为东方红区

1973年,各区恢复原名。
徐州市:1967年,鼓楼区更名为延安区,云龙区更名为红卫区
1975年,红卫区复名云龙区;1979年,延安区复名鼓楼区。
苏州市:1967年,平江区更名为东风区,沧浪区更名为红旗区,金阊区更名为延安区
1980年,各区恢复原名。
无锡市:1968年,崇安区更名为崇武区[注:南长区、北塘区、郊区没有更名]。
1978年,崇武区复名崇安区。
射阳县:1966年夏天(一说1969年10月23日,待考),射阳县的造反派(一说县革委会主任高某,待考)认为“射阳”这两个字含有“用箭射红太阳”的意思,到北京上访,要求将“射阳县”改为“朝阳县”或“向阳县”或“东方红县”等带有革命色彩的县名。周恩来对造反派说,射阳寓意“光芒四射的红太阳”(一说“射进了毛泽东思想的阳光”),不要改名。遂告停。
浙江省——
(待考)
安徽省——
淮南市:1968年5月,田家庵区更名为向阳区,大通区更名为东风区,八公山区更名为红旗区,谢家集区更名为红卫区
1972年7月,各区恢复原名。
铜陵市:1969年4月,铜陵特区(1971年底改铜陵市)设立向阳区,12月增设红星区
1980年7月,向阳区更名为铜官山区,红星区更名为狮子山区。
马鞍山市:1975年9月,设立四新区(1976年6月正式成立)
1979年12月,四新区更名为金家庄区。
福建省——
厦门市:1966年,开元区更名为东风区,思明区更名为向阳区
1979年,东风区复名开元区,向阳区复名思明区。
福州市:1968年,鼓楼区更名为红卫区,台江区更名为赤卫区,仓山区更名为朝阳区
1978年,红卫区复名鼓楼区,赤卫区复名台江区,朝阳区复名仓山区。
江西省——
永修县:1967年3月,造反派擅自改永修县为永红县
1968年2月,成立“永修县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4月正式成立革委会),恢复“永修县”一名。
吉安专区:1968年5月改名井冈山地区。
1979年,井冈山地区复名吉安地区。
山东——
济南市:1966年,各区(未经批准)纷纷改名:市中区更名为红旗区,历下区更名为红卫区,天桥区更名为向阳区,槐荫区更名为东风区
1973年,各区恢复原名。
河南省——
博爱县
1966年更名为红卫县
1967年恢复原名。
郑州市

1968年,管城回族区更名为向阳回族
1983年,向阳回族区复名管城回族区。
开封市
1968年,南关区更名为红旗区,鼓楼区更名为红光区,龙亭区更名为红星区,顺河回族区更名为红卫区
1972年,各区恢复原名。
平顶山市
1969年,平顶山特区(同年改为平顶山市)设立新华区卫东区
1970年,撤销新华区、卫东区,合并设立中心区(注:1977年,撤销中心区,恢复设立新华区、卫东区)。
湖北省——
孝感专区:1966年8月更名为东风专区,1968年1月改称东风地区
1969年3月复名孝感地区。
孝感专区·孝感县:1966年9月更名为东风县
1969年2月恢复原名。
恩施地区:1967年4月,因恩施、宣恩、咸丰3个县名有封建色彩,时任恩施地委书记赵文华在恩施地、县万人大会上口头宣布:将恩施的清江改名为红江,将恩施县改名为红江县宣恩县改名为红卫县,咸丰县改名为红武县。〔 1969年7月,小渡船清江大桥建成通车,命名红江大桥后各县恢复原名。
湖南省——
韶山特别行政:1968年底析湘潭县韶山区(县辖区)置韶山特别行政区直属湖南省领导,简称韶山区。
1981年,撤销韶山特别行政区,划归湘潭县(注:韶山的宣传接待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专事)。1985年,再次析湘潭县韶山等地设立湘潭市韶山区。1990年底,改设县级韶山市。  
资兴县:据说一度更名为兴无县(待考)
广东省——
汕头市:1967年3月,汕头市同平区更名为红阳区,安平区更名为红旗区,公园区更名为红卫区
1979年9月,各区恢复原名。
海口市:1974年2月,设立立新区(前身为立新公社,初名振东公社,因境内振东街而得名)、东方红区(前身为东方红公社,初名博爱公社,因境内博爱街而得名、新华区(前身为新华公社,因境内新华街而得名
1982年6月,立新区更名为振东区,东方红区更名为博爱区,新华区名称不变。1990年底,撤销博爱区,并入振东区。2002年10月,新华区更名龙华区,振东区更名为美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待考)
四川省——
成都市:1966年下半年,有造反派提出将成都市改名为向东市向阳市但未实行
贵州省——
(待考)
云南省——
(待考)
西藏自治区——
(待考)
陕西省——
西安市:1966年,新城区更名为东风区,莲湖区更名为红卫区,碑林区更名为向阳区,阎良区更名为东红区
1972年,各区恢复原名。
甘肃省
——
兰州市:1968年,城关区更名为东风区
[注: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白银区没有更名]。
1973年,东风区复名城关区。
青海省——

(无)  
宁夏回族自治区——
(待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待考)
保留至今的“红色”地名  
[黑龙江省]鹤岗市向阳区、工农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前进区、东风区  
湖南省韶山市

★余响:“文革”后复设、新设的县(区)级以上“红色”地名
河南省——
平顶山市:
1977年,撤销中心区,恢复设立“文革”期间(1969年)命名的新华区卫东区。[注:1977年“凡是派”主导]
此后,平顶山市各区区名沿用未改。
河北省——
沧州市:
1980年,设立新华区
该区保留至今。
黑龙江省——
大庆市:1959年9月,在肇州县大同一带发现大型油田,适逢中共建政十年大庆,遂将该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1979年底,安达市(即安达特区,地级)更名为大庆市。
1968年,将安达县中内泡(原杏树岗)公社所属8个生产大队划归安达市(安达特区),设立红卫、杏树岗2公社,在此发现油田,命名为红岗油田(注:取红卫、杏树岗各一字而得名)。1980年,设立大庆市红岗区
大庆市、红岗区保留至今。
海南省——
海口市:
1990年,设立新华区(注:1981年设立新华区公所)。
2002年,更名龙华区。
贵州省——
遵义市·红花岗区:1997年,遵义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遵义市改设红花岗区。区名取自城南红花岗(山头)。为纪念1932年2月红一、三军团遵义战役·红花岗战斗而命名。
该区保留至今。
云南省——
玉溪市·红塔区:1997年,玉溪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玉溪市改设红塔区。区名取自城东南红塔山。红塔山,本名白塔山,因山顶有白塔而得名;1958年“大跃进”期间,群众将白塔染红,改称红塔山
该区保留至今。  
江西省——
共青城市:2010年设立。前身为1955年由上海青年志愿者创建的共青社,1984年底胡耀邦命名为共青城。
四川省——
广安市·前锋:2013年2月,析广安市广安区设立前锋区。因驻地前锋镇而得名;前锋镇,前身为大佛乡,1961年设大佛公社,1967年更名前锋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设镇。
保留至今的“红色”地名
[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
黑龙江省大庆市;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卫东区;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
江西省共青城市;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




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参考资料:

《“兴无灭资”——非常年代的改名潮》,莽东鸿,《文史博览》2007年第2期
中国政区大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2002年版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2002)》,史为乐,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网络资料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20-10-15 00:17重新编辑 ]
2条评分
坤舆任我行 威望 +3 有价值信息 2010-01-05
anrye 威望 +2 2009-03-05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2022-06-20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八一区算。改成同音的巴宜,反而是避免红色地名了。 (2022-06-19 20:22) 

谐音依然不改这个意义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2022-06-19
回 亮晶晶 的帖子
亮晶晶:西藏林芝市巴宜区 (2022-06-19 14:10) 

八一区算。改成同音的巴宜,反而是避免红色地名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22-06-19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22-06-19
回民区还是改回红旗区比较好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22-06-18
迎泽区算不算
省-地區-縣-鄉-村
tmt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22-04-23
1927年5月1日,渭南县渭北地区新设五一县,治所在故市镇,12月5日被裁撤。
参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6,31(02) 大革命时期陕西五一县相关问题述论
https://t.cnki.net/kcms/detail?v=g-e6FPoBuLILi62gL2f30PZBz-i1G7551tLF-3Le9J3oJZ1pRq1VqB-n25kF-rRxLVWeauGgoRgHi16wRJtehLoxKL4KsGReG9qRyo_tXorUzU110eyN01Fyaxji7s6h&uniplatform=NZKPT
czc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13-12-21
哈哈,我来总结一下
颜色:必须是红
风向:必须是东
太阳:必须拥护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17-05-22 13:0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13-12-20
回 多米诺骨牌 的帖子
多米诺骨牌:早就想问:咸丰是不是得名于年号? (2013-12-20 16:15) 

毫不相干,雍正时期就有咸丰县了,比咸丰年号要早一百多年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3-12-20
早就想问:咸丰是不是得名于年号?
人,愿你永为福种。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3-12-20
天津市和平區改成鬥爭區,哈哈哈哈,好有喜感!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3-12-20
厉害,知识面广呀!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3-12-20
可见当年文化革命不但对经济产生影响、对行政区划也影射到了。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3-12-04

资兴矿务局在1968年更名为兴无矿务局,资兴县已在此前更名为兴无县
此外河南获嘉县在文革中似乎也更名为兴无县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3-07-19
回 tigerto2001 的帖子
不红干嘛姓朱?

以人为伴 与人为善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3-06-30
回 qdyz 的帖子
qdyz:我认为韶山不能算“红色”本身就是衡山的72峰下的一条小山村 (2013-06-30 08:42) 

如果韶山一直都只是村名,即便升至乡名,没人会把它当成红色地名
但在那个特殊时期,把那一块从湘潭县里分了出来,一度成为省直辖的地级区,即便现在,也还是县级市,红色象征意味是很浓重的,如果没有老毛,那个地方是不可能从湘潭县分立成一个县级以上政区的
如果韶山、井冈山这样的都不是红色地名,那就没有红色地名可言了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3-06-30
我认为韶山不能算“红色”本身就是衡山的72峰下的一条小山村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3-06-29
增补:
★滥觞:根据地时期命名或改名的县(区)以上“红色”地名
★初澜:建政前后以迄“文革”前命名的县(区)以上“红色”地名
★余响:“文革”后复设、新设的县(区)级以上“红色”地名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3-06-12
回 中国龙号 的帖子
中国龙号:红旗渠是命名不能算。 (2013-06-12 09:48)

凡是带有“红色”意味的,不论是命名还是更名都算
乌兰察布、克孜勒苏、洞庭等地名虽然也指红色,但在tg之前就有了,跟那种革命的“红色”不搭界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3-06-12
回 亮晶晶 的帖子
亮晶晶:最后一个其他山川地名之类的著名案例还可以加上河南安阳的红旗渠
赤安县不宜放在解放前后那个小节之下,应该在此之前单列一个小节,把30年代苏区时期的红X、赤X之类的县名列入,比如还有赤源县等等
红花岗区列入这个红色地名有点稍微勉强,不然比这个更为“红色”的洪湖市、萍乡市 .. (2013-06-12 00:48) 

红旗渠是命名不能算。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3-06-12
你这家伙,又在挤牙膏,我说一点你写一点,不看共产党组织史那本书的话,本坛就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区划沿革,可以翻翻老白骨的帖子,把里边的赤X、红X、X红之类的县提炼出来就可以了,当然那里边也不是那么详细完整,有些中间过程会被忽略掉,比如宜川曾更名为赤川,后来又与红泉县合并为红宜,这里边的赤川、红泉、红宜这三个都算是红色地名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3-06-12
回 桔梗琉璃 的帖子
桔梗琉璃:但是延安和遵義以及全國所有地名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天安門”這三個字的封建性強大 (2010-02-04 02:03) 

天下安定,没有什么不妥,原来叫承天门,是封建的,奉天承运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3-06-12
最后一个其他山川地名之类的著名案例还可以加上河南安阳的红旗渠
赤安县不宜放在解放前后那个小节之下,应该在此之前单列一个小节,把30年代苏区时期的红X、赤X之类的县名列入,比如还有赤源县等等
红花岗区列入这个红色地名有点稍微勉强,不然比这个更为“红色”的洪湖市、萍乡市安源区也可以列入,我觉得不能因为TG在解放前进行过很著名的罢工、运动或战役的地名,而在解放后新设县或改设名,就可以算红色地名。这些擦边的红色地名我觉得要舍弃,不然类似情况的太多了,还是应该找象征意义更强一些的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3-06-12
回 亮晶晶 的帖子
亮晶晶:今年新成立的广安市前锋区也应该算红色地名,前锋区是因前锋镇而得名,而前锋镇在1967年前叫大佛公社、大佛乡,而且新设立的前锋区还有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某种寓意在里边,广安是他的故乡
现在新补充的部分,我还是提供了不少思路和资料的,呵呵! (2013-06-11 23:31)

感谢亮晶晶大佬的襄助!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3-06-11
今年新成立的广安市前锋区也应该算红色地名,前锋区是因前锋镇而得名,而前锋镇在1967年前叫大佛公社、大佛乡,而且新设立的前锋区还有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某种寓意在里边,广安是他的故乡

现在新补充的部分,我还是提供了不少思路和资料的,呵呵!
一个人在多大年纪上成名,他的心理年龄就会停留在那个年纪
http://weibo.com/u/134501741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