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647阅读
  • 66回复

世界遗产在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3-04-12
以下是引用译孔在2003-4-9 13:02:53的发言:
三江并流有没有文化遗产的成分?

三江并流申报的是纯世界自然遗产,和九寨沟,张家界,黄龙...同类别的
● ╭○╮    ╭○╮● ╭○╮     ●
  /█∨█\        /█\/█∨█\     /█\
   ∏     ∏           ∏    ∏    ∏        ∏
  我的理想         最高理想         现实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3-04-14
辽宁的福陵、昭陵、永陵、故宫已经申报世界遗产。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3-04-22
据说承德的天气很不好,尤其是夏天,避不了暑的说,是一直这样还是自然环境破坏?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3-04-23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2.96公顷。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

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此贴子已经被hunry于2003-11-20 16:24:27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3-04-23
西递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闻名;又因在村西1.5公里处是古代的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

据胡氏宗谱记载,西递胡氏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公元904年,唐昭宗迫于梁王朱全忠的威逼,仓皇出逃,皇后何氏在行程中生下一个男婴。时有新安婺源人胡三宦游于陕,秘密将太子抱回徽州婺源考水,将其取名昌翼,改姓胡。昌翼即明经胡氏始祖。

1047年,胡昌翼后代胡士良因公往金陵,途经西递铺见其地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土质肥沃,遂举家从婺源考水迁至西递。从此在西递耕读并举,繁衍生息。

1465年后,西递人口剧增,西递胡氏祖先“亦儒亦商”跻身于徽商行列,西递的财富迅速积累,大量的住宅、祠堂、牌坊开始兴建。

1573年──1620年西递村重修了会源桥和古来桥,并在两桥之间沿河渠建造了一批住宅。胡仕亨后代在其旧居基址上建起敬爱堂后,西递的中心就渐渐地从东边移至会源、古来二桥之间。1662年──1850年,胡氏家族在经商、仕途上一帆风顺。西递在人口、经济和建设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胡氏24世祖胡 学梓(字贯三)曾经营36家典当行和20余家铺庄,遍及长江中下游各大商埠,资产折白银500余万两,财力居于江南巨富第六位。其家在西递建有祠堂(追慕堂)和宅第数处,胡贯三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与当朝宰相曹振镛结为亲家,地位相当稳固,为迎接曹来西递,还在村口兴建走马楼,村中建迪吉堂等建筑,以示其荣,以显其富。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3-04-23
在西递村口有一座胡文光刺史牌楼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420多年历史。胡文光是西递村胡氏第十八代世祖,明朝喜清乙卯年登科,分别任山东胶州刺史、湖北荆潘首相,在其为任23年得到明朝神宗赏赐回故乡建了一座功德牌楼,整座牌楼全用当地黟县青石雕刻而成,为徽州乃至全国幸存下来石雕当中的精品,整座牌楼高有12.3米,99年昆明世博会徽园中的牌楼就是按照胡文光牌楼1:0.7的比例做的,是为徽州三绝之一的代表建筑物。



[此贴子已经被hunry于2003-11-20 16:25:49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3-04-23
履福堂位于西递村“司城第”弄内,是胡积堂的故居,胡积堂,号琴生,《中国美术名人大辞典》载其名字,是位有名的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至今故宫博物馆还保存着他收藏的古玩与字画。履福堂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从他家的摆设及堂内挂的对联中可以体现中国十八、十九世纪江南典型的书香门第的特色,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还有厅堂摆放的瓶与镜(表达的主人“平平静静、终身平静”的美好祝愿)都体现了待多的寓意。


[此贴子已经被hunry于2003-11-20 16:28:10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3-04-23
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宏村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乔石、朱钅容基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陈复礼、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进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万人次,门票收入60.8万元,比上年增长8%。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3-04-23
古 民 居 特 色

宏村北倚雷岗山,东、西有东山、石鼓山,山体植被茂盛,村南地势开阔,建有大面积的池塘──南湖。村落布局基本上保持座北朝南,村址处于山水环抱的中央,形成枕高山面流水的“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风水环境。

宏村平面采用“牛”形布局,牛肠──水圳引西溪河入水口,经九曲十弯流经全村,最后注入南湖,充分发挥了其生产、生活、排水、消防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饮用、洗涤、浇园,及至凿池养鱼、植花种草以修养生息。

宏村有着类似方格网的街巷系统,用花冈石铺地,穿过家家户户的人工水系形成独特的水街巷空间。在村落中心以半月形水塘“牛心”──月沼为中心,周边围以住宅和祠堂,内聚性很强。最能体现宏村景观和艺术价值的月沼和南湖水面,映衬着古朴的建筑,在青山环抱中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更显宏村独到的人居环境价值和景观价值。


水、建筑、环境是构成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的三大要素。

宏村由水圳、月沼、南湖、水巷和民居“水园”组成的水系网络,构成水景整体空间特色,水的艺术特性在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水系对于村落的生态、景观、环境等方面皆有积极作用,为村落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使村落更秀丽、妩媚、晶莹、亲切。水在宏村充分体现了它的生态价值,实用功能和景观价值。

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保存基本完好,有书院建筑、祠堂建筑和众多的住宅建筑及其私家园林,是徽州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以南湖书院为代表的书院建筑,以承志堂为代表的住宅建筑 ,以德义堂、碧园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反映了14-18世纪徽州儒家文化的昌盛。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有着朴素、典雅的气质,充分利用地方材料木、石、砖等进行各种题材的雕刻,以及室内装饰、庭院陈设和绿化布局,体现了深刻的徽州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由于当地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适宜植物生长,雷岗山的榛树林,沿溪、湖畔的杨柳、银杏等古树名木与古建筑相辉相映,多数民居宅院内结合水园设置花坛、盆景,造景精湛、意趣盎然,是古徽州私家园林的杰作。由于水的活用,赋于村落、宅院以生气和灵性。水、建筑与环境的组合,更能体现村落深厚的文化积淀,体现风水理论指导村落建设布局的综合价值。宏村水系与古建筑及其山水绿化环境的融合,是宏村最重要的历史标志和文化艺术标志。

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现有14-19世纪古建筑103幢,建筑类型有书院、祠堂、住宅。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3-04-23
南湖集湖光山色于一水,湖面如镜,潋滟波光;群山、绿树、清流、丹霞与古民居相映成趣,素以风光崎丽而闻名于世。

南湖于明永乐年间始建。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以供子弟授业解惑。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将依湖六院合并重建,取名以文家塾,亦名南湖书院。

南湖书院座落南湖北岸,是所具有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古书院。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祗园六部分组成。书院前临一湖碧水,后依连栋楼舍,粉墙黛瓦、碧水蓝天、交相辉映。

南湖书院原设“志道堂”系先生讲学之场所。“文昌阁”奉设孔子文位,供学生瞻仰膜拜。“启蒙阁”乃启蒙读书之处。会文阁供学子阅鉴四书五经。“望湖楼”为教学闲暇观景休息之地。祗园则为内苑。

曾任大清内阁中书,民国时期驻英、日公使,代总理大臣之汪大燮;当代著名科学家,澳星发射研制专家之一李小娟等一批著名学者均启蒙于此。1998年南湖书院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乐叙堂

乐叙堂位于月沼北畔正中,为汪氏宗祠,建于15世纪初。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 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乐叙堂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风荷”。





3、承志堂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 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住宅。

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正厅有两进、三开间,左右有小厅堂,还有书房厅、鱼塘厅,以及娱乐场所排山阁、吞云轩等。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庭院内有花木果树、水井、池塘,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屋系木、砖结构,饰以砖、木、石,“三雕”(单木雕即花了二十个工人雕了四年之久。)全屋有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大小天井九个。两层楼房有七处。 大小门口有六十个。当时造价花去白银六十万两(其中木雕上镀黄金一百两在内)。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徽商建筑。
  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糖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还有保镖房、男、女佣住房。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大院前堂,按照过去宗族规定,只是迎接贵宾或婚娶寿诞喜庆日子,才大开中门的。额坊上的木雕图案是“唐肃宗宴官图”,长约六尺,高一尺余,图上雕有四张八仙桌,众官员坐、站、行、立姿态各异。图东西两头有服务人员,东边烧开水的手拿蒲扇扇风炉和西头理发的坐在高凳上给官员挖耳朵。每个图案线条清晰,构图饱满,行止逼真。在五、六分厚图案中,雕出六、七个层次。据北京故宫博物馆来人讲。故宫大梁上不雕人物画像,否则把皇帝踩在脚下,有犯上之嫌。只能雕龙、凤、狮子、麒麟等吉祥物。所以这种图案只有民间住宅才有。
  天井下檐四根支柱,雕有渔、樵、耕、读图案。看过香港金庸写的“天龙八部”武侠小说就知道是南帝段王爷的四大弟子。叫门之上,即渔樵耕读之下,有一长幅图案,“百子闹元宵图”,(我曾于1986年用白粉笔点一个画一个)全图一百个小孩,全是男孩,过去重男轻女,避免女孩站在男儿头上,不吉利。再详细看,有舞龙灯的、凤灯的、还有狮子灯及其它各式各样的花灯的。图中有旱船,船上有小孩,船下有四个轮子, 还有敲锣的,打鼓的,放鞭炮的,吹喇叭的,踩高饶的,两手捂耳的,千姿百态,维妙维肖。
  东西两边门上呈古钱币形,也像古元宝倒挂,财到的意思。又像商人的商字。除皇上封的七品官以上走中门进出之外,其他吏是小官,都要走商字下边进出,意思是商人高高在上。四周木雕图案有“董卓进京”,“三英战吕布”,“战长沙”, “战宛城”,“定军山”,“甘露寺”,“长板坡”,等徽剧节目。拱栅里雕的是倒桂双狮滚锈球。东西厢房门上是“吉祥如意”,图中雕行双鱼意思是年年有余。厢房联花门上有八个方格,系 “明八仙图”,图中雕有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等。每个仙家还带一个道童,共计十六人。大师椅靠辈上雕的是暗八仙图,看雕的道具来定仙人。腰板上雕的也是渔樵耕读四大弟子,还有南帝段王爷人物像。腰板之下雕的是福、禄、寿、禧四星高照。
  前厅楼上是闺房,房顶有天窗,采光性能好,便于闺女锈花描红。阳台花栏轩设有燎望窗,小姐从这里可以窥望楼下大厅上,特别是相亲时,小姐可以把来提亲的才子看个仔细。 如合心称意,就会共偕连理。瓦面上雨水流到天井四周锡制的水枧里,叫做“四水归堂”,而水沿着锡管流入地下水沼,就叫“肥水不外流”,有聚财之意。
  后堂和前堂结构基本相同,但所有木雕图案就不同了。后堂主要是长辈住的地方,柱石上有寿字,称叫“高党”。额坊上雕的是“郸子仪上寿图”图中间雕的是郭子仪 老夫妇,两边是贺寿的文武百官,跪着拜寿的是儿孙晚辈。下坊雕的是“九世同堂图”,描写的是山东郓城张继昌(又名公艺)家九代相见的故事。
  后堂左侧下首厢房叫“吞云轩”。天花板上彩绘云雾袅绕中有罂粟花,这是徽州一带清代鸦片烟室的装饰。后堂左侧上首厢房叫“排山阁”,是专门给搓麻将牌的地方。阁后有暗 隔,可以临时回避衙门当差人的“敲竹杠”。
  后堂右侧通向厨房,有六十平方米地面,过去有一大排灶台,还加上有二楼。厨房通西厢天井有水井一口,办几十桌酒席都很宽松。
  最具有特色是轿廊西边的鱼塘厅,它的构造是大三角套小三角,厅顶和地面都是由三角形组成。池塘周围有木结构“美人靠”栏背。十步石梯到水池,上有一方天井,下有两口明 塘。坐在厅中,抬头望月,俯首观鱼,其乐无穷。它的证面墙设一石雕漏窗,雕的是“喜鹊呈腊梅”图案,名曰“四喜图”,又称“喜上眉梢”,这是徽州石雕精品。还有大门上,花园门额上的砖雕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可与木雕石雕竞美。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单德启先生与商京工学院教授潘谷西先生曾多次亲临这三角空间建筑考察,认为这节俭地取得科学情趣的结合,真是少有的建筑佳品。宅院水池建筑,用村民俗话说得妙,“明塘一口,招财进宝,避灾消邪,修身养性”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师孙鹏程先生在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报告时,连连称赞黟县古民居非常非 常好,很有地方特色!是古代文化市建筑上的表现。
  不少中外记者,画家以及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到了黟县都留连忘返。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院刘家驹教授赞扬宏村汪族“承志堂”是“民间故宫”:
         牛卧雷岗规划殊,
         马跃云墙古建筑。
         宏村民居三雕美,
         华厦遗产一明珠。

4、德义堂

德义堂是典型徽派庭院式民居,建于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系二楼三开间建筑,厅堂前有十六扇半幢莲花门,室内外通道,堂前一水塘,内有暗沟与水圳相通,水塘周围,设四时盆景,院内繁花疏木、绿阴丛丛,可称“露天花厅”。东侧墙上攀着一株皖南弥猴桃藤,院东西二个花园,一明一隐,内植果木繁花。鱼缸、水榭、一池碧水边倚。园中水、水中园。游鱼尾尾,粉墙青瓦,花窗点眼,但给人们感受到却是步移景异,美不胜收。为徽派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5、树人堂

树人堂系清刺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建。
全屋宅基呈六边形,取六合大顺之意。正厅偏厅背靠水圳,坐此朝南。天花彩绘,飞金走彩。厅堂东边利用有限空地,建一小水塘,活水长流。外门为八字门楼内置悬坊栏板。树人堂为“百业须精,儿孙当教”之意,蓄义深远。



 6、敬修堂(民居游)

  敬修堂座落在宏村月塘北侧西首,坐北朝南,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正厅前后序进二单元、三间二楼结构。东侧为偏厅和廊式厨房。堂前巧妙设置两套庭院,内院50平方米,呈规整长方形、地面青石铺展考察,镶砌花坛鱼池,两株与房宅同龄的牡丹即驻芳藏艳其间。内院与月塘外境一墙之隔,营造了庭宅静谧祥和的环境氛围,是居人怡情悦性的另一空间。外院融入外界,是冬日夏晚,人们喜欢聚合之处,也是小憇观赏风景民俗的好地方,月塘周边的优美景致,桃源般境界,无不在这里尽收眼底,沁人心脾(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注:除以上介绍的景点外,宏村值得参观的还有明清建筑如:敦本堂、乐贤堂、三立堂、承德堂、碧园、桃源居、汪大燮故居、百年牡丹院等等值得一游。)






[此贴子已经被hunry于2003-11-20 16:29:28编辑过]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3-04-29
太好了,敢不收入囊中!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3-05-02
徽州的古民居是很有特色的,幸好藏在山区,能够保存到现在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3-05-23
若太平天国侥幸成功,难说不发掘洗劫。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3-06-03
沈阳之一宫两陵正整饬修茸,不知今年有戏否。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3-06-16
既有沈阳痛改前非,复辟旧物,其张家界之电梯、泰安山之缆车即应废去,规复原貌。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3-07-06
显陵

明追谥恭睿献皇帝朱佑□的陵墓。在湖北省钟祥县 城北 7.5公里的纯德山。明正德十四年(1519)开始修建, 至嘉靖十九年(1540)建成。朱佑□系明宪宗次子,成化 年间册封兴王,食邑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县),正德十四 年(1519)卒,谥号献,称兴献王,同年葬此,称献陵。正 德十六年,朱佑□之子朱厚□继承皇位,改元嘉靖。嘉靖 三年(1524)朱厚□追尊其父为恭睿献皇帝,改献陵为显 陵。据文献记载,显陵的建筑规模和祭扫制度与其他皇 陵相同。明末清初遭战火破坏,建筑物逐渐残坏。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外罗城依山势而建,蜿蜒起伏,周长3438米,纵 深1656米,陵门两座,新、旧 2门均以砖石砌筑,为面 阔三间的无梁殿,单檐琉璃歇山顶。檐下饰有以琉璃嵌 砌的假柱和作一整二破旋子彩画的阑额。门前左右各立 下马碑 1通,碑上刻字为严嵩手笔。门内石板铺成的神 道,直抵内城。中部立棂星门,六柱三门,方形石柱,柱 脚以抱鼓石支撑,柱顶各置独角神兽一只,明间及次间 额枋之上,均饰云头及火焰宝珠。棂星门前神道两侧,列 立狮子、獬豸、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等石兽 8对和文臣、武将各2躯,全用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 内城正门为□恩门,面阔三间;其后为□恩殿,面 阔五间,均仅存殿基。□恩门两侧,尚存琉璃琼花、双 龙壁。
茔城分前后两圈城墙,中以瑶台相接,平面形状如 哑铃,城墙周设堞垛,和以汉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前 城直径112~125米,墙高5米,城内圆形土□之下,是正 德十四年为兴献王朱佑□营建的墓室;后城直径 103米, 墙高5.5米,城内圆丘之下的玄宫,是嘉靖十八年(1539) 新建的,建成后将被追谥为恭睿献皇帝的朱佑□重新装 殓后迁厝于内,与其妻章圣皇太后合葬。茔城前砌方形 城台,下设券顶甬道,上建明楼。明楼平面呈正方形,边 长 9.2米,楼内置“恭睿献皇帝之陵”碑,两侧列立正 德年间为兴献王制作的圹志。城台之前,设石雕五供台 和望柱一对,柱顶各立獬豸一只。其左右分立御制碑文 和《兴献尊谥文》碑。
陵园内各建筑物的基础,大部分采用须弥座式的石 雕台基,上刻简练精美的纹饰。门券石多以汉白玉刻龙 纹贴面。□恩殿前的云龙丹陛、散水蟠首及回廊栏杆等 构件的雕刻技法尤为精湛,是明代石刻艺术的典型作品。 1983年成立钟祥县显陵文物管理所,1984年开始对 陵园进行整理维修。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3-07-06
明显陵中的明楼

陈力丹

明皇陵一共有18座,北京14座(十三陵和景帝陵)、江苏和安徽3座(明孝陵、明祖陵和明中都皇陵),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位于湖北钟祥的明显陵。但是,它却是目前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明朝皇陵。其实,显陵的主人明兴献王朱祐杬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只是他的儿子是嘉靖皇帝,于是父亲被儿子追封为皇帝,倒是他的母亲真的做了十几年皇太后。显陵的人文价值完全不在于坟墓的主人,而在于皇陵建筑群的独特性。

显陵位于钟祥城以东7.5公里。陵墓大红门西侧的一池水格外引人注目,陵中棱恩殿前还有一池水,这两池水分别称为“外明塘”和“内明塘”,前者椭圆形,后者正圆形。一条拐了五道弯的水道(上面架有五道御河桥)自北向南穿陵区而过,注入陵西的莫愁湖。陵中有水道和小湖,平添一种美景,这是中国皇陵中独有的设计。大门外的两块高近三米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汉白玉碑,是严嵩的手书。由于这个大奸臣名声太臭,以致他的字迹留下的不多,这里保留下来的倒值得看一看了。

走进大红门,穿过一道御河桥,没想到又见一座大红门。当年按王爷的等级建陵墓时,已有一道大红门了;嘉靖的母亲逝世后与其父合葬时,又外加了一道大红门。显陵与众不同的又一个地方,是有两道逻城。外逻城墙总长3438米,整体呈宝瓶状;宝瓶长1656米,中间最宽处464米,两头宽约300米,面积达58万平方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文化遗产的总干事,曾沿着外逻城走了一圈,对如此大规模的皇陵感到惊讶。其它的明陵均只有一道围墙,呈长方形,相当于现在显陵中包围棱恩殿的内逻城。就占地面积而言,显陵大于北京任何一座明皇陵。外明塘附近有一处外逻城缺口,传说是云南和贵州由于地方偏远,没有运来砖而造成的。所以现在钟祥人在谈到什么事情只差一点时,有一句俗话:“差一云南搭一贵州”。

明显陵的功德碑只留下了被焚烧后的遗址,巨大的正方形碑亭上面草木丛生,但四门上方四龙戏珠的浮雕清晰可见。亭正中的碑体被打碎,散块躺在碑亭内。亭内墙体的角落,依然可以看到燃烧过后留下的巨大木柱的轮廓。事情发生在三百多年前,这是被攻打承天府(即现在的钟祥)的李自成起义军烧掉的,显陵几乎全部地面建筑的木制部分,都毁于那次战争。现在显陵的明楼修复于1989年。那位联合国负责文化遗产的总干事建议一定程度地修复功德碑,因为没有四角支柱的墙体可能会坍塌,但是散躺的碎碑体应保持原样。

穿过功德碑,我在十二对石像生(狮、獬豸、麒麟、骆驼、象、马、文武官员)处逗留的时间最长,虽然它们比北京的要小些,但每件都是上乘的艺术品,雕刻得栩栩如生。

经过第四、五道御河桥,绕过内明塘,棱恩殿的建筑群遗址显现在眼前,这是一片劫后余生的场景,只剩下该殿的石基部分。仅从石基看,当年的建筑规模相当宏大。大门两侧基本完整的琉璃琼花壁和背面的双龙壁,格外引人注目,这在各明陵中也是独有的,其精湛的工艺与故宫中的一般。在明楼上,正中的巨大陵碑是后补的,但是中间刻着“恭睿献皇帝之陵”七个大字的那块石头,是原来碑体的一部分,与新碑体合为一体。

我在雨中沿着宝城边缘走到后面时,发现北面还有另一个宝城,是间有一道连接两宝城的“瑶台”,意为进入仙境。一座陵两个宝城,这在中国皇陵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前一个宝城是兴献王死时作为王爷入葬的,后一个是嘉靖母亲死后与其父合葬时新修的,当时通过地道将其父的灵柩移到后一个宝城与其母的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既不破坏原墓,又体现皇陵制式的目的。

我乘车在蒙蒙细雨中驶离显陵,两道逻城、两个宝城、五曲水道和内外明塘、琉璃琼花壁、瑶台、石像生……显陵的独特之处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3-07-06
1、遗产的辨认
a.国 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b.省、市
湖北省钟祥市

c.遗产名称
明显陵

d.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钟祥市东北7.5公里的纯德山,北纬31°12’20”—31°13’00”,东经
112°37’50”—112°38’09”之间。

e.地 图
e—1明显陵在中国的位置图
e—2明显陵在湖北的位置图
e—3明显陵保护范围图
f.遗产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明显陵保护范围:东、西、北三面以外罗城为起点向外延伸150米,南面以山曲碑为起点向外延伸300米。建设控制地带(即缓冲区):东西两面经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500米,南、北两面以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600米和550米。
2、列入的理由

a.意义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

明代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历276年,共建有18座皇帝陵墓。显陵是第12个皇帝陵墓,建于16世纪中叶,1519年至1566年(明正德十四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历时46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显陵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皇帝陵墓,因其修建时间长,用工巨大,从而形成了高水平的建筑。显陵在规划布局上,利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将陵区四周的山川水系作为建筑构成的主体要素,“陵制与山水相称”,根据“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原则,将松林山左峰作为依托玄宫(皇帝棺椁停放的地下宫殿)的祖山,左有山脉作为陵区两侧环护的砂山,前沿的天子岗作为陵寝的案山,形成了一个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局部小环境。 在建筑布局上,充分利用松林山间的台地依次安排下马碑、门、亭、望柱、石像生、坊、桥等,顺山山势引导至享殿、明楼和宝城。疏密有间,层层递进,给人以封建礼制的秩序感。建筑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相互映衬,如同“天设地造”,构成了一项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显陵在建筑手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如一座陵墓二座地下宫殿、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形神道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同时,显陵的建造是明中叶重大事件“大礼议”的产物,关联着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
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b.比较分析

显陵是18座明陵中第12座帝陵,建筑时序属于中期,在明代帝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意义。

月芽城制度

月芽城是方城与宝顶之间的一个月芽形小院,俗称哑吧院。月芽城是供皇帝行覆土礼而设置的。每年清明节,皇帝要在此向宝顶培置13担净洁的黄土。月芽城制度由孝陵开始,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及显陵一直沿用。

前朝后寝制度

明代帝陵是按前朝后寝的制式而布局,前朝即棱恩门、棱恩殿和左右配殿等组成;后寝即方城、明楼、圣号碑、宝城、宝顶及地下玄宫等组成。前一部分是举行日常祭祀的活动中心,棱恩殿中设有三间暖阁,中间放有神寝即皇帝、皇后的神主牌位;后一部分即墓主人棺椁安寝之所。原则上只有皇帝才能进入这一区域。这一制度为显陵所继承。“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明世宗崇信道教,显陵在继承“天寿山七陵之制”的基础上,又出现一些新的建置。

新旧宝城与瑶台

在明代帝陵中,显陵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变化的出现与墓主人的身份变化密切相关。前宝城建于1520年(正德十五年),是墓主人为藩王时按其规制所建造的亲王坟。后一宝城建于1539年(嘉靖十八年),是墓主人被迫尊为皇帝后所建造的宝城,两座宝城之间以瑶台相连,构成一个相互关连的整体。

独特的排水系统

显陵以一条弯曲的九曲河,将松林山主脉(祖山)流下的水,巧妙地从陵区排除。九曲河上按地势高低设有聚水泄洪的堤坝,分区段保留了明净的水面,净化了陵区的环境。虽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视陵区的排水、泄洪,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河,然而显陵御河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系风水理论之完美,与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显陵的前后宝城各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将宝城上的水直接排向城外。此前,天寿山七陵宝城是向内排水的,其后修建的永陵、定陵继承了显陵这一排水方式。}

龙形神道的做法

显陵中轴线上修建有一条弯曲如龙形的神道,其做法是中间铺石板,两侧镶嵌鹅卵石,外边以牙子石收束,俗称龙鳞道,也为明代其他陵寝神路所无。

琉璃影壁的做法

显陵的棱恩门两侧,建有精美的琉璃影壁墙,正面为绿色琉璃的蟠枝图案,背面为双龙腾跃。是明代帝陵中的孤例。

内外明塘的做法

显陵新红门的右侧,根据地势建有一个圆形的池塘,因处在风水术中明堂的方位,故名外明塘。在棱恩殿前有一个圆形的池塘,名为内明塘。内外明塘的建置也为其他明陵所无。

“金瓶”罗城的做法

显陵作为独立的陵区,其外围建有一条长达约3.5公里的罗城,平面成“金瓶”形状。这一形制也为明陵中所仅见。此前,天寿山七陵只有陵宫区有围墙,并无单独的外罗城。显陵之后,永陵、定陵建有外罗城,这一做法还为清代帝陵所继承。

c.真实性及完整性

陵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基本上保存着原有风貌,松林山、天子岗、莫愁湖等自然山体和湖泊没有变化,植被保存完好。作为陵区重要组成部分,其真实性没有变化。陵区内的建筑——下马碑、新红门、正红门、睿功圣德碑楼、石望柱、石像生群、 龙风门、龙形神道、内明塘、琉璃照壁、棱恩门、棱恩殿、东西配殿、陵寝门、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两座宝城与瑶台、宝顶、九曲河、五道御河桥、外罗城、紫禁城及内罗城等,都是明代原始建筑,保存了原有的真实性。特别是两座宝顶下“仿九重法宫为之”的地下宫殿,保存完好。

这些建筑中,新红门、正红门、望柱、石像生群、龙风门、九曲河、龙形神道、琉璃照壁、双柱门、方城、两座宝城及瑶台、外罗城、紫禁城、内罗城等重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真实地展示了明代陵寝规制布局的完整性。

明楼屋面为1990年修复。

龙风门夹楼为1997年修复。
睿功圣德碑楼屋面及碑受到损坏,其他保存完好。
五道石桥桥身基本完好,桥栏板、望柱散失。
祛恩门、棱恩殿、东西配殿明末毁于兵燹,基础和祟台基本保存完整。
神宫监仅存遗址。
神库、神厨等保存着原有的部分宫墙。
纯德山碑亭、山曲碑碑亭、御制祭文碑亭、御制溢册志文碑亭、纯德山祭告文碑亭、祭瑞文碑亭等,亭已毁,碑座、碑身、碑文等保存尚好。

d.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1、显陵的建筑与环境十分谐调,根据明代帝陵制度“陵制当与山水相称”,将松林 山四周的山峦、河流作为陵墓的有机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布局:延绵起伏的山体作为陵区的依托,环护四周;弯曲的流水从陵区蜿蜓而过。松柏森森,流水潺潺,给陵区笼罩上一层庄严、肃穆,也带来一片生机。建筑依山间台地起伏布列,依次为门、亭、望柱、石像生、龙风门、桥、享殿、宝城和宝顶。错落有致,尊卑有序,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如同“天设地造”,形成了一个拥有外围空间的巨大山陵,构成了一项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符合CRKTERION标准1]

2、显陵的兴建几乎贯穿于明世宗御极的始终,在此期间,康陵、水陵、昭陵也在兴建,天寿山各陵还在添建神道碑亭等;陵与陵之间因封建礼制而产生一定的趋同性而形成制式。显陵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这些制式。由于世宗崇信道教,显陵又有一些新的变动,并为以后明陵所效仿。如宝顶的形制、独特的排水系统等,可以说显陵在明陵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典型的明陵,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符合CRETERION标准2]

3、显陵在建造过程中,因政治、思想观念、审美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一些与其他明陵所不同的特点,如一陵二宝城、内外明塘、“金瓶”形状的罗城、龙形神道、九曲河、众多的祭祀碑亭等,在明陵中别具一格,且历史悠久。[符合CRETERION标准3]

4、显陵的建造是明嘉靖初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礼议”的产物。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没有子嗣,慈寿皇太后和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决定遵奉“兄终弟及”祖训,在他们炮制的武宗遗诏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朱厚熜登极,以明年为嘉靖元年,是为明世宗。按照封建主义的伦理,朱厚熜应过继给孝宗皇帝做儿子。但世宗为自立体系,效仿朱元璋迫尊四世先祖为皇帝的例子,追尊死去的父亲为皇帝。此举引起朝臣激烈反对,礼部尚书毛澄,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大会公卿召集言官,六十余人联名上疏,极力反对。而以张聪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则阿谀世宗,提出“继统不继嗣”,双方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争论。1524年(嘉靖三年)朱厚熜敕渝礼部“今加称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反对派见此“大集群臣九卿23人,翰林21人,给事中、御史、诸司郎官及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大理寺属及大学士毛纪、石瑶等200余人,相继跪在左顺门,自早至午”。世宗数次命司礼监传其手偷,令群臣退去,可是群臣依然“伏地如故”,进行抗议。朱厚熜大怒,着锦衣卫将五品以下的在场大臣逮捕杖笞,并杖死其中17人。这220余人全部逐出朝廷,还分别受到入狱、夺俸、贬官、戍边等处罚。用武力“平息”了这场长达3年的“皇考”之争。事后,朱厚熜更定大礼,称孝宗为皇伯考;追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历史事件史称“大礼议”。显陵的建造则是大礼议的物证。[符合CRETERION 标准6]


3、描 述

a.遗产的描述

显陵规划占地18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在这广阔的区域内,所有的山体、水系、林木植被都作为陵寝的构成要素来统一布局和安排。陵区后部的自然山丘为祖山,作为陵寝的依托,两侧的山体作为环护,中间台地安排建筑、九曲河婉蜒其间,前面山丘为屏山,构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体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陵墓的最南端建有敕封纯德山碑亭一座,平面呈方形,亭已毁,内供汉白玉石碑一通,通高3.59米,宽1.15米,上书“纯德山”三个大字,碑座、碑身、碑文和碑额保存完好。纯德山东侧天子岗建有龙首龟蚨碑亭一座,俗称“山曲碑”亭,记载着陵区的范围及管理方面的内容。陵寝外围建有高6米,厚1.6米,长达4730米,平面呈“金瓶”形状的外罗城。外罗城前端因池塘和东南砂山影响,依山就水建造歇山顶宫门一座,名新红门,面 阔18.5米,进深8米,有券门三洞。门前有下马碑两座,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新红门右侧依原有天然池塘建有外明塘,外明塘后为三道御桥。过御桥为正红门,正红门红墙黄瓦,歇山顶式,面阔18米,进深7.8米,有券门三洞。进正红门神道正中毫立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3米,占地334平方米,汉白玉台基,下设石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睿功圣德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三座。 过桥便是陵区最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为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有云龙纹浮雕望柱头。望柱后排列着石像生群、计有狮子、懈貂、卧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各一对;武将二对,文臣、勋臣各一对,造型生动,排列有序。其后为龙风门,作为石像生的依托,龙风门设计十分精巧,为六柱三门四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出云版,上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吼、正身立火焰宝珠,石墩,坊身仿木作设额枋、花板、抱框,上额枋设有门簪,方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整个龙凤门不仅洁白耀眼而且金碧辉煌。从龙凤门再越御桥便是一条长达290米的神道,该神道一反左右对称和通直的原则,作弯曲龙行状,是为龙形神道。接龙形神道是最后三座御桥。九曲河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过,河道为砖石结构,河中根据高差建有九道拦水坝。过九曲河最后一道御桥为内明塘,内明塘为圆形,直径33米,周边砌有青石护岸。塘两边各设有碑亭一座,分别为“纯德山祭告文”碑亭和“瑞文碑”亭。内明塘后,为祾恩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建有月台,前后三出云龙丹陛,门两边有琉璃影壁,影壁正面为绿色琉璃的蟠枝图案,背面为双龙腾跃,喻意藏龙护生。祾恩门外东侧,建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西侧建有神宫监,礼生乐户直房等。祾恩门后,左右为配殿,面阔五问,进深二间,前出廊。再后为棱恩殿,歇山后抱厦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出月台,石雕须弥座台基,雕栏龙风望柱。祾恩殿后为陵寝门,面阔三间、砖石琉璃结构。陵寝门后为二柱门,现仅存石柱,蹲龙战鼓,木构无存。二柱门后为石五供,现存供案和部分石雕供器。供案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分别为御赐祭文碑亭和御赐谥册志文碑亭。供案后是方城明楼,方城面阔、进深皆为22.2米,设券门一道,门前有御道踏跺。门后左右设有御道台阶以供上下。方城上建有明楼,面阔、进深均为17米,重檐歇山顶,石须弥座基础,四道券门。内供“大明睿宗献皇帝之陵”圣号碑,通高4.69米。方城后左右连接着前后宝城,前宝城呈椭圆形,东西宽112米,南北长125米。宝城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19年(正德十五年)所建玄宫。宝城与方城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前后宝城由瑶台相连。瑶台为长方形,面阔11.5米,进深40.5米。后宝城为圆形,直径110米。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39年(嘉靖十八年)所建地下玄宫,玄宫内停放着恭喜献皇帝和皇后棺停。后宝城与瑶台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两座宝城上共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设计精巧,为独特的排水系统。陵区外围沿祖山、东西砂山、案山建有显陵卫、东果园、西菜园、更铺及巡山铺等。

b.历史沿革

显陵为明睿宗献皇帝朱祐杬和献皇后的合葬墓。
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父。生于1476年(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生母为朱见深的宸妃邵氏。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封为兴王,1494年(弘治七年九月十八)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薨逝,享年44岁。明武宗朱厚照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坟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1521年(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无嗣崩殂,根据太祖朱元障“兄终弟及”的遗训,袭封为兴王不久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1521年(正德十六年十月)推尊朱祐杬为“兴献帝”;1523年(嘉靖二年) “命兴献帝家庙享祀乐用八佾”;1524年(嘉靖三年三月)又加尊为“献皇帝”,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九月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1526年(嘉靖五年九月)“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1538年(嘉靖十七年九月)则追尊庙号为“睿宗”;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恭喜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

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1523年(嘉靖二年四月),兴献王坟原覆黑瓦换为黄琉璃瓦,并修筑神路桥等。1524年(嘉靖三年三月),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同年八月,显陵太监杨保邀宠进言“陵殿门墙规模狭小,乞照天寿山诸陵制更造”,被工部尚书赵璜以“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为由谏止。然而朱厚熜私亲推尊,于1527年(嘉靖六年十二月),“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修葺宝城、宝顶并重建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楼、大红门,并在龙凤门前的神路两侧建置了望柱和12对石像生等,开始大规模的改建。1531年(嘉靖十年二月),又将松林山救封为“纯德山”,立碑建亭。1532年(嘉靖十一年十月),改建工程告一段落。1538年(嘉靖十七年十二月),朱厚熜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朱厚熜亲赴北京昌平天寿山,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北迁,并下命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督工建造新陵,并“欲迎皇考梓宫迁于此”。然而,从1524年(嘉靖三年)以来,显陵改迁天寿山之议,一直遭到朝臣及章圣皇太后的反对,使朱厚熜夙存顾忌,从大峪山回宫后,又决定奉母后棺椁南下合葬显陵。翌年正月朱厚熜南巡承天府,由于“启视显陵玄宫有水”,他又降谕礼部:“皇考显陵,昔者建造狭隘,虽尝增修,犹多未称。兹朕躬诣陵下,与诸左右大臣周阅山川,更卜吉兆,重建玄宫,以妥皇考皇妣神灵于无穷。”驾临显陵展谒后,又“骑登陵山,立表于皇考陵寝之北……命改营焉”。当月,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受命督工,按朱厚熜钦定“图式”兴建新的玄宫,并用一座称为“瑶台”的高大砖石平台,将新旧宝城串联起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1539年(嘉靖十八年三月),朱厚熜南巡后返京,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后,认定“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驾南袝”。大峪山地宫便空置下来。五月世宗派京山侯崔元护送母后灵柩南袝,七月同朱祐杬合葬在显陵新玄宫内。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李貌才等1200余充之。九月,命修显陵祾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右侍郎陆杰提督工程。此后,显陵建设继续进行,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四月),下命改建享殿即祾恩殿“如景陵制”。以工部右侍郎卢勋兼都察院右莶都御史提督工程。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七月),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扩建工程直到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才最后完竣。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祾恩殿,显陵的建造才告一段落。

明末,显陵遭到破坏,据谈迁《国榷》记载1642年(祟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至承天。……攻显陵,焚享殿”,地面建筑木构部分毁坏。

清代,显陵在地方官员的干预下,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显陵现存一通咸丰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地方官员要求乡里保护显陵的告示。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3-09-22
不晓得长城的辽东一段是怎么消失了的?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3-12-07
辽东长城是清朝控制了辽东地区以后拆除的。
综合规模=人口(百万)*3+面积(万km2)
面积包括陆地、内水、基线之内的内海以及12海里领海的面积。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4-01-10
破坏文化遗产,太可恶了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4-02-21
哪是什么文化遗产啊,简直就当成摇钱树了。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4-05-04
显陵是属于武当山吗?
[img]http://www.hotik.com/sign.png[img]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4-05-13
以下是引用chengjian在2004-5-4 23:56:21的发言:
显陵是属于武当山吗?


不属于。

显陵是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项。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4-07-02
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20处)

  北京故宫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长城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敦煌莫高窟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武当山古建筑群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丽江古城平遥古城

  苏州古典园林

  北京颐和园

  北京天坛大足石刻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明清皇家陵寝

  青城山——都江堰

  洛阳龙门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

   世界自然遗产(4处)

  四川九寨沟

  四川黄龙

  湖南武陵源

  云南三江并流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

  福建武夷山

文化景观(1处)
  江西庐山

  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2处)
  昆曲

  古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