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85阅读
  • 29回复

[浙江]在爱与痛的边缘——关于绍兴县市分合(转自四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4-19
在爱与痛的边缘(一)——回眸1983年市县分设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地、县、市体制,绍兴曾经有过8次调整。1949年10月,为了有利于支前和剿匪,绍兴分设为绍兴市(驻城区)、绍兴县(驻柯桥)、会稽县(驻皋埠),属浙江省第十专区即后来的绍兴专区管辖。1950年5、6月,三地合并为绍兴县,属绍兴专区管辖。同年9月恢复绍兴市,为县级市。1952年1月,鉴于解放沿海诸岛的需要,撤消绍兴专区,专区辖县萧山、诸暨、绍兴县及绍兴市(地级市)划归省直辖,上虞、嵊县、新昌县划归宁波专区。这次划转也为割地萧山打下了伏笔。1953年2月,绍兴市划归宁波专区管辖,同年5月复为省辖,委托宁波专署代管。翌年2月,又由省直辖降级划归宁波专区管辖,为县级市。1962年12月,撤消绍兴市设置城关镇,受绍兴县领导。1964年9月,恢复绍兴专区,辖绍兴等5县。1981年1月,绍兴县改设绍兴市,属绍兴地区。1983年7月27日,撤销绍兴地区,设绍兴市(省辖),恢复绍兴县,实行市管县体制。
纵观浙江省内,没有一个地市象绍兴那样,在短短的34年时间里,竟有大大小小的8次体制变更。地、市、县分分合合,每次合分,都是一次不小的折腾。其它不说,光机构拆拆并并、人员进进出出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由于体制的不稳定,绍兴地市县三级始终拧不到一股劲中去,大家各唱各的调,各打各的小算盘,这既不利于政治、经济的稳定,又不利于社会、文化的进步,也为1983年撤地建市时的市、县不和埋下了定时炸弹。
1983年2月,在江苏省试点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在全国推广江苏市管县的做法。浙江省强势跟进,在全省有条件的地区实施撤地建市。这个政策一出台,就在已撤县建市的绍兴市(县)干部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时存在的疑虑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区范围究竟有多大?二是绍兴市(县)的干部如何分流?应该说出现这样的疑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划定撤地后的市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绍兴市(县)全境,第二种就是老城区,即城关镇。这两种方法虽然都关系到干部的去留问题,但两种方法截然不同,毕竟当时绍兴市(县)的工业基础都在城关镇,而各地的社队企业也才刚刚起步,如果仅以城关镇及周边少数乡镇为市区的话,恢复的绍兴县将成为一个纯农业县。面对绍兴市(县)干部群众存在的顾虑,已明确将担任大市市长的绍兴市(县)市长王余良,在全市(县)干部大会上反复强调:大市市区的境域范围,将包括绍兴市(县)城关镇和69个公社在内的所有地区,今天的绍兴市(县)就是明天的绍兴市。从而一举稳定了绍兴市(县)的人心。
孰料在制定正式方案时,当时负责绍兴撤地建市的省、地委领导却考虑到绍兴老城区地域过于狭小,城市辐射功能较小,广大农村地区可能成为中心城市建设的包袱等实际,只同意将绍兴城关镇和周边的亭山、东湖、禹陵、灵芝、城东、梅山6公社作为市区,其余地区则恢复为绍兴县。这个决定一作出,顿时在绍兴市(县)干部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纷纷到当时的市(县)委书记邓习斋和市长王余良处讨要说法,一时间群情激昂、呼声强烈。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围绕分灶吃饭,市、县出现了激烈的争执,按照县里的要求,除地属企业外,在市区的所有带“一”的单位划归市里,所有带“二”的单位包括“二院”、“二招”、“二中”、“二化”、“二百”、“二建”等划归县里,以留下一点吃饭财政。但市里坚持其整体划归的思路,断然否决了这个建议。为了不扩大事态,市里反复做邓习斋的工作,要求其表态支持市里的方案,并采取“短、平、快”的方法,即短时间、平稳、快速地解决移交问题。红头文件普天盖地下来,让邓这位山东来的南下干部实在难以招架,终于顶不住巨大的压力,让出了包括当时绍兴县辛勤培育、颇具盛名的“五朵金花”在内的市区大半壁江山,连远在10多公里以外、县域境内的“兰亭风景区”也拱手相送,绍兴县除了得到 “二院”、“二招”和“绍化”等少数单位外,80%以上的财政来源上交市里,在这场利益的争夺战中输得一败涂地,进而变成了一个既没有工业基础,又缺乏教育、旅游资源的纯农业县。83年底,绍兴县县长陈礼安竟然不得不求助于薛驹省长,借贷500万才渡过了难关。
经过这一番博弈,市、县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干部任用问题上,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市里不想用,县里不肯放,水火不相容的尴尬局面,市里只能舍近就远地抽调大量诸暨、嵊州的干部到市里任职,从此种下了市、县关系长期不合的恶果。。。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4-19
在爱与痛的边缘(二)——绍兴市、县分合利弊谈

有关绍兴市、县的合并话题,一直是“城坛”普遍关心的热点。这几天坛子里新人颇多,MS又给这个话题平添了些许热度。其实,不管是越城区的也好,绍兴县的也罢,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市县合力共建,理论上更有利于绍兴大城市的发展。但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市县如何合、什么时候合?怎样建、建什么样的大城市?就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掌握时机、慎重对待!
大城市建设不是算术题,有时候简单的相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萧山、鄞州合并后成功的经验果然可喜,但台州兼并黄岩,黄岩区迅速没落的教训也告诉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的任何操之过急,其结果终将适得其反说到底在并和被并者之间,相互博弈的最大利益,无非就是事权和财权由谁掌握的问题,离开了这两者,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扯蛋!
萧山、鄞州撤市建区的模式,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是合并它们的都是副省级城市,而且都具有足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能力;其二是杭州和宁波在撤市建区时,都作出了事权和财权不变的承诺。事权和财权不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萧山和鄞州仍然享受着省管县的待遇,即:强县扩权的所有政策通吃,财政只交省里不交市里,并享受“两联一挂”的优惠。这样的政策与撤不撤市、变不变区根本没什么区别。同时杭州和宁波还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如宁波市这两年随着人口、交通压力的增大,老城区出现了自身不可逾越的发展瓶颈,促使宁波主城区产业向鄞州转移,使鄞州迎来难得的发展际遇,这也是鄞州区近年来GDP和财政收入成倍增长的原因。这种溢出效应,我们同样也可以在萧山得到印证!
而黄岩区的撤并经历,则远比萧山、鄞州坎坷的多。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时没有与黄岩市委、人大、政府通气,由台州地委研究,直接将黄岩市一分为二设立黄岩区和路桥区。并采取行政强制手段责令黄岩市执行,程序极其粗暴和简单,引起了黄岩市的强烈不满。为此,黄岩市人大代表进行了为期8年的抗争。其抗争的目的主要还是事权和财权,因为黄岩由市改区之后,将丧失绝大部分独立审批权和人事任免权,在财政上除了上缴省里的不变外,还必须向市里上缴地方财政的30%。这八年里,台州的建设资金主要向椒江、路桥倾斜,黄岩老城区的建设则大大滞后。经过8年的抗争,2003年台州市终于作出了调整黄岩区事权和财权的决定,在收入分配上,黄岩上缴地方财政的5%,原则上保留县一级事权。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绍兴,绍兴既不是副省级城市,也不是财政单列市,又没有政策和资源上的优势,无论从财政实力、辐射能力,还是溢出效应,与杭州、宁波相比明显不在一个档次。因此绍兴市、县的合并不可能借鉴萧山、鄞州的做法,主动在事权和财权上向绍兴县作出的让步。我敢保证 1999年,市委、市府领导如果能够象杭州一样承诺绍兴县事权、财权不变,哪怕是承诺10到15年不变,绍兴市、县早就合拢了。既然这样的模式行不通,绍兴合并的模式那就只能是黄岩模式,这将给绍兴城市建设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为什么怎样说?因为东浦、皋埠、城南这几个活生生例子摆在那儿,绍兴市要补的漏洞实在太多了,十只瓶子八个盖,甚至可能只有六个盖,非但产生不了溢出效应,还将以牺牲广大农村10-15年的发展代价,来保证越城区中心城市的建设,将不可能再有柯桥的腾飞、轻纺城的“二次创业”和柯北新城、滨海新区、平水副城、钱杨新城。
有网友说,市、县合并至少可以不缴或少缴省里的财政,为绍兴城市建设腾出一笔可观的资金。我说你这是根本不懂浙江省的财政政策。1994年中央实行分税制以来,浙江省实行的是财政省管县体制,对各市、县、区按1993年的基数上缴财政,若超基数则按超过部分20%上缴,同时采取“两联一挂”、“两联两挂”的政策,对市县区进行奖励。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县也好、区也罢,体制再怎样变,省里这一块是雷打不动、照缴不误!更何况绍兴县一年上缴省里的财政也就区区2亿多一点,这点钱扔到市区无疑是杯水车薪。反到是绍兴县假如对财权失控的话,柯北、滨海和5个新型城镇将失去财政和土地出让金的返回,集体断奶。
也有的网友说,市、县不合并将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我不禁要问什么是资源浪费、重复建设,难道市里造一个大剧院、科技馆、体育场,柯桥就不能再造一个?绍兴要建设200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光靠越城区的那点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上海每个区基本上都有体育馆、少年宫、影剧院,你能说他是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说老实话象这样的民生工程,绍兴不是太多,而是实在太少了!说到资源浪费,我认为在绍兴最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市、县、区三级和诸多的开发区、新区,光吃财政饭的就有2-3万人,一年行政支出不少于20—30个亿,财政已不堪重负。你说是撤县建区吧,人又减不下来,现阶段随着强县扩权的实施,省里该放的权都放了,评比验收达标也被中央踩了刹车,中间环节人浮于事已成了改革的焦点,有关方面真的应该认真研究下人员分流的事,别到了实施时慌了手脚!
[ 此帖被wangjie2008在2009-04-19 10:29重新编辑 ]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4-19
在爱与痛的边缘(三)——绍兴,走向大城市之路!

毋庸置疑,随着绍兴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最近几年将是绍兴大城市建设最为有利、最具生机和活力的黄金时期。柯北新城、虞北新城的迅速崛起,给绍兴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也为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准确定位。树立“一个中心,两翼齐飞”的城建理念,把城市发展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虽然,绍兴目前“四大组团”的发展也符合实际,但如果放到整个浙北城市群看就略显局促。绍兴要抗衡甬、杭,在长三角城市博弈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摒弃一味经营越城、小打小闹的格局,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一个中心、两翼齐飞”的模式上来。“一个中心”,即以越城为中心,“两翼齐飞”,即以柯桥中国轻纺城和即将到来的上虞大桥经济为城市发展引擎,来带动绍兴大城市的腾飞。
明确框架。城市要发展,必须明确其发展框架。绍兴首要的任务是,要在浙江省实施行政省管县之前确定好城市地盘。现阶段,最好的方法是借鉴宁波、杭州的经验,在保留事权、财权若干年不变的前提下,撤县(市)建区成立柯桥区和上虞区,以增加绍兴县和上虞市的城市归属感,形成三方合力,共建绍兴大城市的良好氛围。即使柯桥、上虞短时间内不能建区,市里也要在浙江省“行政省管县”体制改革时据理力争,力求上虞、柯桥、越城合并成为新的绍兴市,为绍兴大城市建设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转变观念。说老实话,目前的绍兴缺乏的不是信心抑或动力,最缺少的是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对越城区的认同感。要知道,一个陶醉在过去辉煌中的城市,如果行将没落还盛气凌人,其结局必将被历史无情PK掉。因此,我认为绍兴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尤其要放下越城独大的思想,平等地对待柯桥和上虞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绍兴要建设成为人口200万的中心城市,光靠市政府一个积极性和越城区有限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柯桥和上虞多个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共享,才能使绍兴在杭州都市圈的笼罩下立于不败之地!
挥师北上。走向杭州湾,是绍兴城市发展的既定方针,上虞300平方公里海涂、绍兴县滨海、镜湖新区是绍兴城市发展的战略储备。特别是上虞海涂更是发展大桥经济的前哨。合三方之力,建设杭州湾工业新城,应该列入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挺进杭州湾,不只是在灵芝、大滩边上的浅尝辄止,而应该更进一步地向纵深发展,确定市、县、区各自在杭州湾工业新城中的发展重点,上虞海涂以发展化工、医药、仓储、物流为重点,滨海以发展纺织、印染、塑料、薄膜为重点,镜湖以发展文教、科技、卫生、房地产为重点(不要去管什么狗屁“绿肺”,绍兴南部300平方公里植被,是绍兴城市的天然氧吧),为绍兴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无缝对接。与宁波、杭州老城区的“溢出效应”相反,绍兴将更多地产生新城区对老城区的“反哺效应”。因此,老城区的发展,大可不必急功近利地与新城区争资源、抢地盘、夺税源,以破坏古城为代价,来增加断子绝孙的GDP。必须坚持古城保护的方针,充分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做大旅游强市这篇文章。在此基础上,注重做好新、老城区的对接,主动接轨柯桥、接轨上虞,自觉接受新城区的辐射和反哺,拆除东湖、孙端等地的收费站,开通上虞-绍兴-柯桥、绍兴-袍江-上虞、绍兴-高桥-齐贤的公路高架(或BRT),实现钱陶公路向上虞的延伸,启动绕城高速的规划和列项,启动公交同城化改造,拓宽平水大道市区段和104国道南复线,以实现市区和柯桥,市区和上虞,市区和绍兴县兰亭、平水、福全等新型城镇间的无缝对接,拓展市区建成区面积。
这样,一个崭新的柯桥,一个充满活力的上虞,一个散发着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越城,足以使绍兴成为一个既休闲宜居,又现代时尚的新兴城市!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4-19
我K,还要吃上虞,这个胃口也太大了吧。。。上虞连余慈都要抢。。。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4-19
引用第3楼QQme于2009-04-19 10:56发表的  :
我K,还要吃上虞,这个胃口也太大了吧。。。上虞连余慈都要抢。。。

还要吃上虞,这个胃口也太大了吧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4-19
绍兴官方的规划就是有绍虞组团的呀,当然,最后能不能吃下就是另一回事了
[ 此帖被wangjie2008在2009-04-19 14:28重新编辑 ]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04-19
楼上你知道绍兴市区才多大吗?我告诉你才362平方公里,仅仅下辖一个越城区,这对于绍兴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是极其不符的!
还有上虞自古就隶属绍兴,与绍兴有很长的历史渊源!现在上虞行政区划内的东关,道虚,长塘等镇以前也都是隶属绍兴,与绍兴城里人有着一样的文化,一样的语言,一样的习俗。上虞是大绍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现在绍兴的大城市规划也已将上虞包括在内!嘉绍跨江大桥的建设也紧紧的将两地连在了一起,合并只是一个时间。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04-19
绍兴城区实力还不够强大,所以至今吃不了绍兴县。
1.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行政区(虚)和西藏-新疆2个自治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3个特别行政区。2.撤省设郡和州(自治地区),全国共120个左右,由原地级单位合成,辖县和市。3.主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为可设虚级县级区的甲等市,50万以上和超过20万的重要城市(郡治、原地级中心、边贸、港口、工矿等)为乙等市,甲乙等市均为副郡级,20万以上和超过10万的重要城市为丙等市(县级)。4.市下设街区,县下设丁等市(副县级)、乡、镇,均不设政府。5.支持市县同城,乙丙等市和附郭县合署办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04-19
支持绍兴县市合并,上虞就免了吧。希望通州事件不要产生其他副作用。
撤销地级市—合并小县—省县直辖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04-19
引用第8楼枭雄一世于2009-04-19 14:29发表的  :
支持绍兴县市合并,上虞就免了吧。希望通州事件不要产生其他副作用。

前提是县的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和维护,如果是为了让市区吸血,那还不如不并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4-19
支持合并。
撤销地级和市辖区,合并县市区,省直辖县市,县市直管乡镇。只有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8个面积较大的省份可以考虑分省,其余省份面积太小没有必要分省。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4-19
绍兴合并上虞市为时尚早。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4-19
引用第6楼adopt于2009-04-19 11:53发表的  :
楼上你知道绍兴市区才多大吗?我告诉你才362平方公里,仅仅下辖一个越城区,这对于绍兴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是极其不符的!
还有上虞自古就隶属绍兴,与绍兴有很长的历史渊源!现在上虞行政区划内的东关,道虚,长塘等镇以前也都是隶属绍兴,与绍兴城里人有着一样的文化,一样的语言,一样的习俗。上虞是大绍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现在绍兴的大城市规划也已将上虞包括在内!嘉绍跨江大桥的建设也紧紧的将两地连在了一起,合并只是一个时间。


不能认可!
把(媳妇=儿子妻子)当(媳妇儿=自己妻子: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扒灰。媳妇指儿子妻子而非自己妻子
把(女婿=女儿丈夫)当(女婿儿=自己丈夫:部分北方城市的方言口语)叫乱伦。女婿指女儿丈夫而非自己丈夫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4-19
引用第10楼毛毛虫777于2009-04-19 19:32发表的  :
支持合并。

有条件的支持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4-20
绍兴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台北模式。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04-20
支持合并,早合并早省事!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04-21
绍兴要吃上虞????有必要吗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04-21
应该合并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04-21
引用第16楼cgwin于2009-04-21 10:58发表的  :
绍兴要吃上虞????有必要吗

其实是因为现在正在建造的杭州湾绍兴大桥。 绍兴杭州湾工业园区其实就是上虞这边一块,绍兴袍江这边一块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04-21
原作者终于出现了,大家鼓掌欢迎~~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04-22
这篇文章不错,没看过,建议加精。
绍兴县的合并模式,确实与萧山,鄞州不一样。
不过绍兴市要做大,绍兴县是第一关要过的。县市关系紧张,要慢慢来,否则又是一个黄岩事件。
解放初期的浙江县市行政变更,实在过于频繁,大批南下干部当时对地方事情太过不了解。
国之兴也, 其荣非他人所得攘; 国之亡也, 其辱非他人所得代。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04-23
楼上说的有道理,其实不该讨论绍兴县该不该撤的问题,应讨论怎样撤的问题。绍兴县之于绍兴犹如脊梁,没了绍兴县,绍兴是无论如何也走不远也走不长的!黄岩的教训要吸取,在合并之后我赞成原绍兴县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对于绍兴来说统筹规划其实就是绍兴合并市县最简单的目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04-23
点题了,顺便回答楼上的楼上,转贴是不可以加精的~~
[ 此帖被wangjie2008在2009-04-23 17:45重新编辑 ]
明显傻逼的言论就像一个粪坑,如果你回喷的话,无异于向里面投掷了一块石头,激起更多的XX,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无视它,或者直接水了这个帖子,把那些傻逼言论稀释在茫茫帖海之中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9-04-23
双中心 不能做么 呵呵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9-04-23
回 23楼(五月) 的帖子
市县合并要因地制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