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13阅读
  • 1回复

[古今综论]60年前宜昌建市的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0-09
2009-10-9    三峡新闻网    郑龙昌  

    1949年2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根据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中原解放区各省解放的状况,对各级组织先后进行了调整,逐步恢复河南、湖北、皖北各省区的原建制。4月初,中共湖北省委在研究全省行政区划和政权建制时,其中鉴于宜昌城所处的战略地位和在各方面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即决定设立省直辖的宜昌市。
宜昌成为省直辖市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解放南京。同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作出关于撤销江汉、鄂豫两区党委,建立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5月12日,中共中央在批准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同时,任命李先念为省委书记、刘建勋为省委副书记的七名常委组成的中共湖北省委班子。
    5月16日、17日汉口、汉阳、武昌相继解放。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在孝感县花园镇同时宣布正式成立,李先念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和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此次会议还宣布湖北省新的行政区划和政权建制,除武汉市为中央直辖市外,全省设立江陵、沔阳、襄阳、宜昌、大冶、孝感、黄冈、恩施、郧阳等9个专区(共辖71个县)和沙市、宜昌2个省直辖市及黄石1个矿区。其中郧阳专区(辖6个县)于1950年2月才由原隶属陕南区归还湖北省建制,同时将两郧(郧阳、郧西)地区更名郧阳专区;惟两郧军分区因参加陕南军区统一指挥的剿匪行动,至是年12月才正式改属湖北军区领导并更名郧阳军分区。
    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中游防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6月上旬在汉口召开作战会议。针对敌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的所谓“华中局部反攻计划”及其向担任宜昌南津关至岳阳城陵矶江防和宜昌、沙市与鄂西守备的敌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下达的“防止共军进入四川和在鄂西渡江”、“巩固江防,确保宜昌、沙市为江北根据地”的命令,决定由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实施“宜(昌)沙(市)战役”。参战部队除第十三兵团所属第三十八军、第四十七军、第四十九军外,配属有第十四兵团第三十九军,湖北军区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宜昌军分区第十三团、第十五团,共计25万人。战役计划报经中央军委7月4日批准后,7月9日战斗打响。广大指战员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采取长途奔袭和穷追猛打等作战手段,于7月15日、16日先后胜利地解放沙市、宜昌等重要城镇。509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3位支前民工为了解放宜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宜昌市的行政区划
    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宜昌专区所辖9个县为旧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属之宜昌、远安、当阳、宜都、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和旧第四行政督察区所属之枝江县。宜昌市辖区为原宜昌县城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镇的完整范围,东至东山土城,北至长江溪(即黄柏河汇入长江处),西至长江,南至万寿桥。面积37.12平方公里,共辖人口17851户78565人。解放后不久,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湖北军区政治部主任郑绍文来宜昌视察时指出:宜昌市的辖区范围应“南至白沙垴,包括宝塔河、杨岔路、亚细亚公司,西包括河西五龙、十里红,北至南津关。宜昌市的码头街道建设应向杨岔路方向发展。”故于1951年3月首次将宜昌县所属第八区的云集村(杨岔路)和第九区的五龙村、安安村划归宜昌市管辖。连同此后1956年至1984年共8次从宜昌县划入土地面积292.92平方公里,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区总面积已达330.04平方公里。
    中共湖北省委决定以中共当阳地委为基础组建中共宜昌市委和中共宜昌地委,5月19日以电报下发:原当阳地委书记兼当阳军分区政治委员彭天琦任宜昌市委书记兼宜昌市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原当阳地委副书记兼当阳专员公署专员刘真任宜昌市委副书记兼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原当阳地委城工部部长何定华任宜昌市委宣传部部长兼代理组织部部长,黄宏伸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宜昌市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并以原当阳军分区第十一团改为警备一团担任宜昌市警备任务(1950年1月撤销宜昌市警备司令部和警备一团后,除留4个连组建宜昌市警备大队外,其余部队交宜昌军分区)。同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彭天琦任军管会主任,黄宏坤任副主任。原中共江汉区委宣传部部长王延春任宜昌地委书记兼宜昌军分区政治委员,调来杜祯祥任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原当阳军分区司令员黄德魁任宜昌军分区司令员。同时撤销当阳地委、当阳专署和当阳军分区。
    中共宜昌市委最初由彭天琦、刘真、何定华、胡震(未待进城又调往沙市市)组成。进城以后的9月2日,中共湖北省委转发中共中央华中局通知,中共宜昌市委扩大为彭天琦、刘真、黄宏伸、魏真、何定华、萧松年、孙德枢(未到职)、赵仲云组成,仍由彭天琦任书记,刘真任副书记。早在5月28日于荆门召开的市委首次会议上,着重研究了宜昌解放后进城首先要做好的三件事:加强警备,迅速建立正常秩序;加强宣传工作,压倒敌人谣言;让人民币顺利占领市场。6月7日,市委、市政府机关由荆门移驻当阳县淯溪镇。6月11日,在淯溪镇卢家湾宣布中共宜昌市委和宜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此时准备进城的这支队伍已有1300余人,包括地方干部60余人和警备一团指战员1200余人。干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干部”即一直坚持战斗在襄西解放区的干部,二是南下干部,三是江汉公学襄西分校招收培训的知识青年干部。6月12日起集中学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三书记、华中军区兼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邓子恢关于进城工作的讲话以及干部进城纪律十条等内容。6月29日移驻观音寺,7月3日又移驻赤沙河,学习的重点转为进城后的工作方针、任务和步骤,即邓子恢提出的支前、接管、恢复生产三大任务。
宜昌城解放后城市接收
    7月16日宜昌解放。中共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宜昌市警备司令部于17日出发赴宜昌市区,其中何定华、段玉美、周方琳率先前往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联系有关地方机关进城事宜;彭天琦、刘真带领大队伍经双莲寺、堂风坳于19日下午进入宜昌市区。除警备司令部驻福绥路鄂西盐务处(现南湖宾馆所在地)外,市委、市政府机关暂住怀远路宜昌县立初级中学(今宜昌市五中处)。由于学校开学准备工作在即,市委、市政府机关又于8月1日分别移驻河水巷和学院街旧宜昌专员公署(今宜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等单位之所在)。直至1951年2月,市委机关由河水巷迁人民路,同年9月再迁怀远路;1951年9月,市政府机关由学院街迁怀远路。
    7月21日,市委召开进城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接收接管工作的组织领导问题。7月27日,新华通讯社宜昌支社《新闻》刊登公告:“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宜昌市警备司令部均已奉命于本月22日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彭天琦、副主任黄宏伸,市长刘真,警备司令员黄宏伸、政治委员彭天琦(兼)均已到职视事,开始办公。”
    宜昌城解放的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第四十七军组建宜昌临时卫戍司令部、政治部,由该军参谋长黄炜华任卫戍司令部司令员,该军政治部副主任杨中行任卫戍政治部主任,派出第四十七军所属第一三九师的两个团(第四一五团、四一七团)为卫戍部队。并立即张贴《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1949年4月25日)》(即“约法八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宜昌临时卫戍司令部、政治部布告(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十六日)》,宣布“本市秩序未稳定前,实行军事管制。”7月22日,临时卫戍司令部、政治部向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移交有关事宜后即行撤销,部队归还原建制,接着由宜昌市警备司令部执行警备任务。
    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设于怀远路 (宜昌市人民政府现址,中共宜昌地委机关进城初期亦曾驻此),为宜昌市军事管制期间的权力机关,统管军事和民政事宜。军管会成立后即号召全市人民同心协力,为完成军事管制时期的任务和人民民主建政事业而奋斗。并令原国民党政府一切机关、国家企业(包括银行、工厂、邮电、船舶、公司、仓库及一切交通设备等)原封不动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看管待交。7月23日起,军管会按所设军事、市政、财经、公安、文教五个部,在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本着先接后分的原则,划范围,分公私,分缓急,开始由各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地进行接收接管,并正确执行了城市政策,严格保护了民族工商业。其中原国民党政府的党政警法院系统和财经机关已由四十七军进城后及时予以接收看管,后分别移交市军管会和市人民政府。对于公营企业,除电信局、航政局和省、县两级卫生院派驻军事代表外,一律按原体制照常办公和营业。至8月31日,全部接收接管工作顺利结束。
    其具体情况是: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电信局、邮政局、航务处、招商局、汽车站。宜昌市人民政府接收旧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县政府、宜昌县参议会,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个镇公所,航政局,宜昌县救济院,省立宜昌医院,宜昌县卫生院。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接收宜昌县警察局及第一、第二、第三警察分局、水警局、两个警察派驻所,省高等法院第一(宜昌)分院,宜昌地方法院,模范监狱,国民党宜昌县党部,宜昌县情报所。新华社宜昌支社接收《川鄂日报》社,《宜昌日报》社接收《和平日报》社。宜昌市人民政府工商管理局接收宜昌县税捐稽征处,宜昌海关,财政部鄂西盐务处,财政部国税稽征局,湖北省银行宜昌分行,宜昌县银行,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宜昌分行(办事处),中央信托局宜昌办事处,中国植物油料厂,宜昌县合作社,民生贸易公司宜昌办事处,资源委员会宜昌办事处,石油公司宜昌办事处。宜昌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接收湖北省立宜昌高级中学,湖北省立宜昌师范学校,湖北省立宜昌中学,宜昌县立初级中学,宜昌县立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镇中心学校,宜昌师范附属小学,县立中学附属小学,县救济院附属小学,宜昌县民众教育馆。
    宜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还于8月31日公告:本市已遣送国民党军散兵游勇1306名,收缴轻重机枪各l挺、长短枪64支、各种炮弹376发、各种枪弹986116发。
    1950年5月,宜昌市军事管制时期结束,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
    宜昌市为省直辖地级市。1949年7月22日,省人民政府电令宜昌市设三个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市辖区,并任命了区长。以原信义镇的辖区范围为第一区,面积0.6平方公里,人口5402户20002人,区长马鉴;以原仁爱镇的辖区范围为第二区,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5899户23005人,区长张来升,副区长高峰;以原忠孝镇与原和平镇的辖区范围合并为第三区,面积35.22平方公里,人口6550户25558人,区长于从义,副区长袁培瑞。7月29日正式成立各区人民政府(印章实为“宜昌市第×区人民区公所”),配备工作人员3-5名,当时的中心任务为接管、支前、救灾救济、司法调解等。1950年7月,省政府决定宜昌市为不设区的市,遂于是月撤销各区人民政府建制,同时除将原各区所辖城市人口分别划归11个公安派出所管理并由市公安局领导外,另成立宜昌市郊区人民政府,专门管理市郊农户及少数零星商民共2381户10234人。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0-15
资料很全面,,谢谢楼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