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297阅读
  • 54回复

[自然地理]近30年新疆降水量增加最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0-14
      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50毫米(60年代)。北疆降水量为年200-300毫米,北疆各山区最大降水带年降水量为400一600毫米,伊犁河上游地段海拔1776米的巩乃斯林场年降水量达913毫米,是新疆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注意: 年均降水量150毫米是60年代以来新疆便采用的数据,实际上气候变化最快的上世纪最后10年与1991年前的30年相比,新疆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升高0.8摄氏度,新疆南部地区和天山山区平均温度均升高了0.5摄氏度;另外新疆北部地区平均降水量增加了11.3%,天山区降水量增加9.8%,新疆南部地区降水量增加20.4%。

新疆近10多年的降雨量又增加了20%以上(即新疆的年均降雨量已接近 200毫米).
随着地球气候的变暖,新疆及青藏高原的降雨量这些年均有了显著的增加,西北的气候正由过去的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变.湖的水面均有了增加,这不但有利于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更为将来大规模的移民创造了条件.
例如:乌鲁木齐过去的年降雨量为280毫米, 2007年达420多毫米, 今年更是降雨似江南.

近30年新疆降水量增加最快
 
作者: 赖安林   发布时间: 2005-11-14 10:32:17 来源: 新疆日报、新华社
 
  国内科研人员利用我国385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序列分析研究发现:近30年来我国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降水量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新疆地区是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地区;华中—华北地区的降水则存在明显的减少趋势。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全国平均降水量在上世纪70年代减少到极小值点后到目前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西北的新疆和祁连山地区、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及华东6个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新疆地区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无论在范围和强度上都是最大的。同时在西北中部、青藏高原西南部、华中的广大地区至华北地区等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减少趋势。其中华中—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在范围和强度上都非常显著。
  研究表明,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东北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降水量明显增加,但在上世纪末降水量又有明显的减少趋势。新疆地区、青藏高原东南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年区域总平均降水量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华东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降水没有明显变化,但80年代中期以后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
  青藏高原西南地区和西北中部地区上世纪70年代前后几年降水量较多,但其后降水量又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华中—华北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末旱情加剧,并一直延续。
  随着全球大幅度气候变暖,势必导致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对水资源、农业和生态系统将产生关键影响,所以查明降水量变化对气候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乌鲁木齐似江南2009春季三个月降下半年雨- 新疆天山网
2009年6月5日 ... 新疆气象中心统计,2009年春季乌鲁木齐共出现过16次明显天气过程,170毫米的降水量已经超过年平均降水量一大半,居历史同期第二位,仅次于1998年春季 ...

新疆:乌鲁木齐入夏3天一场雨乌鲁木齐河可能引发洪水往年乌鲁木齐市平均降水量为271.4毫米,而今年5月-6月降雨量达111.9毫米(5月降雨量72.2毫米,6 ... 新华网:新疆用滴灌旱地水稻技术突破世界水稻种植模式(2009-9-27 ) ...

乌鲁木齐现罕见强降雨突破5月日降水量历史极值-降雨,乌鲁木齐-新闻中心据了解,乌鲁木齐年平均降水量在270毫米左右,计算乌鲁木齐单日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的比 ... 今天白天到27日,南疆东部有4-5级偏东风,局部地区伴有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 ...

乌鲁木齐2007降水量有可能突破50年极值新疆新闻网12月6日电2007年秋季(9月到11月)气温全疆大部偏高,根据目前的情况 ... 刘宝介绍,今年秋季降水量北疆地区为35.2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4 16:4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10-14
三江源生态重现生机:天之功?人之力?(一)
2009-10-12 13:10: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骆晓飞 何伟  浏览:30次 评论:0条
 

   进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近5年间,“中华水塔”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在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退化之后,逐步呈现出向良性发展的趋势: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多,昔日黄沙弥漫的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再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沧桑巨变主要源于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还是归功于人为生态治理工程?

  三江源区重现生机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水量补给地,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上世纪后期的近30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千里草原沙化、退化,冰川退缩、湖泊骤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甚至威胁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全流域的生态安全。
  
2003年起,我国开始着手治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2005年,国家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规划投资75亿元对三江源区进行保护和综合治理,这一项目涉及这一地区17个县市3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
  生态监测项目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中的22个子项目之一,其监测结果不仅为整个生态治理工程提供这一地区气候的自然变化情况,而且为生态治理成效提供评估依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监测组提供的监测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调整对工程成效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生态工程的实施使三江源地区的牲畜数量大幅度减少,草地载畜压力明显减轻,生态移民、鼠害防治、草地围栏和人工草地建设等工程措施对生态系统的恢复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三江源区生态结构变化趋于缓和,生态退化趋势得到了明显遏制。
  也有专家认为,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得益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过分强调生态保护工程的成效难以避免“贪天之功”的嫌疑。
  无论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正在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根据连续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三江源区在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退化后,湖泊湿地面积扩大,生态植被出现明显改善。
  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三江源区生机重现的一处缩影。
  四年前,新华社记者在玛多县采访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风沙蔓延,草原退化,大批湖泊干涸,越来越多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沦为“生态难民”,移居他乡。
  近日,记者再到玛多县,看到的景象却是成群结队的藏原羚、藏野驴在湖边觅食、嬉戏,千里草原上野生动物、羊群与牧民和谐共处的场景,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重现了昔日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
  “过去,这里大片大片的草原变成了秃地,寸草不生,让我们痛心不已。”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藏族牧民旦周说。而近年来,他的家乡又变成片片绿洲,重现了昔日水草丰茂的景象。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4 16:1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10-14
三江源生态重现生机:天之功?人之力?(二)
2009-10-12 13:10: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骆晓飞 何伟 【大 中 小】 浏览:31次 评论:0条   天之功?抑或人之力?

  遥感监测数据显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后,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结构变化比较微弱,且变化速率比工程前的几十年更趋缓慢,变化主要表现在
水体局部扩张,荒漠生态系统局部向草原生态系统过渡。其中,2004-2008年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加43.21平方公里,接近于7个杭州西湖的面积。
  针对这一良性变化和黄河源头生态系统初步恢复、玛多县重现“千湖美景”现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认为,
三江源生态环境一系列良性变化主要源于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出现了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变的趋势。
  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监测组分析结果显示,三江源区2004-2007年时段年平均温度均值比1975-2004年增加1.01摄氏度,2004-2007年时段年降水量均值比1975-2004增加46毫米。从数据分析,温度增高、降水量增加对植被恢复、湖泊湿地面积扩大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恢复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青海省气象局局长陈晓光研究员认为,三江源区在经历近30年的持续退化后,出现生态恢复的新趋势,再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主要得益于积极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四年来,已经累计完成投资24亿多元,采取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鼠害防治、人工增雨等一系列措施,生态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恢复和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已经有近5万名牧民搬离了草场,融了入城镇社区。”李晓南说,近年来,通过这一生态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恢复效果开始显现,水源涵养功能有所恢复,出境水量有所增加。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三江源区出境水量为412亿立方米,2007年出降水量为492亿立方米,2008年出降水量为502亿立方米,“增水”效果显著。
  “水量的增加与正常的自然降雨有关,也与人工增雨有关,其中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对降水的增加起了关键作用。”李晓南说,以人工增雨为例,2005至2008年,三江源区人工增雨累计增加降水172.56亿立方米,对恢复三江源区植被和增加区域径流量起到重要作用。
  “三江源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让生态系统关键部位实现增草、增水和增收的三大目标。”李晓南认为,生态保护工程的主体是人,在自然因素有利的情况下,人的“顺天应势”使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帮忙,人努力。两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李晓南如是说。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4 16:3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10-14
三江源生态重现生机:天之功?人之力?(三)
2009-10-12 13:10: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骆晓飞 何伟 【大 中 小】 浏览:32次 评论:0条  “生态治理是顺应自然来改造自然”

  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林分析说,一方面,人工增雨、退牧还草、以草定畜和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性措施有效缓解了三江源区草地退化趋势,提高了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自然降水量增加等气候变化亦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类活动的调整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重要作用。”李晓南说,工程实施后,家畜数量大幅度减少,草地载畜压力明显减轻,重点区域黑土滩治理使植被覆盖率从20%提高到了80%,生态移民工程不仅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而且通过后续产业的发展改变了牧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系列积极的变化都是通过工程的实施调整人的活动和产业结构而实现的。
  李晓南认为,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宏观生态环境变化,三江源生态系统就像患上“癌症”,一系列生态工程措施的实施,只能是顺乎天时、顺应自然来改造自然,是把握自然规律而进行的科学保护,唯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分强调甚至夸大“人之力”,或者突出“天之功”忽略人的努力,都很容易走入生态保护的误区。
  对此,有关专家也表示,三江源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后,其生态恢复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工程实施以来生态效果的日益显现,是自然气候因素和人类恢复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的恢复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然而,在局部地区、小范围内,这些成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恢复展现了无限美好的前景。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边探索、边完善、边实现的过程,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必须科学组织,让保护的质量服从于时间。其前提就是遵从自然规律和有利天时改造自然。”李晓南说。
  据了解,为了继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效,使三江源区重返“生态天堂”,青海省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以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Tags:三江源 生态保护 青海 中华水塔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4 16:1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10-14
气候变暖将使西藏农业具备更广阔发展空间
2009-09-28 21:08:20 来源:中国政府网 作者:颜园园 李月 浏览:40次 评论:0条    


    全球气候变暖正给青藏高原带来显著影响,冰川融化、自然灾害频繁、蚊虫肆虐等负面影响正悄然出现在高原。不过,在一些农业科学家眼里,气候变暖也有正面的影响,比如西藏高原农业具备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在日前于西藏拉萨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上,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副院长尼玛扎西说,就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资源而言,西藏阳光优势明显但气温一直处于劣势,气温的升高将使这一劣势有所改变。
  他说,西藏真正有开发利用空间的土地都在海拔较高的区域,气温的升高使得这些地方可开发利用条件部分具备,加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可以在这些地区建立调温农业基地,利用沙培、水培等技术,再加上对光温水土气等农作物生长基本条件的调控,开展高科技设施农业的研究。
  他认为,尽管一次性投资比较多,但农业开发前景非常大,后期效益显著。比如,可以通过温室农业,在这些区域开展水果、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等种植,甚至在海拔高、地势平、有水源、土层厚的地方,可以适度建设温室种植优质高产饲草,解决牲畜冬春季饲料短缺的问题,同时减轻对草原放牧压力,实现草原生态环境恢复。
  他认为,温度的升高对高原的农作物生产也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在高寒农区农作物播种期提前,无霜期延长,农作物产量提高;二是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农区越冬作物早熟,可以进行作物复种;三是光合作用增强,植物生长旺盛。他建议,这些有利的一面也要积极利用和充分发挥。 据介绍,在西藏海拔3900米至4300米的高寒农区,因为霜冻等原因,很多地方不具备种植农作物的条件。气候变暖后,霜冻期大大缩短,很多原来不具备种植农业的区域可以进行农业开垦了,如浪卡子县、帕里等地上世纪50年代没法种植青稞等农作物,近10年来已可以大面积种植青稞了。
  尼玛扎西在海拔较高的浪卡子县等地做过田间调查,哪怕是生长期延长两三天,对于作物的产量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他认为,气温的升高使作物生长期延长,高寒地区作物受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尤其是在海拔4100米的地方,应提早播种时间,尽量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尼玛扎西还强调了温度升高对于海拔3700米以下的作物越冬有很大帮助,并实现了作物复种的可能,现在复种面积开始增加。专家建议,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越冬作物成熟后,复种饲草或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实现一年两收,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4 16:1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10-14
青藏高原众湖泊变得丰盈
2009-08-20 11:55:03 来源:文汇报 作者:任荃  浏览:55次 评论:0条    

      
    刚从青藏高原考察归来的高原湖泊专家李世杰带回了一个谜:分布于黄河源区的多个湖泊不同程度地变大了!而就是五六年前,专家们还在为高原湖泊日渐萎缩甚至干涸忧心忡忡。可是,“让湖泊迅速变大的大量水源究竟从哪儿来?”李世杰既兴奋又困惑。
    
高原湖泊不再“饥渴”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李世杰研究高原湖泊已20多年。每年夏天,他都带领科研人员赴青海、西藏探望那里的“老朋友”。“受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小等影响,大约在2003年之前,除一些由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外,几乎所有的高原湖泊都在萎缩,一些小型湖泊甚至‘渴’得消失了。”那几年,每次回来,李世杰心中总有说不出的痛。      
    而最近几年的所见所闻,让李世杰的心情为之一振。在刚刚结束的一个月考察中,科研人员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监测手段,对黄河源区湖泊的水质、水量进行了高精度测量,结果“令人难以置信”:
才几年工夫,扎陵湖、鄂陵湖、冬给措那湖等大型湖泊的面积扩大了0.5-50平方公里不等,素有“千湖之县”美誉的青海省玛多县再现昔日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美景。
    
湖面扩大并非冰川补给
    
    以“黄河源头姊妹湖”之一的扎陵湖为例,今年,它的水深较2005年上涨了1.2米,面积扩大了50平方公里。对于这个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如大海般壮阔的高原湖泊而言,如此迅速的扩容,无疑需要大量的水源补给。可是,“扎陵湖源头并无冰川,快速融化的冰川来水显然与它没有干系。”李世杰感到,这个问题很耐人寻味,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天然降水或地下水的补给在增加。      
    无独有偶,考察队在一个名叫“兹格塘错”的中型湖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这是一个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封闭型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甚微,水量的增减完全取决于‘天落水’”。李世杰回忆说,2002年,兹格塘错还处于不断萎缩中;2006年,当他们故地重游时,4年前曾扎过帐篷的湖岸阶地已完全淹没在湖水之中。测量发现,兹格塘错的湖面水位竟然上升了1.8米。
    
水循环路径有待探秘 
     

    高原湖泊的变大趋势不仅出现在黄河源区。去年,李世杰带领的研究团队对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监测调查显示,有两个太湖大的青海湖水位升高了几十厘米,面积扩大了几十平方公里。明年,考察队计划对长江源区的高原湖泊作实地监测。 
    通常,湖泊水位的升降主要取决于入湖流量、湖面降水量和蒸发量等因素。近年来青藏高原的气象资料显示,自1998年起,藏南地区的降水量首先出现反弹;到了2002年-2003年,藏北高原的降水量也开始逐渐增加。相反,当地同期的蒸发量却走出了一根下降曲线。      
    一边是湖泊的“饮水量”多了,一边是失去的水分少了——高原湖泊的变大之谜似乎在气象记录中找到了答案。但李世杰认为,“问题没那么简单,青藏高原的水量平衡及水循环路径值得好好研究。”他告诉记者,湖泊的蒸发量与温度、降水、风速及大气中的饱和水汽压等多个因素有关。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这其中,究竟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又是谁在起主导作用?目前都还是未知数,有待科学家作深入研究。
    
忠实记录气候变化蛛丝马迹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器,而青藏高原又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具有“双重敏感”特性的高原湖泊将忠实记录下气候变化的蛛丝马迹。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青藏高原“镶嵌”着1100多个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湖泊。对于它们正在经历着的剧烈变化,科学家们的了解程度显得十分有限。令李世杰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尚未意识到这些“高原珍珠”的重要性。     
    早在本世纪初,我国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就提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很可能在21世纪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变。据此,李世杰预测,高原湖泊面积见长的趋势不会很快逆转,很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这对整个高原的生态系统是一大“利好”。不过,也有人担心,不断上涨的湖面可能淹掉一部分最肥沃的草场,会影响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4 16:1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9-10-14
太阳能:青海省柴达木地区崛起又一支柱产业
2009-08-17 11:31:24 来源:人民网 作者:郅振璞 陈沸宇 浏览:142次 评论:0    


    太阳能开始成为柴达木盆地继“油气-盐化工” 、“煤-焦-盐化工” 、“煤化工-盐化工-建材” 、“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循环产业链之后崛起的又一支柱产业。
  柴达木盆地所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优越于国内其它省区。据太阳能辐射观测资料,全州年总辐射量为628.9千卡/平方厘米(天峻)至741.3千卡/平方厘米(冷湖),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是建设大型光伏荒漠并网电站、建立太阳能电力输出基地的优选区域。
  今年上半年,这里已签订总金额达155.62亿元14个重点招商项目投资协议中,太阳能、风电等4个新能源开发类项目签约金额达135亿元。国际著名新能源开发企业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公司,分别与格尔木市签订总投资40亿元,装机规模为20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与乌兰县签订总投资25亿元,装机规模为5万千瓦风能电场和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青海力腾水电安装公司与格尔木市签订了总投资30亿元,装机规模为3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
  最近,乌兰县与无锡尚德电力控股公司500万千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在西宁成功签订,项目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作为光电转换装置,主要包括光电转换系统、直流系统、逆变系统、交流升压系统等,总投资800亿元,建设容量共约为500万千瓦,项目分3期建设,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为85亿千瓦时,使用寿命以最低25年计算,共可产生电量约2100亿千瓦时,替代标准煤75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亿吨。
  据悉,3000千瓦光伏电站一期试验项目及20万千瓦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已在格尔木市开工建设。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4 16:3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9-10-14
投资800亿,25年内才总共发电2100亿度,根本就收不回投资嘛

看来太阳能的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9-10-14
引用第7楼千里眼于2009-10-14 16:43发表的 :
投资800亿,25年内才总共发电2100亿度,根本就收不回投资嘛
看来太阳能的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风能的上网电价是0.48-0.54元(电网公司保本经营),已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但太阳能电价是补贴的. 比风电高得多. 其实本人以为太阳能热水器值得推广,但太阳能电站补贴只适合于电网覆盖不到或移动的用户,如青藏高原的牧区或边远地区. 对传统电力能覆盖到的地区,如柴达木是否靠政府的补贴去建这种高电价的太阳能电厂值得商榷!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5 10:1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9-10-14
气候变化在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最明显。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10-14
近30年新疆降水量增加最快
---------------------------
但愿是真实的而且是 可持续的。
bon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10-15
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北部有可能出现大批农田!不过那时候上海东京香港周围就要筑起很长的海堤了..........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10-15
200mm以上理论上就是草原了哈~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10-15
引用第9楼sslnbqsr于2009-10-14 22:00发表的 :
气候变化在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最明显。


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地区大多"因祸得福"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10-15
华北和华中的降雨减少了多少?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9-10-15
引用第14楼野风于2009-10-15 10:18发表的  :
华北和华中的降雨减少了多少?

----------------------------
30年来华北和华中一直在趋于暖干化!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9-10-15
引用第13楼北极星301于2009-10-15 10:13发表的  :
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地区大多"因祸得福"

-----------------------------
只不过比以往稍微适于人居而已.就算新疆降雨增加到平均200毫米,也才达到你们所谓"极端恶劣"的以色列水平,生存发展对新疆仍然是艰巨的课题.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9-10-15
引用第12楼cardo于2009-10-15 04:28发表的 :
200mm以上理论上就是草原了哈~



准噶尔盆地实际上已经是半草原半沙漠的状况.       
    中国第二大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
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及西部诸山间。呈不等边三角形。东西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80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盆地西南部的艾比湖湖面海拔仅190米),东高西低。盆地西部有高达2000米的山岭,多缺口,利于较湿润的大西洋气流侵入,冬季有稳定积雪,气候没有塔里木盆地那么干燥。

    盆地中部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草原),面积48,800平方公里。年降水量150∼250毫米。一些河流的尾闾可深入沙漠形成一定的植被覆盖,沙漠中梭梭、红柳等植物生长良好,这些植被中有野驴、鹅喉羚、狼、野兔、狐狸等野生动物在徜徉。部分地区可用为冬季牧场。主要为南北走向的垄岗式固定、半固定沙丘,南缘为蜂窝状沙丘。这里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占沙漠总面积的97%,植被覆盖率达20%一40%,沙漠下面有稳定的湿沙层。 
    盆地边缘为山麓绿洲,
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温暖期约140~170天,栽培作物多一年一熟,盛产棉花、小麦。
盆地南缘冲积扇平原广阔,是新垦农业区。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水补给,水量变化稳定,农业用水保证率高。除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外,玛纳斯、乌伦古等内陆河多流注盆地,潴为湖泊(如玛纳斯湖、乌伦古湖等)。牧场广阔,牛羊成群。

   准噶尔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
石油、煤和各种金属矿藏,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石油总资源量为86亿吨,天然气2.1万亿立方米。克拉玛依油田位于盆地西部。准东煤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奇台、吉木萨尔等县境内。据新疆地矿局介绍,准东煤田预测资源量为三千九百亿吨,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两千一百三十六亿吨,新疆准东煤田已成中国最大整装煤田,这一数字比新疆五十年来探明资源量的总和还要多。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区域有五彩湾东、帐篷沟东、红沙泉中北部等六大区域.按照发改委的规划,到二0一五年,准东煤田将被建成亿吨级产煤、千万吨级煤化工和千万千瓦级煤电的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预计总投资近三千亿元。准东煤田是新疆四大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已有神华、鲁能、国投等二十五家大企业集团进驻。 

[/quote]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5 16:43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9-10-15
人口密集的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华北地区,趋于暖干化,是其他任何地区降水量增加都弥补不了的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9-10-15
华北,华中地区的降雨量下降的具体数据不详, 但今年华北及中原都出现严重的干旱.

中国出现大范围气象干旱河南受灾最严重(组图) - 国际在线
2009年2月5日 ... 入冬以来,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少,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北方7省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 ...

北京降雨量- CNKI数字搜索
北京降雨量数据和相关报道. ...降雨量又偏少,多年年均降雨量为595毫米,1999年以来北京降雨量只有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0%,分别为200毫米、300毫米、400毫米。 ...
[ 此帖被北极星301在2009-10-15 16:4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9-10-15
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论的很多,一部分人担心全球变暖,认为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地球气候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人类对其所能施加的影响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大。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后者,觉得气候变暖,降水增加是个大趋势,主要是自然力量造就的
你真是人民的好猫咪啊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9-10-15
大约两年前在西北书城偶然翻书,据秦大河领导的科研小组已就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西北进入多降水期出具研究成果,所以不要把人力看的太高,老天爷才是主宰者!
但得闲适踏青春,何须擅板共金樽。
盐官古风今犹存,不见当年牧马人。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9-10-16
引用第21楼西擒闲人于2009-10-15 20:59发表的 :
大约两年前在西北书城偶然翻书,据秦大河领导的科研小组已就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西北进入多降水期出具研究成果,所以不要把人力看的太高,老天爷才是主宰者!



生态移民、鼠害防治、草地围栏和人工草地建设等工程措施对生态系统的恢复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三江源区生态结构变化趋于缓和,生态退化趋势得到了明显遏制.

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得益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9-10-19
3.2  沙加缅渡三角洲引水工程(又称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但随着各州对本州水源的控制和保护,加上地下水超采引起地面下沉等情况,迫使加州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起,统筹考虑解决北涝南旱的水资源配置之策,计划从水资源丰富的北加州旧金山湾上游的沙加缅渡三角洲地区引水至南加州,1960年,加州全民公决支持北水南调计划,使全长600多公里的调水工程得以开工建设。该工程主干道于1973年竣工,此后,完善和配套工作一直未停。整个工程建有28座大坝和水库,22座抽水站和一些发电站,年调水量近50亿立方米,供加州2000万人使用,调水量的70%用于城市,30%用于灌溉360多万亩农田,是目前美国乃至世界距离最长扬程最高的调水工程。北水南调工程主体投资17.5亿美元,全部来自长期债券,由州水资源局根据用水需求与当时的29个地方水务局签署长期用水合同,再用水费偿还债券。这种市场化的资金运作,不仅解决了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也为工程的运营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目前的情况看,北水南调工程的建设是成功的,即使美国对水利工程建设反对最激烈的环保人士也充分肯定这一工程的功绩。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9-10-19
引用第14楼野风于2009-10-15 10:18发表的  :
华北和华中的降雨减少了多少?

----------------------------
30年来华北和华中一直在趋于暖干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