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727阅读
  • 133回复

[宏观区划体系]省、地、縣三級是中國的歷史必然也是現實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12-03
省、地、縣三級是中國的歷史必然也是現實需要
看到論壇裡很多網友都在熱議省縣直轄問題,社會上也有一些討論。我想說說個人觀點,可能不成熟,大家可以討論。

之所以說省、地、縣三級是必然的,也是目前不應該更改的,主要還是基於中國的基本國情,那就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此外還有一個,就是在目前的政治體制下。可以說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少了其中一個,省縣直轄都是可以考慮的。

先從歷史上看。自打秦朝統一中原,實行中央集權制後,郡縣制就成了不二選擇。從秦朝到西漢早期,一直都實行著郡縣兩級制。公允地說,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地方政治以及區劃上最清明有序的一段時期。但是隨著中國的政治經濟實力的增長,開始不斷開疆拓土、人口繁衍、中央集權,這些都在漢武帝時期達到了頂峰。

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在中央集權的體制下,爲了能夠有效的控制地方,那麼新增的國土上,就要新建郡縣;爲了提高管理效率,在人口過於稠密的地區,就要析置郡縣。這樣慢慢地,全國郡數由秦朝的36個發展至100多個,而每個郡,則下轄少則7、8多則十餘個縣,全國一共1000多個縣。從地方上來看,一個郡守的職責是很合理的,但如果從中央來看,就是災難了。在科技沒有進步的前提下,中央不可能再像秦朝時,輕鬆處理區區36個地方的事務,工作量翻了幾倍;同時監察也成了問題,而這對於中央集權國家而言是大問題(民主國家有議會監督,有憲法控制,這方面問題不大;西方王國下,領主要對自己的領地負責,玩兒過頭了就交代了,所以自律性強。),唯獨中央集權,國土人民是皇家的,地方官不過是代為看管,搞壞了也不心疼,所以必然需要強力監督。如果還是36郡,那麼監察官員幾個月內就能跑完,但是面對一百多個郡時,一年到頭不著家都跑不過來。

唯一的解決途徑,只有增加新的行政級別。因此才有了後來的借用上古州名來劃分的十三刺史部。剛一開始只是個低級別的監察區,治所不定。但隨著中央的放權(不然累死)以及地方的實際需要(刺史不夠大起不到震懾郡守的目的),至東漢後州、郡、縣三級正式形成。從此,中國行政區劃兩千年來基本就是這個模式了,只不過不同時期一二兩級名稱會有變化(縣很穩定)。

中國歷史上不是沒有嘗試過改回兩級制,但是最後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回到三級制上來。

第一次是隋朝。南北朝後期州郡析置過濫,統一後砍掉了郡,改為州縣二級。這樣過去沒幾十年,至唐代,隨著政治經濟軍事的復興,又出現了當年漢武帝所面臨的局面。於是唐太宗倚天下山川形便,劃分十道,作為監察區。唐明皇時又改為十五道。安史之亂后,由於種種原因,“道”終於正式成爲了高於州的實體第一級政區。

第二次是宋朝。鑒於節度使們壟斷了一道的軍、政、財大權,成爲了動亂的根源,宋朝又想回到府州~縣二級。但是當局部統一後,傳統問題又來了。這次一級政區又出現了,只不過改叫“路”了。另外一個區別就是把幾項大權分給不同的官員,而不是集於一身,以免尾大不掉。

元朝時爲了方便佔領統治,將起源於金朝的派出機構——“行省”實體化,超級政區終於橫空出世。雖然元朝行政區劃比較混亂,但也基本維持了省~路~州縣三級。明朝建立,在元朝的基礎上微調,清朝因循明舊,都是省~府~州縣三級。從宋朝滅亡的1279年算起,到現如今,省已經存在了730年,成爲了中國歷史上維繫時間最長的第一級政區!(第二應該是州吧)

第三次則是在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期。共和以後,民國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都想搞省縣直轄,但是仍然無法全面徹底地實行,先後設置了“道”和“專區”,成爲了虛三級。而新中國因循民國舊制,憲法雖規定是省縣直轄,但又有“地區”、“自治州”、“盟”等二級政區,并最終實體化。

前面說過,由於受人口多、疆域大、中央集權制三個條件制約,三級制一直是必須的。因此很多人就希望通過拆分省,來達到拉扁層級的目的。但是這存著一些弊端,是目前國內政治體制所無法克服的。

首先,人為地割裂了區域,容易形成區域壁壘。可以說,從明末清初到現在,刨去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內陸省份基本無大變化,新增的省主要是爲了邊防的需要,在新征服的土地上建立的。三百年來,每個省的居民已經認同了本省,老鄉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同時中國人的地域觀念非常強,一旦草率打破,將使本已形成的區域認同破滅,加劇本已有的地方保護和地域歧視,並不利於國內的政治經濟統籌。例子很明顯,比如京津冀互相擠兌,重慶直轄後,重慶人唯恐別人說自己是四川人。

第二,有加大腐敗和資源浪費的極大可能性,同時省府所在地吸血能力加大了。省多了,省政府就多了。目前國內地方政府好大喜功、愛面子。一旦分省,新一輪的形象工程、蓋樓工程馬上就會啟動!其中貓膩不用細說了吧。此外,分省經濟帶動作用有限,但卻給了新省會吸血的能力。比如重慶直轄,就沒起到什麽帶動作用,只是利用更加豐厚的財政建設自己玩兒;再如合肥,省會遷移至此,本想帶動淮北發展,但是也是事與願違。

第三,從歷史以及橫向對比類似國家,很難保證中央不再加層級。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中央政府,骨子裡是對地方政府不信任的。因為在現行政治體制下,地方很容易盤根錯節,從而危害整個兒國家利益。再加上中國政府辦事效率比較低,爲了制約地方,中央只能再加派出機構,最後演變成新的一級政區。對比與中國歷史略有類似的法國,也可以看到,先是將省劃小,實行省~市鎮二級,但後來爲了統籌經濟、民政,又不得不成立大區,其實這隻不過是回歸了原來的省而已。

第四,容易引發地方割據。聽起來像天方夜譚,雖然可能性極低,但是不得不防。從宋朝建路開始,在吸取了唐朝的地方割據的教訓後,就開始刻意打破山川形便原則。而元朝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最終塑造了現在各個省的範圍。雖然這個政策是被抨擊的,但相比漢唐末年軍閥借地利割據而言,確實是帶來了長時間的大一統。我也看過不少網友的改革方案,爲了求得地域平均,在新疆、西藏上動刀,使其割裂為比較完整的民族區域。這是極其危險的,前車之鑒就是蘇聯。當年有人建議把廣西省少數民族聚居區單獨建自治區,就被周總理否決,理由就是這等於是讓當地自成一體,很不利於民族團結。目前可以說除了西藏,全國其他省區都是以多民族雜居來互相牽制的。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說明,就目前大陸國情而言,三級制仍是必須的。但這並不就是說,目前大陸政區是合理的。地級市代管縣市弊病很大,作為一個地級市市長,其實本職工作是管好本市,但是又讓他代管縣,那麼他的工作重心肯定會偏心。因為上級考核,只要他將本市管好,就是成績,他是不會管代管縣市的死活的,甚至爲了本市發展,還會反噬代管縣市。這就是造成了諸如石家莊、武漢等城市,本市挺強,可代管縣卻慘不忍睹的現象的根本原因。解決之道,我想仍舊是恢復地區(當然,名字不能叫“地區”,我就硌應這個名字,府、州、郡,哪個不行,非叫地區。縣不是個地區嗎?!省不是個地區嗎?!)而他的職責和考核標準也很明確,那就是管理好整個兒地區。該地區的中心城市只是他的駐地,該市具體事務有市長操心,他只要一碗水端平就好。

大概意見就是這些,希望大家能夠就此多多討論!

只看该作者 133 发表于: 2013-08-18
以前是三级好点,因为科学还有人手什么的管理是有问题,一下子不会到位,但现在的社会这样发达了。一个国家管几十个省,一个省管五六十个县怎么就这样难呢?况且有些市和县都改区了,其实一个省也就管四五十个县级,是绝对可能的。
【明】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

文化经济地缘接近的发达地区可以合并改区地级市直管,相离较远县市应该脱离地级市省直管,还县域经济自主权促全国经济共繁荣!

.好吧,就只有“夜憔悴”这一个小马甲了!
只看该作者 132 发表于: 2013-08-18
能把乡镇的“区划地位”取消,保留显示又何妨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131 发表于: 2013-08-18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说得好!
xun
只看该作者 130 发表于: 2013-02-24
楼主几年前想法和当时的我一样,看我签名便知,支持恢复"地区",本人以为用"郡"作为这一层级名称最为妥当,地区实在是不伦不类(同样"街道"也是,易产生歧义),"州"因为现今地名有太多用之名称,如广州、苏州、杭州、兰州... 再加个州为区划层级甚是不妥,除非全国叫州的地名都改名才好,而"府"在现今文义下若做政区同名也是不妥了,呵呵。
余以为“省直辖县”不可全行,以中国实情四级制还是必须的!重要的是精简机构,才是区划改革要务!
只看该作者 129 发表于: 2013-02-18
還有一個,服務水平。府平均水平至少幾十年都不會達到現省會平均水平。所以該到現省會的終歸要到。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28 发表于: 2013-02-18
縣到府城的路費不會不高。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27 发表于: 2013-02-18
現行地級市已說明了,實地對絕大部分民衆無益。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26 发表于: 2013-01-13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天朝国铁、城铁不分,事实上没有公交化的城市铁路系统。只能说天朝因为铁道部独立于交通部,整个交通规划都是个渣渣。从天津去个蓟县也才每天早上6点多有一班车。
把那些绿皮硬座车留下来,搞个城铁系统,最大时速60公里,平均40公里,郊区、农村每个或每隔一个乡镇停一站,也要不 .. (2013-01-08 22:59) 

設想很好,但是肯定沒法這麼幹。重軌的綠皮車沒法用到城市輕軌上。要想實現,還得老老實實修輕軌。而這種惠民項目,只有兩種制度下才能較為高效地做到——真民主和開明君主專制。遺憾的是,大陸均不是。所以只能先改進制度,才能再提大規模修輕軌。
只看该作者 125 发表于: 2013-01-10
妖學不少。

方輿幸有境由、delta
[ 此帖被南天國士在2013-02-18 21:46重新编辑 ]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24 发表于: 2013-01-09
天朝人往往一些概念分不清,如自治與行政、市場與政府、統治與服務、私權與公權,……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13-01-09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要信市場。 (2013-01-09 17:29) 

说的就是不能市场化的公共服务。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22 发表于: 2013-01-09
要信市場。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21 发表于: 2013-01-08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如此你的府縣一日圈無意義。 (2013-01-08 23:16)
怎么无意义?不是每天需要,就等于不需要了?广域自治体提供的是高级社会服务。这些社会服务一方面不是天天都需要打交道,另一方面也需要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解决。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20 发表于: 2013-01-08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这个费用会很高么?都是淘汰下来的东西回收利用。能要几个钱?
再说基本的服务在基础自治体,所有人每天都要跑府城么? (2013-01-08 23:09) 

如此你的府縣一日圈無意義。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13-01-08
回 南天國士 的帖子
南天國士:等府縣交通費能被縣民進府城的工資消化再說。 (2013-01-08 23:04)
这个费用会很高么?都是淘汰下来的东西回收利用。能要几个钱?
再说基本的服务在基础自治体,所有人每天都要跑府城么?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13-01-08
等府縣交通費能被縣民進府城的工資消化再說。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13-01-08
回 delta 的帖子
delta:比較難。以天津府為例,做為國內第三大城市,天津市與塘沽區之間的輕軌至去年才全線貫通。塘沽的規模放在全國也都算中等城市了,做為天津重要的門戶和工業基地,要實現和市區的一小時通勤,都這麼費力。不是津塘沒想法,是沒財力。現在能做到靠公共交通緊密連接郊縣的,只有仗著 .. (2013-01-08 22:36)
天朝国铁、城铁不分,事实上没有公交化的城市铁路系统。只能说天朝因为铁道部独立于交通部,整个交通规划都是个渣渣。从天津去个蓟县也才每天早上6点多有一班车。
把那些绿皮硬座车留下来,搞个城铁系统,最大时速60公里,平均40公里,郊区、农村每个或每隔一个乡镇停一站,也要不了多少钱,而一小时通勤也就基本做到了。我就不信日本鬼子70年前在满洲国试图做过的事情,天朝如果真想干,现在在自己的国土上就办不到。那个轻轨9号线其实就是官老爷们烧钱的玩具。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13-01-08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1、自治体的规模是以其自身绝对规模而定。绝对规模决定物力和财力, 并由物力和财力决定自治权限。单一自治下,府为广域为宜。如果搞联邦制,自治权限更大,以明清分守道为广域自治体为宜。
2、法国的省,在18世纪末革命时期初定规模时的确是一日往返的范围。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 .. (2013-01-08 20:27)

比較難。以天津府為例,做為國內第三大城市,天津市與塘沽區之間的輕軌至去年才全線貫通。塘沽的規模放在全國也都算中等城市了,做為天津重要的門戶和工業基地,要實現和市區的一小時通勤,都這麼費力。不是津塘沒想法,是沒財力。現在能做到靠公共交通緊密連接郊縣的,只有仗著全國財政支持的京滬。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讓縣域內老百姓能夠在縣城滿足基本需求,而不是費勁往府城跑。
[ 此帖被delta在2015-03-18 20:0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13-01-08
人爲設限。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13-01-08
二十年內過半數的府城能解決縣民就業嗎?光路費就耗不起,看看香港天水圍。不要想行政區劃能解決經濟問題。
[ 此帖被南天國士在2013-01-08 23:06重新编辑 ]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13-01-08
回 delta 的帖子
delta:
中國這種單一制國家,和法國有很強類比性。法國的省就是按照一天內往返來劃定的區域,
1、自治体的规模是以其自身绝对规模而定。绝对规模决定物力和财力, 并由物力和财力决定自治权限。单一自治下,府为广域为宜。如果搞联邦制,自治权限更大,以明清分守道为广域自治体为宜。
2、法国的省,在18世纪末革命时期初定规模时的确是一日往返的范围。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不是人力车和马车的时代了,汽车、城轨、高速公路等等都已经出现很多年了。一日交通圈的范围早就扩大了。方圆一百公里范围内,形成一个一小时交通圈,早就不是什么梦想了。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13-01-08
設府自治不等於廢止縣級行政,而是縣不實行自治而已,府透過派出機構對鄉鎮提供服務,鄉鎮透過廣域聯合組織與府聯絡並參與府政。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13-01-08
回 Franc.She 的帖子
Franc.She:外地感妨碍形成共同的地方利益,增加地方自治的行政成本,在自治体制下是必然成为废除层级的理由的。另一方面,汉人的地域文化基本上也是以历史上的府域范围分布的。调整地级市辖境,符合人文地理分布,实行府级自治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天朝的现实问题是,交通路网不发达,没有普 .. (2013-01-06 09:11) 

你的想法反而跟從下到上的自治相悖。如果完全是自治,資源會自動分配,那麼區域的中心——周邊若干縣所圍繞的大城市是會自動出現的。鄉鎮是比縣更親民,但物資豐富程度遠不如縣;縣內百姓一般需求,進縣城即可滿足(目前即如此,沒多少人會往府治跑);更高的要求,去自然形成的區域中心或者是省會。何必還要像你說的,用人為的方法規定一個府治?
關內各省的主體區域至少已存在三百年以上,絕大多數老百姓對省籍頗為認同。反倒是府的變動很大,府治遷移頻繁,後者往往較難形成認同感。另外,多數地級治所本不比所轄縣強太多,你所說的集中資源,是改革開放後改成地級市,之後盤剝下屬縣所得來的,這正是集權的表現。
中國這種單一制國家,和法國有很強類比性。法國的省就是按照一天內往返來劃定的區域,以其國土面積、人口規模(相對值,不是絕對值),他的省基本可以看做中國的府。但運行百餘年後,中央政府(民選的)頗感負累,又在其上加大區。這正好和漢朝的州的實體化和唐朝的道的實體化極為類似。因此絕對不能排除民選中央政府爲了減少一級政區、提高行政效率而疊床架屋的可能,與其那樣,為何不基本維持現有省的規模,省內併縣,省縣直轄呢?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13-01-08
回 赤天亢帝 的帖子
赤天亢帝:那首先就要裁撤小乡镇,取消片区。
现在县和乡镇之间还有片区一级。
而另有一些县,县和乡镇之间倒是无阻隔了,乡镇下面又有相当于以前小乡的集镇、办事处之类的东东。
....... (2013-01-08 00:20) 

十八省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农村人口10万人以下、郊区20万以下、市区50万以下的规模内,设立基础自治体,都是比较合适的。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