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02阅读
  • 4回复

[先秦]尾矿坝:越王古都安在zt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5-24
尾矿坝:越王古都安在
来源: 王洪金   发布时间:2008-07-23 18:09:30   阅读次数:1879 【关闭】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两位浙江教授張志立和彭雲,行程13500多公里,历时64天,实地考察山东、江苏两省海边一百多处相关遗址,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越王勾践入霸中国之徙都,是在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而不是在山东胶南海边的那个“琅琊山”。对此,连云港市学者十分关注,有关前辈、领导和朋友们也与笔者谈过此事,提出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多次去现场考察,收集大量资料,经一年多时间研究,共得出五个结论,现列述如下:
      一、山东琅琊说确实不能成立
      越灭吴事件发生在战国第三年,即公元前473年。查一下我国的历史年表,这时中国境内还有17个国家。其中,整个江苏都在越国境内,北边有齐、鲁、滕、郯、邾、莒6国,都位于山东境内。莒国周初始封时是在计斤县,即今连云港市赣榆县莒城村,后来北迁到了山东莒县,春秋后期连灭向、甄几个小国,疆域扩大到南自江苏赣榆县,西至山东沂南、沂水两县,北至山东安丘,东北到青岛,东至黄海的十个县范围。“琅琊山”就在莒国东北部的诸城县海边,北距青岛45公里,西南距都城莒县60公里,南距江苏赣榆县135公里。据《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书记载:越王“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后来多数人以为越王勾践徙都的“琅琊”就在山东诸城,现为胶南县的“琅琊山”。胶南县及“琅琊山风景区”现在也都这样宣传,还大兴土木,新造观台,说越王勾践徙都就在他们那里。
      其实,越王迁都不可能是在山东胶南县的那个“琅琊山”。因为迁都是在灭吴后的第五年,越国还没有对其他国家开战,这时莒国还存在,越国怎么能将自己的首都建到莒国的领土上呢?莒国灭亡是公元前431年的事,在越王徙都“琅琊”之后37年,而且是被楚国所灭;《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书也没指明越王所徙的“琅琊”就是山东诸城的那个“琅琊”,也没指定越王所携的“琅琊”就是山名。再说,越灭吴后,欲霸中原而迁都北上,目的是要先吃掉山东境内的6国,以免背后受敌。因此,在没有灭莒之前,就将自己的都城建到莒国后方去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不过,《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确实是说越王勾践徙都 “琅琊”了,但这个“琅琊”肯定不在敌国境内,而应该是在越国已经占有的吴国的本土之上。山东诸城的那个“琅琊山”从来就没有属于过吴国,显然,找出这个已被越国占领的“琅琊”,才是揭开越王句践徙都之迷的迷底所在。
      二、国学大师早有论定是在赣榆
      早在上个世纪初,与胡适、顾吉刚等齐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就有专门著述,他在《徙都琅琊考》一文中明确指出:越王勾践所徙之都不在山东“琅琊”,而是在江苏赣榆。理由如下:
      “是郦氏言瑯邪秦碑,本有两处,一在瑯邪,一在赣榆,而余疑句践瑯邪,实应在赣榆,不在诸城。何也?…赣榆为自昔海道要港,秦末之田横,东汉初吕母,避居海中,皆在此邑。越为海国,其北徙瑯邪,以争中原,宜当在此…
      考瑯邪为临沂国治,乃东汉时事。临沂、日照、赣榆三邑,疆境毗连,适如鼎足之峙,可证以秦始皇瑯邪碑石,则越都瑯邪,当定在赣榆、日照一带滨海之地,为尤惬也…越人承吴北争中原之故道,而又以海国,便于舟船,故径北徙瑯邪,雄距今赣榆、日照一带之海滨,西向而会诸侯于滕,北指而夺齐、晋、中原之霸权…
      又按,今安徽滁县亦有琅邪山…《太平寰宇记》:东晋元帝为琅琊王,避地此山,因名。…句践徙都琅邪,在齐平公十三年…其时诸城、日照,本已俱有琅邪之名。则滁之琅邪…迟起自东晋时,惟句践所徙,殆不在滁。”
      钱穆经过论证,排除了山东诸城和安徽滁州两处“琅琊”,剩下的唯有赣榆了。他认为,今天的江苏相当于当时的吴国,越国在海边,乐以舟楫而代陆马,灭吴后,当在吴境徙都,必不到莒的国内去建都。
      越国欲霸中原,必要相机先吞莒、邾、郯、滕、鲁、齐等国,否则背后受敌。而在这些国中,莒国最小。莒与齐向来不和,齐一直想灭莒,越要吞莒,齐国不一定帮莒。只要吃掉莒,就可回师吃掉邾,再包围郯、滕和鲁。只要灭掉这几个弱国,最后与北部海边最强大的齐国对峙并最终消灭齐国就指日可待了。因此说,勾践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决定迁都于莒附近的赣榆,就近督战莒国,这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这里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钱穆所说的“赣榆”是不是今天的赣榆,弄清了这个问题,越王古都在哪就能迎刃而解。
      三、朐山本为琅琊故地
      中国疆域与地名经常发生变迁,琅琊疆域与地名也是如此。依《前汉书》,当时“琅琊郡”含我市赣榆、计斤两县;“东海郡”含有朐、祝其、利成三县,羽山在祝其县内。祝其东为利成,利成北为计斤。计斤的南部和利成相当于今天的赣榆县范围,可知当时的赣榆并不是在今天的赣榆县地。依宋《梦溪笔谈》所说:“今之东海县乃汉之赣榆。”说明宋时的“东海县”在云台山上,可知汉时的云台山才是赣榆县地。按钱穆所说,赣榆“避居海中…秦末之田横,东汉初吕母,皆在此邑”,指的也是云台山,因为只有云台山当时处在海中,山中有“田横岗”和“吕母固”。
      汉代山东胶南海边的那个“琅琊山”,当时属城阳郡诸城县管辖,远不在“琅琊郡”范围,因此,那座山在战国是否叫“琅琊山”还难说。估计是秦始皇在那里接见了“琅琊人徐福”,发生过派遣徐福入海求仙药的大事,才被后人说成是“琅琊山”的。因为徐福是计斤(今赣榆)人,计斤当时属“琅琊郡”,故徐福为“琅琊人”无疑。如果他是诸城人,而诸城当时不属于“琅琊”,徐福怎么能称“琅琊”人呢?《史记》应该写成“当地人徐福”或者“诸城人徐福”才是。而以“琅琊人徐福”上书,只能说“琅琊”不在诸城。
      那么,连云港市所在的“琅琊”作为郡名,当时在该郡中有没有“琅琊山”呢?回答是有的,这就是唐《通典》在朐山条下所说的“东北有琅琊山”。可知位于朐山东北的云台山才是当年真正的“琅琊山”。而将连云港市“琅琊山”安到山东诸城去的谬误,经查都是后代人给《史记》所加的“注”造成的,《史记》原话只说是“南登琅琊。”并没指明这个“琅琊”就在山东诸城,若说南登连云港的“琅琊”也能成立。
      连云港市锦屏山所在的朐县,历代州志都说始设于秦,唯一依据来源于《史记》秦始皇三十五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这段话其实并没指明朐县就是秦代所设,而只说是在“朐界立石”。这“朐界”如果说是“朐山界”、“朐乡界”也可以,不能断定就是“县界”。朐为县的记载明确是在《汉书·地理志》中。唐《通典》也明确指明“朐山,汉朐县故城在今县西南”,可见“朐县”为汉代所设才名副其实。那么,汉以前既然没有朐县,依今赣榆盐仓城也有汉赣榆故城的记载分析,汉代赣榆县可能还兼有云台山及海峡西岸之地,朐山就在海峡西侧的岸边,应该处在当时赣榆县辖地之内。因赣榆时属琅琊郡,朐山属赣榆,自然是在琅琊郡中。这样,“勾践徙都琅琊”,城在朐山九龙口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越都在这里共历八王,历时224年,可谓久矣。到了东汉建初五年,郡可复国,郡上设州,连云港一带也由原琅琊郡划入东海国,列在徐州域内,琅琊(云台)山仍为赣榆县地。这时的原琅琊郡也复为国,但范围已由西汉51县缩小到临沂周围的5县。胶南海边的那个“琅琊山”时属城阳郡诸城县,仍不在琅琊郡范围。这期间也是《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成书时期,连云港市属于大琅琊郡的时代刚刚过去,但云台山还叫琅琊山,人们口头上很可能还称朐山一带为琅琊故地,因此,两书将勾践徙都于此说成是“徙都琅琊”,这与原来的事实完全相符。可能只是两书作者没在句后加上“今东海朐县”而已。由此可知,山东胶南的那个“琅琊山”在整个秦汉和东汉期间,都不属“琅琊郡”,而在战国初年越王徙都之时更无“琅琊”建制。
      四、九龙口是越王古都有资证明
      笔者经过考察和调查,越都遗址位于朐山九龙口尾矿坝完全可以得到验证。
      按《越绝书》越王“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所记,寻找越都也只能是在*近海边和有“琅琊”地名的地方。连云港市在当时不仅拥有“琅琊山”,而且九龙口这里也地属原琅琊郡,又处于海边,时属越国的疆土和海域。
      从建都的防御条件上看,在山东和江苏海滨是唯一具备条件的地方。因为这是一处大型喇叭口形山湾,湾口朝东,面向大海。南、西、北三面为高山。高山的西麓还有一条大河,古称“游水”,现在叫“蔷薇河”,河宽现在是60至100米,当时应在100以上。显然,这条古“游水”和锦屏山所围成的两道天然屏障,在军事上是难以逾越的,可保喇叭口内的越王古都万无一失。
      在这喇叭口之北是“朐山头”,以南三公里处是“刘志洲山”,这两处山头都伸入大海中。刘志洲山与锦屏山之间有一个“夹山口”,自古就有“船拢夹山口,浪打朐山头”之称,形势非常险要。“朐山头”一经军事守御便无法逾越,“夹山口”关隘也一样易守难攻。喇叭口西北的塔山上也有一处山口,与北边的外界只有一道山梁可通,更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险峻关隘。塔山以东的淮河顶和青龙山等屏障上,现在仍可见到大量古战壕和古掩体(左图上),这些都是难以逾越的守御条件。
      在尾矿坝周围,南边三公里处是刘志洲山抗金围城遗址,两公里处还有二涧新石器遗址,西边的山上有土城顶,西北三公里处是海州城,也是汉朐县故城,北面一公里处是孔望山晋时的海州故城等。这些拥有居住条件的地方都可作为越王所都的卫戍驻地。浙江两位教授也认为,在九龙口古城的周围数十里内,还有大量古越人当时的卫戍驻地遗迹。
      这个古都的东面城下直接面对大海,没有海船就无法接近该城。该城只有两个城门,北门在王宫东北三百米处,门外就是青龙山,沿山麓西上就是塔山古道,此古道经塔山之顶的鞍部关隘与海州相通。南门位于城南近山部位,出城即可登船,也可沿山麓南行至二涧和“夹山口”关隘。
      过“夹山口”向西再转南有10公里远的平原,平原以南和以西古时是一个大型的海湾,海口就在刘志洲山与板浦之间,宽度约为15公里。海湾向西一直延伸到新沂南部,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形似“桃叶”。该海湾古称“西海”,直到清康熙年间,还在海州“钦选西海所游击一员,中军一员,千总三员,把总五员”。“西海”是相较于云台山所在的东洋大海而言的,故在云台山的南城也设有“东海所千总一员”。从清朝的这个军事配置看,“西海所”设有重兵,可知来自西北陆地的威胁最大,而西北陆地正是当时的敌国所在地。依托这种自然条件加上军事手段守御此都,完全可保该都万无一失。可以说,拥有尾矿坝这样的守御和建都条件,在山东的那个“琅琊山”以及从山东到苏北的其他地方都是找不到。
      在“九龙口”这个山湾中,目前仍可见到一条外弧状的城墙,长约1300米。与喇叭型山口组成一座扇状布局的古城遗址。按喇叭口两侧的山体长度,北面城长约1000米,南面长1200米左右,环城周长总计约3500米,合七里许,这与《越绝书》所说的长度“台周七里”正好相符。(左图下)
      目前,全城均被磷矿采出的尾矿砂填平和加高,故称这里为尾矿坝,该矿的尾矿现在还在喷填之中。按现在的尾矿坝高度,大约在20米以上。据现场调查:该坝修于1955年,坝下原来有条“岭子”,将里面高处的土挖过来垒成了坝。坝内原先有四个村庄,叫叶庄、卞老庄、后山庄和上淘湾,修坝之后,四个村庄全部搬迁到了坝外的下淘湾,即现在的陶湾村。卞老庄所在地也叫“后大街”,地名很古,曾经挖出很多铜钱,有一次就挖出200多枚。修坝时还挖出了两个大铁牛,大的长度在3米左右,高约1点6米,重约3吨;小的长约2米,高约1米,重约2吨,均由生铁制成,卧状造型。这两个铁牛估计是镇海之兽,推测该王城拥有一定的级别。坝内还有一个大石鼎,底下三足,直径约莫80厘米,一直被老百姓当做焚香的石香炉使用。坝内有两个大土墩,称为南大墩和北大墩,每墩面积都在一亩以上,一个曾挖出过许多人骨,不计其数,人骨是叠压在墩里的。另一个墩里挖出的都是箭头和宝剑,剑长约70到90厘米,都是铜的,绿色。显然这些绿色的铜剑应该是青铜的兵器,应该是战国时代的遗物。
      现场看,古城分为内外两城,若在西面的锦屏山上,仍可看到该城全部形势(图2)。内城在九龙口最里部,两头在南山350米和北山400米处,也呈半月状外弧形连接南北两山,形成小扇状的内部王城,地方老百姓称这里为“北大城”,现在两侧仍有抵山的城墙可寻。目前该段城墙的顶部残宽还有4米左右,底宽约10米,残高在6米上下(左图上)。在这个内城中目前还有一块平台高地露在尾矿沙之上,很可能就是越王宫殿所在地,或者就是越王勾践“以望东海”的主观台遗址。台基走向南偏东一点,长约300米,宽约150米,与东部外城底部相比,高出20米。台地后面是下积的尾矿水形成的小“湖”,台地高出水面约5米,湖水很深,也按5米算,再加上水下淤深约2米,淤泥下为山坡,山坡若按高出地面3到5米算,这台地高度应在15米到17米之间,比外城墙高出5到7米,也就是说在这里完全可以望到东洋大海。台地上布满陶片,陶片质量上乘,与南方比较之后,其中大都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越国陶片(右图上中下)。有两位在这里搞养殖的原下岗职工陪笔者考察中,俯身就拣到了两枚青铜环币递给笔者(左图中下),可见这里简直就是金钱铺地的一处十分富裕的古城。青铜环币是战国时代周室使用过的货币,越灭吴后,越与周室修好,被周天子封为“霸王”,环币出现在越都九龙口应该是正常的,这时的齐、莒等国还使用着“刀币”。两位下岗职工还说,前不久,在古城北边近山处还被人挖走了一把青铜古剑,剑长约70公分,笔者估计,其形制应与越剑有关。
      尾矿坝古城所拥有的防御条件在山东胶南的那小山附近是找不到的。那个小山只有我市的连岛一般大,山还没有连岛高,东边距海不远,不够建设都城用地,西边是平原,再往西是丘陵,无大河与高山作为屏障,更无关隘可守,军事上根本不具备国家级都城的守御条件,附近也没有古城遗址可寻,更无吴越文物出土。
      五、九龙口古都为何不为人知
      依照上述分析和考证,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即九龙口尾矿坝之下埋藏着一座非常富裕的古城,这座古城毫无疑问就是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所徙的琅琊古都遗址。这座古都虽然在这里经营长达224年,又在地下沉睡了2480多年,但之所以被人们遗忘,甚至不为人知,是因为当时的北方诸国一向没把南方吴、越放在眼里,孔子所著的《春秋》就不记吴、越。加上吴、越相继称霸,按《史记》所说“越人横行淮上”,并一度欲吞山东诸国,山东各国对其恨之入骨,自然要销毁吴、越在这里的影响。楚灭越后,这里属楚。楚都在湖北,远离朐山,也没在这里设过郡县,遂使这里的古城废弃。秦灭楚之后,虽将这里定为“秦东门”,但门阙在锦屏山上,也不在这里。汉代在今海州城内设朐县,南朝在山北与孔望山之间设“北海郡”,晋代也将海州城迁到孔望山下,都不在九龙口。宋金交战期间,这里与南边的刘志洲、哑巴山一度成为双方交战的古战场,十多万人在这里相互屠杀,尸横遍野,进一步使这里遭到破坏,轮为荒冢遍野和无人居住之地。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尾矿坝下的古都有可能还完整地沉睡在那里。我们也期待,尾矿坝古城的保护、发掘和考古工作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同时考虑规划开发该处越王古都风景名胜区的问题,逐步清除尾矿废沙,让这座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越王古都”重见天日。锦屏磷矿向这里倾喷尾矿沙的行为也该停止了。南侧的二涧公墓尽快迁出;北侧青龙山公墓应停止扩建,加大绿化高度,尽快将墓葬掩映在绿树丛中,恢复该都城周围风光视觉效果。我们相信,这座古都开发出来之后,必将极大地吸引江南和吴越故地的游客,为连云港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必将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发挥出巨大的提速和拉动作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5-24
     勾践这个国都真是迁的够远啊,有楚国迁到寿春远吗?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5-25
又在争死人骨头了。
傻子偷乞丐的钱袋,被瞎子看到了。哑巴大吼一声,把聋子吓了一跳。驼子挺身而出,瘸子飞起一脚。麻子说:“看我的面子就算了吧。”疯子说:“就是,人要有理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5-25
引用第2楼西方失败于2010-05-25 03:29发表的  :
又在争死人骨头了。

这是在探讨历史事实,而且这篇文章很有道理。

研究战国时期越国史的人太少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5-28
这篇文章明显是争死人骨头的写法。

如果是考据,写法应该有:

周、秦一尺约合今23.1厘米,一里为1500尺,约为346.5米。台周七里,哦,打自己嘴巴。

全文充斥着民间百姓、下岗工人、笔者估计的证据(如果这是考据的话,谁都可以造一堆出来,而且都能到老人佐证)。大量的事件、古名不用文献证据,仅仅用古称、原名来代替(我也能说出一堆的古名)。还有证据不分时代,只要是古代的,管他先秦、唐宋、明清,一律拿来就用。挖出来的考古物件也就说了个事由,谁负责的,什么时候挖的,他说他的,我越听越像说故事。
很多事例也经不起逆推,如刀币,刀币是齐国的主要货币,能证明什么?这里是齐国的、莒国的,又打嘴巴了。与齐国、莒国有经济来往,那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里够古老,不能证明任何一个论点。
傻子偷乞丐的钱袋,被瞎子看到了。哑巴大吼一声,把聋子吓了一跳。驼子挺身而出,瘸子飞起一脚。麻子说:“看我的面子就算了吧。”疯子说:“就是,人要有理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