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16阅读
  • 54回复

[道路名]武汉“紫阳路”将恢复为“张之洞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7-16
http://leaders.people.com.cn/GB/12160612.html
图:武汉“紫阳路”设立38年将恢复为“张之洞路”
“多年来,专家学者都呼吁将“紫阳路”恢复为“张之洞路”,以纪念张之洞为湖北武
汉作出的贡献”
2010年07月16日07:53  来源:《长江日报》
昨日从武昌区民政局获悉,时隔38年的“紫阳路”重新恢复为“张之洞路”,让武昌地
名更具辛亥文化特色。

  原紫阳路位于紫阳湖以北,西起临江大道,东至中山路,长约2580米,宽35-40米,
沥青路面。因此路有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十多年的总督衙门和他“洋务新政”办的实业、
学堂、兵营的遗址和遗迹,1936年被命名为“张之洞路”,1972年更名为“紫阳路”。

  多年来,专家学者都呼吁将“紫阳路”恢复为“张之洞路”,以纪念张之洞为湖北
武汉作出的贡献。

  今年武昌区政协将“紫阳路”恢复为“张之洞路”作为提案,区民政局多次召开周
边社区居民、企业地名听证会,得到居民代表和企业的普通赞同。

  为解决更名给周边居民和企业经营带来的问题,武昌区政府协调房产、工商、税务
等部门,确保居民在房产过户,企业等经营者在工商、税务等方面不会因为地名变更带
来影响。

  与张之洞路同时命名的还有三条道路。新命名的“津水路”地处紫阳街道办事处、
首义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东起于中山路,西止于复兴路,全长1160米(现已建成350米),
宽40米,因位于辛亥旧址津水闸附近命名。

  新命名的“长湖正街”地处首义路街办事处辖域,西起楚善街,东至首义路,长240
米,宽12米。此地域原为湖区,称长湖,清初在长湖东南部筑堤,居民得以在土堤南北
建房定居,逐渐形成居民区。

  “彭刘杨路”是辛亥路名的典型代表,其延长线西起彭刘杨路,东至楚善街,长约2
50米,宽35米,此次被纳入“彭刘杨路”。(记者李俊 李永刚)

(责任编辑:杨佳)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7-16
看来张之洞应该为中华民国国父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7-16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张之洞,就没有武汉的今天。
网络看世界,世界是网络。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7-16
1972年?『张之洞』這麼反動的名字居然能躲過破四舊風潮,撐到1972年?

果然如尹人君所言,文革對文化的破壞純粹是一種謊言

PS:紫陽路得名是因為紫陽湖嗎?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7-17
回 4楼(桔梗琉璃) 的帖子
应该是1972年之前当地领导不知张之洞是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7-17
引用第4楼桔梗琉璃于2010-07-16 16:00发表的  :
1972年?『张之洞』這麼反動的名字居然能躲過破四舊風潮,撐到1972年?
果然如尹人君所言,文革對文化的破壞純粹是一種謊言
PS:紫陽路得名是因為紫陽湖嗎?

是。
兰若生夏草,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7-17
引用第1楼六朝古都于2010-07-16 14:51发表的  :
看来张之洞应该为中华民国国父

原帖內容只言復名係紀念張之洞對湖北武漢的貢獻,
未有言及其與辛亥革命、中華民國間的關係,
故不知您所言依據何在?
區劃、地名和官制,行政區劃的三大課題。

區劃:追求不只臺灣,乃至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都適合的劃分模式與方案。
地名:致力建構完善的命名法則。
官制:思考機關設立與人員配置的妥當計畫。

我的行政區命名理論第3版終於完成。非常高興(^_^)(記於1丁午迥)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7-21
引用第1楼六朝古都于2010-07-16 14:51发表的  :
看来张之洞应该为中华民国国父


张之洞是清朝的官,和民国没关系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7-23
紫阳路也有来历,其历史也很久远,况且路上已有早就存在的紫阳公园,并且也跟辛亥革命有关。所以这个提议实际上武汉提了好多回,但群众意见一直不统一,所以紫阳路也就保留至今,这是有道理的。
武汉要纪念张之洞,在汉阳有专门的纪念馆,汉口更是有20多公里长的张公堤,差不多够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第8楼假平凹于2010-07-23 14:37发表的  :
紫阳路也有来历,其历史也很久远,况且路上已有早就存在的紫阳公园,并且也跟辛亥革命有关。所以这个提议实际上武汉提了好多回,但群众意见一直不统一,所以紫阳路也就保留至今,这是有道理的。
武汉要纪念张之洞,在汉阳有专门的纪念馆,汉口更是有20多公里长的张公堤,差不多够了。


辛亥百年到来之际,居然要把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地名改做被辛亥革命推翻的满清朝官员的名字(即使这位官员名声再好,其所作为也是维护满清统治为目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楼主QQme于2010-07-16 14:37发表的 武汉“紫阳路”将恢复为“张之洞路” :
http://leaders.people.com.cn/GB/12160612.html
图:武汉“紫阳路”设立38年将恢复为“张之洞路”
“多年来,专家学者都呼吁将“紫阳路”恢复为“张之洞路”,以纪念张之洞为湖北武
汉作出的贡献”
2010年07月16日07:53  来源:《长江日报》
昨日从武昌区民政局获悉,时隔38年的“紫阳路”重新恢复为“张之洞路”,让武昌地
名更具辛亥文化特色。
.......


太晕了!《长江日报》撰文记者和审稿编辑连张之洞是满清的封疆大吏都不知道?还“辛亥文化特色”?辛亥英烈们死不瞑目!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第3楼桔梗琉璃于2010-07-16 16:00发表的  :
1972年?『张之洞』這麼反動的名字居然能躲過破四舊風潮,撐到1972年?
果然如尹人君所言,文革對文化的破壞純粹是一種謊言
PS:紫陽路得名是因為紫陽湖嗎?




“文革对于文化的破坏的确是一个谣言!”

说完这话,坟墓被掘的张之洞童鞋泪奔……
人生就像挤公共汽车,有人一上车就有座,有人却要一直站到终点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第11楼wangbin于2010-07-23 16:36发表的  :
“文革对于文化的破坏的确是一个谣言!”
.......


永远不可能存在对任何文化都不破坏的时代,如果谁认为有,那就是太天真了。不破坏一种文化往往就是破坏其他种文化为代价的。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第10楼尹人于2010-07-23 15:43发表的  :
太晕了!《长江日报》撰文记者和审稿编辑连张之洞是满清的封疆大吏都不知道?还“辛亥文化特色”?辛亥英烈们死不瞑目!


记者的意思大概是,瑞澂、端方、赵尔丰也都是“辛亥文化”的一部分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第13楼schwa于2010-07-23 17:42发表的  :
记者的意思大概是,瑞澂、端方、赵尔丰也都是“辛亥文化”的一部分


您真幽默!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第11楼wangbin于2010-07-23 16:36发表的  :
说完这话,坟墓被掘的张之洞童鞋泪奔……

那他的屍骨還在嗎?
有幫他重新修墓嗎?
區劃、地名和官制,行政區劃的三大課題。

區劃:追求不只臺灣,乃至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都適合的劃分模式與方案。
地名:致力建構完善的命名法則。
官制:思考機關設立與人員配置的妥當計畫。

我的行政區命名理論第3版終於完成。非常高興(^_^)(記於1丁午迥)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0-07-23
引用第12楼尹人于2010-07-23 16:50发表的 :
不破坏一种文化往往就是破坏其他种文化为代价的。

那請問在文化大革命時不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相關文物古蹟會造成什麼文化被破壞?
區劃、地名和官制,行政區劃的三大課題。

區劃:追求不只臺灣,乃至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都適合的劃分模式與方案。
地名:致力建構完善的命名法則。
官制:思考機關設立與人員配置的妥當計畫。

我的行政區命名理論第3版終於完成。非常高興(^_^)(記於1丁午迥)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0-07-24
引用第12楼尹人于2010-07-23 16:50发表的 :
永远不可能存在对任何文化都不破坏的时代,如果谁认为有,那就是太天真了。不破坏一种文化往往就是破坏其他种文化为代价的。



既然这么说,那么就是说任何时代都对文化有破坏。

同理,文革也对于文化有破坏。

那文革对于文化的破坏就不是一个谎言喽~
人生就像挤公共汽车,有人一上车就有座,有人却要一直站到终点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0-07-24
引用第17楼wangbin于2010-07-24 01:11发表的  :
既然这么说,那么就是说任何时代都对文化有破坏。
.......


当局对文革否定中谎言多的是,文革破坏了很多本应破坏的传统如封建糟粕、如黄赌毒,从这个意义上文革破坏这些文化确实不是谎言!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0-07-24
引用第16楼梁龍于2010-07-23 23:27发表的  :
那請問在文化大革命時不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相關文物古蹟會造成什麼文化被破壞?


首先您要定義好您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我的理解(如果與您的定義不同,請原諒)中國傳統的封建愚民文化必須剷除(特別是宣揚封建貴族腐朽沒落生活方式的文化傳統)否則無法弘揚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
中央—州(都)—县(府)—乡(市)—村(镇)。更多文章详见http://inkred.i.sohu.com/blog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0-07-24
引用第19楼尹人于2010-07-24 01:54发表的 :
首先您要定義好您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我的理解(如果與您的定義不同,請原諒)中國傳統的封建愚民文化必須剷除(特別是宣揚封建貴族腐朽沒落生活方式的文化傳統)否則無法弘揚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

為了釐清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見解與我何處不同,
望您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一、何謂「中國傳統文化」?
二、哪些屬「中國傳統的封建愚民文化」?「宣揚封建貴族腐朽沒落生活方式的文化傳統」又是什麼?
三、哪些屬「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
四、文化大革命所破壞者是否就是您所謂的「中國傳統的封建愚民文化」?而因此獲利的是否係指您所謂的「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若如是您所謂的「中國傳統的封建愚民文化」與您所謂的「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為何不能並存,而必須破壞前者以弘揚後者? 而這樣的破壞是真的達到所欲求之目的,還是導致了道德淪喪等負面影響?
謝謝!
區劃、地名和官制,行政區劃的三大課題。

區劃:追求不只臺灣,乃至整個中國,甚至全世界都適合的劃分模式與方案。
地名:致力建構完善的命名法則。
官制:思考機關設立與人員配置的妥當計畫。

我的行政區命名理論第3版終於完成。非常高興(^_^)(記於1丁午迥)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0-07-24
莫扯远了。
除了几个酸腐秀才,老百姓都不愿再折腾。普通老百姓对张之洞也没多大好感。张之洞的地位都是文人吹出来的。
但为了迎合这些文人,地方政府还是准备有所动作,再既要迎合文人,又不伤害老百姓感情的情况下,提出了折中方案。

请看当地媒体报道:

武汉将另辟一条新“张之洞路”

武汉晚报讯(记者 秦杰 通讯员 刘黎军)“张之洞路”就是今天的武昌紫阳路,已改名36年的张之洞路将再现在武汉市的版图上。昨日,市政府在为市文史馆新聘馆员颁发聘书仪式时透露,该条被新命名的路在原“张之洞路”(现紫阳路)附近。
据了解,百年前,张之洞督鄂期间,湖广总督衙门府就设在今武昌造船厂所处位置。这条路上密布张之洞兴实业、办学堂的足迹:周恒顺机器厂(今武汉二机床厂),两湖书院、法政学堂等。1936年,为纪念张之洞,该路命名为“张之洞路”。1966年,更名为工农路,1972年改为紫阳路至今。 日前,市民政局已正式批复:与武昌区商定,在原张之洞路附近另定一新路为“张之洞路”。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0-07-24
武昌黄鹤楼下有一条街最近引起媒体和市民极大关注。武汉市各种早报晚报受托对武昌的紫阳路是否要改名张之洞路征求市民意见。《武汉晚报》在说明中指出2003年开始就有武汉市人大代表提出要把紫阳路恢复为张之洞路原名。2003年我受单位余姓退休干部之托向有关单位提出“关于紫阳路恢复张之洞路原名”议案。在提出议案时,我认真拜读了余同志的有关文章,关于张之洞路来历和后来紫阳路的更名。本来我是无所谓该名之说,但读过余同志的文章,查过张之洞办学办厂历史后,无意中我学到许多历史知识,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历史著名人物,在海外有较大影响。把张之洞与武昌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这条路,至今很多老人都记得“张之洞路”。从历史意义角度我赞成恢复原名。武昌是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在紫阳路有许多文物古迹与首义文化与张之洞联系在一起,1936年紫阳路就被叫做“张之洞路”,后在文革期间改成“紫阳路”,因为这条街上有“紫阳湖”。
现在赞成反对的人各站一半。赞成的人说张之洞路历史悠久,有纪念意义,这个名字对武汉旅游发展和历史影响巨大。反对的人说改地名涉及到居民户口修改的成本较大。许多人也提出折中办法,例如在紫阳路名前加括号“原张之洞路”就可以了。
从我们提出议案到今天已有6年时间。这几年人大政协代表不断在提出这个议案。当时没有通过的原因说是国家有法律规定,要求尽量不要用个人名字命名地名。现在可能不存在这个原因,武汉地名办希望通过征求民众意见作裁定。
一条街道名字引起无数市民的关注,这是我没有料到的。结果不重要。民众对武汉发展的关注度比以前更强烈更多,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0-07-24
政协委员建议恢复张之洞路,反对者认为既麻烦又费钱。紫阳路到底改不改名?
图文:武汉市地名办委托本报征民声



(楚天都市报7月19日) 图为:这栋“武船”高楼是昔日的张之洞总督府


       紫阳路路名之争再起波澜,李午等6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将紫阳路改回原名——张之洞路,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既给群众带来不便又耗力费钱。
       昨日上午,武汉市地名办负责人约见本报记者,希望通过本报广泛听取市民意见,以决定此路是否更名。
       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紫阳路,西起武昌临江大道,东至中山路,长约2.6公里。它原名张之洞路,文革期间两易其名,成为如今的紫阳路。此前,曾有多名政协委员连续两年提出提案,希望将紫阳路改回张之洞路。
      2004年4月,武汉市民政局就此在武昌区首义路街召开听证会(本报曾作报道),结果多数代表反对改名,他们认为,紫阳路已叫了30多年,如再改名,沿线单位和居民的门牌、户口簿、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等地址都要变动,会给群众带来不便。
       也曾有人提议将附近一条新修的路命名为张之洞路,但迅速被有关专家否定——张之洞督鄂时众多遗迹都在如今的紫阳路上,如果将别的路命名为张之洞路,将失去命名的意义。
       今年全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李午再度联名5位委员提出提案呼吁“恢复张之洞路”,他提出了3点理由:张之洞为湖北武汉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人才和物质基础;紫阳路上密布着张之洞督鄂时的多处遗迹;改名带来的麻烦与弘扬“首义文化”比是小事,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
      巧合的是,武钢离休干部唐希璟也针对紫阳路路名的问题写信给省政府,但他反对将这条路恢复为张之洞路。
      武汉市公安局认为,改名牵涉众多证件更换,建议慎重考虑;武昌区政府就沿线居民更换各类证件算了个账,总计需88万元,建议召集有关部门协商。
      是继续叫紫阳路,还是改回张之洞路?读者朋友,您对此有何意见?欢迎今明两日致电 027-88567207(9:00-16:00),或发送电子邮件至ctshb110@163.com,发表看法。

观点PK台
    昨日下午,就紫阳路是否改回张之洞路的问题,记者在该路周边采访了20位群众,大家各抒己见,观点精彩纷呈,记者从中撷取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声音。

    正方:韩国首都都能改名
    紫阳路为啥不能改

    武昌区文化工作者李先生: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堂堂大武汉有2000多条路,理应有他一席之地。韩国政府可以把首都的中文译名由“汉城”改为“首尔”,一时间全国的路牌、标识全部改名,那么大个城市该有多少东西要改呀,人家都不怕麻烦不怕花钱,我们一条路就不能改个名?

  反方:紫阳路已约定俗成
    改来改去影响生活

    歌笛湖社区刘女士:路名其实是个习惯,紫阳路早已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30多年了大家用得好好的,你突然来个“张之洞路”,这不仅影响到家庭地址和户籍的变更,更关键的是它影响到附近群众的生活,以后大家问路都不知道怎么张口了。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忆东先生提出了个人看法: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实行“一路双名”的做法,对全市具有独特历史人文韵味的街道进行挂牌,授予“武汉市历史街道”荣誉称号,并制作特殊标识,在路牌上标出其历史路名。此设想不仅适用于恢复“张之洞路”路名的个案,且适合在全市推广。同时,城市也可藉此向世人进一步传递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让市民以及外来游客对武汉的历史、文化有更深了解,以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

    (采写整理:本报记者王孝武 实习生裴蕾 隗诗琳)

-------------------------------------------------------------------------

武汉晚报:武汉紫阳路是否复名张之洞路引争议

2003年,人大代表罗丽萍、范景柱提出建议案,要求将现有的“紫阳路”恢复为40多年前的“张之洞路”,但该建议案没有得到通过;2004年,政协委员李午及人大代表蔡玲都提出此问题;而后,武汉市地名委员会区划地名处在武昌召开有市、区、街有关人员和紫阳路沿线社区群干、居民代表、商场店铺、公安司法、企事业单位、外资公司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场“听证会”,“听证会”将更名之说否决。  

2007年,人大代表方文提出该建议案,2008年,政协委员李午再次呼吁“恢复张之洞路”。由此,该路路名更改之说引发了争议。

  更名之说曾提出破解办法却全部被否定

  破解办法一:另辟道路
  2004年“听证会”建议,将武昌区起义门前正修建中的一条道路命名为“张之洞路”,但后来不少学者和市民认为这样就失去了命名的意义,因为张之洞曾经兴办的学堂、军营等都在目前的紫阳路上,如果换别路命名不妥。

  破解办法二:一路双名
  曾有市民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实行“一路双名”的做法。市民政局地名办负责人解释,一路双名肯定不行,不过可以在保留、沿用现行路名的同时,通过设立武汉市历史地名标志牌来显现该道路所承载的历史内涵,宣传历史地名。
  张之洞为湖北武汉的近代化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样一位特殊人物值得我们纪念。
  这条路上密布张公兴实业、办学堂的足迹,荟萃了张之洞“洋务新政”的诸多历史遗址,所以为这条路复名可谓实至名归,此路本身就是“张之洞一条街”。
  如果在纪念辛亥首义一百周年庆典前恢复过来,与众多武昌首义遗址结合在一起,可以使首义文化区更具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正方观点:需要更名
  反方观点:不能更名

  2004年的现场“听证会”上,大多与会者认为,由于该路改名多年,现在再更改会引发紫阳路沿线诸多单位、居民的户口簿、身份证、银行卡、工作证、营业证照的更改及重新登记问题,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麻烦。
  武昌区相关部门就更名之说算了一笔账,其中涉及包括国土规划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房产管理局、公安分局、技术监督局等在内至少7个部门共需花费88万元,支出较大。
  “紫阳路”一名沿用40多年,并为人们所熟悉和认知,也蕴含着独特的人文韵味和历史信息,如改回原名未免“厚古薄今”,“顾此失彼”。
  “紫阳路”究竟需不需恢复成“张之洞路”路名?该如何恢复?武汉市地名办负责人表示,这次向全市市民公开征集意见后,将以市民意见多数为准进行定夺。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0-07-24
湖北省文联机关干部龙江一说,张之洞的确是值得纪念,但纪念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果选择一种影响大众生活和耗费资源的话,是不可取的。
退休的老教授刘先生也说,紫阳路有紫阳高照之意,有生气,有朝气,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
亚心医院的范女士建议,可在“紫阳路”路牌旁,添设一些关于张之洞生平事迹的说明,让世人都了解“紫阳路”与张之洞的历史。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