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地区推进现有开发园区转型升级,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 “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上半年,产品供不应求。”近日,恒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知明告诉记者,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8%,其卫生用品生产设备拥有21项专利,“依靠提高企业内生能力,品牌吸引力大幅提升,公司70%产品销往国外,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
位于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恒昌公司,见证了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魅力。自上升为国家级之后,开发区从构筑设施、服务、科研和融资四大平台入手,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承载力。 “今年将建设3.5公里高品位中央商务区和商业步行街,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开建三期工业园。 ”开发区负责人介绍说,在做强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上,未来几年着力建设新材料新能源、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现代物流产业园四个特色园区。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6月份引来了总投资28亿元的东方光大通信级塑料光纤生产项目。据统计,开发区1月至6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9.5%。
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皖江示范区规划提出,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按照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开发园区管理,加快转型升级,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自示范区规划获批以来,安庆积极行动,快速推进,抓好原有开发区转型升级。”安庆市发改委总经济师王胜对记者说,全市1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进行“二次发展规划”,加强扩容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推进现有园区转型升级。以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为契机,强力推进化学工业区开发建设,日处理污水5万吨污水处理场已经建成,总投资40亿元的骨干路网全面推进。年初,桐城双新开发区、宿松临江产业园获批筹建。开发区扩容转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上半年全市引进省外资金226.76亿元,同比增长24.5%。
在芜湖,记者同样感受到了开发区加速扩张、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在东区征地6000亩以上;加快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步伐,建设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据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芜湖加快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快现有开发区转型升级,积极争取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芜湖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推进开发区规划调整,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提升朱家桥外贸码头、保税仓库、芜湖出口加工区发展水平,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芜湖保税港区和10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等。
“将规划面积由现有的70平方公里扩大到200平方公里,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制订了更为详尽的扩容计划。
“就全市而言,引导各园区错位发展、集群化发展更为重要。”铜陵市发改委负责人认为。为此,该市筹建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南岸产业和物流园区,抓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江北产业核心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具备承接产业转移条件;努力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铜产品交易中心、废旧金属回收中心;加紧建设PCB产业园、盾安阀门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其他开发区不同的是,马鞍山慈湖开发区则把目光盯住了隔江而望的和县。 “我们计划在长江对岸与和县合作共建园区,目前正在洽谈之中。”慈湖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受空间限制,开发区发展伸不开手脚,急需对外拓展,“如果合作建园条件能够谈妥,跨江联动发展,对双方都非常有利。 ”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皖江各地开发区先行先试,超前规划,主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一流的园区迎接海内外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