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楼天主堂
由于济南府城中的将军庙天主教堂面积较小,不能满足许多大型宗教活动的要求。所以同治九年(1870年),天主教济南教区德国神父顾立爵,在济南城东3公里处的洪家楼村,购地兴建教堂。
由于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来势凶猛,清政府应洋人的旨意,撤了镇压义和团不利的山东巡抚毓贤,派工部右侍郎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上任后发布了《查禁义和拳匪告示》。1900年6月,为保护洋教士和教会的利益,袁世凯通知省教会的主教,将洋教士一律送到青岛、烟台等口岸城市租界躲避,让各教堂的中国教士和修道人员集中到洪家楼教堂,以利保护。后根据历城县令李祖年的建议,所有中国教士和修道人员都要离开教堂,各自返乡或投靠亲友,他亲自封了洪家楼教堂的大门,写上“天主堂产业充公”,又在将军庙教堂的大门上挂了“官书局”的牌子,这两座教堂未遭破坏。义和团毁坏了教士的墓地和房子,李县令遂派人镇压、抓捕。
1905年,天主教会山东牧区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开始扩建洪家楼教堂。设计人是奥地利神父庞会襄修士,由中国劳工兴建,于1908年5月建成。19世纪20世纪初,各国列强依靠强权、武力逐渐在中国站住了脚,清政府的不断退让、屈服,天主教势力得以在中国急速扩张。这时的教会不再担心义和团这样的强大反教会势力,便按照天主教教义和国外教堂建筑的流行趋势兴建这座教堂,设计者是按照德国科隆大教堂的样式设计的。
教堂平面基本为矩形,面积1625平方米,坐东朝西,西立面两个高耸的钟楼,塔尖夹着中厅高大的山墙,塔尖高约40多米,西山墙为入口,东侧设有祭坛。中庭宽敞,可容纳千人礼拜。
用三年的时间建起的这座教堂当时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随后教堂周围建起了方济会华北总修道院、懿范女子中学、圣母传教修女会院、方济各会仁慈堂、神父修士宿舍等,使这里成为继南关齐鲁大学及附属医学院和广智院之外,另一处教会建筑集中的地方。
解放后,驻济南的外国神职人员相继回国。50年代末,从青岛回迁的山东大学在教堂东北侧兴建校舍,并将原懿范女子中的教学楼和修女会院划进了校园。“文革”时,洪家楼教堂被迫关闭,后成为一家油漆厂的仓库。1982年经过整修的教堂又重新恢复了宗教活动。1998年,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教堂南侧的历城电影院拆除,将原来多在深巷里的教堂和修道院显露出来,并以此为主景,修建了广场。这样欧式的广场全国只有两处,另一处在哈尔滨。